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9200000021

第21章 沉樱留言

沉樱(1907—1988)中国新文学早期著名的女作家、文学翻译家。

亲情解读

关于我的母亲

梁思薇

我的母亲沉樱,当代青年或许不太熟悉。她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期就成名的女作家,原名陈锳,后来因为去了一次日本,喜欢日本的樱花,则将笔名取为沉樱。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父母的情感就出现了问题。后来父亲对母亲发生情感背叛。(许多年后我才知,同为翻译家的父亲当年是掉进了一个陷阱,无法自拔而已。)本来父母之间彼此互相尊重,钦慕对方的学问与才华,但因性格不合,很多事情格格不入。他们之间感情紧张以后,并没有因此而闹家庭大战。1947年,母亲未与父亲离婚,便毅然决然带着我的外婆、她的家人,以及不满十岁的我们三个姐弟同赴台湾,旋而在地处斗换坪的大成中学教书,几年后又受聘于“总统府”对面最有名的台北女子第一中学任教。母亲在那所学校的教学极显示了她的才华和实力,深受师生爱戴,直至退休。退休后的母亲长期生活在美国北卡罗来那州,后来又到马利兰州弟弟那里安居。

母亲到台湾后,在教学之余和退休以后的漫长岁月里,翻译了很多外国文学作品。她把所有的精力和情感都投入到教学与翻译中。她早期的小说曾为读者喜爱,而她的翻译作品更令读者爱不释手。她翻译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在台湾畅销之极,竟在一年内再版十次,之后又连续出版达几十次。母亲的翻译,如同阅读原著,读来丝毫没有异国文学之感。因此,母亲的译著曾掀起台湾阅读翻译小说的热潮,也可以说,母亲将翻译小说推向一个很高的阶段。她翻译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作品吃透,易于中国读者接受。正如章洁思女士写母亲的文章中所言:

沉樱来访不久,我们收到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沉樱译作《女性三部曲》。这是她离开大陆后的部分译作,内收不同国家的三个中篇,其中有我喜爱的屠格涅夫的小说。因我对屠氏作品早已烂熟在心,所以没加在意,就把书随便放置书架。没曾想,一天,年幼的妹妹告诉我说,书,好看极了!我立刻拿出翻阅,竟一口气读完。我学的是英文专业,从事的是外文编辑,而眼前沉樱的译本,竟是我所读过文笔最优美最流畅,而且感觉也最切合原文的。我反复阅读,爱不释手,后来实在好奇,就用她的中译文去还原英文,居然很容易做到,再找出英文本对照(限于自己的专业,我只能找英文本),禁不住大声惊叹。后来才知,沉樱在每篇小说翻译之前,都要先为孩子们讲述多遍,等到故事在脑中全部融会贯通,才拿笔写下。试问这样的翻译,当今还有几人会做?

洁思女士真是一位母亲的知音,一位母亲作品的真诚读者。她介绍的母亲表达贴切,我从内心感激她如此熟悉和了解母亲及她的翻译工作,并借此机会表达我对章女士的谢意。

长久以来两岸隔绝,我对许多往事印象已经不深。许多母亲那个年代的朋友和往事,国内“文革”期间的家庭,凡是有海外关系是很避讳的事情。在台湾也是一样,也是回避提及大陆的亲人。加之母亲那时全身心投入教学和文学翻译,以此来抚平自己往日的情感痛苦,所以对往事很少提及。我所知道台湾的林海音、罗兰、钟梅音、潘琦君(《橘子红了的时候》一书的作者),这些朋友与母亲年龄差距不是很大,但都称呼母亲为“先生”,我想,这是对母亲人格与学问的尊重。至于母亲以前在大陆的文坛朋友,有徐志摩、朱自清、朱光潜、丁玲、巴金、赵清阁、方令孺、章靳以……还有翻译家罗念生等。我可以肯定的说,没有一个与她结识的人不是母亲的朋友。

1980年,母亲回国拜访了很多朋友,其中有巴金、靳以家属、赵清阁等,更多的我也不十分了解。大约在1996年我去医院看望巴老,我当时曾经问他:“您是先认识我父亲梁宗岱,还是先认识我的母亲沉樱的?”巴老马上回答说:“我是先认识你母亲的。”从这一点可以想象母亲当年的知名度与影响。

林海音在母亲去世前,将母亲多年的散文结集在台湾编辑出版,书中也收入许多前辈对母亲人品和文品的评论,书名为《春的声音》。我想这个书名正显示了母亲就如春风一般,她到哪里,哪里就充满春意。章洁思女士所记述的,从她母亲口中知道的热情心灵手巧的母亲,照顾产后洁思母亲的往事,我读了就如同看录像一样把母亲再现了。母亲温和、大度,没有妒忌心,喜欢青年,豁达宽容。看到小滢女士保留的六十多年前母亲的留言——“后生可畏,前途无量”,或许她是随意为小滢写的,但那正是她善良人性的自然反映。她喜欢孩子,喜欢青年,喜欢她的学生,她一生对于青年非常提掖。母亲给小滢题字留言时才39岁,可那时她就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来表达对于青年的厚望。

几天前我从海南回到上海的家,见到编辑高艳华在几个月前给我的来信和母亲的墨迹,心中荡起许多往事的涟漪,马上与高艳华取得联系,才知道本书的编辑工作已进尾声。但是艳华告诉我,在这个时间我与她取得联系就是母亲冥冥之中对我的希望与期盼,所以我庆幸搭上《散落的珍珠》出版前的末班车,向读者介绍我的母亲。以后我要抽些时间请大家帮助寻找和我父母有文学接触的人,也从而加深对母亲的研究了解。我这些年也想静下来写写回忆父母的文字。台湾、香港和大陆很多出版社都找过我,由于我有多个住所:美国、上海、海南、台湾、香港,我又喜好旅游和绘画,故因为忙碌而未与他们联系。(明天我又要飞回海南)或许,“百花”这次与我的联系,就是我的一个新的开始,使我了解国内出版界,了解“百花”做的这件有意义的出版工作,也觉得把父母及文化前辈的许多故事记录下来是很值得做的事。我还从艳华编辑口中得知,为了寻找母亲的照片,罗家伦、梁实秋和浦薛凤等名家在海外的后代都不遗余力,借此机会,谢谢这些热心的人们。现将母亲一些照片送给你们,送给读者。

梁思薇口述于2007年11月15日晚

高艳华整理

名家后人群言堂

美丽的樱花

章洁思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母亲接到一个电话,之后便告诉我们,有远道客人拜访。那天母亲郑重其事,准备了一桌子的菜,又几次跑到门口恭候。

我们都在心中诧异,平日冷静而不太会激动的母亲,是什么客人令她如此张罗。远道的客人终于来了,她个子不高,脸色非常白皙。她仪表端庄,说话声音轻轻细细。她比母亲年长得多,身体也似乎有点虚弱。

母亲向我们介绍,让我们称她“沉樱阿姨”。原来她1947年就去了台湾,后来又移居美国。母亲与她已经一别三十多年了。

时空向前推移。那是1941年8月10日,重庆乡间的老店子,那个燠热的八月天的中午,在那所孤楼上,父亲靳以刚写完他的长篇小说《前夕》。父亲这样描述道:

那正是大热天,中午的太阳吊在空中炙烤着,我一身都湿透了,把笔向桌上一丢,便跑到××那里去,好像喘不过一口气来似的和她说着:

“我完了,我完了……”

“什么完了?”

“我的长篇,我的……”

不等我再说下去,她早已伸出她那揉面的手,握着我那满是汗水的手,由衷地笑着:

“我恭贺你,我恭贺你!……”

挂在脸上的汗珠纷纷地落下,因为我也笑了,她就赶紧送给我一条毛巾,使我能好好揩拭一下,免得总是那么湿润。她是我们一个姐妹般的可敬爱的朋友,她能了解我,知道我并不夸大自傲,她所恭贺的并不是它的空言的伟大,而是三年间不断的辛苦的工作。

文中的“她”,正是沉樱。那时她的丈夫梁宗岱先生,正与父亲一起,在内迁的复旦大学任教。那年,因学校所在地黄桷树镇屡遭敌机轰炸,父亲、沉樱梁宗岱夫妇,还有其他几位复旦教授连同他们的家眷,就一同迁居到这个更为偏僻的老店子,大家在这座属于当地乡绅的大楼房里分室共居,同甘共苦。

时空再往前追溯一年有余,那时的父母正迎来他们的头生子。二十刚出头的母亲什么也不懂,她是为了离开孤岛上海,而与父亲偷跑到内地的。产后的母亲手足无措,正在思念远方的双亲时,沉樱就像一位慈爱的大姐,来到母亲身边。她天天跑来照料母亲,还变着花样,为母亲烹制不同的饭菜。

那些香喷喷的鲫鱼面、腰子面,令置身穷乡僻壤的母亲体验到亲情和温暖。母亲赞叹沉樱那一双灵巧的手,难忘她为刚出世的我的哥哥缝制的许多婴儿衣袍,还有她用碎花布做出的一双双可爱的婴儿鞋,排列成行,犹如艺术品一般。这令年轻的母亲很受感染。沉樱,正如父亲所说,是“一个姐妹般的可敬爱的朋友”。

缘于这段经历,母亲那天才会如此激动。

沉樱来访不久,我们收到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沉樱译作《女性三部曲》。这是她离开大陆后的部分译作,内收不同国家的三个中篇,其中有我喜爱的屠格涅夫的小说。因我对屠氏作品早已烂熟在心,所以没加在意,就把书随便放置书架。没曾想,一天,年幼的妹妹告诉我说,书,好看极了!我立刻拿出翻阅,竟一口气读完。我学的是英文专业,从事的是外文编辑,而眼前沉樱的译本,竟是我所读过文笔最优美最流畅,而且感觉也最切合原文的。我反复阅读,爱不释手,后来实在好奇,就用她的中译文去还原英文,居然很容易做到,再找出英文本对照(限于自己的专业,我只能找英文本),禁不住大声惊叹。后来才知,沉樱在每篇小说翻译之前,都要先为孩子们讲述多遍,等到故事在脑中全部融会贯通,才拿笔写下。试问这样的翻译,当今还有几人会做?

自1928年以《回家》成名于文坛的沉樱,一生从未放下手中之笔。纵使人生坎坷,生活艰难,她对于文学世界的美丽追求,始终执著不变。她,正像当初为自己取名“美丽的樱花”所憧憬追求的,一直在文坛美丽地绽放,至今令读者流连。

写于2007年8月9日

同类推荐
  • 风中站立:诗歌卷

    风中站立:诗歌卷

    本卷收入了当代众多著名诗人的名篇和代表作品200多篇,均为广大群众所熟知和喜爱的作品,有较高的欣赏和珍藏价值。
  • 侠骨柔情

    侠骨柔情

    人各不同,这也许是这个世界最有趣的事情。相貌、习惯、气质等种种不同,还不过是表面,人心之不同,才是根本。金庸小说中的《天龙八部》,就是写入心不同的名著。王语嫣人美情美,是天人中之女子。萧峰豪迈磊落,如同神龙。貌美而善妒之秦红棉当然是阿修罗……种种人的不同在其不同的心,而种种人的命运也无非是他们自己的心做造作的后果。“既种业因,必有业果”,叶二娘哭求无用,虚竹刚刚知道谁是自己的父亲,而父亲就受罚并自杀,这一切的事情的前因,实际上不仅仅是早埋伏于山洞偷情时刻,而是早埋伏于那和尚和少女的心中了。
  • 雪飘月舞

    雪飘月舞

    本书主要收录了一些著名的诗歌、散文,供大家品鉴欣赏,最后还提出了一些短评供大家参考学习。
  •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

    本书立足于网络创作现实,对网络文学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及其与时代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对少数民族网络写作、网络类型小说的文本价值,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和差异等也有细致、独到的论述。
  • 美丽的海南可爱的故乡

    美丽的海南可爱的故乡

    书中主要介绍了“这里的山水让你醉,旅游观光度假是天堂”,“这里是四季如春的健康岛、长寿岛”,“说不尽宝岛的富饶”,“说起那家乡的往事”,“家乡的民族风情”,“宝岛英杰数不尽”,“海南的人文名胜古迹”,“独特的海南传统艺术”,“海南的民俗和地方节庆”,“海南的传统美食和名牌特产”,“遍布世界的海南人”,“日新月异数家乡,国际旅游岛展新颜”等主题,其清新、通俗和亲切的文字,让人备受感动。
热门推荐
  • 家中有鬼妻难养

    家中有鬼妻难养

    当女鬼爱上人,是怎么样一个情况呢?期待ing
  • 天泽

    天泽

    这一剑,斩的是囚笼中的不顺意,断的是足履下的滔滔黄泉路。这一望,穿的是那亘古的秋水,破的是滚滚红尘乡。穿过那天与地的裂痕,会看到许多影子般的怪物伴着不和谐的旋律漂游。不见笑颜,只闻笑声。但那死神曾猖獗之处必将出现新的生命。
  • 尊绛

    尊绛

    北有三圣凌云塔,南有异眼剑八绝。祸乱之源伏西异,乾坤有道镇东仙。一个来自云之村的普通少年,闯南域,乱西天,封北圣,震东仙。在这个强者的世界,尊临天下!
  • 火族后裔

    火族后裔

    神州大地,历经朝代更换。21世纪,古武没落,世家林立。唐浩,唐家当代家主之子,在新婚的日子里,唐家遭遇了灭门的惨剧。这是一段悲壮的故事,看唐浩如何踏过这布满荆棘的道路。
  • 玄灵星辰

    玄灵星辰

    从地球跨宇宙来到另一个宇宙位面,重新开始一段人生;一生一世只一人,纵使一眼万年;披荆斩棘,踏上修仙不归路。
  • 不法婚妻:冷傲小姐请硬推

    不法婚妻:冷傲小姐请硬推

    还有一年的命可以过活,却依然有了一张婚契!明明自己已心如止水,何必要这残躯去辜负另一个人。伊千想着,不觉天上落下了雨。……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一代天骄唐弦

    一代天骄唐弦

    唐弦本是废柴,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他历经无数的传说之地,在传说之地一次意外,唐弦抱着敌人跳天涯同归于尽,但是大命不死,得到上古传说中的天机珠,天机珠唤醒了他的前世记忆,他的前世居然是李小龙.........!天机珠改变了他的一生,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
  • 帝凤神皇

    帝凤神皇

    龙,起于莽,战四方,夺群首,龙腾天下;凤,源于雀,得百鸟,取其羽,凤舞九天;业龙临世,妄图天命,凤血洒落,世间悲鸣;当金龙横空,谁人记得那起于草莽、大杀四方的黑蟒?当凰入后宫,又有谁人记得那慧极天下、安定苍生的燕雀?一场无上的封神,一场千古的算计,失去了庇护的图腾,人族又改何去何从……
  • 仙门游子

    仙门游子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上山采药中,张平穿越来到了修真世界,为了能够再次回到地球,踏上了修真路,以其顽强不屈的性格,一步步的走上巅峰。最终破开世界壁垒,踏入茫茫宇宙中,寻着心中的一丝感应,在众多小世界中,找到了那颗蔚蓝色的星球——地球。当自己进入地球,却是发现,物是人非,父母亲人朋友同学老师,都已经不在,这一刻,他迷茫了。一直以来回到地球便是他坚持修炼的执念。这一刻执念不在,张平的身影在茫茫的星空中慢慢远去……。茫茫修仙路,瑟瑟孤影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