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7300000022

第22章 艺术渊源

学者论诗,有“唐诗”、“宋诗”、“清诗”之说。唐诗以情韵胜,宋诗以理趣胜,清诗以学问胜。对郁达夫旧体诗艺术渊源的研究,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说,郁诗主于“情韵”,故出自唐诗;有人说,郁诗讲究“理趣”,故出自宋诗;还有人说,达夫在学清人黄仲则;等等。本节便以此为话题,对郁达夫旧体诗的渊源进行一番研讨。

一、郁诗出自唐诗

詹亚园与张扬的《郁达夫诗出唐诗考》一文认为:“郁达夫诗,主于情韵,从大体说,应当是属于‘唐诗’一类,而且从他的诗中自述看,亦应是有意于学习唐诗的。”此话有一定的道理。如郁达夫在《自述诗十八首》(其一)中说:“侬诗粉本出青莲”;在《留别家兄养吾》中说:“薄有狂才追杜牧”;在《过徐州》附记中评价己诗:“初以为颇有晚唐风调”;在《感怀》诗中感叹:“集无名句比秋笳”(所谓“名句”、“秋笳”乃指杜甫《秋兴八首》,《秋兴》诗有“画省香炉违伏枕,山城粉堞隐悲笳”句,故云)。可见他对李白、杜甫、杜牧及晚唐诗的心仪与爱恋。另外,他的诗中有《拟唐人作》,乃拟王昌龄《闺怨》诗;有《无题》,乃效李商隐《无题》诗。又在《论诗绝句寄浪华》中推崇李白、杜甫、杜牧,在《盛夏闲居读唐宋以来各家诗》中称赏李商隐、温庭筠,都可以看出他的作诗趋向。又如日本著名汉诗人服部担风,与郁达夫有谊兼诗友的关系,对郁达夫的评价是“樊川伤绿忆前身”,将郁达夫与杜牧相比,可见郁诗“学唐”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詹亚园与张扬的《郁达夫诗出唐诗考》一文,还侧重从郁诗在体貌上对唐诗的学习与继承进行了研讨,如郁诗“多用唐人诗意、多用唐人成句、多仿唐诗句式、多用唐人诗语等等”,共列举出200余例,从立意、造句、用语等诸多方面考证了唐诗对郁诗的影响。试举几例,以证其说:

1.多用唐人诗意。如《乱离杂诗》之九:“细雨蒲帆游子泪,春风杨柳故园情。”“春风”句意本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为:“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题梅魂手册》:“不须更上层楼望,宝髻云鬟列眼前。”用王之涣《登鹳鹊楼》句意,原句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留别梅浓》:“金钗合有重逢日,留取冰心镇玉壶。”“金钗”句用白居易《长恨歌》语意:“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留取”句用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意,王诗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多用唐人成句。如《题〈阴符夜读图〉后寄荃君》之一:“今日爱才非昔日,欲归无计奈卿何。”出句用温飞卿诗《蔡中郎坟》句:“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杂感八首》之四:“郝隆幕府夸蛮语,王浚楼船下益州。”对句用刘禹锡诗《西塞山怀古》句:“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孟奎先生营敬庐学塾于纽敦郊外,诗以奉贺》:“旁人错比扬雄宅,异代应教庾信居。”出句用杜甫《堂成》句:“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对句用李义山《过郑文广旧居》句:“可怜留着临江宅,异代应教庾信居。”

3.多仿唐人诗句。如《日本竹枝词》:“不负荣名拥绣衫,仙郎才调本超凡。”对句仿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正月六日作》:“回首家山路八千,烽烟横海浪连天。”出句仿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相思树三首》之一:“吐雾含烟作意娇,好将疏影拂春朝。”出句仿陆龟蒙《寄怀淮阴道士》:“衔烟细草无端绿,冒雨闲花作意娇。”

4.多用唐人诗语。如《懊恼》之一:“生太飘零死亦难,寒灰蜡泪未应干。”“寒灰蜡泪未应干”,语本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寄王子明业师居富阳》:“何能花月春江夜,重过黄公旧酒垆。”“花月春江夜”,语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题。《雪》:“独钓渔人冷不知,终南阴岭露奇姿。”“独钓渔人”,本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终南阴岭”用祖咏《终南望余雪》语,原句为:“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以上例子证实了郁诗已深得唐人风神、韵味的结论。

常丽洁的《论郁达夫旧体诗中的晚唐情结》一文,也赞同“郁诗出自唐诗”的观点,不过他研究的侧重点是落在郁诗的“内质”上。他说,郁诗与唐诗“不仅是形式上相仿佛……更多的还是在内质上与晚唐诗歌有着更深一层的联系,二者在精神上是相通的。这种相通在‘深情绵邈’、‘绮艳秾丽’与‘俊爽劲拔’三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所谓的“深情绵邈”,也即达夫所说的“陶醉于过去的回忆之中……是静止的、悠扬的、舒徐的……带有沉郁的悲哀、咏叹的声调、旧事的留恋与宿命的嗟怨。尤其是国破家亡,陷于绝境的时候,这一种倾向的作品,产生得最多”(《文学概说》)。晚唐大量出现的就是这一类作品,李商隐的《无题》诗,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郁诗远不像李商隐的诗那样用意深彻,但那种绵绵密密的抒写情绪的手法,却与李商隐的如出一辙。如郁达夫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所写的19首《毁家诗纪》与12首《乱离杂诗》,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试以《毁家诗纪》(19)为例:

一纸书来感不禁,扶头长夜带愁吟。

谁知元鸟分飞日,犹剩冤禽未死心。

秋意著人原瑟瑟,侯门似海故沉沉。

沈园旧恨从头数,泪透萧郎蜀锦衾。

此诗格律的精当、用字的工稳自不必说,“单就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沉郁的悲哀,咏叹的声调,旧事的留恋,与宿命的嗟怨’,以及处于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的情绪,就是郁达夫潜心玩索李商隐与晚唐诗歌的结果”。

所谓“绮艳秾丽”。一提及晚唐诗歌,人们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它的绮丽、它的香艳、它的纤秾、它的“香奁体”、它的闺阁情怀了,历来为“正人君子”们所指斥的也正是这一点。在儒家大一统的思想控制下,千百年来,传统士大夫们往往总是表现出一种“温良恭俭让”的儒者面目,他们面对美景、美食乃至美人,都好像是一副兴趣索然的样子。相形之下,应当为我们生在乱世又流落江湖的晚唐诗人们感到庆幸,因为借了时代的混乱与不居庙堂之高的身份,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摆脱道貌岸然的无谓矜持与干枯孱弱的精神状态,从而活得既细腻又精致,既洒脱又随便。这样的人写出来的诗,综合了心思的细密与情感上的泛爱主义,再加上一点微微的“颓废”,便自然地带了“绮艳秾丽”的特色。郁达夫对这类诗是十分认可和赞同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再加上当时环境的熏陶——上个世纪20年代~30年代,北平各高校人士经常出入于青楼娼门,这是人所共知的事。达夫自然也免不了追红逐绿,从而也就留下一首首绮艳秾丽的诗章了。翻检郁达夫诗集我们就会发现,那里面有不少是赠给妓女或侍女的诗。如《赠隆儿二首并附记》、《留别梅儿》、《赠姑苏女子》、《西京客舍赠玉儿》、《将之日本别海棠》等等皆是。

其中《赠隆儿二首并附记》(其一)曰:

我意怜君君不识,满襟红泪奈卿何!

烟花本是无情物,莫倚箜篌夜半歌。

诗后附记里有“隆儿小家女,相逢道左,一往情深,动于中不觉发乎外,谓之君子之思服可,谓之旷夫之狂言亦可”的话,那一种旖旎缠绵的情致,在趣味上与晚唐诗歌甚是相近。虽说这一类诗歌在郁达夫全部诗作中不占主要地位,但却不失为他学习晚唐诗歌的一个重要依据。

所谓“俊爽劲拔”。晚唐诗人虽然多为有情的种子,却并不缺少匡世济民的冲天豪气,亦不乏青衫飘荡的倜傥潇洒,其雄壮的志气虽因种种的限制而不能充分施展,他们却并不因此就沉溺在温柔乡中醉生梦死,相反的,他们的诗无一例外地全带有一股俊爽劲拔的气息。这种气息与前述两种特色相互映衬,成就了更为完满的晚唐诗人与更为完满的郁达夫。如李商隐就有不少诸如“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相逢一笑怜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之类洒脱洞达的诗句。温庭筠虽一向被认为士行尘杂,却也有《过陈琳墓》那样雄壮劲健的诗篇。而杜牧却是最突出的一个,《唐书本传》上说:“牧于诗,情致豪迈。”刘熙载称其诗为“雄姿英发”,等等,都是中肯之论。同样,郁达夫的许多诗也具有这样的特点:行文流畅,音韵高亮,用旷达的笔调抒写忧悒的情思,却又恰当地保持了艺术的节制。

试看他的《南天酒楼饯别映霞两首》之一:

愁怀端赖曲生开,厚地高天酒一杯。

未必有情难遣此,本来无物却沾埃。

杨枝上马成驰骋,桃叶横江去不回。

醉死何须人荷锸,笑他刘阮是庸才。

从整体看来,此诗于华美流丽中见轩昂之气,豪气跌宕而又情思婉转,不流于空疏的呐喊与剑拔弩张的激烈,这正是典型的俊爽劲拔的诗作。尤其是到了郁达夫诗歌创作的后期,也许是年齿渐增、饱经忧患,又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境况,作者此时的感情渐趋沉着,可以说,其后期的许多诗歌“将深情融入俊爽,同时又用俊爽振奋深情”,二者互助互补、相得益彰,使其诗风更趋于劲拔雄阔。为郁达夫赢得“爱国诗人”称号的,便多是此类诗歌。

试看《毁家诗纪》(13):

并马汜州看木奴,粘天青草复重湖。

向来豪气吞云梦,惜别清啼陋鹧鸪。

自愿驰驱随李广,何劳叮嘱戒罗敷。

男儿只合沙场死,岂为凌烟阁上图。

再看《乱离杂诗》(11):

草木风声势未安,孤舟惶恐再经滩。

地名末旦埋踪易,揖指中流转道难。

天意似将颁大任,微躯何厌忍饥寒。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二、郁诗出自宋诗

新加坡著名学者郑子瑜先生撰有一篇《郁达夫诗出自宋诗考》的论文,他以为,郁诗出自宋诗,并举出40余例,借以揭示郁诗与宋诗有着深刻关系的事实。他还认为,达夫的旧诗之所以“受宋人的影响最深,这可能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与宋朝有若干仿佛之处”;再则“宋代诗人,喜欢以散文入诗,这就正合达夫的脾胃了”(540)。从郑先生的立场以及论证的过程来看,应当说他的这些观点也是不无道理的。

不过达夫在《谈诗》一文中说:“近代人既没有那么的闲适,又没有那么的冲澹,自然作不出古人的诗来了。所以,我觉得今人要作旧诗,只能在说理一方面,使词一方面,排韵炼句一方面,胜过前人,在意境这一方面,是怎么也追不上汉魏六朝的。唐诗之变而为宋诗,宋诗之变而为词曲,大半的原因,也许是为此。”这段话的主旨,即达夫认为,宋诗的意境是怎么样也比不上唐诗的。既然如此,那么达夫为何又要模仿宋诗呢?据因名《郁达夫与诗人厉鹗》(见李冰人、谢云声合编《郁达夫纪念集》)一文说:

郁氏生前不但非常崇拜厉鹗,甚至他和王映霞结合这一段故事,多少也正在摹仿厉氏恋爱故事的一插曲。为了这件事,郁氏曾经写过一篇名叫《碧浪湖》的历史短篇小说。小说的题材,就是诗人厉鹗和他的爱人朱月上结合的经过。实际上他写厉鹗时,常有自己的影子在,而所谓月上,本名满娘的,也多少有点像王映霞。

达夫既将映霞比作月上,当然也就将自己比作厉鹗了。他既喜欢厉鹗,当然也就喜欢厉鹗所撰制的东西,所以他必定熟读厉鹗所编制的《宋诗纪事》和《南宋杂事诗》,从而对宋诗也有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因而也就不时地去模仿一下宋诗的写作。郑子瑜先生在他的文章中,还赞赏郁诗“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比宋诗要好得多,这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正如刘勰的《文心雕龙》所说:‘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虽多,自成习套。’若说达夫有心要摹仿古人,那就未免太小觑达夫了”(554)。兹举几例,以供欣赏:

《毁家诗纪》(3)云:“中元后夜醉江城,行过严关未解酲,寂寞渡头人独立,满天明月看潮生。”末句与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诗相类,其诗云:“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但郁诗更觉清绝可爱。

《凤凰山怀汤显祖》诗云:“谷水矶头半日游,乱山高下望衢州。西江两岸沙如雪,词客东来一系舟。”“乱山高下”句,取自曾巩的《城南》,其诗云:“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春草色齐。”

《咏西子湖》诗云:“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其中“淡妆西子比西湖”句,本自东坡与方回二诗。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其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贺方回的《桐江续集》卷24有《问西湖》一诗,其诗云:“谁将西子比西湖,旧日繁华渐欲无,如信坡仙诗是谶,捧心国色解亡吴”(达夫原是不齿贺方回的,所以他的《赠史君》一律,有“填词漫学贺方回”之咏。刘体仁《七颂堂词释》,尝谓“贺方回总拾人牙慧”;王国维《人间词话》亦谓:“北宋名家以方回为最次”。但说者自说,达夫诗中偶尔还有方回的习套,却是不能否认的事实)(553)。

《毁家诗纪》(12)云:“贫贱原知是祸胎,苏秦初不慕颜回,九州铸铁终成错,一饭论交竟自媒。水覆金盆收半勺,香残心篆看全灰,明年陌上花开日,愁听人歌缓缓来。”其中“九州铸铁终成错”一语,本出稼轩诗《感怀示儿辈》,其诗云:“安乐常思病苦时,静观山下有雷颐,十千一斗酒无分,六十三年事自知。错处真成九州铁,乐时能得几绚丝,新春老去唯梅在,一任狂风日夜吹。”又苏轼《陌上花》3首,其一云:“陌上花开蝴蝶飞,江上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其末句则为郁诗“愁听人歌缓缓来”所本。

上述有关郁诗出自唐诗、郁诗出自宋诗的这些观点,虽说有其一定的道理,只是就其大体而言的,但并不能否定或排除郁诗还有其他方面的来源。

三、来源于多方面的阅历和影响

郁达夫作为新旧交替时的过渡期文人,兼备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修养。他在17岁(1913年)时东渡日本,在广泛接触西方文化与文学之前,其知识来源主要是传统文化与古典文学的教育。我们知道,郁达夫最早的创作便是诗,他厚重的古典文学功力在新文学者中是罕有的。从童年起,他就开始涉猎古典诗词,后来在杭州上中学的时候,又读了《花月痕》、《西湖佳话》、《桃花扇》、《燕子笺》一类的作品。据他《自述诗》说:“九岁题诗四座惊”,母亲惊叹曰:“此儿早慧,恐非大器。”但这实在是郁达夫从小就聪慧灵巧和爱好诗词戏曲的结果。

郁达夫在《远一程,再远一程——自传之五》中有这样的话:“……为遮掩着自己的脆弱起见,我就从网篮里拿出了几册古唐诗合解来读……”这里叙述的是他十几岁时离家往杭州考中学途中的事,显然,“几册古唐诗合解”是少年郁达夫十分喜爱的书籍,这才经常随身携带。据郁达夫之子郁天民说,这部书直到解放后还保存在浙江富阳郁达夫故居中,上面批注得密密麻麻。根据施蛰存先生《唐诗百话》中《历代唐诗选本叙录》一文的说法,《唐诗合解》乃清人王尧衢选注(按施蛰存在《唐诗白话》一书中的说法:“王尧衢,字翼云,苏州人。作《古诗解》四卷、《唐诗解》十二卷,合称《古唐诗合解》,刊于雍正十年,即1732年。其后《唐诗解》传刻多,《古诗解》废而不刻。”书名《唐诗合解》,此“合”字已不可通。亦有单刻唐诗部分而仍题书名为《古唐诗合解》者,尤为谬误),其选诗标准是“取格调平稳,词意悠长”,已经是十分青睐晚唐诗风了,更兼其注解中的评论多采金圣叹、徐而庵,亦兼取钟惺、谭儿春,我们知道,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对晚唐诗歌怀有格外的好感。如此一来,这样的一种书对于刚刚开始学诗的郁达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了。他还在《孤独者——自传之六》里曾明确地说:“真正指示我以作诗词的门径的,是《留青新集》里的《沧浪诗话》和《白香词谱》。在古典诗词方面,他博览了唐、宋、元、明、清诸家的诗词,对苏曼殊的诗作也深有研究(写过《杂评曼殊的作品》)。再说,达夫读书的悟性也特别强,可以说,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

达夫一生最崇拜的诗人是黄仲则,对黄的人品、气质和才学,推崇备至。如他所写的著名历史小说《黄仲则》,一方面倾注了他对黄仲则的敬慕和同情,另一方面也可看成是作者的自况。古人在形容有学问的人时常说,某某“胸罗万卷”,达夫胸中何至万卷。他不但博览了古典诗文,深深植根在中国旧的文化传统里面,还涉猎过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承受过西方思想家、文学家及至各种思潮流派的影响……难怪吴战垒在《郁达夫诗词》一文中说:郁达夫的诗“确有李白的清新飘逸,但又不拘一格,而能出入唐、宋、元、明、清诸家,博采众长,融李白、杜牧、李商隐、温庭筠、陆游、吴伟业、王士祯、朱彝尊、黄仲则、龚自珍众作于一炉,视自己性之所近而取舍之,神明变化,存乎一心”(330)。这番话是很有道理的。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郁达夫有一位同样热爱诗歌的长兄——郁曼陀,他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入过“南社”,柳亚子称其“诗才俊逸”(16)。达夫也说,长兄的天性“却是倾向于艺术的……而写下来的诗则又细腻又工稳……”郁达夫3岁时父亲便去世了,郁曼陀长他12岁,自小便对他极尽教导提携之力,真称得上是既当兄而“又兼父执的长辈”(《悼胞兄曼陀》)。达夫成年后,兄弟间又有多年的诗歌酬唱往还的经历。因此我们说,郁达夫旧体诗艺术造诣的形成或多或少是乃兄熏陶的结果,无论如何那也是不为过的。

另外,郁达夫自幼就喜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受到了山水美景的良好熏陶,无论是在祖国,或漂流于异国他乡,他对家乡山水风景的喜爱始终未变。可以说,家乡的优美风光便是郁达夫的第一位美术教师,是它,给达夫的诗歌带来了美学的分子。毫不夸张地说,在郁达夫诗歌作品中,如若剔除了描写山水风景的部分,那达夫整个诗歌的创作价值都将会大大地削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形成郁达夫旧体诗艺术特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家学渊源和自身的内在因素,也有时代的及其他方面的外因作用;有历史的传统的因素,也有社会文学思潮等方面的因素;有植根在几千年文明古国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也有承受西方思想家、文学家及至各种思潮流派的影响。如若归结为一句话,即为:郁达夫旧体诗的艺术造诣,来源于他那深厚的文学渊源及多方面的阅历和影响。

同类推荐
  • 心如流水

    心如流水

    贫困地区更期待着由它自孕言和培荞的优秀人才有朝一日能够重返故里,用他们的才智,让这一方负重的贫瘠之地尽曱地摆脱“贫困循环”的窘境。在贫困地区自身利用政策吸引和激励机制之外,这一份期待的实现,来自干贫闲地区真正高素质人才队伍群体的培芥和形成。我们拭目以待。
  • 不奴隶,毋宁死?

    不奴隶,毋宁死?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书里第一回就说了,实际版本也是如此,脂评本、戚本、列(宁格勒)藏本都叫《石头记》。本书第一回里还提到另外的书名:《情僧录》和《金陵十二钗》。虽有此名,却未见这样的版本。用得最广泛的还是《红楼梦》的书名,所有外文译本都是用这个名称,最多翻译时加个介词,使之类似梦在红楼或红楼之梦。还有一个名字被坊间采用过:《金玉缘》。
  • 雪莱全集

    雪莱全集

    本书收录了诗剧“希腊”、“普罗米修斯的解放”以及雪莱夫人有关《希腊》的题记、雪莱夫人有关《普罗米修斯》的题记等。
  • 印下最美的记忆(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印下最美的记忆(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本书包括诚信的力量,人的尊严,被分解的目标,生命的况味,做一个高心智的人,感悟父爱等。
  • 中国名家经典随笔集萃

    中国名家经典随笔集萃

    本书分为品味生活、放飞心灵、拥抱自然、人生随想、智慧人生五辑,收录作品有:《风筝》、《我的家在哪里?》、《秋天的况味》、《荷塘月色》、《朋友四型》等。
热门推荐
  • 蝶恋花(红尘笑系列之水月镜花篇)

    蝶恋花(红尘笑系列之水月镜花篇)

    “我们投降吧!”这算什么男人啊,莫怪自家公子看不顺眼,就连她也想扁人,不是被他小狗一样的眼神所惑,不过,那月下香般的魅力实在无法可挡。想保护他,要守候他,这颗心已经渐渐沦亡,就算,这只是场迷梦般的情殇——
  • 一品女帝师

    一品女帝师

    京城祝家,世袭帝师,到了她却是个女的。她二十岁在昆山学奇术,却在大成之际被老父召回,不但要她潜入宫内,而且还要她女扮男装伴君王左右。他十七岁,初登大宝,却被摄政王攥住大权,令他终日禁足玩乐。她见到他第一眼时,他正和太监们一起斗蛐蛐。她觉得他难成大器,他觉得她是摄政王派来的奸细;直到她用薄弱的身躯替他挡住飞剑,温言细语淳淳教诲,话语落在他的心间,情花的种子却在他的心里发芽。他爱上了帝师!她很想告诉她自己是女子,但是一切已经为时已晚。直到有一天,他对她说:夫子,我好像喜欢上男人了。她心痛的道:是镶红旗的冯将军吗?他道:不,是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相遇又错失的人

    相遇又错失的人

    其实我的一生很简单。如果你问我在我过去的人生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我用十年时间爱了一个永远不会爱我的人。别误会,我并没有要打算讲一个万年女二的虐心情史,我可以保证,在这个故事里我是绝对的女一,因为,他是个同性恋……
  • 剑指至尊

    剑指至尊

    一指山河碎,一剑星辰落。元莲大陆,势力纷乱,家族,宗门,皇朝,各大势力争斗不休;种族林立,人族,妖族,魔族,兽族,各族斗争不断。看顾扬如何从一个废材突变成天才,成为妖孽一般的存在,在这个天才辈出的时代里,走出自己的路,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 想你在樱树抽芽的季节

    想你在樱树抽芽的季节

    地点:东大不二周助(文学)木手永四郎(地理空间,简称“地空”)白石藏之介(化学)真田弦一郎(剑道)秋山美子(女生)藤野治(男生)内容简介:在樱树抽芽的季节会想起你们,性格不同的四位老师。能够遇见你们真的很好,大学四年,幼稚的心与经验一起成长。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如果你们有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去做,因为,当你们朝着梦想迈进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们敞开道路。
  • 英雄联盟之云游四方

    英雄联盟之云游四方

    无极剑圣易跟悟空回到曾经易居住过被诺克萨斯毁掉的村子,无意中遇到了正在逃亡的疾风剑豪亚索,两人交了手,易与亚索交为朋友,便与他一起游历瓦罗兰大陆…
  • 砧板上的幸福(完)

    砧板上的幸福(完)

    本想做回好事,竟反倒成了人家砧板上的鱼肉。明明是自己被吃得干干净净,却反倒被人以此威胁。开什么国际玩笑啊?她林欣伊会傻到任人宰割吗?不会!可是为什么一路走来竟全在那人的掌控中,而自己总那么被动呢?不行,这回也该轮到自己反攻了!《有你的天堂》番外篇,讲述另类的爱情,与现实有些脱节,入坑请谨慎!非诚勿扰,谢谢!
  • 前方有妖请绕行

    前方有妖请绕行

    【一个人可以放弃一切,但是要有尊严】在中学高考曾放下豪言壮语的洛千,并没有考到目标定位,他没脸面去上大学了,他留了一手,提前申请了国外大学,他收到了一封录取书,却没承想自己从此和妖扯上了联系......
  • 玉笛暗飞声

    玉笛暗飞声

    天降流星,化为玉笛暗飞声,是命途多舛的开始,还是坎坷道路的结束……
  • 你最喜欢的300篇哲理故事

    你最喜欢的300篇哲理故事

    本套书的编撰基于对青少年成长与认知的角度,精心选取多篇精彩故事,并分类阐述,在于能鼓舞和提升青少年的认知度,使青少年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激情,让他们勇气十足的去追求理想,并发觉人生中的真善美。本套丛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能让读者在不知不觉间,通过此书树立良好的人生心态,并能感动青少年去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会感动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