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12200000026

第26章 话说王伦

猛一听王伦这个名字,怕未必马上意识到是谁,但一加上“白衣秀士”,立刻就明白,而且会在脑海里跳出一个气量偏狭,容不得人的形象。“白衣秀士”,原指尚未及第的士子,从字面推敲,本无贬义,但经《水浒传》一用,就成了带有否定意义的专属词汇,一是专指《水浒传》中的王伦,二是泛指类似王伦式的人物。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文学要给你鼻子上抹块白,千秋万代也洗不干净。一提奥赛罗,便是嫉妒的同义词,一提麦克白夫人,便是欲望与恶的代表,一提葛朗台,最好别同他谈钱,一提奥勃洛摩夫,便意味着躺在床上,什么事也不去干了。《水浒传》里有许多反面人物,王伦是着墨最少,却是很成功的一个负面典型。因此,我们常说的不朽,很重要的方面,就包括这些大师所塑造出来的一个个人物形象,能够长期地、活生生地在人们口头上存在着。当前有许多名作家,看来准定不朽无疑,研究会、纪念馆,在活着的时候就建立起来,供人瞻仰了。但大多数读者,并不记得他写了些什么作品,而即使记得一部两部作品的书名,又想不起来写了些什么内容,这种带引号的“不朽”基本上属于自得其乐的事情了。

现在,文坛上很有一些人,被这种自得其乐的“不朽”陶醉,加上三五知己的熨帖,情人挚友的偎抱,便飘飘然不可一世,恨不能把文坛荡平了。当然,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也不怕多几个自以为了不起的狂徒。但一定要以王伦为师,对同行,采取排斥而不是采取宽容的态度,就大可以不必了。

文坛并非梁山泊,就那么方圆八百余里的一块地盘,完全可以你写你的,他写他的,是一个各不相干,或各自相安的局面。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屋上霜,其实倒是写作人的一条基本守则。但此等好汉,只许他好,容不得别人好,别人一好,他就受不了。总是要跳将出来,露出胳膊上的刺青、胸脯上的黑毛,不练自家功夫,偏好去管别人的闲事。他们甚至不敌王伦,至少这位白衣秀士,在他的既得利益未受到威胁前,也还是安居山寨,不在江湖上自封大师、自我加冕、自夸不朽、自吹传世的。

在日本奈良街头,鹿不怕人,相反,我倒有点怕它。

王伦,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要是细细考究起来,不完全是《水浒传》里描写的那样一个人。

宋人蔡绦在他的笔记《铁围山丛谈》(卷一)里,提到了他。“当宝元、康定(1041年)之时……会山东有王伦者焱起,转斗千余里,至淮南,郡县既多预备,故即得以杀捕矣。”这和《宋史》(二十二)载徽宗宣和三年(1120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遭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应该不是一回事,因为两者之间,至少相隔70多年。但到了文学家手里,这时间差便不存在了。于是,在蔡绦眼里“转战千余里”的王伦,就成了施耐庵、罗贯中笔下的心胸狭窄的白衣秀士了。

但蔡绦记载的可信程度,自不弱于正史。因为他不是一个普通文人,而是奸相蔡京的季子。据《宋史·蔡京传》,宣和六年蔡京再起领三省,至是四当国,时年78岁,“目昏不能事事,悉决于季子绦。凡京所判,皆绦为之,且代京入奏,每造朝,侍从以下皆迎揖”。这就是说,蔡京的内阁长官的工作,实际上是由蔡绦承担的。因此,他笔下对于王伦的评述,当是依据官方正式文本而来,其权威性是毫无疑问的。

那么,由此而知,一,王伦和宋江都是从山东地区,揭竿而起,啸聚梁山泊,反抗宋王朝的起义农民队伍。但王伦规模大,转战千里,一直打到淮南,声势很大;宋江规模小,最远进入海州,即今之鲁苏接壤处。二,两人的结局虽不一样,王伦被捕杀,宋江被招安,但他们起事后的作战方式、进攻策略、设立根据地、完善集团内部体制方面,基本上相类似。

因此,说王伦是一位先行者,不算过分。而宋江,不过是将他未尽的事业,再付诸实施一次罢了。在中国历代农民革命运动中的这种传承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如同宋代的王小波、李顺、钟相、杨幺;稍早的如唐代的王仙芝、尚让、黄巢;稍晚的如明代的张献忠、李自成。所以,王伦是宋江精神上的导师,实际构成前仆后继的关系,大概比较贴合的。

但《水浒传》成书以后,那位先行者,便化为最早在梁山泊里落草为寇的首领,也就是绰号为白衣秀士的王伦了。

从小旋风柴进的口中,我们知道白衣秀士王伦,和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还包括旱地忽律朱贵,大概比较早地就在梁山泊里,建立了农民革命根据地。“那三个好汉聚集着七八百小喽罗,打家劫舍,多有做下弥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里躲灾避难。”从朱贵对林冲所说:“山寨中留下分例酒食,但有好汉经过,必教小弟相待。”以这两人的言语考量,一是敢于吸收天下造反之人,二是能够礼送过路英雄好汉,看来王伦并非拒贤妒能之辈。作为头领,井井有条地维持山寨的正常运转,也是无可非议的。

然而,王伦面对林冲入伙这样一个棘手问题时,寻思道:“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我以为这是正常的反应,但从此开始,他便固定在白衣秀士这样一个狭隘偏窄、排斥异己、自以为是、无法容人的角色上了。不及第是王伦的致命伤,所以,当林冲水寨大并火时,双眉剔起,两眼圆睁,也是抓住他的这个其实算不得什么弱点的弱点:“量你是个落第腐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

每次读《水浒传》,至此,常常放下书来,惶惑不解。梁山泊不是翰林院,不及第或者落第,胸中有没有文学,又有什么关系呢?套用《水浒传》人物的习惯用语,用得着扯这个“鸟”淡嘛?王伦自己这样自卑地看,林冲和别人也这样轻蔑地看,这是个很奇怪的思维方式。这也许是中国人的弱点了,喜欢给活生生的人,系上许多不必要的扣,扣上了,再也解不开。你都造反了,你都不买宋家赵姓皇帝的账了,你已经不是他们的臣民了,还按他们的什么规矩行事呢?

这就和文坛上一些人,写了作品以后,一定想方设法,要请别人叫好,是属于同样的灵魂上解不开的扣。创作是自己的事,无须他人置喙,写得好或不好,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哪个作家心里,都是明镜似的。一定要把书送过去,书里还夹有一个信封,信封里还夹有一张或两张花花绿绿的纸。其实,你自己有把尺子,又何必多余再找把尺子呢?你写了,就不必在意别人说好,或者说不好。何况,说好,难道就真好吗?说不好,当真会天塌地陷吗?

由于这样的扣,王伦的行情,从来没有被看好过,无论当时,还是后来,包括现在,都抓住他的这个不及第秀才,从心底里鄙视他。我已记不得从哪部稗史演义上看来的了,要是武松不干掉西门庆和蒋门神,梁山泊有这两扇门的话,就万无一失了。连这两个恶霸,都有可能成为英雄好汉,我可真替王伦十分地抱屈了。平心而论,说他是一位有识有见的英雄,不算过分。

且让我们来为他评功摆好一番:

第一,他比晁盖、宋江“革命”早,先到梁山泊,先打起义旗,资历,即使在革命队伍里,也是本钱;第二,他不是像晁盖、宋江等被官府捉拿、逼上梁山的被迫“革命”,而“因鸟气”,这个不第秀才,才愤而上山造反,属主动“革命”;第三,要不是他选择梁山泊,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后来也不可能使晁盖、宋江这帮农民起义者,立足于此,跟朝廷对抗,成就一番事业。溯本追源,王伦选择西逼都城开封,东临河海之滨,南向江淮鱼米之乡,北上燕北平川之地,建立了这样一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根据地,不能不承认他有相当了不起的战略眼光,这是王伦最主要的功绩。

所以,他在世人心目中,是个鼠肚鸡肠的形象,恐怕多少也有些冤枉。人们光看到林冲上山入伙时,他被王伦千方百计刁难的一面,并没有注意到最后实际上将他收留下来的一面。先礼送,后考验,再留用,作为王伦对入伙人的例行考察手段,和关门主义是两回事。在根据地初建,人单力薄的情况下,对来者保持必要的警惕,我想,说不上是缺点。

同样,当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上得山来,这位白衣秀士又把对待林冲的三部曲,重新实施一次的时候,第一步骤还未完成,豹子头就把刀拔出来,将王伦结果了。看来,不分青红皂白,“得出手时就出手”,似乎不应提倡。

当代中国,出现过多少冤假错案,因而有多少需要落实政策,予以平反昭雪的人员,谁也统计不出一个准确数。虽然,每次运动,都有“一个不杀,大部不抓”的方针,尽管这样,偏差仍然是大量的。很大程度上,历次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就是倡导这种“得出手时就出手”的整了再说的结果。李逵在江州劫法场时,抡起两把板斧,逢人就砍,见人就杀,痛快有了,但却制造出多少无辜的痛苦呀!可把话说回来,既然“得出手时就出手”,那么林冲在被高俅、陆谦、董超、薛霸折磨得无以为生的时候,却并未见他有这等立竿见影的迅捷反应,多少次该出手的时机,却缩手了呢!

说到底,林冲这一次在山寨水亭的“得出手时且出手”,向王伦心窝里的一刀,实际是一次小小的宫廷政变,林冲演了一次“苦迭打”的主角而已。

从此,王伦成了没气量、难容人、小心眼、无水平、不贤而嫉贤、无能而妒能的文学上典型人物。若是林冲在拔出刀之前,扪心自问,连你这样一位开封城里,80万禁军的教头,也让实在敌不过的王伦,半夜里从梦中吓醒过来,而不敢收留。现在,山寨里哗啦啦一来七八条好汉,有文有武,荷枪实弹,皆是杀人亡命,无所忌惮之辈,他能接受得了?

山头主义,从来是农民“革命”军缺乏全局观念的产物,王伦对这些强大许多倍的来客,拒绝接纳,不能不说是正常反应。客大欺店,店大欺客,来了这一伙大摇大摆的客人,他不会张开膀臂,热烈欢迎的。他不是共产党,他没有马列主义,他是小本经营的店老板,因此,他不可能识大体,顾大局,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连一个让其认识形势,待其思想转变,然后使其拱手让位的时间,也不给予王伦,喀嚓一声,搠倒在亭上了。

林冲被高俅逼得无路可走,由风雪草料场逃命出来,投奔梁山泊,图一个避难躲身之处,倒真是万不得已,才落草为寇。至于他个人,手刎王伦,出了那口鸟气,把别人捧上交椅之后,从此在梁山泊便没什么戏好唱了,也可证明他绝无任何篡政夺权的野心。但晁盖、吴用、公孙胜,人多势重,胸怀叵测,一上山,马上看出山寨的分裂因素,马上私底下联络林冲,马上开小会决定应急措施,表明了未必不想促使林冲与王伦之间,发生有利于他们的变化。结果,当王伦摆下酒宴,捧出银两,要礼送这伙劫了生辰纲的好汉出境时,逼得林冲火并。几个人假作姿态的拉架,不过走走形式,于是,以王伦的鲜血,改写梁山泊一页新的历史。

如果王伦有容人之量,本着革命不分先后,多多益善的主张,只要来到水泊,无不双手欢迎。为了革命大业,你行,你坐头把交椅,我不行,我甘居其后。不摆老资格,不搞一言堂,我想他绝不至于身首异处的。但他做不到这份宽容,就只好悲剧性地被革命抛弃。西方学者房龙说,宽容是一种奢侈。我看未必尽然,应该说,宽容,是一种有足够信心的表现。王伦的毛病,就是囿于自己文不及格、武不如人的弱势心理,产生出由自卑而畏缩、由隔膜而猜疑、由排斥而拒绝、由防备而敌对等等一系列的,从思想到行动的决策错误。《水浒传》作者在王伦被杀以后,引用了一句“古人云”、“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这种因果关系,不是绝无道理的。

能宽容者,多为强者,而不够宽容的人,十之八九,在个人才智和总体实力方面,存在着某些虚弱的成分。唯其虚弱,才有嫉畏,才有计较,才有排挤,才有不共戴天的偏激和狭隘。谓予不信,看看时下那些标榜“众人皆浊,唯吾独清,众人皆醉,唯吾独醒”的文坛尊神们,便知端的。现在,这些尊神们,都患了眼高手低,难以为继,不妨名曰文学肠梗阻的病,已经连个屎撅也拉不出来了,憋得五计六受,才有那张好像欠了他二百吊钱的丧门神似的脸。

偶尔使出吃奶的劲,挤出一粒半粒羊屎蛋,也是掷地无声。正是这种创作实力的衰微状态,才使他们总在那里咬牙切齿,坐卧不安的。过去还能从洋人那里捣腾一点东西,来唬弄劳苦大众,如今,海禁大开,他们会玩的那一套,外文水平较好的后生们,玩得甚至更溜。况且,外国文学走过来的路,在我们20多年的文学历程中,差不多也演示过了。老实说,此等讨便宜的事,可一可二,而不可三,上帝不会把笑脸老朝着你。

即使学有所成,力能扛鼎,独步文坛,名震宇内,也用不着对侪辈虎视眈眈。我不禁想起《水浒传》描写的那个时代,北宋的苏东坡,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欧阳修给梅圣俞写了封信:“取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一头地也。”表现出一位前辈作家,对于后来新进作家的提掖扶持之心,宁可自己闪到一旁,也要使后来者得以飞腾,这是一种何等博大的心胸?当苏东坡“之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辈类若此。一日,与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30年后世上人更不道着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百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苏诗,便自觉气索。”(见朱弁《曲洧见闻》)

从这里,我们看到欧阳修的宽容,不像如今某些作家嫉妒眼红,排斥相轻,只许自己好,不能容忍别人好。也看到欧阳修的胸襟,不像时下个别文人被冷落,被忘却,不在排行榜上,不被人捧人吹,而大动肝火,咆哮不止。同样,苏东坡在对待比他年轻的同行时,也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宋代葛立方的《韵语阳秋》一书写道:“东坡喜奖与后进,有一言之善,则极口褒赏,使其有闻于世而后已。故受其奖拂者,亦踊跃自勉,乐于修进,而终为令器。若东坡者,其有功于斯文哉!其有功于斯文哉!”

邵博的《闻见录》里,记叙了一则苏轼的故事:“鲁直以晃载之《闵吾庐赋》问东坡,何如?东坡报云:‘晃君骚辞,细看甚奇丽,信其家多异材耶!然有少意,欲鲁直以渐箴之。凡人为文,宜务使平和,至足之余,溢为奇怪,盖出不得已耳。晃君喜奇似太早,然不可直云尔。非为之讳也,恐伤其迈往之气。当为朋友讲磨之语可耳。’”从这里,我们看到苏东坡对于后辈的成长,是怎样的体贴和关心了。

只有这样,才是文人的正道吧?但像王伦这类资历浅、学问少、本领差、智商低、能力弱、心胸窄、人缘薄、名望逊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不乏见的,哪怕稍稍胜似他一点的朋辈,也是不肯相容,极不乐意出现在自己视野中。官场如此,文场何尝不如此,那些东张西望之徒,老是五官挪位地看不上这个,瞧不起那个,说了归齐,在于实力不济耳!统观海内,凡闲话说得多的人,文章写好者少。

如果研究一下《水浒传》里的宋江,也许就更有启发了。他,个子不高,谈不到魁伟峥嵘,面皮很黑,说不上风流蕴藉,会一点刀枪棍棒,但很二五眼,有一点墨水,也就是衙门文书之类,论计谋不如军师吴用,论武艺在山寨里甚至敌不过女将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论力气比不上打虎的行者武松,论仪表,哪是玉麒麟卢俊义的对手,论肤色,这黑三郎也不能与浪里白条张顺相比,至于偷鸡摸狗也没有鼓上蚤时迁那两下子。而后来,他被众头领尊让于忠义堂上的第一把交椅,就因为他善于团结,善于容人,善于谦让,善于选贤与能。江湖人称他为及时雨,正说明他是多么地被人所需要、所期盼,这才形成水泊梁山百川归海的兴旺局面。

不兼收并蓄,无以成大家。海,所以伟大,因为它能容纳一切。拒绝宽容的偏狭心态,最起码也是一种心灵软弱的表现。人们要是能把要求别人时的严格,移到自己身上,把要求自己时的宽松,用到别人那里,也许会少却许多矛盾和不必要的纷扰。

因此,《水浒传》里的宋江和王伦,倒不失为我们做人作文的参照系咧!

同类推荐
  • 桃符里的乾坤

    桃符里的乾坤

    本书由“名人对联故事”、“谐趣联故事”、“民间流传对联故事”与“妙联选录”四部分组成,主体是前三部分,里面包含数百个长短不一的故事和700多副对联。
  • 孟浩然集

    孟浩然集

    说起孟浩然(689—740),许多人首先想起的是他著名的五言绝句《春晓》(按,题应作《春晚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确,这首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图画的小诗,几乎我们呀呀学语时便牢牢地定格在了记忆中,成为我们许多人启蒙教育中接受的第一首诗。因而,对于这位写出了伴随我们许多人成长的诗歌的诗人,我们没有理由不进入他的诗世界,在对他作进一步了解的同时,继续从他的诗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这其实也是我们评解孟浩然诗的目的所在。既然如此,还请先允许我们对孟浩然其人其诗作一概括的介绍,作为前言,弁于其首,权当是我们立足自己的理解为读者所描绘的孟浩然的画像吧!
  • 行走的中国

    行走的中国

    作品集以重大的社会变革为背景,从具体的城市、乡村撷取题材,视角独特,激情澎湃,气势恢宏地全方位展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画卷。
  •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

    《混血时代》是由作者阿库乌雾所创作的散文诗集。该作品由《虚构血脉》《解码血族》《献祭血城》三部分构成,共六十五篇散文诗。《混血时代》作者将这个时代命名为“混血时代”。在时代洪流的作用下,作者表现出对文化混血、族群混血的充分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其对本民族失落的焦虑与挣扎。除此之外,在《混血时代》中,作者还表述了自己乃至世界各地各族人文知识分子所应该关注并予以严肃思考的命题,即关于种族变迁,关于信仰危机,关于人性变异,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等主题。由此,《混血时代》是一部作者对世界万物的观察、解释,也是反映彝族传统文化的民族志。
  • 戏剧的钟摆

    戏剧的钟摆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徘徊,如今戏剧的钟摆正从现代一端逐渐摆回传统一端。戏剧界逐步告别了推倒重来的全面创新模式,转而回到了推陈出新的局部创新路径,像金华市婺剧团重排的传统戏《二度梅》,继承传统而不囿于传统,强调创新而不随意创新,获得了第二十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提名奖,真正做到了专家叫好、观众叫座,这是一个戏剧复兴的喜人征兆。作为观众,我常徘徊于戏剧艺术殿堂的门外,既未登堂,更未入室,有时通过门缝窥见里面的一点风景,不免有隔靴搔痒之嫌。
热门推荐
  • Ulysses

    Ulyss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医女有成

    医女有成

    出生军事世家的大小姐赵子绘在一场祸及全国的流感中救治无效身亡。可老天却又给她了一次重生的机会。但是她怎么会想到,是重生到和自己家有世仇的医学世家的五小姐身上!从长辈百般疼爱的大小姐转变为处处受冷落一无是处的五小姐,由这掀起的将会是怎样的风波?重生仇家,转武为医,成为医女一样能绽放出不一样的光芒。
  • 长夜孤灯

    长夜孤灯

    天下人族书九字纵横妖兽铸四文不死亡灵通七印神留世间止一曲我们掌灯,走过漫漫长夜,此刻严正以待,静等黎明到来。
  • 胜邪—DNA

    胜邪—DNA

    科幻迷不看,你会后悔的!星陨,神启。普通的学生,不普通命运,身体中的密码当完全解开时,会变成杀人魔王,还是神明度世?一颗猩红的陨石降落,全世界进化开始,成功你就能活下去,失败变成怪物吧。手持“零器”,对抗未知的挑战!系统启动:代号“胜邪”!“奕渊!我只想变回普通人,变回来当初的一切!”“没有命运!只有现在…“”
  • 魔帝追妻:魔妃难逃

    魔帝追妻:魔妃难逃

    她,是现代第一隐世世家“千夜”的小公主“千夜月”,第一门派“夜音门”的门主“夜音”,整个杀手界和整个佣兵界的王“夜”。她,是异世大陆的一个落魄的家族“千夜”家仅剩两个嫡系孩子之一“千夜月”,一个不能修炼的废物,草包。被一直窥视自己家族的陆家的嫡系子弟杀死。现代的她因为贪玩,闯入禁地意外打开封印,来到了这个大陆,代替了她,成为她。她会带着她的家族走上顶峰,谁敢阻拦,神来杀神,佛来灭佛~欺她与家人,就该做好灭族准备……
  • 综漫之刀牧

    综漫之刀牧

    一个经历无数世界的人来到动漫界的事
  • 至于,光年

    至于,光年

    一光年的时间大概会是多久?从我到你又有多久?苏榆胥说“你来我不走”普洱说“你搞清楚,你都36了,还来这一套?”
  • 神偷:摘水七月

    神偷:摘水七月

    一代神偷诞生,背后有着什么神秘组织?有着什么目的?她们又将怎么不完成任务而又瞒天过海。
  • 花千骨前世因果

    花千骨前世因果

    再见了...骨头...祝你幸福,来世,我定是要先遇到你...东方,下一世,但愿我能爱上你...此情为你在心上停栖...下一世,愿与你共存天地....骨头,为什么最近老看不见你,我真的...想得我骨头都疼了...是不是,我舍了你一个人留在那儿,你...是生气了吧....还是——想我了呢骨头,真的好想你....这里,与我的异朽阁不一样,太黑了,我...看不见你,怎么办...那个冷冰冰的家伙对你怎么样...他若待你不好,你其实...也可以...想想我呢,千万别忘了我...
  • 大武斗

    大武斗

    李承恩,一个平凡的少年,没有显赫的身世背景。一辆自行车,载着一只孤单的身影穿梭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因为身份低微,处处受人白眼,在一些事情发生之后他决心变得强大,而机缘偶遇得到一位神秘老者相助,又在一部名为《大武斗》的游戏中获得一些成就,最终他成为一个虚幻与现实同样强大的存在!若想知道这少年是如何成长的,请各位一直关注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