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9200000021

第21章 沉樱留言

沉樱(1907—1988)中国新文学早期著名的女作家、文学翻译家。

亲情解读

关于我的母亲

梁思薇

我的母亲沉樱,当代青年或许不太熟悉。她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期就成名的女作家,原名陈锳,后来因为去了一次日本,喜欢日本的樱花,则将笔名取为沉樱。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父母的情感就出现了问题。后来父亲对母亲发生情感背叛。(许多年后我才知,同为翻译家的父亲当年是掉进了一个陷阱,无法自拔而已。)本来父母之间彼此互相尊重,钦慕对方的学问与才华,但因性格不合,很多事情格格不入。他们之间感情紧张以后,并没有因此而闹家庭大战。1947年,母亲未与父亲离婚,便毅然决然带着我的外婆、她的家人,以及不满十岁的我们三个姐弟同赴台湾,旋而在地处斗换坪的大成中学教书,几年后又受聘于“总统府”对面最有名的台北女子第一中学任教。母亲在那所学校的教学极显示了她的才华和实力,深受师生爱戴,直至退休。退休后的母亲长期生活在美国北卡罗来那州,后来又到马利兰州弟弟那里安居。

母亲到台湾后,在教学之余和退休以后的漫长岁月里,翻译了很多外国文学作品。她把所有的精力和情感都投入到教学与翻译中。她早期的小说曾为读者喜爱,而她的翻译作品更令读者爱不释手。她翻译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在台湾畅销之极,竟在一年内再版十次,之后又连续出版达几十次。母亲的翻译,如同阅读原著,读来丝毫没有异国文学之感。因此,母亲的译著曾掀起台湾阅读翻译小说的热潮,也可以说,母亲将翻译小说推向一个很高的阶段。她翻译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作品吃透,易于中国读者接受。正如章洁思女士写母亲的文章中所言:

沉樱来访不久,我们收到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沉樱译作《女性三部曲》。这是她离开大陆后的部分译作,内收不同国家的三个中篇,其中有我喜爱的屠格涅夫的小说。因我对屠氏作品早已烂熟在心,所以没加在意,就把书随便放置书架。没曾想,一天,年幼的妹妹告诉我说,书,好看极了!我立刻拿出翻阅,竟一口气读完。我学的是英文专业,从事的是外文编辑,而眼前沉樱的译本,竟是我所读过文笔最优美最流畅,而且感觉也最切合原文的。我反复阅读,爱不释手,后来实在好奇,就用她的中译文去还原英文,居然很容易做到,再找出英文本对照(限于自己的专业,我只能找英文本),禁不住大声惊叹。后来才知,沉樱在每篇小说翻译之前,都要先为孩子们讲述多遍,等到故事在脑中全部融会贯通,才拿笔写下。试问这样的翻译,当今还有几人会做?

洁思女士真是一位母亲的知音,一位母亲作品的真诚读者。她介绍的母亲表达贴切,我从内心感激她如此熟悉和了解母亲及她的翻译工作,并借此机会表达我对章女士的谢意。

长久以来两岸隔绝,我对许多往事印象已经不深。许多母亲那个年代的朋友和往事,国内“文革”期间的家庭,凡是有海外关系是很避讳的事情。在台湾也是一样,也是回避提及大陆的亲人。加之母亲那时全身心投入教学和文学翻译,以此来抚平自己往日的情感痛苦,所以对往事很少提及。我所知道台湾的林海音、罗兰、钟梅音、潘琦君(《橘子红了的时候》一书的作者),这些朋友与母亲年龄差距不是很大,但都称呼母亲为“先生”,我想,这是对母亲人格与学问的尊重。至于母亲以前在大陆的文坛朋友,有徐志摩、朱自清、朱光潜、丁玲、巴金、赵清阁、方令孺、章靳以……还有翻译家罗念生等。我可以肯定的说,没有一个与她结识的人不是母亲的朋友。

1980年,母亲回国拜访了很多朋友,其中有巴金、靳以家属、赵清阁等,更多的我也不十分了解。大约在1996年我去医院看望巴老,我当时曾经问他:“您是先认识我父亲梁宗岱,还是先认识我的母亲沉樱的?”巴老马上回答说:“我是先认识你母亲的。”从这一点可以想象母亲当年的知名度与影响。

林海音在母亲去世前,将母亲多年的散文结集在台湾编辑出版,书中也收入许多前辈对母亲人品和文品的评论,书名为《春的声音》。我想这个书名正显示了母亲就如春风一般,她到哪里,哪里就充满春意。章洁思女士所记述的,从她母亲口中知道的热情心灵手巧的母亲,照顾产后洁思母亲的往事,我读了就如同看录像一样把母亲再现了。母亲温和、大度,没有妒忌心,喜欢青年,豁达宽容。看到小滢女士保留的六十多年前母亲的留言——“后生可畏,前途无量”,或许她是随意为小滢写的,但那正是她善良人性的自然反映。她喜欢孩子,喜欢青年,喜欢她的学生,她一生对于青年非常提掖。母亲给小滢题字留言时才39岁,可那时她就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来表达对于青年的厚望。

几天前我从海南回到上海的家,见到编辑高艳华在几个月前给我的来信和母亲的墨迹,心中荡起许多往事的涟漪,马上与高艳华取得联系,才知道本书的编辑工作已进尾声。但是艳华告诉我,在这个时间我与她取得联系就是母亲冥冥之中对我的希望与期盼,所以我庆幸搭上《散落的珍珠》出版前的末班车,向读者介绍我的母亲。以后我要抽些时间请大家帮助寻找和我父母有文学接触的人,也从而加深对母亲的研究了解。我这些年也想静下来写写回忆父母的文字。台湾、香港和大陆很多出版社都找过我,由于我有多个住所:美国、上海、海南、台湾、香港,我又喜好旅游和绘画,故因为忙碌而未与他们联系。(明天我又要飞回海南)或许,“百花”这次与我的联系,就是我的一个新的开始,使我了解国内出版界,了解“百花”做的这件有意义的出版工作,也觉得把父母及文化前辈的许多故事记录下来是很值得做的事。我还从艳华编辑口中得知,为了寻找母亲的照片,罗家伦、梁实秋和浦薛凤等名家在海外的后代都不遗余力,借此机会,谢谢这些热心的人们。现将母亲一些照片送给你们,送给读者。

梁思薇口述于2007年11月15日晚

高艳华整理

名家后人群言堂

美丽的樱花

章洁思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母亲接到一个电话,之后便告诉我们,有远道客人拜访。那天母亲郑重其事,准备了一桌子的菜,又几次跑到门口恭候。

我们都在心中诧异,平日冷静而不太会激动的母亲,是什么客人令她如此张罗。远道的客人终于来了,她个子不高,脸色非常白皙。她仪表端庄,说话声音轻轻细细。她比母亲年长得多,身体也似乎有点虚弱。

母亲向我们介绍,让我们称她“沉樱阿姨”。原来她1947年就去了台湾,后来又移居美国。母亲与她已经一别三十多年了。

时空向前推移。那是1941年8月10日,重庆乡间的老店子,那个燠热的八月天的中午,在那所孤楼上,父亲靳以刚写完他的长篇小说《前夕》。父亲这样描述道:

那正是大热天,中午的太阳吊在空中炙烤着,我一身都湿透了,把笔向桌上一丢,便跑到××那里去,好像喘不过一口气来似的和她说着:

“我完了,我完了……”

“什么完了?”

“我的长篇,我的……”

不等我再说下去,她早已伸出她那揉面的手,握着我那满是汗水的手,由衷地笑着:

“我恭贺你,我恭贺你!……”

挂在脸上的汗珠纷纷地落下,因为我也笑了,她就赶紧送给我一条毛巾,使我能好好揩拭一下,免得总是那么湿润。她是我们一个姐妹般的可敬爱的朋友,她能了解我,知道我并不夸大自傲,她所恭贺的并不是它的空言的伟大,而是三年间不断的辛苦的工作。

文中的“她”,正是沉樱。那时她的丈夫梁宗岱先生,正与父亲一起,在内迁的复旦大学任教。那年,因学校所在地黄桷树镇屡遭敌机轰炸,父亲、沉樱梁宗岱夫妇,还有其他几位复旦教授连同他们的家眷,就一同迁居到这个更为偏僻的老店子,大家在这座属于当地乡绅的大楼房里分室共居,同甘共苦。

时空再往前追溯一年有余,那时的父母正迎来他们的头生子。二十刚出头的母亲什么也不懂,她是为了离开孤岛上海,而与父亲偷跑到内地的。产后的母亲手足无措,正在思念远方的双亲时,沉樱就像一位慈爱的大姐,来到母亲身边。她天天跑来照料母亲,还变着花样,为母亲烹制不同的饭菜。

那些香喷喷的鲫鱼面、腰子面,令置身穷乡僻壤的母亲体验到亲情和温暖。母亲赞叹沉樱那一双灵巧的手,难忘她为刚出世的我的哥哥缝制的许多婴儿衣袍,还有她用碎花布做出的一双双可爱的婴儿鞋,排列成行,犹如艺术品一般。这令年轻的母亲很受感染。沉樱,正如父亲所说,是“一个姐妹般的可敬爱的朋友”。

缘于这段经历,母亲那天才会如此激动。

沉樱来访不久,我们收到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沉樱译作《女性三部曲》。这是她离开大陆后的部分译作,内收不同国家的三个中篇,其中有我喜爱的屠格涅夫的小说。因我对屠氏作品早已烂熟在心,所以没加在意,就把书随便放置书架。没曾想,一天,年幼的妹妹告诉我说,书,好看极了!我立刻拿出翻阅,竟一口气读完。我学的是英文专业,从事的是外文编辑,而眼前沉樱的译本,竟是我所读过文笔最优美最流畅,而且感觉也最切合原文的。我反复阅读,爱不释手,后来实在好奇,就用她的中译文去还原英文,居然很容易做到,再找出英文本对照(限于自己的专业,我只能找英文本),禁不住大声惊叹。后来才知,沉樱在每篇小说翻译之前,都要先为孩子们讲述多遍,等到故事在脑中全部融会贯通,才拿笔写下。试问这样的翻译,当今还有几人会做?

自1928年以《回家》成名于文坛的沉樱,一生从未放下手中之笔。纵使人生坎坷,生活艰难,她对于文学世界的美丽追求,始终执著不变。她,正像当初为自己取名“美丽的樱花”所憧憬追求的,一直在文坛美丽地绽放,至今令读者流连。

写于2007年8月9日

同类推荐
  • 花吹雪

    花吹雪

    回想起来,我可能是一个受古书旧书浸太深太重的文人,我更喜欢中国传统文人那种疏朗和纤婉的情调,那种芭蕉绿竹的情调,那种古琴古萧的情调,那种唐风宋雨的情调。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
  •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20世纪80年代至今,牛撇捺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之余致力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专业研究和杂文创作,主编了《中国西部经济》《中国回族文学史》《宁夏新闻出版史存》《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等专著或丛书,并相继出版了《中国人的宰一刀》《中国人生气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非理性中的理性》《拟谏官文化》等十三部作品集。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但数十年里从未改变的是,贯穿这些文章始终的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
  • 希望:鲁迅散文

    希望:鲁迅散文

    鲁迅是民族的脊梁,鲁迅散文,是民族的灵魂。本书是鲁迅散文的精选集,是从《野草》《朝花夕拾》和《夜记杂感》三个部分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最有思想而又最有温情散文。选编者钱理群、王得后是鲁迅研究界影响力最大的学者。他会把最简单的言语 (中国话),调动得(极难凋动)跌宕多姿,永远新鲜,永远清晰,永远软中透硬,永远厉害而不粗鄙。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感情、思想、文字,容纳在一两千字里,像块玲珑的瘦石,而有手榴弹的作用。
  •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唐诗精品鉴赏》所选诗歌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妇孺能详之作,诗是好诗,赏析亦高雅成趣,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上的无限美感。
热门推荐
  • 三国狂侠传

    三国狂侠传

    2050年,世界已经被不同板块而重新划分。从生物武器为主的第一帝国,接着是以机器武器为主的帝国,还有以智力为主的第三帝国和神秘的第四帝国。吴双来自2050年的未来,一次偶然的黑客经历,让他侵入了了第二帝国的系统,被液态金属融合了身体。由于被第二帝国的追捕,他无意中启动了时空机器,回到了三国时代。在茫然无助的时候,他加入了吕伯奢的家庭,并偶然拯救了吕家,从此,他开始了三国的创业,建立了三国的银行,帮助司马懿建立基业,一步步成为三国的第一商人,帮助普通百姓改善民生。但随着乱世的开启,他不得不处处小心,利用自己的本领,逐步成为一代狂侠。
  • 穿越时空,爱上未来的你

    穿越时空,爱上未来的你

    一个现代的特工女子穿越到古代,死后重生,享受到前世未曾拥有的亲情,本乐于平淡生活的她,却一次次变成精心谋划下用于报复的棋子,她能否颠覆被算计的命运,守护她想守护之人呢?夜梓旭,竺阳国的王爷,因一曲歌找到了那个他想与之相伴一生的人,她想做的他帮他做,她愿守护的他默默守护,但,又是人生如戏,总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打的人措手不及......兜兜转转魂于千年之前,命运的齿轮让他们相遇,最终他们又能谱出怎样的结局呢?
  • 寻找记忆的四叶草

    寻找记忆的四叶草

    那天早上,她失忆了,没有任何残留。她也没有父母,借住在好友晓馨家,在艰难的状况下,她迈出出小小的,坚定的一步,成为校花。谁知邪恶之手慢慢的向她伸来……
  • 修叶骑兵团

    修叶骑兵团

    西方的银霜帝国和东方的东明帝国在当时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帝国,而数百年之后,银霜帝国一分为二,东明帝国一分为几。在被分裂后的东明帝国中,出现了很多个国家,彼此之间都为了再次统一而连年相互征战,闹得各国百姓民不聊生,于是催生了无数盗贼。其中有一伙儿强盗在各国战争的夹缝中生存,也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能得到一时的安宁,他们开始了漫漫的建国之路。
  • 极品王妃太无赖

    极品王妃太无赖

    我是来自21世纪的一个成绩非常三流的普通中学生,却因一场车祸魂穿到某国度一个美少女身上。既然老天对自己这么好那她也不能浪费了是吧,虽然不是穿越成什么皇后王妃,至少不是个乞丐就行。那从现在起泡美男去喽。某痴情皇帝:臭丫头,跟朕回宫做朕的皇后可好······某温柔少主:仙紫,留在我身边······某冰山管家:小姐,无论你选择谁,我都会不离不弃······某嗜血君王:女人,你是孤生命中注定的王后,孤不许你走,留在孤身边。。。某邪魅皇叔:丫头,你不觉得我才是你的最佳择偶人选么!某神秘杀手:小丫头,你已成功的勾起了我的注意,我不会放过你的。囧好吧,我承认来到这个国度我是受欢迎了点,不过你们个个都那么极品,而且我又有选择恐惧症??SO可不可以全选呀?众美男:不可以!
  • 尸妃太炫酷:王爷扛不住

    尸妃太炫酷:王爷扛不住

    苍云国有王爷君临,年十九,善战术,性情阴冷,喜怒无常,美得连神都嫉妒,未娶。僵尸界有僵尸墨倾,年十六,贪钱财,死要面子,吃货一枚,丑得连鬼都害怕,未嫁。当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手牵手出现时,众人选择自戳双目。某僵尸:“我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打得过小三,斗得过流氓。我俩在一起,天生绝配,痴心绝对!”某王爷:“我上得战场,下得朝堂,可温顺如羊,可化身为狼。我俩在一起,心有灵犀,形影不离!”众人:“鲜花配牛粪,战神配瘟神,当真是天造地设,独一无二的一对!”【宠文1V1,男女主身净心净。】
  • 本愿

    本愿

    一幅旧画,藏着种种不为人知的秘密,一柄烂斧,引起了腥风血雨,一局残棋,谱写了波澜壮阔
  • 伤寒门

    伤寒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宫艺的荧幕人生

    宫艺的荧幕人生

    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奥斯卡金像奖,一中国男子非常装逼的说:“我是宫艺,我只是个握着摄影机靠表演吃饭的人仅此而已”本书纯属虚构!请勿当真!
  • 亿万老公你别跑

    亿万老公你别跑

    七年前,她古灵精怪,天真烂漫;他冷傲内敛,宠她入骨。给她套上订婚的戒,却说等他七年。然后……莫名失踪了?七年后,她冷静睿智,美丽性感;他却浪荡轻佻,放浪形骸。改名?玩失忆?别闹了!老婆大人驾到,亿万老公,乖乖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