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2000000020

第20章 力行,打出一个心学(6)

其实《朱子晚年定论》是一本穷凑合的书,勉强写成,内容并不怎么精彩,但内里却是阳明先生的一番苦心。他在写给友人的信里这样说:“其为《朱子晚年定论》盖亦不得已然,中间年岁早晚诚有所未考,虽不必尽出于晚年,固多出于晚年者矣”,自己也承认这本书的内容多是拼凑出来的。而对于后世人因为《朱子晚年定论》这本书而骂阳明先生,说他滑头,在学术上搞宗派,说他诋毁别人抬高自己……阳明先生已先料到此结果,特意引《诗经》中的名句送给这些后生们:“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意思也就是懂我的人知道我是心忧天下,不懂我的人,会说我是阴谋诡计、个人目的、学术宗派,而我王阳明无话可辩,只是任他们说去。

王阳明硬编出一本《朱子晚年定论》,其目的是要打破理学的学术垄断,希望引发一场争论,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正如他所说:“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

道理,不在天子的嘴里,而是公道,是人民的意志。思想,不是“朱子之学”、“孔子之学”、“阳明子之学”或者其他“某某之学”,而是公学。这世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资格来参加这场哲学大辩论。只要我们还活着,还在思考,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强化良知,投身公道,参与“公学”,千万不要置身事外。因为置身事外者,必被别人愚弄。

到底“理学”错在何处,以至于王阳明要以一部《朱子晚年定论》向理学宣战呢?这里就要说一说朱熹老夫子了。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又称考亭先生,是南宋著名学者,一生著述颇丰,其中尤其以《四书章句集注》一书最出名。而所谓“四书”,即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学经典。其中《大学》一篇被朱熹格外重视,认为它是“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大学》里有这么一段话:“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对这段话极为重视,认为这是“古人为学次第”,把古人“成圣”的过程比喻成一个台阶,必须依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的次序一级级攀登上去,才能达到成功。

为了印证自己的思想,朱熹又专门作了一篇《格致补传》,其中有一句名言:“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者,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朱熹这段话被后世学子们引为教典,而其中“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一句,则可谓触目惊心。朱熹竟是要求学子们要让读书人把全天下所有的“理”都弄明白,达到“至乎其极”,到这时就能“豁然贯通”,从而达成“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的境界。

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朱熹又对“知”和“行”这一对概念做了与众不同的阐述。

知与行,这是古代学子特别重视的一对概念。在《尚书》中,提出“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认为“知行”并举,而行比知更艰难些。之后孔子、墨子、荀子诸家都对“知行”问题做了探讨,大抵认为知行并重。

可朱熹却偏偏另辟蹊径,提出了“知先行后”的新理论,使“知”与“行”的关系有了明确的先后、高下之分:“知”高于“行”;“知”重于“行”。

于是问题就产生了。天下的事物多到无穷,道理也多到无穷,这世上哪有一个人能够做到“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如此一来,朱熹实际上用他的学说,堵塞了天下读书人的“成圣”之路。

因为儒家学说出来了一对有趣的矛盾:一方面儒生们眼里看着“圣人”,耳朵听着“圣人”,嘴里读着“圣人”,心里想着“圣人”,似乎圣人境界就在不远处。可另一方面,朱熹的理论又使他们永远不可能接近圣人境界,更不要说达成这一境界了。

有没有圣人?有!读书人做不做得到?做不到!

于是“圣人”成了幌子,成了“彼岸世界”,而儒家学说也就此变成了一种宗教,我们可以称之为“儒教”。好端端一个儒学被后人搞成“儒教”,圣人也一变而为可望而不可即的“神佛”,岂不可悲?

这就是王阳明对朱子理学的指责:支离。

正是针对理学这种“支离”的毛病,阳明先生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并说出了一段极有魄力的话:“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孔孟之学惟务求仁,盖精一之传也。”

“惟务求仁”,这是阳明心学的一个核心理念。这四个字使得儒学绕过了“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的学术悬崖,重新回到了孔孟时代,也回到了儒家学说的本源。

对于圣人境界,孔子说得很清楚:圣人境界是人人都可以达成的,只要做到“仁者,爱人”。在《论语·雍也》里,他也明确说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话,而且按孔子的说法,这是“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也就是说,能做到这个境界就已经达成“圣人”境界了,连尧、舜、禹这些传说中的“圣王”都不在话下。

孔子对圣人境界早已给出了如此清晰的界定,循着他的话头儿,回过头来再看《大学》里这段被朱熹称为“为学次第”的话:“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说来说去,无非是在说“爱人”、“立人”、“达人”而已。

对孔子的思想王阳明理解得最透彻,在《答季明德书》一篇中,他说:“若仁(即王阳明)之不肖,亦常陷溺于其间者几年,伥伥然自以为是矣。赖天之灵偶有悟于良知之学,然后悔其向之所为者,固包藏祸机,作伪于外而心劳日拙者也。”他毫不客气地指责那套“理学洗脑术”是“包藏祸机,作伪于外而心劳日拙者也”。王阳明指责理学这套“为学次第”的骗人把戏,是因为他自己就曾深受其害。

王阳明从小就是个心怀大志的人,十二岁时就对私塾里的老师说,读书考科举不是第一等事,只有做圣贤才是第一等事。虽然这只是一句充满稚气的孩子话,可这话也真是难得。

十七岁这一年,王阳明到南昌迎娶夫人,回程中拜访了江西大儒娄谅。交谈中,娄谅的一句“圣人必可学而至”大大地刺激了王阳明,于是回家后不久,很快就闹出了一桩荒唐的公案:“与友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因指亭前竹子令格去看,友格了三日,便劳神致疾,某说他精力不足,因自生穷格,到七日亦以劳思成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流传很广,大家都把它当成一个笑话来看。其实这是一个恐怖的故事,因为“格竹”的结果是王阳明和小伙伴“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

“圣贤是做不得的”,这正是统治者借着“朱子理学”给天下读书人挖下的陷阱。年轻的王阳明也曾深陷其中。

《大学》中“欲诚其意先致其知”一句,按朱熹的解释是:要想意志坚定,就必须知识丰富,这个解释显然不通。可按王阳明的解读,“欲诚其意先致其知”的“知”就是良知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成了“要想意志坚定,必先肯定自己的做法合于良知”,这个解释非常通顺,毫无争议。

既然已经看出理学“包藏祸机”,王阳明当然要将学术引向正路,于是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来与理学对抗。但当时的学子们已经被旧的学说洗脑,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抱怀疑的态度,包括王阳明的弟子徐爱都曾提出“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悌的,却不能孝不能悌,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的疑问。

对此,王阳明的回答非常有力,他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并进一步对徐爱解释说:“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悌?”回答了徐爱的问题还不够,王阳明又举出更明确的例子:“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几句话说服了徐爱,并被记录在《传习录》里。

徐爱虽然对“知行合一”有疑问,毕竟容易说服。可在当时,拿“知行分明是两件事”来质问王阳明的又岂止一个徐爱?各种各样的质疑、解释,一问一答,在《王阳明全集》里随处可见,其所提的问题在现代人看来真是荒唐可笑,甚而无聊。可在当时向王阳明提问甚至发难的,无一不是大学者,这些大学者都被理学的“格物穷理”思路紧紧缠住不能脱身,无法理解“知行合一”,无法明白“知而不行,只是不知”,真是让人既惊讶又伤感。由此可知在王阳明的时代,这位心学宗师想要用“良知”唤醒世人,是多么迫切,又多么艰难的一件事。

在与理学的辩论中,王阳明和他的心学始终没有占到上风。不是因为他的学说论据不足,而是因为质疑的人太多,力量太大,太强横了。到最后,皇权发威,干脆把阳明心学禁止了,涂改了,又把它歪曲成了“禅”,解读成了“归寂”,成了“主静”,剖析成了“现成良知”、“知解良知”、“本体良知”、“发用良知”、“本然良知”……种种样样,却没有一个是阳明的原貌。

也不稀奇,当年孔子的思想也曾被后世人篡改得面目全非,以至于失去了原有的精神面貌,成了一道骗人的幌子。王阳明的遭遇,不过是孔子遭遇的重演罢了。

王阳明是个像孔子、孟子一样的勇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路向前突进。在提出“知行合一”之后,他用了十多年时间苦苦探索,又提出了更高级的“致良知”理念,既而说出了那句“满街都是圣人”的大道理。至此,王阳明这位心学宗师已经突破了统治者设下的思想樊笼,打开了一条通向光明的哲学大道。

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道理明白,未必就站得住脚。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王阳明选择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也注定是一条艰难的荆棘路。当他的思想突破“愚忠”之时,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将遭到来自朝廷的摧残。

王阳明一生中最艰苦的时刻,也由此开始了。

同类推荐
  •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现代思想大师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震撼力,一直浸透在作者研究与写作的始终,不得不令人折服。这不仅改变了作者自己的许多观点,也动摇了作者原先对海德格尔研究的一些盲目自信,更使作者开始怀疑国内美学与哲学研究中许多“鸿篇巨制”的价值和意义。在通往海德格尔的小路上,时常会发现许多激动人心的东西,但“海德格尔的著作是作者们还没有能力攀登的高山”。登不上高山,不能说高山的存在没有意义,也不能说攀登者的努力没有价值。愿本博士论文成为一个攀登者的一次努力,尽管山顶还遥不可测、难以企及。
  •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王阳明创立了解决一切心灵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穿越时空,让我们与这位圣哲对话,聆听王阳明的思想,以此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塑造成功心理与高尚人格。
  •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禅悟

    禅悟

    佛理小故事,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能够带领我们走出烦恼,进入一个沉静而祥和的世界。本书就是用佛理智慧讲述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其内容包括人生、爱情、亲情、事业等各个方面,很好的阐释了人性迷失的种种原因,帮助人们解压解惑,让人们的心灵接受一次前所未有的洗涤。
热门推荐
  • 特种妖灵

    特种妖灵

    结合现代特种力量和千年灵妖的完美结合,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丛林探险、抓捕凶犯、深入敌后、武装作战,只属于男性或女汉子。自古以来,以柔克刚的故事比比皆是,如果这温柔加上灵力,又会碰撞出怎么样的意想不到的奇妙故事呢。本书是小女子突发奇想,为什么跟男人们一起并肩作战的女队员一定要短发,一定是威武强壮缺少女人味的。灵妖带大家走入魅与美,柔与水的另一个结界的强大力量!
  • 腹黑甜心追缉美男团

    腹黑甜心追缉美男团

    “哇,八块腹肌啊。”第一次夜里她撞见凌墨辰与其他女孩的暧昧情景,却不曾想腹黑的她竟调戏了他;“你走路不长眼睛吗?”开学第一天与宫桀宇又结了仇;“宝贝,当我女人吧。”莫名其妙又被金铭羽缠上了;“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困难的时候千沐言伸出手帮助她并给她温暖,到底最后谁会被她收入囊中?
  • 破尘之新秩序

    破尘之新秩序

    魔兽的獠牙依然锋利,圣洁的光辉依然降临,人类的战争也依然进行。魔兽,天使,人类,永无止境的蚕食与掠夺。人类天才频起,武学繁盛;魔兽骨骼强健,凶猛霸道;天使神圣傲然,蠢蠢欲动。三足鼎立,摩擦不断。在这样一个战乱与机遇并存的世界里,他们的命运应该如何定义,万年的战争能否终止,混乱的秩序能否被重新定义?
  • 我的美好生活

    我的美好生活

    一场疯狂杀戮后,“血阎罗”古风从杀手界消失了,然而江湖并不太平。大巴山脚下,一个远道而来的青年想要过上山村平静的生活,可是,这个世界哪有平静,一个个危机接踵而来,他将如何面对,又将怎样过上他的美好生活......
  • 阿兰若

    阿兰若

    神族公主阿兰若拜了师,又被皇子表白,开始死缠烂打!靠靠靠!逆天的节奏啊!相爱之后,他与她有了一个小儿子。而她却魔性突发,成为魔界之首,他却在神魔大战上亲手将她杀死。多年后,她奇迹醒来穿越到现代摇身变成千金大小姐。突然发现他竟然是跟她有婚约的霸道总裁。结婚时,她逃婚,他邪魅一笑:“哦?你不要我们的儿子了?”她无奈,“可以结婚,但不许同房。”结婚后,他把她压在床上,她吼道:“不是不同房吗?”“但是我们同床啊......”
  • 穿越之我是神王的妻

    穿越之我是神王的妻

    香水王国盛世集团的继承人乐正果儿,不过是个父母双亡、爷爷不爱的可怜娃,偏偏丈夫还对她满怀仇恨。一朝穿越,她竟成了相府庶五小姐,表面风光无限,里子却是爹不亲娘不爱的,偏偏怀了神王的子嗣,成了高高在上的神王妃,虽然上要对付鸡肠小肚的婆婆,下要对付虎视眈眈的小妾,旁要打破历来神王妃皆悲苦的命运,可好在这一世老天厚待了她,让无权无势的她得了这个男人的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初心未落栀花开

    初心未落栀花开

    满院弥漫着栀子花的香味,而唯独只有阳台上的那一盆没有开,女孩以它为信念,相信妈妈的话,只要花开,她的腿就一定能站起来,女孩的命运会是这样的吗?她会成功的站立起来吗?
  • 焰裳:遮尽天下

    焰裳:遮尽天下

    本是跨国医药公司董事长,一朝被杀,穿越焚影大陆。但是,穿就穿吧,你个怪老头干嘛和我打哑谜,说什么我本就属于这个大陆,我还说你属于地球呢。好吧,既然已经穿过来了,那就认命吧。看我如何将江湖朝廷齐齐搅得风起云涌,将绝世妖孽纳入怀中什么?说我扮猪吃虎?不不不,这叫卧龙浅眠说我草包无能?这个嘛。先跟踪我一晚上再说。说我是绣花枕头?来来来,跟老娘比比武先。说我纨绔乖张?既然如此,那就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纨绔乖张!本文简介颇无能。亲们看文呦
  • 青春无道

    青春无道

    男主角一心暗恋心中的女神龙彤,为博得女神的关注而各种不懈努力,却一路上“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先后与几位别人心目中的女神牵扯出了情愫,但也牵扯出了众多情仇恩怨。在学校又接触了一帮无良室友,与室友们都要各自面对诸多生活中的挑战,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三重压力之下,何去何从?他们的人生将面临巨大考验···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穿越武大郎

    穿越武大郎

    编辑一拍桌子,“配角小角色都有人写,实在不行你写个路人都行,你写个武大郎,让读者怎么带入?”“有房子,而且是复式的;有老婆,长的还很漂亮;有兄弟,武功高还是当地治安队队长。至于长相和身高,那个x宝网你听说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