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40000000027

第27章 三、狗拿耗子

(一)狗拿耗子不是多管闲事――汉墓上的狗捉耗子图

民间有一句歇后语,叫做“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意思是说,狗和捕鼠不搭界,不要去管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这句歇后语的产生,估计相当晚,从大量文献和考古资料可以看出,在唐以前,养狗捕鼠本是一种习见的民俗。

20世纪80年代,四川三台县?江乡汉代崖墓中发现狗捉耗子的画像石,一只蹲坐的狗嘴里叼着一只肥鼠,一脸心满意足的样子。

另一例是山东沂南县北寨村东汉画像石墓中,在墓后室靠南壁的承过梁的隔墙东面有一幅画像,画面分上下两格,上格刻有许多家具和器皿,在家具底下刻有一只正在捕鼠的动物。研究者认为,这一动物头部尖长,吻部突出,像是一只狗,而不是猫,因为猫的头部一般比较圆。

再一例是汉画像石上同时出现狗与猫的形象,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认为“这是汉代人利用猫来捕捉粮仓中的老鼠的最早的图像资料”。据介绍,这幅画像原石出处不明,拓片保存在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从画像风格来看,其时代大约在东汉晚期,当出自山东。画像分上、中、下三层,上有仓房、粮?,旁有人和猫、狗、鹅、鸡等动物。各个动物的特征鲜明,其中的狗与猫皆蹲坐,回首翘尾,健捷机敏。尽管图中未见老鼠,但狗猫均蹲坐粮仓旁边,其捕鼠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从上述几例汉墓上的狗捉鼠图可以看出,狗拿耗子不仅不是多管闲事,而是分内该干的!

(二)“桎其后足,狗乃取鼠”――典籍记载的狗捕鼠

养狗捕鼠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吕不韦《吕氏春秋》(卷26)《士容论》载:“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而得之,曰:‘是良狗也。’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这则资料说明: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在山东,民间普遍养狗捕鼠;第二,出现了善相取鼠之狗的专门人材;第三,出现了专门捕鼠的田犬。李时珍《本草纲目》(卷50)中把狗分成三类:“狗类甚多,其用有三:田犬长喙善猎,吠犬短喙善守,食犬体肥供馔。”其中嘴长善猎之田犬便是捕鼠的能手。第四,狗捕鼠的本领由驯化而来,其法为“桎其后足”,使其不能驰骋山野追逐獐麋豕鹿,仅可于室中取鼠,久而成习,猎狗也能成为“取鼠之狗”。

汉代养狗捕鼠之风甚盛,上述几例汉画像石便是明证。魏晋以降,直到隋唐,此风沿袭不断,多见于笔记小说和习俗故事中。《太平御览》(卷904)引《魏志》曰:“太祖云:‘我有丁斐,犹人家有盗狗,盖捕鼠虽小损而完囊储。’”同书(卷911)引《典语》曰:“狻晒之狗吠于朝门,社稷之鼠窜于宫侧。”晋郭璞《洞林》曰:“乡里人柳?祖,妇病鼠瘘,积年不差(瘥)……有一贱家奴姓石,自言由来能治此病,且炙其三处而止。归,寻差(瘥)。有一老鼠,色正苍黄,迳就其前,??伏而不动,呼狗啮杀之,鼠头上有炙处。病便差(瘥)。”西晋人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把狗与狸并称:“鼠在虎侧,则狸、犬不敢睨。”《晋书》(卷45)《刘毅传》也说:“毅将弹河南尹,司隶不许,曰:‘攫兽之犬,鼷鼠蹈其背。’毅曰:‘既能攫兽,又能杀鼠,何损于犬!’投传而去。”可见猎犬也能捕鼠。南朝宋人刘义庆在《幽明录?终祚》中记述了一则买犬杀鼠的故事:“吴北寺终祚道人卧斋中,鼠从坎出,言终祚后数日当死。终祚呼奴,令买犬。鼠云:‘亦不畏此也。但令入此户,必死!’须臾,犬至,果然。”上述资料说明,在隋唐以前,养狗捕鼠既非天方夜谭,更不是多管闲事。在猫被驯养普遍用以捕鼠以后,狗尽管还履行着捕鼠之责,但已不被人重视,逐渐被人遗忘了。

当代的科学家认为,驯狗灭鼠仍然有实用价值。据研究,狗在水面捉鼠、田间追杀鼠,以及探鼠情方面,都胜于猫。不久前,北京《生活时报》发表了一则趣闻,题为《家猫失职狗拿耗子》,十分有趣。说的是1997年9月5日16时,江苏江阴市顾山镇新龚村村民刘仲林在家清理杂物,忽见几只老鼠争相逃窜,颈上套有铁链的小黄狗见到老鼠,挣扎着要扑过去。刘某放开黄狗,小黄狗奋勇擒鼠,抓一只咬一只,咬死后丢在一边,后又奔向活鼠,不到20分钟,小黄狗共抓老鼠17只。更有意思的是在场的两只猫却袖手旁观,报上称此乃“稀奇事”,其实,说“稀奇”,并不稀奇,如今的猫有鲜鱼美味可吃,早已不知捕鼠为何事了。生物之链在人的手中被掐断,实在可悲。

同类推荐
  • 启真1

    启真1

    《启真(1人文主义)》包括:专题、书评、序与跋、书摘、品书、书荐六部分,收录了:《人文主义者论教育》《人口与社会——读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文字与心史——解读乡绅刘大鹏及其<退想斋日记>》、《理解休谟经济思想的三个维度》、《西南联大的学风》、《法藏的譬喻:因袭故典还是自出机杼?》、《“黄跋”的魅力》、《欲望之书》等论文。
  •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希腊,是传说中天神宙斯、雅典娜和阿波罗的故乡,也是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故乡;是天地间盗火英雄普罗米修斯的故乡,也是军事天才亚历山大的故乡;是绝色美人海伦的故乡,也是千古诗人荷马的故乡;是科学和民主的故乡,也是现代文明的故乡。
  •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地域文化常识

    地域文化常识

    本书介绍中国各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常识,着重从历史叙述、种族血统、学术传承、方言、地方名俗等方面进行介绍,使读者了解到不同地域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
  • 万事不求人手册(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不求人手册(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以下几方面告诉大家一些日常生活琐事的处理注意事项:居家建造、理财购物、机械购用、安保防护、权益保护、法律咨询、家庭医疗、喜庆辞令、实用文书等。
热门推荐
  • 陨落兮星

    陨落兮星

    王者踏龙回归。东风只为你冷兮吹世界只为你颤抖
  • 迷失的上帝渴望救赎

    迷失的上帝渴望救赎

    这是一个有自虐倾向的男孩的故事。在这个恶魔与天使真实存在的世界里,他固执地思考自己究竟要以怎样的身份活下去,赎罪者?复仇者?他不解,他痛苦,仿佛在罪恶的泥潭中挣扎,却发觉自己越陷越深,内心的阴暗吞噬着他的残存的人心,他捂住脑袋,孤独。直到,她来了。那个女孩来了。
  • 前生1

    前生1

    青年女作者王晓燕最新长篇小说《前生》,以其特有的视角与简练的文笔将一个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把都市里职业男女的爱恨情仇描写的淋漓尽致。评论家称,在这样一个小说家已经被贬为毫无意义的故事复述者的年代里,王晓燕所坚持的叙述方向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之外的寓意与叙述的技巧,其作品叙事诡秘,没有随传统或流行叙事的方式而自成格调。
  • 远古之始

    远古之始

    那些年,不知何时,他离开了那里,一把黑剑,一身黑衣,一颗黑色的石头为他的心。九州,八荒,六界,世上什么是神?魔?仙?正与邪不过是一念之差,何为正?何为邪?只不过是世人平添的一种。
  • 只你一人,便胜却人间无数

    只你一人,便胜却人间无数

    雪隐香间景似画,落t?t?t满天下尽繁华,倾尽一生烟雨梦,许你一世温暖情。有时会问,"你为什么喜欢我?”答:“有的人吃鱼,被刺卡住了,但是他还是会吃鱼。就像有的人养猫,被猫抓伤了,但是他还是会养猫。就像有的人吃糖,导致蛀牙了,但是他还是会吃糖。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喜欢,所以甘愿。所以我爱你...”有时人生很简单,一男一女一双人一辈子,还有时人生很难,但也要一起坚强走下去。即便前方布满荆棘。
  • 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

    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动漫王

    动漫王

    少年东方汉在一次飞行途中,误入宇宙黑洞,从而变为动漫人物……动漫天师。进入了动漫的大世界,在这个动漫的世界中,东方汉从小小的动漫天师成长为动漫王,一系列的经历,充满传奇,在各式各样的动漫人物中,斗智斗勇尽显东方古国的灿烂文明,和智慧。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倾城笑宇希泪

    倾城笑宇希泪

    他是天底下第一个仙,出生时,天地混乱;她是天底下第一个仙魔混体,出生时,便冠上了宇希之姓。第一次见面,宇希大陆成为了她的大陆,他成为了她的护法。主仆之间的爱恋,契约之绊,请看二人为大家上演一场旷世绝恋。女主坚定腹黑,男主邪魅骄傲,且看强强联手,如何玩转宇宙苍生。
  • 阿甘左的无限瞬间

    阿甘左的无限瞬间

    这不是一个一味要求公平和快乐的游戏,我所求的,不过是勇敢者和真正的英雄罢了。——死亡之神.德莱弗斯(本书为DNF的镜像世界,和主要剧情有差异。)(谨以此书献给两年前一直陪伴我刷图PK的那个小力法。——浙江一区·弹药专家维克里特)
  • 传奇老北京:《日下旧闻考》解读

    传奇老北京:《日下旧闻考》解读

    西直门出入给皇帝运水的水车,阜成门出入给宫廷运煤的煤车,正阳门出入皇帝祭祀天地的车辇,朝阳门走粮车,东直门通柴车,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刑车,要定门送战车,出兵打仗,得胜还朝,要进德胜门。老北京的故事异彩纷呈,说之不尽,本书带你循着北京的足迹溯及历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