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4100000002

第2章 国文研究法(1)

无锡钱基博述国文研究法

右《国文研究法》三章,计得三万二千言,乃戊午暑假期间,本校校长顾述之先生属与旧毕业诸君商量文字而纂录者。(博)鲁不学,何敢谭文!然侧闻先生长者之绪论矣,乃述旧闻以相告诺,苏东坡所谓“药进医手,方传古人;若已经效世间,不必皆从己出”者也。孔子毅然以斯文自任,而其言不过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已耳。(博)何人斯?请事斯语,以与诸君周旋为进药之医手矣!惟孔子殁而道丧文敝,百家各以其说鸣。此一是非,彼一是非,亦既无所折衷,譬之芳草油油,弥望而是,畴为不死之药。(博)左捋右撷,不惮旁搜远采,然非身试无毒者,曾不敢以诸君不赀之驱为尝试也。曰若稽古帝神农尝百药,察其酸苦之味,告人知避就。(博)其为神农矣乎?虽一日遇七十毒,匪所恤已。区区之愚,惟诸君裁幸。无锡钱基博识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之精忠柏石室。

原文

梁刘勰著《文心雕龙》开宗明义第一篇曰:“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和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此文之原也。夫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言者志之所之,而文者物之相杂。然则心不可蕴,故润色以形容;辞不可陋,故错综以尽变。《易》曰:虎变文炳,豹变文蔚。又曰:物杂故文。《国语》曰:物一无文。(《左传》“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后人每不解何以谓之无文,不若仍用《外传》作注曰:“物一无文。”)徐锴《说文通论》谓:“强弱相成,刚柔相形,故于文,人为文。《朱子语录》,称两物相对待,故有文,若相离去,便不成文矣。此文之体也。盖天下之美术,莫不始于自然,中于思化,终于成美,而文亦美术之一也。推所由起,必依二性:一曰所纳,一曰所生。如人呼吸,自然相须,不得而离,云露花鸟,动寂殊致,见者知之。既住见中,即名所纳,感于动寂,而为忻叹。凡此忻叹,见所生也。即名所生,所生缘纳,而由微之著,由隐之显,厥序以五:一曰契象。云露花鸟,触为忻叹,忻叹既著,所纳益坚,由纳生生,由生复纳,生纳双凝,是为契象。二曰模效。契象既深,取而不舍,雕缕成貌,涂坿为形,凡此之伦,咸拟真似,虽始朴疏,美实基斯,是为模效。三曰选择。模效既彰,有其优劣,复由爱否,而决趣舍,是为选择。四曰思化。众技毕陈,优者有甚优,劣者有甚劣,或优劣时糅,可以节取,于是斟酌损益之虑生,遗貌求神,超然独悟,旧之契象,且从迁失,是为思化。五曰创作。思化既周,玄解方新,辞必己出,卓然有成,是为创作。综斯五者,可以成文矣。然而未尽美也,夫文之至者,不必执迹以求之,若感兴一至,悱然有动,则出之洸洋而不可遏。唐李德裕《文章论》曰:“文之为物,自然灵气,恍然而来,不思而至。”宋陆游《文章》诗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瑕疵,岂复须人为!”此何谓也?感兴至也。感兴之孕育,有内品者,有外品者,内外合而情文相宣矣。惟其合也,可遇而不可求。宋朱夏《答程伯大论文》:“譬之风之于水,适相遭而文生也。故鼓之而为涛,含之而为漪,蹙之而为縠,澄之而为练,激之而为珠玑,非水也,风也,二者适相遭而文生也。然感兴之散也,何以凝之?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则有构想。构想而后修饰,修饰而后备,备而后美,至美而文之能事尽矣。”

正义

文有二义焉。(甲)文者,述作之总称。凡可写录,箸为文字,皆此类也,是谓广义。但有成章,靡不为文矣。(乙)以文为述作之殊名。非可漫喻,惟当宗主情感,以娱志为归,而其行文尤贵奇偶相生,音韵相和,如青、白之成文,如咸、韶之合节,非清言质说者比也,非振笔纵书者比也,非佶屈涩语者比也,是故梁昭明太子撰《文选序》,以为经也子也史也,非可专名之为文也。专名为文,必其综缉辞采,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而后可也。准斯以谭,则所谓文者,其范畴属于情感,不属于事实。其主旨在导人之意旨使高尚,非欲以之濬发智虑,凡楚词之骚,扬马之赋,南朝之诸体文以及唐人之诗乃属之。《文心雕龙》称“无韵者笔,有韵者文”,则文乃述作之殊名审也。然情文要期相宣,岂惟韵文为然。《史记》称,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又曰:“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于羑里,演《易》;孔子厄于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凡厥所指,皆散文也,而太史公书必推言之于穷愁意有郁结发愤之所为作。明太祖谕詹同称,孔明《出师表》亦何尝雕刻为文,而诚意溢出,至今读之感动。仁义之人,其言蔼如,则甚矣情之不可以已也。古人论文明必情深,固不必专指韵文言之,其不可通一也。且《文心雕龙》一书,为后世论文之祖,而其论文,必原于道,征圣而宗经。宋周子《通书》云:“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元史·儒学传》称“六经者道之所在,文则所以载夫道者也”。是文固不徒以抒情,而乃云主情感。其不可通二也。且班固撰《汉书·艺文志》,因刘向《七略》,总群书而条其篇目;其中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非不以艺文标目,而诗赋不过其中一略,正不必昭明《文选》,独为不刊。且即以昭明《文选》论,其中如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序、史论、史述、赞、论之属,凡十八类,何莫非直言之言、论难之语?而未尝不以入选,乃必曰有韵者文。其不可通三也。故曰:文者,述作之总称。用以会通众心,互纳群想。而表诸言语兼发知情,知以治教,情以彰感,譬如舟焉,知如其柁,情为帆棹,知标理悟,情通和乐,得乎人心之同然,斯为合矣!

审美

刘勰著《文心雕龙》论文之美,曰秀曰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夫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言其取义无常),川渎之韫珠玉也。故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始正而末奇,内明而外润,使翫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彼波起辞间,是谓之秀,纤手丽音,宛乎逸态,若远山之浮烟霭,娈女之靓容华,然烟霭天成,不劳于妆点,容华格定,无待于裁镕,深浅而各奇,纤而俱妙,并思合而自逢,非研虑之所求也。或有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雕削取巧,虽美非秀。故自然会妙,譬卉木之耀英华;润色取美,譬绘帛之染朱绿。朱绿染绘,深而繁鲜;英华曜树,浅而炜烨。秀句所以照文苑,盖以此也。推其所论,意境之美曰隐,字句之美曰秀,义取众喻,道贵自然,此其旨也。李德裕论文章,如日月,“终古常见,而光景如新”,此语亦善喻文之美者。然文之美,有阳刚之美,有阴柔之美。盖《易》贲卦、彖传言:“柔来而文刚,分刚上而文柔。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卦传》又言:“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文章之体之本于阴阳刚柔,其来远矣。顾后世文家,未有论及之者。惟《宋书·谢灵运传论》,言:“志动于中,歌咏外发,尝推本于民禀天地之灵,含五常之德,刚柔迭用,喜愠分情。”《文心雕龙·镕裁篇》云:“刚柔以立本,变通以趋时。”皆以此为言而未畅厥旨。及至胜清桐城姚鼐《答鲁絜非书》言之,乃详其说。曰:“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

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值其人其时告语之体各有宜也,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弗有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岩,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且夫阴阳刚柔,其本一端,造物者糅而气有多寡进绌,则品次亿万,以至于不可穷。万物生焉,故曰一阴一阳之为道。夫文之多变,亦若是已,糅而偏胜,可也。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盖阴阳刚柔之分,亦言其大概而已,必刚柔相错而后为文。故阳刚之文,亦具阴柔之美,特不胜其阳刚之致而已。阴柔亦然,止可偏胜而不可以绝无。《礼记·乐记》云:“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则是犷悍不可为阳刚。而柔靡不振,亦非阴柔也。是后湘乡曾国藩演之而摹文境之美,厥有八言:“阳刚之美,曰雄直怪丽;阴柔之美,曰茹远洁适。”何谓雄?曰:“划然轩昂,尽弃故常,跌宕顿挫,扪之有芒。”何谓直?曰:“黄河千曲,其体仍直,山势如龙,转换无迹。”何谓怪?曰:“奇趣横生,人骇鬼眩,易玄山经,张韩互见。”何谓丽?曰:“青春大泽,万卉初葩,诗骚之韵,班扬之华。”何谓茹?曰:“众义辐凑,吞多吐少,幽独咀含,不求共晓。”何谓远?曰:“九天俯视,下界聚蚊,寤寐周孔,落落寡群。”何谓洁?曰:“冗意陈言,颣字尽芟,慎尔褒贬,神人所监。”何谓适?曰:“心境两间,无营无待,柳记韩跋,得大自在。”此曾氏之说也。间尝比而论之,以为曾氏之所谓直,所谓茹,所谓远,所谓适,于《文心雕龙》则有当隐之义焉。所谓雄,所谓怪,所谓丽,所谓洁,于《文心雕龙》则有当秀之义焉。而曾氏之言又曰:“文之为道,亦须有奇横之趣、自然之致,二者并进,乃能成体。”夫所谓奇横之趣,即秀也。然而必得自然之致以成体,是其论文以自然为归,要与刘勰同旨。武昌张裕钊《答刘生书》云:“文章之道,莫要于雅健。欲为健而厉之已甚,则或近俗;求免于俗而务为自然,又或弱而不能振。古之为文者若左丘明、庄周、荀卿、司马迁、韩愈之徒,沛然出之言厉而气雄,然无有一言一字之强附而致之者也。措焉而皆得其所安,文惟此为最难。知其难也,而以意默参于二者之交,有机焉以寓其间。此固非朝暮所能企,而亦非口所能道。

治之久而一旦悠然自得于其心,是则其至焉耳。至之之道无他,广获而精导,熟讽而湛思,舍此则未有可以速化而袭取之者也。”夫道贵自然,不易之理也。(博)衡榷众说,而以为斯文之美可以六者衡之:(一)文以娱志为主。梁昭明太子序《文选》譬之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娱,黼黻不同,俱为悦目之玩。盖主事实,必传信,科学之职也。通情感,导人意所高,美术之职也。夫思之浅者,能导之使深;感之细者,能充之使大。文之摄于美术,固已!主惟美者曰:“美术无他务,独在娱人心耳。文亦然。”主惟化者曰:“文非仅娱人心,盖将化人,使知所趣。”由是观之,就其所娱,因而成化,可以治情而合道,文之时用大矣哉!然文之所以化人者,必其感发于人为至娱;而至娱之感,常出于至美。此至美者,或独得之,或共喻之,然必纯粹精白,皭然无垢。绘画雕刻之工者,人之见之,若与美触,文学之娱人志,犹是类也。(二)文以众喻为主。盖文以娱人,尤必能喻于人人,孔子论文曰:“辞达而已。”夫所谓达者,盖己欲达而达人之谓,即众喻之意也。倘我自作文,自明之,而人不能达我之旨焉,则是于我之情不宣,而于人之志亦无娱。乃高明之士,好标僻异,如唐樊宗师官绛州刺史,即守居构园池自为之记,文僻涩不可句读,好奇者多为之注,然第推测以求通,而众说纠纷,终无定论。此施之哲学,犹或厌其玄晦,况文者,所以抒情达意,与诩独知,宁求同喻。而理愈深者,索解人愈难,是故阐理即不厌精深,然措之辞必不可不务于显;深入者尤贵显出,要期于众喻耳。顾众喻之者,辞达之谓,非浅陋之谓也。即如《诗·小雅·采薇》卒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明白如话,而一往情深,令人低徊往复不已,安在其为浅陋者哉!(三)文贵表示新颖。文以众喻为主,固已。然谱记表录,非不易于晓悟,然未可谓之文也。文以娱志,必有所以动人者存,而表示新颖尚焉。夫表示新颖之道,莫大于因时。上元梅伯言所谓“立吾言于此,虽其事之至微,物之甚小,而一时朝野之风俗好尚,皆可因吾言而见之。使为文于唐贞元元和时,读者不知为贞元元和人不可也;为文于宋嘉祐元祐时,读者不知为嘉祐元祐人不可也”。韩愈曰“惟陈言之务去”,岂独其词之不可袭哉!夫古今之理势,固有大同者矣。其为运会所移、人事所推演而变异日新者,不可穷极也。执古今之同,而概其异,虽于词无所假者,其文亦已陈矣。萧子显曰:“文非新变,不能代雄。”正谓此也。(四)文贵情至。科学以治物者也,文以治思者也。由思成绪,由绪生情,情至而文亦至焉。夫情深则文明,情真则语挚,理之自然者也。余姚黄宗羲曰:“文以理为主。然而情不至,则亦理之郛廓耳。庐陵之志交友,无不呜咽;子厚之言身世,莫不凄怆。郝陵川之处真州,戴剡源之入故都,其言皆能恻恻动人。古今自有一种文章,不可磨灭,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者。”而世不乏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皆以大文目之。顾其中无可以移入之情者,所谓刳然无物者也。(五)文贵能镕裁历史科学之事实。夫文者,或由思生,或由情立。思情所依,必缘事物,莫不采诸科学历史矣。然选择之际,不可不慎。要当关于性灵,有其滋味。略彼专识,求兹同喻。西方文士,颇擅此意。吾国作者,亦矜运用。成规具在,匪假一二谈也。(六)文贵能发扬不朽之盛美。夫所谓美者,若仅炫时采,殁则已焉,斯何足深算!故文之极至,岂徒称于一世,虽百世千世,仰之炯然。何也?文既以情为主,情则人之所同。夫以同喻之文,标不异之情,虽代有迁变,而感无殊科,固宜歌颂通于古今,安可朽也。纵其制作,或因想象,或亦实经,而描写之工,揽之无不如身历其境。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善叙友朋聚散之感;昆山归有光《先妣事略》、《项脊轩记》等文,善叙家人骨肉之爱。此情未泯,即文亦不泯矣。

国文与外国文

匡谬

国文,非外国文也。近百年来,国势不振,而欧化遂以风靡,至治国文者亦喜仿欧人葛郎玛,辑文典,以治外国文之法治之。及其扞格不相入,乃益轻其家丘,以为国文不如外国文。吾闻俄之亡波兰也,立法令波兰人习俄国语言文字;英之于印度也亦然。乃今吾国俨未亡也,而为国人者,若不外国化其国文不快。悠悠苍天,此何心哉!然号称识微通变之君子,惄焉忧之,著为论说,扬榷国文与外国文之异同,而衡是非得失所在者,其人颇亦不尠。余今条贯其说以为我同人告,必先知国文不同于外国文,不可以治外国文之法治,而后可与言治国文之法。

文字

同类推荐
  • 童年的秘密(精典教育)

    童年的秘密(精典教育)

    本书揭示了儿童成长的秘密,论述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特点和表现。作者蒙台梭利揭示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教育理念。敏感期是指儿童在智力、运动、工作、节奏、行走、秩序感等方面的发展都有敏感期。
  •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本研究力求从一个阔的视角探求社会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与分析方法的框架,并且运用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中国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本研究注重探索构建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的框架,注重对中国现实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的分析论证,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与实践意义。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 弓萧缘;石榴记

    弓萧缘;石榴记

    弓箫缘:从长安出发,筹建北庭都护符的四十万石粮草意外遭劫,“镜铁山五义”之一李波也卷入此案中。陈澌,一个神秘的武林人士,奉唐皇之命调查粮草遭劫案,不料行程伊始就收到戍边将军张武威麾下秘密高手“威武十卫”的追杀。李波的小妹李雍容被箫声吸引,意外目睹了陈澌与“威武十卫”的对决,少女情怀一发而不可收。然而,这一段恋情终究不能弓箫齐鸣,就像当初那一箭,终究不能射中那个人…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热门推荐
  • 邻家竹马入坑来!

    邻家竹马入坑来!

    原名《我的竹马是个绕指柔》什么是竹马?竹马就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一种生物,可霸气可暖男可邪魅,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专宠你一人。他和她是青梅竹马,同为高智商,从小他就在她不知不觉中为她挡桃花,本来俩人平静的关系却在高一的时候掀开序幕。他是清冷如仙傲娇,宠她的竹马。她是漂亮清逸,唯被他宠爱的小青梅。纯美唯爱的青春校园爱情,他愿用一生保护她,她愿一生只为他。爱情面前谁对谁错?孰是孰非?在你爱上他的那一刻心里自有估断。
  • 抗日军魂之火凤凰

    抗日军魂之火凤凰

    此文围绕一个真实的故事改变而成,文中主要体现中国56个民族,在面对外敌来侵时,团结一心,共同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勇事迹,以及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主要体现,故事中体现了男女主人公,在经历了天塌地陷的磨难后,仍然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顽强的奋斗精神。他们用异军亦非的方式,把中华民族绝不服输的精神,表现的淋淋尽致。
  • Library Work with Children

    Library Work with Childr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翻滚吧穿越君

    翻滚吧穿越君

    作者很懒,更新随缘,写小说是因为有时候心血来潮,所以更希望被收藏。请读者老爷谨慎点开。
  • 最强武魂

    最强武魂

    叶凡,意外重生在苍灵大陆,开始了一段热血的征程。强者为尊,弱者只能仰人鼻息,只有成为强者才可遨游四海,睥睨天地!
  • 蜜色酒吧

    蜜色酒吧

    白小七曾经是一名职业舞蹈老师,机缘巧合之下,她进入蜜色酒吧工作。在这里,她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听说了许多以前不曾听到的故事。
  • 大武侠之历练系统

    大武侠之历练系统

    万千世界,谁主沉浮?道不尽悲欢离合。金剑在手,谁能傲笑?说不完儿女情长。离离情愁,侠骨冰心,征途无止休。谁能停,为谁停,茫茫无间,前路空空。只道是,匆匆过客,瞥一眼间,千万年。轮回百转,爱恨情仇,侠之大者,莫能休。造物主造就世界万千,请随萧别离一同历练。
  • 魔幻学园

    魔幻学园

    淸翔高中,淸翔市培养能力者的主要场所。作为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科技的淸翔市早在数十年前便开始了能力的开发与培养,而对象必须是十六岁以下的学生才有可能被开发出能力,因此淸翔高中便作为能力开发学校一直存在至今.
  • 灵破之祖

    灵破之祖

    废物少年林天在灵气大陆的一次机遇让自己有了全新的改变,从废物一直向着灵者-灵士-灵师-灵王-灵婴-灵皇一步步向着灵祖前进......
  • 没落小城中的我

    没落小城中的我

    这是一个关于初中校园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在校园里面嚣张跋扈的女孩,她有三个很好的朋友,在初中的最后两年,她们度过了一段非常特殊的日子。在这段日子里,她们之中有人恋爱了,第一次尝到了爱情的甜蜜与痛苦,她们之中有人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一霎那间,竟然成了没人要的小孩,她们之中,也有人很平凡,但是,却一直四人中的大姐大,她们四个人里面,还有人徘徊在生死边缘,体味死亡。这是一个纯粹的,关于校园的故事,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