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12200000025

第25章 文人相嫉

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在巴黎逗留期间,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好朋友。他经常到他家去做客,给他的孩子送礼物,还一起到街头咖啡摊去喝土耳其式的黑咖啡,谈论文学。

以写《最后一课》而被我们中国人熟悉的都德,在当时,也曾是左拉发起的《梅塘夜话》的六作家之一,是一位与莫泊桑齐名的人物。左拉在当时法国文坛,也是一位扛鼎人物,他看中的作家,自然也是有分量的角色。

19世纪,俄国的宫廷、上层人士、作家,都十分向往法国,尤其巴黎。从《战争与和平》里的贵族,在社交界,都喜欢用法语来交谈,便知一斑了。正如现在我们这里,有些人以与美国有来往、以持有绿卡为荣的心态,多少相近。一部美国畅销的小说《廊桥遗梦》和汉堡包、肯德基一样地在中国吃香,也和这种崇拜心理有关。

都德为自己家里有这样一位俄国朋友而高兴,还在《巴黎三十年》里,讲述了他们之间的友情和文字交,讲述这位异国朋友怎么样地吻他的小孩,怎么样地在他的客厅里谈笑风生,如同家人般地亲密。后来,屠格涅夫死后,都德无意中,发现屠格涅夫对他的文学成就评价极低,说他是“我们同业中最低能的一个”,于是感到很伤心,很失落,好些天连咖啡馆都懒得去坐了,这实在是很扫兴的。

屠格涅夫先生也太瞧不起人了。

一个作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同行之间,当面的评价和背后的议论,有时候,是会大相径庭的。说好,通常是不多的,而不置可否,顾左右而言他,乃至摇头,倒是不少见的。这位对都德阳是而阴非的屠格涅夫,当然是大作家,但都德也绝不是“同业中最低能的一个”。他的《最后一课》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引发了多少不想当亡国奴的人的共鸣啊!问题在于作家看不起作家,可以说是世界性的一种通病。尤其在等量级的作家之间,彼此服气者,是不太多的。

曹操有个儿子,叫曹丕,武艺谋略、经世治国这些方面,比他老子差远了,但在文学上的成就,却不弱乃父。他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那本剖析作家、论人长短的文学批评著作《典论》中,早就提出了“文人相轻”的精辟见解。那时候,欧洲还没有但丁,没有莎士比亚,文艺复兴则是一千年以后的事了。这实在是很有远见的真知卓识,称中国是老牌的文化古国,是一点也不错的。我们中国的作家、诗人们,互相瞧不起,彼此不买账的历史,也是久远得让西方文人望尘莫及的。

当然,这一点,倒不是怎么值得夸耀的。

所以,文学上的流派之争,门户之见,互相排斥,怒目相向的现象,在中国文坛上,是屡见不鲜的事情。曹丕在《典论》里说过:“文非一体,鲜能备善”,即使再好的作品,再大的作家,也不是无可挑剔的。他还说,作家是难免“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暗于自见,谓己为贤”这些性格弱点的。因此,出现各较短长、文人相嫉的状态,也就不以为奇了。

文人相轻,说穿了,就是文人相嫉。

而嫉妒,这是地球上一种最原始的本性,人如此,动物也如此,文人岂能幸免,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嫉妒存在。文坛就是文人集群的所在,而作家、诗人的神经又比较脆弱,又比较激动,于是,嫉妒起来,使有许多好戏可看。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说西方将嫉妒分为两类,一类是黑色的,一类是白色的。黑色的是伤害性嫉妒,白色的是竞争性嫉妒。文中还说,西方人的嫉妒是白色的,而东方人的嫉妒则是黑色的。

这样的论点难免有些偏颇之处,外国人的嫉妒都是白色的吗?怕也未必。我们都读过的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那个摩尔人,倒是绝对因为嫉妒之火燃烧起来而不可遏止,才造成一场灾难的。奥赛罗杀死了他以为不贞的苔丝狄蒙娜以后,发现自己错了,像“把一颗比他整个部落所有的财产更贵重的珍珠随手抛弃”的糊涂印度人一样,悔恨无穷,也就拔出剑来自刎了。

剧中那个小丑依阿高,曾对妒火焚烧的奥赛罗这样煽动过:“小心啊,阁下,妒忌这个鬼精灵啊,它可是长着绿眼,一面吃着你的心,一面在嘲笑你的怪物噢!”看来,既然是长着绿色的眼睛,那么这种嫉妒,该不会是白色的了。

我们还读过的普希金的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位愤世嫉俗,又无所事事,貌似深沉,可又吊儿郎当的阔少,和他朋友连斯基的决斗,不也因为他的轻薄,而引发连斯基的嫉妒和愤怒吗?结果,连斯基惨死在奥涅金的手里。虽然在歌剧里,有一段连斯基的咏叹调,是很有名的,但他这种嫉妒的颜色,却是毫无疑义的黑色。

说来奇怪,普希金写这首长诗的时候,想不到自己最后也成了连斯基。这要是按中国人迷信观点,也许是不幸而言中的诗人谶言了。他写道:“未将注满酒杯的酒喝光,即能向人生的庆典告别的人,是幸福的。”普希金本人也是没喝完他的人生之酒,如同他诗中的主人公一样,于决斗中死于非命。

他非要向一位禁卫军军官挑战,进行一次生死较量,倒和文学的长短无关,而是因为女人,因为嫉妒。这位伟大的诗人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赛罗,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苔丝狄梦娜是贞洁的、清白的,而诗人的妻子娜达利亚和那个军官确有肮脏的奸情,我想,这种嫉妒就绝不是白色的了。正因为他妻子绯闻不断,使得普希金妒火中烧,才37岁的诗人,就颓然地倒在了彼得堡郊外的决斗场上。

所以说外国人的嫉妒,也是有黑颜色的。而像诗人的这种特别的嫉妒,则更是黑色者居多。

中国唐代的一位诗人李益,比普希金更甚,他没有决斗的勇气,却有整治自己老婆的恐怖手段。据明·冯梦龙《古今谭概·痴绝》载:“李益有妒痴,闭妻妾过虐,每夜撒灰扃户以验动静。”《唐才子传》也说:“[李益]少有僻疾,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有撒灰扃户之类。”这位大历十才子之一的诗人,做得也太过分了。一个人嫉妒到了变态的程度,使得他竟对妻妾采取法西斯手段,予以防范,实在是骇人听闻,这种嫉妒黑得无法再黑了。前不久,一位中国诗人在外国演出砍死妻子又弄死自己的兽行,这其中的嫉妒,即使他拿了绿卡,也是漆黑漆黑的。

从以上例证来看,在中国汉字中,将“嫉妒”二字,列入“女”字部首,有点道理,但也有一定的误导成分。固然,“蛾眉善妒”,似乎女性要比较地爱嫉妒;“河东狮吼”,似乎嫉妒的起因,多半与女性有关。但人类的嫉妒情结,产生比较严重后果的,倒常常不是因为女性。在大千世界之中,首先是由于金钱财富的争夺,权力名声的攀比,智能才干的竞赛,邀宠揽誉的得失,才会生出强烈可怕的嫉妒之心,才有随之而来的残忍卑劣的报复行为。至于因女性和情感引发的嫉妒纠纷,充其量影响一两个家庭,与整个社会而言,倒是小而焉之的事情了。

如果,再以同是唐代的一对诗人的纠葛为例来说,就能了解文人同行之间的嫉妒,有时也很可怕。那燃烧起来的妒火,并不亚于女人争风吃醋时的阴损狠毒,他们像历代宫廷里的后妃,得宠后恨不能将对手置于死地而后快的心情,是完全相通的。

《全唐诗》里,有一段记载:“[刘]希夷善琵琶,尝为《白头吟》云:‘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首同所归》何异?’乃更作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曰:‘复似向谶矣!’诗成未周岁,为奸人所杀。或云:宋之问害希夷,而以白头翁之篇为己作。至今有载此篇在《之问集》中者。”

因为《全唐诗》是御制的,带有官方色彩。言辞间比较慎重,只是以存疑的口气,留下这段史实。但据野史,这个刘希夷是宋之问的外甥,年轻人苦思冥想,写出了这两句绝妙佳句后,多少有些情不自禁,就拿去给他舅舅看,想讨个好。他忘了他舅舅也是个诗人,而且还是有名气的老诗人,更忘了他舅舅是凭借写诗混碗饭吃,以诗向武则天献媚的。老先生一看这个年轻人的这两句诗,奇货可居,眼睛里闪出依阿高所说的“绿光”,就像时下一些署名纠纷中的前辈长者一样,倚老卖老,仗势强蛮地对这个外甥说:“你把这两句诗给我吧,算我的版权。”

“那怎么行!”刘希夷不甘心被他舅舅蹂躏,说什么不给老诗人这个面子。写不出这等好诗的宋之问,妒心大发,为了想夺这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窃为己有,便对外甥下了毒手,用布袋将其闷死。

按照宋之问此人一生不怎么光明磊落的行状,有可能干出这种事来。《新唐书》载他:“倾心媚附(武后宠幸)张易之,所赋诸篇,尽之问、[刘]朝隐所为,至为易之奉溺器。”《旧唐书》载他:“及易之等败,左迁陇州参军,未几逃归,还匿于洛阳人张仲之家。仲子与驸马都慰王同皎等谋杀武三思,之问令兄子发其事以自赎,及同皎等获罪,起之问为鸿胪主簿,由此深为义士所讥。”从他无耻地捧着尿壶,尾随权贵的丑恶表演看,从他背叛那位庇护他的朋友,干出出卖灵魂的卑劣行径看,这个堕落文人,把刘希夷干掉,巩固自己在诗坛的地位,那手是不会软也不会抖的。

此前此后,我们在文坛上所见识到的黑色嫉妒,还少吗?

其实,如果不是黑色,嫉妒当然不是一件坏事,任何文学上的正当竞争,总是会促进文学的进步。怕就怕这种自封正宗、只此一家、心胸狭窄、排他成性的非白色嫉妒,那文学世界应有的缤纷斑斓的局面,就会相对减色了。

为文学计,宽容应是第一位的。

荷裔美国人房龙说:“从最广博的意义讲,宽容这个词从来就是一个奢侈品,购买它的人只会是智力非常发达的人——这些人从思想上说是摆脱了不够开明的同伴们的狭隘偏见的人,看到整个人类具有广阔多彩的前景。”在作家这一行里,具有这种狭隘偏见的、不够开明的、充满妒心的同伴,他们的思维方式就是: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好,更不能容忍自己比别人差,永远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永远挑别人的不是,总是以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总是酸溜溜以绿色的眼睛看待别人,从古至今,一直到文学新时期,这种人从来是不乏见的,而且有弥来愈甚的趋势。

我们看到,挂在树上的果实,无不透出大自然精心而又平衡的生态安排,让每一颗果实拥有一方属于名下的世界。不因为自己鲜艳夺目些,就眼皮抬高小视同类;不因为本身色彩比较暗淡而自惭形秽;不因为自己饱满硕伟些,就恃强逞胜把别人挤到一边去;不因为尚未熟透的稚嫩而退避三舍;不因为自己甜蜜可口些,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地拒绝宽容;不因为有一些生涩而有人微言轻的自卑;不因为早开花早结果,就摆出老资格来恫吓后人;不因为晚了几步而忐忑不安踟蹰不前。它生在那个位置上,就注定了它是不可替代的,好也罢,不好也罢,它就是它,别人既不能奈何它,也无法改变它。嫉妒,它要生长;不嫉妒,它也要生长。总的历史走势,就是这样不停地前进着的。

文学的生态平衡,其实也应如此。天地如此之广漠,空气如此之清新,阳光如此之充足,雨露如此之丰美,每一颗果实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这就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局面了。人们总是赞叹大自然,它之所以伟大,就因为有这份自由。若是哪颗多事的果实,嫉妒得非要伸出头来,探出手来,管别人的长长短短;若是哪颗不自量力的果实跳出来,嫉妒得非要大家以它的意志为意志,再说些煞风景的话,做些煞风景的事,那就十分地败兴了。

所以,要是说西方的嫉妒,白色较多,而东方的嫉妒,黑色较多,或许接近于事实。但文坛,由于“文人相轻”的缘故,这类嫉妒便是黑白交杂,竞争与伤害就兼而有之了。为了文学,但愿化黑为白,你写得好,我要写得比你更好,而不是你写得好,我就把你干掉;从此多一些竞争性的白色嫉妒,少一些伤害性的黑色嫉妒,那样,也许文学的盛唐景象便不会远了。

同类推荐
  • 爱要怎样千回百转才死去

    爱要怎样千回百转才死去

    作者着眼点在这些传奇人物“惊世骇俗”的婚恋史,以民国那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为背景,以一批最敏感、最有才情的男男女女为主角,妙笔生花,风趣幽默,为我们讲述了那个时代、那些人的令人唏嘘的人生和爱情往事。读的时候,你会不停地笑,笑过之后,你会觉得悲。悲欣交集后,你会觉得对人生的理解变得不同了……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凡尘清唱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凡尘清唱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山水游记和旅行随笔,他们对遥远的故乡有无限眷恋,他们对壮美河山有无限热爱,他们在晨曦中聆听乌儿的鸣唱,他们在夕阳下眺望凡尘都市……他们一路行走,留下一路芬芳美文,让我们沉浸其中,呼吸一下江南潮湿温润的空气,感受一下北方人的豪爽气魄!
  •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一首老歌,一段时光的印记。不再着意去找的老歌,如同抛在身后的似水流年。歌总是会唱几支,可偏就唱不全的那首让人心痒,一句半句的随风落在耳朵里,惊鸿一瞥,却又生了根似的,挥之不去。
  •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人,存于天地间,就是为了既美又好地活着。我们努力做美好的事情,留给这个美丽的世界一个美丽的背影。世间美好的事情太多,一个人所能展现其最为美好的地方,我以为永远是在爱情里。关于爱情,想起的总是太多太多,多到让我这样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无法用一两个词汇形容。爱情里的悸动、热烈、暧昧、痴缠、忧伤……每一种滋味在回忆里不免有无可奈何的惘然,正是这一点惘然构成了爱情里一个永恒的词汇:美好。在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一个美好的人,谈一场美好的恋爱,然后用岁月的酒浆将记忆灌醉,留待老了的时候,每开封就微醺,还没品尝已经沉醉其中。
  •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千家诗》是我国明清时期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虽然号称千家。
热门推荐
  • 九卷冥书

    九卷冥书

    九卷冥书;以“灵异”为主题,但每一卷都有其不同的内容,一共分为九卷。悬疑惊悚,但不恐怖。穿越每一个世界都有一扇门,门的另一边会有专门的接引者。他们有时会让你回头看,看看自己身处的这个世界里,你不曾见过的美丽,有时会带你向前行,去了解一下其他的世界里拥有多少斑斓。也许只是一场梦的时间。但却发生在现实世界之中。人世间不单单只有人类的存在,更有很多来自于其他世界的生灵,漂浮在人世之中。我们没有看见,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与其沟通。想要了解一下其他世界么?想要寻求一下一生之中从未有过的刺激,与鬼怪交个朋友么?想要学习一些人类科学屏障以外的文化传统么?请翻开此书,九卷冥书会告诉你;那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权倾逆天妃

    权倾逆天妃

    “父皇、母后,筱泪回来了,筱泪想你们。”一个人,竟然活了三次。她本是高界公主,三岁的一次贪玩,竟让她失足掉下悬崖,让她穿越到二十七世纪。见识到它的宏大。活下去,活下去。信念跟自己说话。想了许多办法,回不去。生活所迫,四岁的她成为了一名特工,执行任务从没有失败,这让她成为了A级特工。可就在她十一岁执行一起任务时,她竟穿回去了。可没有让她回到高界,而是另一个大陆的低界。看她如何回家。回到高界后,原本高兴的心情,被告知了一个消息,顿时晴天霹雳。
  • 狂王

    狂王

    人介、地介、天介、玄介、传介、古介。我狂,因我是狂战士。我狂,因我有狂的实力。我狂,因我叫你死你必死。
  • 我和天书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和天书不得不说的故事

    天地间自古有天书的传说,于是,关于天书,人们展开了撕杀,谁笑到了最后?于是我们的男主林冰穿越成了一个和尚,一路打怪升级,喝酒把妹,闲了翻翻天书,好不自在。
  • 不等你了

    不等你了

    看着坐在身旁和男朋友吵架跑出来的小女孩,他和小女孩说起了他和她的故事,他和她从未开始的爱,却早已渗透到心里的依恋,她给他最后的话,那一句我不等你了
  • 余生只爱一个顾敏

    余生只爱一个顾敏

    十八岁那年,几个人相遇,相爱;二十岁,一段虐心三角恋;二十一岁,她为他自首进监狱;二十二岁,他决定离开她;二十五岁,她出来后和那个他结婚;二十六岁,真相大白;二十七岁,她做出最后抉择。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本书是山东省委党校组织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教材之一,这套系列教材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书中紧密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深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方针、政策、步骤、途径等。全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国企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内容进行阐述。
  • 校草的专属小傲娇

    校草的专属小傲娇

    尚南和柴子轩同居住在一起,尚南是一个文艺傲娇的平民女孩,柴子轩则是脾气暴躁的少年。。。在尚南家发生了很大的变故后柴子轩依旧不离不弃,在柴子轩需要温暖的时候尚南也一直在他身边,他们之间又会擦出什么爱情的火花?
  • 猎鹰计划

    猎鹰计划

    长生不老这个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在今天得以实现。如果你想永生永世守护自己所珍惜的东西,如果你想永葆青春,如果你想亲眼见证几千年以后人类的发展,就不妨加入鹰组织。你的愿望马上就会实现,长生之术将呈现在你的面前。谎言是需要用眼睛去发现的。长生不老的谎言注定要被猎鹰集团所揭穿,而市民们被蛊惑的心也将注定被猎鹰集团所唤回。一场史无前例的猎鹰计划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