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有零花钱,有的还是不小的数目。这些零花钱怎么用,他们是否懂得让自己的消费变得有意义,这是每一位家长需要重点关心的问题。
在不同的国家,人们对此往往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日本,家长会定期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去安排开销;也有的家长会根据孩子的要求或愿望来给孩子零花钱,帮助孩子协调或者控制零花钱的消费。
在美国,家长会教孩子进行零花钱的预算,让他们自己决定是节约还是消费。同时,父母会尽可能将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差不多的水平上。当孩子使用零花钱时,家长不会过问,完全由孩子自己来决定。如果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父母也不会轻易帮助他们渡过“经济危机”。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明白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他们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美国的家长还会教孩子如何花钱,比如说,对于一些昂贵的物品,家长会教孩子如何攒钱来购买,也会教他们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
而在新加坡,家长实施的是另外一种金钱观念的教育。大多数家长会提倡孩子们进行储蓄。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新加坡全国中小学生1992年参加储蓄的百分比超过53%,平均每名学生大约有1144新元存款,这个数字远远高过其他的国家。
对于孩子而言,钱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花,花了钱可以做成什么事情。要让孩子树立健康的金钱观,就要让他知道,钱只是一种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它,但是不能被它驾驭而成为它的奴隶。
玲玲跟着妈妈去百货商场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非常喜欢的布娃娃,于是站在玩具面前不肯走,甚至放声大哭,非要让妈妈买下来,结果硬是被妈妈带走了。但是那个布娃娃的价格,她却是牢牢记在心里的-180块钱。当然,她也会记得,当时妈妈大声地骂了她,甚至回到家里还有很长的时间不理她。后来,玲玲向爸爸哭闹了好多次,最后还是把那个布娃娃买了下来。
玲玲爸爸妈妈的处理方式哪一种更好呢?其实,这两种处理方式都不是最佳的选择。妈妈是用自己家长的权威吓住了孩子,却没有说为什么不能买,也没有说以后会不会给她买,只是强行不让孩子去花这笔钱,这样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阴影,让她认为妈妈不爱自己。而父亲则是用一种溺爱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战争,他是怕孩子难过,用了一种妥协的办法。但是这样的花钱方式很容易让孩子认为,自己的哭闹是有效的,这样一来就留下了一种隐患,当孩子下次再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也会尝试着用哭闹来解决问题。
其实,妈妈当时不妨先和孩子沟通:如果花了180块钱把娃娃买回来,对她自己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这样一来,玲玲就会认真地想一想了,这笔钱花了之后对自己都有哪些益处。她在认真思考之后就会明白,哪些只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等她想明白了这个洋娃娃究竟是自己“想要的”还是“需要的”之后,她就会作出决定,到底买还是不买。
这样一来,孩子的头脑中就会对花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对合理消费有初步的认识,她明白了之后,也就不会哭闹了,而且还会学着如何作出理智的决定。这不仅锻炼了她的财商,还锻炼了她的智商,更增强了她处理金钱问题的能力。
因此,孩子在“花自己的钱”之前,家长要先让孩子明白如何花才有意义。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理清什么叫“需要花的钱”,什么叫“想要花的钱”。
通常来讲,如果孩子买的是自己生活、学习的必备用品,比如说书、文具等,这些都是必须要花的,家长一定要支持。如果不是必需品,而且这个东西介于需要与不需要的模糊地带,那么家长就要让孩子好好想一想再作决定了。
此时,家长一定不要武断地替孩子作出决定,让他们必须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要懂得留白,给孩子机会和空间,让他们认真想一想。不可否认,有些东西是孩子迫切想得到的,此时家长应该和孩子协议共同负担购买,或者想办法帮助孩子控制欲望,不买没必要的东西。
此外,在引导孩子消费的时候,不妨传授他一些消费经验或者有关金钱的概念,让孩子对消费有一种理性、清晰的认识。比如说,有的孩子根本不理解花10块钱与花1000块钱的区别,此时,家长可以利用价值比较的方式教育孩子,比如说当孩子想买一台600块钱的小型玩具车的时候,他是不能理解这600块钱的实际意义的。家长不妨告诉他,这600块钱可以给家里买多少袋米,或者可以给他买多少件衣服、买多少本童话书等等。这样一来,孩子就可以明白,这辆车其实是一件非常昂贵的玩具,让他放弃也就变得容易了。
有的家长可能会谠,孩子能听得懂吗?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智商,他们的消费观念是完全可以通过父母的引导得到提高的。即使他现在不理解,只要父母坚持这样的教育,对孩子三分启发,七分放手,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就会慢慢了解一件商品具有的真正价值,让他更清楚这项消费所付出的代价。他会渐渐明白,自己花了多少钱,才能办成什么事情,这对他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