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德红极一时的魏玛宫廷,有一位享有盛名的作曲家兼作家,名叫塞肯多夫(Karl Siegmund von Seckendorff)。此人是当时位居歌德之下的第二号重臣。他的几部与中国有涉的作品在此处颇值一提。
《中国道德家》的金玉良言
塞肯多夫曾于1781 年10 月在一名为《蒂福尔特》(Tiefurt)的杂志上发表了《中国道德家》一文。文章的标题明白无误地表明了这是一篇道德说教的文字。鉴于人们对索然无味的道德说教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这一经验,作者便给他笔下的道德家加了“中国”二字的限定,希望以此激发德国读者的兴趣。
“中国道德家”的丰采到底如何,这在很大程度上由他的理论决定。作品描写了道德家的两番说教,内容无外乎个人的自我修养以及社会道德规范。
我们先来聆听道德家的第一次教诲。中国道德家谆谆地告诫道:“不应以牙还牙,不应生气动怒或骄横暴躁,而应始终礼貌得体。”①他继续引导说:“把这些当作对你们的警戒,要知道,每一个不服从灵魂意志的举动,会让你们显得仿佛穿了一件陌生的外套。因为,人不可能总是做他想做的,更别说他不想做的了。”①这后一段话不妨这样理解,即人们应尽可能做到内外一致,以内在意志作为衡量外在行为的尺度。而以自我为鉴正是此番布道的用意所在,这体现在下面这段话中:“人用以照鉴的最好的镜子是人自己。你们应力求达到纯洁、真实。因为,纯洁与真实犹如白色的绸缎,任何一点瑕疵都会在上面暴露无遗。”②至此,可以看出,这位中国教师爷在授业的第一讲中侧重的是个人的修身养性。
我们接着来领教他的第二讲。这一讲涉及社会道德,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主题,即对幸福的探讨。道德家如此这般地侃侃道来:
孩子们,不要抱怨你们的命运!因为,无论命运如何,自然都已赋予你们承担的力量。保障生活幸福的并非身外之物,而是身内之物。获致幸福是容易的,困难的是维持幸福。……抱怨命中无财,那是愚蠢的行为。满足于交付给你们的任何一个使命吧,我的孩子们,在一个国家中这一个与那一个使命同等重要。你们可以聊以自慰,越是不引人注目,就越能安全航行,因为富足的财物最能引起强盗的觊觎之心。你们要知道,幸福越小,就越能保证持续拥有。破敝的草棚、贫瘠的田地虽然只能带来有限的收入,但这是实实在在、没有争议的所得。……一旦你们幸运地结束航行,你们应将己之所有与兄弟们分摊。要知道世间至上的幸福便是使他人幸福……③
两次布道结束,“中国道德家”的思想已和盘托出。在他的言论中,我们不难发现东西思想杂糅的痕迹。所谓不以牙还牙,不抱怨命运,这与《圣经》宣传的顺从与坚忍别无二致;而舍财济人的自我牺牲精神也是为基督教称颂的美德。这个中国的教育家义务地当了回基督教的宣传者。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从这位不重身外之物的道德家身上看到中国智者的形象。他主张作自我反观的省思,提倡无欲无羡的简朴生活,其返朴归真的追求,大有老子思想的遗风。
《命运之轮》与流浪汉庄子
1781 年,《蒂福尔特》杂志在发表《中国道德家》一文的同时,还刊载了塞肯多夫的另一部作品,小说《命运之轮》。如果说在前一部作品中老子的形象尚属模糊,那么在这后一部作品中老子及其得意门生庄子的形象就非常清晰了。
小说《命运之轮》的创作素材据说源自杜·哈尔德《中华帝国全志》所载《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传说。原作见载于中国明朝抱瓮老人所编的古典白话短篇小说集《今古奇观》。庄周的这个故事在西方广有流传,人们尤其熟悉其中“不忠的寡妇”这个母题,但塞肯多夫在进行艺术加工时却舍弃了这一为西方熟知的母题,而是着眼于其中“庄生梦蝶”的故事,并由此生发开去,试图塑造一个于漫游中探索人生的庄子形象。无奈,《命运之轮》是部断篇残简之作,庄子的漫游刚开始不久便没了下文。不过,我们不妨看一看庄子是怎样踏上周游之旅的。
小说交代,庄子是山东蒙城的一位高贤,师事老子。一日,他梦为蝴蝶,于花间林中惬意逍遥。醒来之后,犹觉两腋生风,飘飘欲飞。此后,这一梦境屡屡再现,困扰着庄子。他决计将此梦诉诸老子,请求点化。老子遂向其指出夙世因由:原来,那庄子本是鸿蒙初开时的一只白蝴蝶。那蝴蝶“采百花之精,夺日月之秀”,渐渐成了气候。后因吮吸神花汁液,为一神鸟所食。蝴蝶身形虽灭,却魂魄不散,托生于世,作了庄子休。
写到此处,塞肯多夫对“庄生梦蝶”的故事并无自由发挥,几乎完全忠于中国原作。随着小说情节的继续,作家对原作的偏离便显露出来了。根据中国故事原作,老子在点破了庄子的前生之后,见他心下了悟,便“把《道德》五千字的秘诀,倾囊而授”。而塞肯多夫则让老子阐释了蝴蝶之梦的象征意义,并以此促成了庄子的游方生涯。老子点拨庄子说:
这个关于你前生的故事解释了你心中怀有的对世间智慧的热情,而世间的智慧就是你热切追求的科学的花朵;你越多地吸食它们的琼浆,你那求知的羽翼便越趋丰满,你就能获得更多的力量,飞向新的原野。你会感到心中的需求,迫切地想要满足自己的渴望。①
于是,老子建议他的学生像他在生前作蝴蝶时那样重新飞回大千世界,再度遨游于丛林花苑,直到他体悟,人间的享乐犹如浮云,尘世的痛苦轻如芬芳,直到他渴求一处静谧的茅舍,这才回归故里,重临师门。作品中的老子对弟子的指点显然有悖于老子真身“不出户”、“不窥牖”,以玄思冥想来体道的方式。不过,书中的庄子还是谨遵师命,周游求道而去,并带走了恩师的忠告:“忠于自己”。②
由此,塞肯多夫的这部作品走入了德国教育小说的模式,叙述了主人公庄子于漫游中的所经所历。庄子一路行走,一路思考。一天,他于日出时分登上了一座高山,眼前壮丽的景象令其叹为观止,立时生出无限感慨:“老子呀,老子,你怎能身居那般寒酸的庐舍而弃如此之佳境于不顾?”①话音刚落,庄子耳畔有一人声响起。只听这人呼唤着阳光的照临,诅咒着弃欲断念。庄子寻找声源不着,心下疑惑。继而声音又起,怨诉不迭:“你为何要引诱我,我的平静的敌人!抑或是你自己的敌人!你会容忍一个由于你而被幸福放逐的不幸之人的出现吗?……你会伤心的,如果真理的火炬把你照亮!”②惊疑之中,庄子终于发现声音出自一个洞穴。洞中的囚禁之人拒绝了庄子相助的好意,并要他忘掉方才的一切。庄子无奈,只得继续上路。
途中,他在一棵无花果树下停留休息,不觉睡去。一阵喧嚣的乐声将他惊醒。睡眼蒙 中,他与一个衣冠楚楚的男人撞了个满怀。此人于盛怒之下,将庄子摔倒在地。奴仆们上来将庄子一顿好打,拖着他往这个男人的宅邸而去。倒霉的庄子祸福未卜。欲知后事如何,却没有下回分解了,塞肯多夫在这里封了笔。
较之《中国道德家》一文中的说教而言,《命运之轮》这个残篇似乎要有趣得多。尤其是作家借用了“庄生梦蝶”的故事,这使小说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只是,作品情节未曾延续,这或许会招致读者的抱怨。不过,塞肯多夫对这一小说的构想并没有就此终止。两年后,他另起炉灶,对这一小说进行了改编。
1783 年,塞肯多夫将残篇《命运之轮》扩容成书,遗憾的是,改编后的作品也还是一个残缺的“轮子”。翌年,该书再版时改名为《命运之轮或庄子的故事》。由书名来看,庄子显然是此中主角,可是作家却不惜笔墨,将小说的前几个章节献给了老子。待到讲完老子如何广招门徒、传道授业之后,才又续上了庄子流浪的离奇经历。
作品始于对老子的介绍。塞肯多夫笔下的老子是个闻名遐迩的漫游哲人、科学家以及民众教育家。这个出现在中国周朝第21 位皇帝统治时期的人间智者,来历颇为蹊跷,因为,“他生下来就是满头白发,从幼时起便已满腹经纶。”①这个智慧的人周游列国,传播学说,教化四方,在民间赢得了很高的威望。而当他厌倦了世间的扰攘之后,他渴望一方僻静之地,隐遁避世。于是,老子便在林中湖滨结庐而居。那些跟随他的门徒们也纷纷效仿,过起了幽居的生活。他们不时聚集到老子周围聆听高论。
老子在展开自己的理论之前,先对学生们点明了获得真知的前提:其一,要认识并承认自己的无知;其二,应摈弃一切既有成见,“就像新耕的田地,准备接受任何种子”②。小说中的老子作为教育家深谙授业之道,他因材施教,授课风格简明扼要。他的学说强调对自我的认识,主要探讨三大问题,分别为:“我是谁?”、“我在哪里?”、“我为何存在?”老子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是人类探索真理的首要任务。小说接着各用了一章的篇幅逐个阐发了老子对三个问题的解释。
先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塞肯多夫的老子让学生把目光投向自身,这样,他们就会发现,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着两个“我”,一个是思欲之我,一个是行动之我。前者是自由的精神,后者是非自由的物质。由于两者属性截然相异,故彼此间抗争不断。然而,在一股强大力量的作用下两者又归于一体。借老子之口,塞肯多夫把这一强力称为自然法则。他主张个人应顺从这一法则,建立灵魂与躯体间的平衡,以求得身心和谐。
在对自我进行了剖析之后,学生们又被要求将眼光转向周遭的事物,以便解答“我在哪里”的问题。放眼世间万物,人类随时随处都能发现与自身相似的情况。植物萌芽吐绿、禽鸟破壳而出、流水凿崖穿山,这自然中的万般景象无一不是自由与束缚、挣脱与羁绊的生动例证。小说中的老子说:“人类身处一个永远充满斗争的舞台,舞台上永恒地演绎着生命与死亡、力量与无能、强与弱、欲与能的角斗。”①在他的启示下,学生们体悟到:物我身形虽然迥异,却都是一个完美实体、一种自由意志赖以表现的、必要的外在形式;这个实体出于内在的必要性造就了自然中的一切纷繁变迁。
老子领着门徒循序渐进,现在要探究的是核心问题:“我为何存在?”基于对前两个问题的分析,老子的徒弟们已有了万物同一的观念,因而,对这第三个问题的探求应超越人类自身的界限,追问的应是整个世界存在的“目的因”。然而,老子刚一开口就给学生泼了一头冷水,他故弄玄虚、高高在上地说:“这个问题所要揭示的东西,凭人的智识往往不能企及。”② 理由是:“人类仅仅是万千造物中渺小的一分子,对自身也只达到了部分的认识,又怎么能把握整个宇宙的意志呢?”③ 于是,老子对信徒们说:“请不要指望由我来揭示这只有自然本身才能揭示的秘密。你们应满足于探索自己认为必须的东西,去预感宇宙的意图,并安详地听从它的引导。”④ 在老子眼中,自然“如同一个巨大的车轮,时间是轮轴,永恒是轨道,它携带着千万生灵的命运滚滚向前。它从生命的源泉中创造出众生,又把他们送入生命的汪洋。命运之轮永不停歇,因为是上帝之力将它推动,也只有上帝之力才能令其终止。”⑤既然人类只是浩瀚寰宇中的一颗颗微粒,那么,除了服膺自然之法,就别无他择。通过老子,塞肯多夫如此回答了存在之意义:“在你们身上寻找这个法则,终己一生,不要错过这个法则……这就是‘我’之所以存在的原因。”①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小说中老子的哲学理念,或者说塞肯多夫本人对这三个显见是西方哲学命题的探索,留有几大哲学流派思想交错的印痕。塞肯多夫为老子构建的三部曲似的哲学体系表面上看是立足于人本身,关心人生终极意义,实际上,其视野一直扩展到了宇宙万象,关心的是整个宇宙存在的意义。塞肯多夫起初套用了笛卡儿二元论的模式,将人与自然都分为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但他随后又背弃了笛卡儿式的宇宙观。因为,这个法国的理性主义哲人将精神与物质,亦即灵魂与扩延二元的对立绝对化了。他认为两者虽然都来自上帝,但彼此间没有任何联系。恰恰在这一点上,塞肯多夫的老子与其产生了分歧。因为,他所理解的精神与物质两种属性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事实上,塞肯多夫更倾向于斯宾诺莎的一元论。因为,这一哲学体系虽然抱持宇宙间只有一个单一实体的观点,但这一实体却拥有思想和扩延两种属性。此外,塞肯多夫在作品中的阐述与斯宾诺莎的理论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塞肯多夫以周而复始、绵无尽期的巨轮作喻,就与斯宾诺莎以永恒的观点看待世界的理念相符;再如,塞肯多夫也像斯宾诺莎一样,认为自然法则是万事万物的“内在因”,认为物质世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有其必要性。此外,塞肯多夫最终得出的所谓服膺自然法则的人生哲学,又与真正的老子式的顺应天道的人生观仿佛一母同胞。
塞肯多夫作品中的老子,其理论显然是多种思想的综合体。另外,就其聚徒讲学、四处推销自己学说的风格而言,又颇具孔子的风范。但是,无论如何,在这个剪贴拼凑出来的老子身上,我们还是能发现老子原型的些许折射。中国的老子向往宁静,塞肯多夫的老子亦然。而最明显的是小说的书名“命运之轮”,这与老子所谓循环往复之“道”是何其相似。《道德经·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此即言“道”之永不疲敝、终而复始的绝对与永恒。这很可能是塞肯多夫“命运之轮”构思的源头,而两者间的差异似乎仅仅在于一个具体的轮子的意象而已。老子虽没有直接以轮喻“道”,但在《道德经》的另一章节中却也出现了轮子这一意象,原文如下:“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第十一章)老子在这里借轮子这一实物阐发了“有”与“无”之间的关系,讲因为有了车毂这个虚空,车轮才能转动,车才成其为车。至于轮子如何辘辘前行,这里不曾提及。
铺叙完老子的理论之后,塞肯多夫言归正传,讲起了书名主角庄子的故事。书中的庄子是老子的高足,年方十九,便被定为师门传人。不过,庄子若要继承老子衣钵,必先遍经世事。于是,由此处开始,塞肯多夫恢复了庄子一度中断的漫游故事。
庄子于途中搭救了一队落难的船员。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这些人把他引荐给了一位名叫杜甫的和尚。杜甫热情地接待了庄子,并向他讲述了自己的遭际。他自幼荒疏学业,却凭着天生的诗文才情得以跻身宫廷。怎奈安史之乱后,他落泊潦倒,落入鞑靼人之手。此后,他虽得以重返宫廷,却遭到了冷落,郁郁不得志。于是,他逃离宫室,遁入山野,在一个和尚的草屋中栖身。直至和尚圆寂,茅舍被狂风卷走,命运又将他带到了一个满大人的身边,于是,杜甫成了豪门清客。满大人死后,他幸运地继承了可观的遗产,从此,逍遥度日,闲适无比。此时,庄子眼前的杜甫早已不是舞文弄墨之辈了。看着眼前沉湎于安逸享受的昔日诗圣,庄子陷入了沉思。显然,这个杜甫是个反面教材,他庄子可不能效尤。于是,他抬脚离去。可是,庄子在离开了杜甫之后,就遽然不明下落了。庄子的命运之轮又一次中途刹车。塞肯多夫又制造了一个残篇。
回头来看看主人公一路的游历,我们不难发现此中人与事的庞杂。战国时期的庄子邂逅了唐代的杜甫,而杜甫又成了清朝满大人的座上客,这样的巧合大概只会出现在文学创作之中。不过,即便在这样一个想像的大杂烩中,也有符合历史的真实成分,书中提及的安史之乱便是一例。
想来,“命运之轮”这一题材确曾激发了塞肯多夫的创作热情,否则,他不会两番提笔。不过,这部写庄子漫游的发展小说最终还是不幸夭折了。由于主人公的发展历程没有得到充分展现,所以,读者无从把握庄子这一形象,也无从知晓塞肯多夫对于真正的庄子的了解情况。倒是作品中介绍的所谓老子的哲学体系,让人联想到了中国哲人老聃求道的人生实践。
4 Rezeption und Um gestaltung von literarischen Figuren der klassischen chinesischen Dichtung bei Paul Hey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