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紧张、人际关系淡漠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等,都是常见的症状,严重者甚至会自杀。
在心理门诊中,30-50岁男性的压力源,排首位的是工作与人际关系压力,其次是经济压力、婚姻家庭压力。除了这三座大山之外,自己的健康体能衰退、老人的身体健康与孩子的升学压力等,都是人们普遍的压力源之一。
还有一些长期承受压力的人,尽管找不到突出的压力源,但一些突发的生活事件,也会成为诱发精神疾患的导火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特别留意其情绪波动及各项生理指标。
一般人正常工作时间为8-10小时,此为人体健康负荷量。如果长期工作12小时以上,就对人体产生压力。这些人主要表现为:
1.极度失落
由失落感所衍生的情绪反应,会使人产生悲观、失望、没有信心,甚至愤世嫉俗的心态。事业的压力对人的危害最大。经受不住这种压力,往往会有失落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灰色心理”。
2.难耐高压
现代社会的人的性格和时代的特征联姻,孕育出了竞争。长期处在白热化竞争的气氛中,会使他们心理极度紧张、苦闷和失望,致使情绪跌宕。
3.家庭危机
工作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价值取舍、感情投向都可能隐藏和引发家庭危机。即使在没有冲突理由的情况下,压力也会通过家庭降临到你头上。这使许多身处其中的人群终日郁郁寡欢,有时又心情焦躁、心烦意乱。
4.疾病打击
疾病最容易使人思想消沉,有的还会失去生活的信心。疾病的压力来自于失去健康的忧患和失去康复信心。
5.贪欲过高
如果对金钱、财富之类心存过高欲望,那就是贪心,使脑神经长期紧张,正常的心脑运动节律加快,产生一种与正常生理机能不协调的节拍,就会伤脑、伤心神、伤体。
对于轻微的压力,人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消除。如果处理得当,压力可以转化为人生的动力,促进奋发进取。但若是压力不能及时排除,长期积聚,无形的压力会在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引起诸多不良的反应。
国际上流行的“3R原则”是比较行之有效的“减压”方法,即:放松(Relaxation)、退缩(Reduction)、重整(Reorientation)。这些方法的核心就是尽量避免遭遇压力源,尽量放松自己的情绪,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或期望值。对已存在的正面压力、自发压力或过度的压力要寻找一个平衡点。要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适应社会,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你有你的精彩,我有我的自豪。立足点不一样,闪光点不一样,要敢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适应社会,走自己的路。
要达到这种效果,平时应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尽量减少独处,积极投身于群体活动,参加一些健康的娱乐项目。可以去旅游放松,可以加强体能锻炼,可以寻求亲朋的情感关怀,还可以学习一些时间管理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技能等等。方法多种多样,根本原则有一条:要么改变你的处境,要么改变你对处境的反应,要么改变你看处境的方式。
职场留下了每个人的汗水和伤痛,也记载着欢笑与成绩。放松心情,摆正心态,才可能真正让上班变成一件可以期待的事情。
当然,最主要的是变压力为动力才是减轻你“负载”的更有效的方法,请记住:超人只存在于滑稽剧和影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来认识、接受你自己的“有限”,并且在达到你的限度之前停下来。
总之,学会尽量做到:愤怒时要制怒;过喜时要收敛;悲伤时要转移;忧愁时要释放;焦虑时要消遣;惊慌时要镇静。无论遇到什么事情,要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泰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