登陆注册
6448800000030

第30章 一、雕塑之龙

雕塑为造型艺术之一种。崇龙民族出于崇敬龙和祈求龙神保护之心理,遂产生雕刻、塑造龙形象的造型艺术。古代人们在玉器、铜器、石料、瓦当、砖块、木料等材料上雕刻各种龙的艺术形象;在铸造青铜器、铜镜时塑以龙的模型;以土、石块、卵石、蚌壳等物质塑造龙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雕塑之龙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一)玉雕龙纹

雕刻之龙有多种。从目前的资料来看,玉龙是最早的雕刻之龙。

我们所见到的玉器上的龙,只有两种:一种是把一块玉雕成龙形,大的叫“珑”,主要用于求雨;小的叫“龙纹佩”,主要用于人体装饰。传世古玉,有雕龙纹的玉,也有雕龙形之玉。

“珑”主要用于祈求雨水。《说文》:“珑,祷旱瑞玉,为龙文。”《杨慎外集》也说:“珑,祷旱瑞玉,刻为龙文。”

玉龙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存在,目前出土的主要有两件,均在辽河流域。前已述及,1971年春,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社员在村北山冈造林时,从地表以下50-60厘米深处挖出一件大型龙形玉器――玉龙。1988年,翁牛特旗广德公乡黄谷屯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第二件龙形玉,时代比第一条玉龙略早,其造型基本上与前者相同。

孙守道对三星他拉玉龙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他将三星他拉玉龙与商代玉龙,特别是与妇好墓玉龙作比较,认为两者的差异有如下10个方面:

(1)商玉龙多有角有耳;而三星他拉玉龙无角无耳。

(2)商玉龙背上多起脊,无鬣;而三星他拉玉龙不起脊,却有鬣飘扬高举。

(3)商玉龙额上正中常有一菱形纹;而三星他拉玉龙却刻有罕见的方格网状纹。

(4)商玉龙有眼有睛,多呈臣字形;而三星他拉玉龙则有眼无睛,眼呈梭形。

(5)商玉龙鼻端多呈尖圆形,如妇好墓408号玉龙;而三星他拉玉龙则截平,刻并列鼻孔二。

(6)商玉龙口张齿露,似虎;而三星他拉玉龙口闭吻长,似豕。

(7)商玉龙颚下无特殊纹样,而三星他拉玉龙饰方格网状纹。

(8)商玉龙身尾满刻菱形或“凹”形鳞纹;而三星他拉玉龙全身光素无纹。

(9)商玉龙如有足爪,常为上肢的二足爪;而三星他拉玉龙无足无爪。

(10)商玉龙的龙体一般多扁平或作方菱形;而三星他拉玉龙为椭圆形。

孙守道还在雕刻风格、表现手法、加工技术等方面与夏商的玉器进行比较,认为三星他拉玉龙艺术风格较为原始:

(1)商代以及二里头玉雕的表面,多平面浮起;而此玉龙,尤其是鬣部,平而下凹,有似沟槽。这种手法,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商文化玉雕中偶尔见之。

(2)以往所见的龙的纹样多勾彻而成,勾线常双道;而三星他拉玉龙首上的方格纹,只勾无彻,勾线为单道。

(3)夏商玉器一般通体滑润,抛光度高,有的莹亮可鉴;而三星他拉玉龙的研磨抛光程度相对差一些。若放大观察,可清楚地看到此点。

(4)夏商玉器的穿孔,已多用管钻;而三星他拉玉龙背部一孔是对穿?钻而成,与新石器时代那种环形或有孔石器的穿孔并无二致。

商代的玉龙出土较多,其形状与新石器红山文化玉龙略有不同,其特点是身形较短、较壮,体态弯曲,多为“C”形,有的玉龙身上有背鳍。商代的玉龙,有四个特征:

(1)龙身不如蛇那样细长,比一般的兽还要短;

(2)龙形厚实古朴,线条简拙粗犷,一般作环曲状造形;

(3)龙的头部和尾部靠得很近,有时甚至相接。头部的眼额微微隆起,圆形环耳,浮雕圆眼,下颌前伸;尾部多呈尖角形;

(4)早期的玉龙无角,商代中期和晚期才出现蘑菇形角;

(5)较早的玉龙无足,较晚的有足,且多为一足;

(6)玉龙身上刻有雷纹、云纹或斜方格纹;

(7)商代晚期的玉龙背部出现脊齿形。

周代早期的玉龙,与商代玉龙的风格基本相同。至周代中晚期,玉龙有所变化,其主要区别有:

(1)龙的身形,西周之龙,要比商代为长;

(2)商代的龙纹,尾如小刀的比较多,西周则不多见;

(3)西周的龙纹,背上加齿的比较多,商代较少;

(4)西周的龙纹,身上的纹饰,比商代的玉器为复杂;

(5)西周的龙纹,渐渐地不注意角纹,到了东周,角变成耳形。

至战国时代,玉龙变化更大,“S”形的玉龙出现。其特点是:

(1)龙体呈长曲状,有的为回首龙,呈倒“S”形,活泼自如;

(2)龙身纹饰采用谷纹或云纹的最多,是古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意愿,此外还有毛羽纹、网纹、丝束纹等;

(3)龙口上唇长,下唇短,有的上下唇平齐,有的变成斧形;

(4)角用云纹,像耳而不像角。

汉代以后,玉器上的龙,两只角好像珊瑚枝,后面还附有像马鬃的纹饰,口下有髯,口上有两根长须。至明清两代,玉龙形象完全与蛇相似了。

(二)铜铸龙纹

铜铸龙纹最早出现在青铜器上。商代青铜器上的龙纹多为夔龙。根据传说,夔龙即一足龙。夔龙形象在青铜器中十分普遍,它是根据青铜器的特定部位来取形的,其形象一般采用简单的线条表示,或作爬行状,或作蜷曲状,伸卷自如,有的呈倒“S”形,龙尾弯曲上卷,额顶有角,躯下有足。龙的造型规则而古朴,形式生动而富有力量。龙纹宛如几何图案,洗练而优美。

西周早期,青铜器上的龙纹依然流行,且颇富新意。不少龙纹为几何形纹样,以方形的云雷纹组成。古代艺术家以直线和曲线的对比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创造了抽象化的艺术组合体。

西周中期,青铜器出现简朴的趋势,兽面纹逐渐消失,而夔龙纹的应用逐渐增多,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一些夔龙纹作回首反顾形象,学术界称这种回首夔龙为“顾龙”。

另有一些夔龙,头前的长鼻反卷,身躯蜷曲,学术界称其为“蜷身夔龙”。夔龙身尾多环蜷曲,张嘴瞪眼,上唇和下唇都作圆勾状反卷,伸爪似作爬行之状。在制作技法上,它以浮雕的形式铸成,四周空间用较为规则的云雷纹相衬托,主次分明,粗细适宜,层次清晰,配置得当。

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上出现蛟龙纹。龙身状如环带,多龙相交,或三龙,或四龙,或五龙,相互穿插,造型优美庄重,恰到好处。蛟龙纹的出现,是西周青铜龙纹的一大发展。

春秋战国之后,随着铁器普遍使用,许多青铜用具为铁器所取代。铜器上的龙纹主要表现在铜镜等器物上。

(三)石刻龙纹

石刻龙纹于西汉晚期出现在石室墓中,至东汉盛极一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发掘的汉代画像石墓有近百座,山东、河南、四川、陕西、山西等都有汉代画像石出土。青龙与朱雀等祥瑞动物和伏羲、女娲等形象一样,是画像石中的主要题材之一。其中河南南阳的画像石墓、密县的打虎亭汉墓、山东沂南的画像石墓、江苏徐州的画像石墓等较为典型。

汉代石画像中的龙形象,以石为纸,以刀代笔,把雕刻与绘画有机地结合起来,展示龙的形象。雕刻的手法较丰富,有的用阴线刻,龙形象全部用阴刻线条来表现;有的用凹面刻,把龙形象轮廓刻入凹入的平面,再以阴线刻画;有的是用减地平面阴刻,使龙形象呈平面凸起,局部再用阴线镌刻。此外还有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等。

河南南阳县十里铺出土的东汉画像石中的应龙,造形独特,粗犷豪放,雄浑传神,状如奔驰。龙头高昂,大口张开,大眼圆瞪,龙颈细而弯,龙身粗而呈波浪形,龙翼张开,作欲腾飞状。

东汉画像石中的另一应龙,呈腾空状,前两爪腾起,举肢奋击,弯弯的龙身高高竖立,马鬃式的背鳍竖起,气势磅礴,苍劲雄伟,如同横空出世的巨龙。整个雕刻刀法娴熟,豪放古朴,独具神韵。

总的来说,汉代石刻龙纹,粗犷豪放,刻法夸张,以形写神,想象力强,充满时代气息和民族精神,反映汉代石刻艺术大师的宽阔气魄和高超艺术。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西交往频繁,文化交会,相互采借和吸收。与此同时,佛教东传,佛教中龙的艺术也随之传入,并与中国原有的龙艺术结合在一起。此后的龙形象,由于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与汉代之前的龙形象有所不同,雕刻精细,结构清晰。龙形象富丽雍容,婉雅俊逸,气韵生动。龙的职责也有所变化。由于佛教中的龙具有守护的职能,这一职能也传入中国,在一些石墓中的龙,担负起守护的职责。石刻艺术也表现了这一内涵,龙形象刻画得威武雄健。

苍龙南北朝时期的四方神中的石刻青龙,龙首昂挺,龙颈弯曲,四肢矫健,奔驰如飞,龙尾高扬。唐代墓志上的石刻龙纹,呈走兽形,张开大嘴,喷云吐雾,四肢如兽。

龙形象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化,至宋代基本定型,走兽形的龙已很少见。明清两朝继承宋代龙的风格,各种形式的龙都已标准化。故宫中的各种石刻龙,明十三陵中的龙,形状均大同小异。

(四)堆塑龙纹

堆塑龙纹主要指以石块、蚌壳或土等塑造龙的形象,用以求雨巫术仪式。

如前所述,在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龙中,最早的是用石块或卵石和蚌壳堆塑的龙,如辽宁新查海遗址1994-1995年间出土的一条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1987-1988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距今约6000年的蚌壳龙,1993年6月在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出土的距今5000-6000年用卵石摆塑的一条巨龙。

土龙是用土塑造或制作的龙,在新石器时代是否存在?目前无确凿的证据。新石器时代人们已开始塑造石块龙、卵石龙和蚌壳龙,大概也会塑造土龙,只是由于土龙难以保存下来而已。

塑造土龙求雨,是上古时代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巫术形式。《淮南子?说林训》:“旱则修土龙。”《论衡?乱龙篇》:“夫土虎不能致风,土龙安能而致雨。”这说明上古时代造土龙求雨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因设土龙求雨,故又称土龙为“龙媒”。古人有诗云:“临河沉璧玉,夹道画龙媒。”此外,古代还有专门祭土龙文,《文苑英华》卷九五五《崇土龙文》称:“阳骄阴伏,女魃作孽;孟夏不雨,至于是月;后土将干,百谷恐竭。天道下济,龙德正中;宜其甘雨,亦详其见。日岁与时,俾和而丰;胡屯其膏,物乃殄瘁。民用艰食,神将之祀;岂天不仁,岂龙不智。盍正直以是辅,悯云汉于下土;诏列缺使举火,命商羊以鼓舞。嗡兮,为云霈兮为雨,渗我黄土击毛之,取我黍稷而膏之;俾尔稼如茨,俾尔穗如坻,实藏为盛为粢。无贻龙羞,俾神我欺。尚飨。”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择吉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择吉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尤其是中国人,遇事讲究讨吉利,比如过年时,摔碎了酒杯要说“岁岁平安”;家家户户也要张贴门神、财神、春联及年画,以保佑全家吉祥平安或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这就是求吉的一种表现。求吉心理的存在,使人们在婚丧嫁娶、修房动土、出行赴任等重要活动中,去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来进行。这种择吉风俗前后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在过去尤其盛行。
  •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是: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本书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阐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这个主题。书中还着重例举了一些生活中让人难以心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决之道。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识,书中还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语”、“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语今译”、“佛趣轶事”等版块内容。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感到:只要我们心中有佛,佛就与我们同在。
  • 菊与刀

    菊与刀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其造就了一场极度惨烈的世界大战,但也造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伟大的经济奇迹。日本为什么会成为令人发指的侵略者? 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国家,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鲁思·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 中庸注参

    中庸注参

    本书乃陈柱先生为暨南大学及大夏大学两校讲授《中庸》时的成果。作者多以自家心得注解《中庸》,其别无新意者则仍采郑注,并选录各家之说,尤于近代戴震、康有为、马其昶及业师唐蔚芝先生之说,录之甚众,以备参考。同时,本书附有陈柱昔日讲学南洋大学时所著《中庸通义》,实乃研读《中庸》的经典文本。
  • 爱憎得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爱憎得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冷魅杀手三公主——看着你们流血

    冷魅杀手三公主——看着你们流血

    【复仇】她们原本是富家小姐,可是朋友和家人的一次次欺骗;让她们那颗火热的心渐渐变的黯淡无光,她们恨他们,为什么要这样?难道?这世界上没有人愿意相信我,那只有,统统杀掉你们,自己才能变的强大。在这之后,我们会回来复仇!千家栺家凌家,十年之约,听起来可没那么烂漫呢,等待着你们的,只有死亡!10年后,她们踩上了至尊的座位,成了叱咤风云的顶尖杀手;心早已变的黑暗冰冷。她们浑身贴着生人勿近的标签;嗜血是她们三人最大的标志。可是,复仇的途中,三位男主的出现......呵,那又怎样,你们只不过是我们复仇之路上的一颗棋子罢了......可是后来,真的只是一颗棋子吗?
  • 王旭高临证医案

    王旭高临证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为你守候

    tf为你守候

    大家好,我是作者雨曦,这本书是关于tfboys的,里面有校园,爱情,当然,爱情是必须的啦,之前也看了不少四叶草家人写的,然后就来试试,写得不好的,请大家给意见
  • 剑动青云

    剑动青云

    一人一剑一江湖,一生一世一佳人。身负天下苍生,我踏剑而行,一曲侠客行斩尽天下。途遇千秋佳人,我持琴而歌,一曲凤求凰携美而归。三年追思,我为一袭白衣仗剑天涯;千里奔袭,我以一剑青莲剑动青云。江湖险恶,情路坎坷,唯我坦荡不惧。长路漫漫,看我斩尽荆棘,剑指天下。
  • 我做风水先生那些年

    我做风水先生那些年

    我就是作者,我叫胡兑七,这书里写的都是真事儿,我是八零后的风水先生,所见所闻让你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欢迎加入老胡的风水馆:235106215
  • 地雷手串

    地雷手串

    看看开心一笑就行了,吃了么您内,没吃,就别特么吃了……就一章,爱咋咋的。
  • 佛说维摩诘经

    佛说维摩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纪战国策

    神纪战国策

    神魔妖仙,斩!魑魅魍魉,灭!纵横天下,意气风发,破军杀将,挥斥方遒,灭神屠魔,唯吾独尊。似幻非幻,似史非史,无极之外复无极,道玄天法无归路!
  • 比星辰还遥远的你

    比星辰还遥远的你

    十二岁时,你是那可看不可及的烟火。十七岁时,你是那可现不可触的昙花,你知道吗?你的怀抱是我最想要的,但你却给了别人。你知道吗?你是我心底的生命之水,但你却从来不肯给我雨露。二十岁时,你是那可丢不可弃的星辰,你知道吗?在我最想忘你之时,你却转身对我说“曦儿,北北不能没有你。”沈北辰,没有遇到你时,从来不知道爱可以让一个人飞蛾扑火。爱上你时,才知道忘一个人是那么的痛。不管曾经多美好,也会有受伤的一天;无论时间的长短,伤痕总有被敷平的一天。当两人站在B市最高的大厦顶楼,沈北辰搂着安晨曦,指了指天上的星星说“曦儿,你就像那颗星星,我就是旁边的星光。我们谁都离不开谁,知道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魁皇小魔王

    魁皇小魔王

    夺宝乱世,恶魔岛十六岁少年——小流星,奉师父们的命令,踏入江湖,为非作歹,大闹武林,扬名恶魔岛!但心有良知的小流星非但没有干一件坏事,反而游戏江湖,遇红颜交兄弟,寻找身世,锄强扶弱…红颜知己,对他的精灵古怪又爱又恨;奸邪仇敌,对他的调皮捣蛋,也是又气又好笑……且看围绕少年小流星展开的一段爱恨情仇,跻身武林强者的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