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阳明先生在南赣地区操练军马,对奸党起到了震慑作用,加之南京兵部尚书乔宇扣着南京城门的钥匙不肯交给江彬,应天府丞寇天叙等正直官员也一直不与奸党合作,想尽办法要让皇帝早日离开南京。北京方面内阁重臣催得又紧,一次一次上奏章请求皇帝回京,关外的蒙古人似乎也感觉到了皇帝不在北京,开始聚集兵马,准备趁机发动攻势。同时这帮奸党和几万军马在南京城里横行霸道,已经把当地百姓惹急了眼,经常有商贩不顾性命地冲出来和他们搏斗。乔宇、寇天叙这些官员看到民心可用,就找了一批会武术的当地人,让他们每天在市井间悄悄巡视,看见当兵的抢夺百姓财物,就冲出来和当兵的打斗,揍这帮家伙一顿。
结果江彬在南京主不了事,京军、边军在南京城里也待得不舒服,欺压不了百姓,反而经常挨揍,加之七月间不知什么人把一个猪头涂成绿色,扔进了皇帝的寝殿,把正德皇帝吓得够呛,这说明连朱厚照身边亲信里也有人实在看不下去,用这种装神扮鬼的方法迫使正德皇帝早日回京。
到这时候,正德皇帝在南京待不住了,只好在正德十五年闰八月十二日押解着宁王离开南京,返回京城。
一个人做多了坏事,真的会遭报应。正德皇帝在回京的路上,曾在淮安清江浦的积水池打鱼,却意外落水,从此染病,而且病情越来越重,眼看起不来床了。为了取个吉利,正德皇帝在到达通州之后下令杀了朱宸濠,把他挫骨扬灰,可是皇帝身上的病痛却一点也不见好转。
回京之后,正德皇帝硬撑着病体在午门外举行了献俘仪式。三天后,正德皇帝在举行祭祖仪式时口吐鲜血摔倒在地,被人扶回宫里,从此再也没在大臣们面前露过面。正德十六年三月十三日,正德皇帝病死在豹房,时年仅三十岁。
正德皇帝在位十六年,身后却没有留下子嗣,于是他的皇位拱手让与别人,连他父亲孝宗皇帝朱祐樘也失去了在太庙里的正统地位,被自己的弟弟——嘉靖皇帝的生父朱祐杬取代了,正德皇帝的舅舅、臭名昭著的寿宁侯张鹤龄被嘉靖皇帝所杀,正德的母亲张太后也气急而死。以正德皇帝为代表的这一帝王族支一个个都不得善终。
正德昏君的凄惨下场,也足以为史鉴了。
六再遇陷害
正德皇帝死后,内阁首辅杨廷和与阁臣蒋冕、毛纪商量,和司礼监太监讨论,又征得正德的母亲张太后的同意,决定拥立孝宗皇帝的弟弟兴王朱祐杬之次子朱厚熜即位。
此时兴王世子朱厚熜还远在湖广安陆州的王府里,北京城里江彬等奸党控制着锦衣卫和东厂两大特务系统,掌握着精锐的“外四家”军马,随时可能造反作乱。在这个非常时期,首辅杨廷和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干,一边稳住江彬等人,同时派国戚、重臣、太监去迎接新君,又运筹谋划,争取到司礼监太监的支持,瓦解了奸党的力量,在新君进京之前和太监张永一起擒了江彬,把正德一朝祸国殃民的“豹房奸党”打倒在地。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兴王世子朱厚熜被迎进京城,随即登极称帝,年号嘉靖。
和正德皇帝相反,嘉靖皇帝是个聪明人,一上台就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兴利除弊,短短时间就取得了内阁和天下百姓的信任,坐稳了龙椅。
嘉靖皇帝登极的时候,王阳明还在江西巡抚任上处理政务,安排减灾,同时抽出时间讲学。就在阳明先生忙于讲学的时候,正德十六年六月十六日,北京城里来了一道圣旨:“以尔昔能剿灭乱贼,安靖地方,朝廷新政之初,特兹召用,敕至尔可驰驿来京,毋或稽迟,钦此!”这道圣旨让阳明先生觉得意外,因为从口气上看,新上台的嘉靖皇帝似乎是要让王阳明到京城委以重任,甚至可能让他入阁。
嘉靖皇帝刚登极的时候处事英明果断,又肯与内阁和文臣商量,看起来像是个有作为的君主,而阳明先生是个立大志向的人,当然也想趁这机会大展拳脚,做一番事业,接旨后立刻动身进京,哪知刚到杭州,圣旨又来了,取消了“驰驿进京”的命令,把阳明先生改任南京兵部尚书了。
杭州,是阳明先生命里一道过不去的坎:正德二年被贬龙场,在杭州碰上刺客;正德十四年押着宁王进京,在杭州被张永堵住;这次好容易要得到重用了,又是在杭州接了这道旨,失望而回。
嘉靖皇帝为什么朝令夕改?说穿了,竟是内阁首辅杨廷和在皇帝耳边说了阳明先生的坏话。
杨廷和早年曾在詹事府任职,辅佐过还是太子的正德皇帝,是正德的亲信臣子,于正德二年入阁,正德七年成了首辅,到嘉靖朝仍然是首辅,担任阁臣前后十多年,有能力有政绩,正德皇帝虽然昏庸至极,可大明王朝最终没有走向崩溃,在这上头杨廷和出力不少。正德皇帝死后,杨廷和又挑起重任,稳住局面,迎立新君,除奸斩恶,立下大功。所以这位阁老在正德朝是擎天柱,到嘉靖朝又成了辅国臣,势力之大,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权倾朝野。
可是杨阁老受重用这些年,王阳明不是贬官在外,就是充当闲职,好容易升了左佥都御史,又被外派去当巡抚,连北京城都没进过一次,他和杨廷和实在没打过什么交道,杨廷和有什么理由嫉恨阳明先生呢?
杨廷和嫉恨王阳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王阳明和前任兵部尚书王琼关系密切,而杨廷和与王琼是一对政敌,此时王琼已经被杨廷和打倒,下狱受审,在这个时候王阳明如果进京受到重用,会让杨廷和感到有压力;二是阳明先生传播的心学思想越来越精深透彻,已经一步步摆脱封建统治者加在儒生们身上的思想束缚,进入了自由的人性空间,而且阳明先生这些年一直讲学不辍,他的高足弟子们也纷纷开馆讲学,使阳明心学在大明朝得到广泛传播,影响越来越大,其中那些“离经叛道”的内容,已经引起了杨廷和他们这些死守祖制的“机器官僚”们的注意。
杨廷和是一位挺不错的首辅,可也是一位极为保守的官员。在他心目中,“祖制”第一,“忠孝”第一,谁也不能触动。为了维护皇权祖制,这位首辅居然可以毫不妥协地和嘉靖皇帝硬碰硬,直到自己垮台为止,可见其保守程度之深。
现在,杨廷和感觉到阳明心学正以“良知”为准绳,以“知行合一”为口号,使得天下学子们都睁开眼睛,自由思考,其结果将是撼动皇权,摧毁祖制,让这个国家面目一新。这个“可怕的后果”是杨廷和这种人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他要赶在王阳明进京之前阻止他,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个传播“邪说”的人到朝廷里来充当要职。
杨廷和是首辅,德高权重,和内阁的三位重臣蒋冕、毛纪、费宏同心同德,又是拥立嘉靖皇帝登极的大功臣,加之新君登极之后,朝廷刚刚进行过一次大清洗,凡与杨廷和意见不和的人大多不是下狱就是充军了,所以杨廷和成了嘉靖初期最有势力的大臣。现在杨廷和出面阻止王阳明进京,嘉靖皇帝无论如何必须给首辅这个面子。于是撤回了前边的圣旨,改任王阳明为南京兵部尚书,给了他一条冷板凳坐。
说真的,王阳明再怎么是心学宗师,再怎么看透统治者的邪恶黑暗,毕竟他是生活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的活生生的人,要食人间烟火,要和天下人打交道,他心里还是有很多想法,愿意为朝廷做一些事,为天下百姓尽一份力。所以嘉靖皇帝招他进京时,阳明先生是真心想来。可刚走到杭州,一盆冷水就迎头泼了过来,把他心里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彻底浇灭了。
由“进京重用”改任南京兵部尚书,这个意思很明显,就是王阳明被皇帝搁置不用了。到这时候王阳明去南京上任也没意思,立刻辞职又成了闹情绪、撂挑子,新君登极不久,一个老臣就出来撂挑子,给皇帝甩脸,也不妥当,想来想去,只好长叹一声,写了奏章请求回乡省亲,嘉靖皇帝很快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阳明先生脱掉官服,打起包袱回了老家。
这一年阳明先生五十岁了。
七逼出来的致良知
辞去官职回乡讲学,一直是王阳明最想做的事。
此时的王阳明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心中的良知越发精纯,对“知行合一”的领悟越加深邃。就像阳明弟子钱德洪所说:“辛巳之后经宁藩之变,则独信良知,单头直入,虽百家异术,无不具足,自是指发道要,不必假途傍引,无不曲畅旁通。”
宁藩之变,王阳明以三万民兵击败十万叛军,不可谓不神奇。但相对于其后的阻击正德皇帝,与皇权和特务较量,护江西一省百姓,与叛军的战斗竟显得微不足道了。钱德洪在此所说的“经宁藩之变,则独信良知”所指也并不是“征宁藩”一事,而是平叛之后的那些事情。只是面对凶猛的皇权,钱德洪肚里有话,不敢说破罢了。
就是在这“独信良知,单头直入”的境界中,王阳明忽然灵机一动,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加高明、更加出色的口号,叫做“致良知”。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起点”;而致良知,才是阳明心学真正的核心所在。
如同“知行合一”一样,“致良知”观点是逼出来的学问,其提出也有明确的时间点,就是正德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