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9200000012

第12章 重视人才等于创造财富,打造人才方能产生奇(1)

如果你认为我们是疯子,请你离开;如果你专等上市,请你离开;如果你带着不利于公司的个人目的,请你离开;如果你心浮气躁,请你离开。在这个社会的商业活动中,不缺尽心尽力的人,而是缺真正往前挪动一步,在关键时刻能够为整个团队扭转局势的人。

选项目还是选人。我觉得项目和人不应该是矛盾的,优秀的项目必须有合适的人,优秀的人也必须要有合适的项目,然后再加上合适的时间才能成功。

有业绩没团队合作精神的,是“野狗”;和事佬、老好人但没有业绩的,可以定义为“小白兔”;有业绩也有团队精神的,是“猎犬”。

业绩好,价值观也好的员工才是我们要的这种员工,是我们要的明星,所以我们所有人都要往这儿去靠。

价值观才是通行证

招聘新员工时,我们主要看他们本身是否诚信,是否能融入企业,是否能接受企业的使命感和价值观。

——马云

“什么都可以谈,只有价值观不能谈判”,这就是马云对待价值观的态度。什么是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呢?那就是提炼为“六脉神剑”的企业文化。

“六脉神剑”简单说来,一是“客户第一”,关注客户的关注点,为客户提供建议和资讯,帮助客户成长;二是“团队合作”,共享共担,以小我完成大我;三是“拥抱变化”,突破自我,迎接变化;四是“诚信”,诚实正直,信守承诺;五是“热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六是“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和平常的心态做非凡的事情。

在阿里巴巴,“六脉神剑”是用人的第一标准,招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如何考核人,都以它为标准。

在中国供应商项目启动之初,正是用人之际,按理说直销团队应当优先招有经验和有客户资源的人,可阿里巴巴却没有这么做。它是以企业文化第一,价值观第一,最后才是能力的要求来进行招聘,将那些不能接受阿里巴巴的价值观,不能和团队配合的人都拒绝了。“招聘新员工时,我们主要看他们本身是否诚信,是否能融入企业,是否能接受企业的使命感和价值观。”而且,“如果你认为我们是疯子,请你离开;如果你专等上市,请你离开;如果你带着不利于公司的个人目的,请你离开;如果你心浮气躁,请你离开。”

这就是阿里巴巴用人的第一标准。在马云看来,价值观比销售经验要重要得多。技能是可以培养的,可诚信和热情“是很基本的品质,很难培养。公司从事的是诚信体系刚起步的电子商务,我们自己首先必须诚信。一个人如果不诚信,即使他能力再强,我们也不要。同样,如果你不热爱公司,不喜欢阿里巴巴的文化和氛围,我们也只能割爱”。

这是马云对人才的看法,进入阿里巴巴,就必须要认同阿里巴巴的文化,认同阿里巴巴的理念。他还说:“现在有人把阿里巴巴看得很高深,其实我们的门槛并不高。很简单,我们需要的人才,一要讲诚信,二要有学习的能力,好学的精神,三要有拥抱变化的能力,四要乐观上进。具备这四方面的素质的人,我们都要。”

招聘时初步筛选出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这仅仅是最初的要求。进入阿里巴巴后有一个月的专门培训,每个新员工都要参加。通过培训,向新员工宣扬阿里巴巴独特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而在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中,业绩只占50%,余下的50%是有关价值观的考核。如果只是工作业绩非常出色,但不符合阿里巴巴的价值观,那也不能通过考核。

马云用了这么一句话来概括阿里巴巴员工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今天阿里巴巴的员工我们要求诚信,学习能力,乐观精神,和拥抱变化的态度!”凭借“六脉神剑”这个用人的第一标准,阿里巴巴聚集了一群有着共同梦想、共同价值观的平凡人。但是,这些平凡人在一起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留下的永远是猎犬

“有业绩没团队合作精神的,是‘野狗’;和事佬、老好人但没有业绩的,可以定义为‘小白兔’;有业绩也有团队精神的,是‘猎犬’。”

“业绩好,价值观也好的员工才是我们要的这种员工,是我们要的明星,所以我们所有人都要往这儿去靠。”

——马云

马云在挑选人才时,与大多数企业唯业绩论不同,他更为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品质,也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优秀的人才不能与企业有共同的使命感、价值观,马云就会请他离开。在阿里巴巴,这价值观就体现为认同“六脉神剑”的企业文化,即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激情、诚信、敬业。

阿里巴巴在对一个人进行评估考核时,个人业绩的打分与价值观的打分各占50%。它将员工分成三种类型:有业绩没团队合作精神的,是“野狗”;和事佬、老好人但没有业绩的,可以定义为“小白兔”;有业绩也有团队精神的,是“猎犬”。

“野狗”型的员工如果不能改变价值观,那就会被“杀掉”,坚决清除,不予使用。“小白兔”型的员工将会得到公司的帮助,培养使用,争取让他们早日成长起来。但如果“小白兔”没有长进的话,也要逐渐淘汰掉。“猎犬”型员工才是阿里巴巴需要的,他们会受到公司的重用,有机会接受最好的培训。

在这个考核体系中,“六脉神剑”的价值观就是阿里巴巴的天条,任何人都不能触犯。单纯的业绩不好,没关系,公司会帮助你;而如果违背公司的价值观去骗客户,一旦发现,无论业绩多好,能力多强,都必须离开。

我们可以从下面所叙述的事中看出,在阿里巴巴,价值观是高于一切的。

有一次,公司的高管们抽查销售人员的通话录音时,无意中听到了一名员工跟客户承诺回扣的事情。虽然那名员工是一位业绩十分突出的销售人员,上一个季度刚刚被评为“销售冠军”,但阿里巴巴还是把他辞退了。一个能力很强的销售员工因为改动了销售数字也被公司辞退。

用马云的话说,虽然“杀他是很痛的,但是你还得杀掉他,因为这些人没有用,他对团队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所以,对于触犯了“六脉神剑”的员工,无论其业绩多好,都要坚决清除。

“野狗”是要坚决清除的,而不能胜任工作的“小白兔”也是要逐渐淘汰的。“还有些人价值观很好,业绩很差,这些人特别好,特别热情、特别善良、特别友好,但是他业绩永远不好,那叫‘小白兔’,也要杀。”因为,“一个公司小白兔多了以后,那就是一种灾难。如果不灭掉几个小白兔,这个公司就不会前进,不会进步。”

因此,阿里巴巴实行了末位淘汰制,以此来激励员工不断积极进取,促进企业发展。“我们公司是每半年一次评估,评下来,虽然你的工作很努力,也很出色,但你是最后一个,非常对不起,你就得离开。在两个人和两百人之间,我只能选择对两个人残酷。”

最后,剩下来的“猎犬”才是阿里巴巴需要的——“业绩好,价值观也好的员工才是我们要的这种员工,是我们要的明星,所以我们所有人都要往这儿去靠。”曾经有人问马云是喜欢能干的员工还是听话的员工?马云回答说:“他必须又能干又听话,因为我不相信能干和听话是矛盾的,不是能干的人就一定不听话,听话的人就一定不能干,听话本身就是能干的表现。”

最适合的就是最优秀的

原来就做得越好的人才,到你的公司越容易出问题。这就好比拖拉机里装了一个“波音747”发动机,会把你的企业带坏的。

——马云

对一个企业而言,“人才”二字是怎么定义的?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所用?相信很多管理人士对这些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人看重学历,认为名校MBA出来的精英人物必定是人才。可马云却语出惊人:“3年来,我的企业用了很多的MBA,95%都不是很好。”马云之所以说这话,也是在切身体验后得出的经验教训,并不是随口说说的。在阿里巴巴创业早期,由高盛公司牵头的500万美元“天使基金”到位后,马云用这笔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香港和美国招募大量的国际人才。同时,马云还对外宣称“创业人员只能够担任连长及以下的职位,团长级以上全部由MBA担任”。马云后来坦承自己当时的错误是“因为有钱,我希望有高手进来”。那时,阿里巴巴12个人的高管团队中除了马云自己,其他的人全部来自海外。

接下来几年,马云又聘用了更多的MBA,包括国内大学和哈佛、斯坦福等学校的MBA,但后来95%的MBA都被马云开除了。

为什么要开除这些精英们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首先我承认我水平比较差,95%的MBA都被我开除掉了,难道他们就没有错吗?怎么可能95%都被我开除掉?肯定有错。因为这些MBA一进来跟你讲年薪至少10万元,一讲都是战略。每次你听那些专家跟MBA讲的时候是热血沸腾,然后做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从哪儿做起。”

是的,那些MBA都是精英、高手。马云并不否定那些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水平,他自己也承认“那些职业经理人管理水平确实很高,就如同飞机引擎一样”,只是,“如此高性能的引擎就适合拖拉机吗?”

在另一方面,马云评价那些MBA“基本的礼节、专业精神、敬业精神都很糟糕”,这些人“一来好像就是我来管你们了,我要当经理人了,好像把以前的企业家、小企业家都要给推翻了”。这让马云觉得很不好,他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小企业家成功靠精明,中企业家成功靠管理,大企业家成功靠做人。因此,商业教育培养MBA,首先要过的是做人关。”

后来,马云在说到当初开除MBA的事情时,认为“如果当时不做这样的手术,可能阿里巴巴就没了”。他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冬天的时候,我们当时犯了很大的错误。一有钱,我们跟任何人一样,我们得请高管,我们得请洋人,请世界500强的副总裁。我们请了一大堆人。可最关键的时刻又要做决定请他们离开。我们清掉了很多高管,这是最大的痛苦。就像一个“波音747”的引擎装在拖拉机上面,结果拖拉机没飞起来,反而四分五裂。”

“当时太幼稚,公司当时的发展水平还容不下这样的人。”的确,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适合的岗位要选择适合的人才,千万不能错位,错位之后成本太大”。对一个企业来说,能够做到人尽其才就是最好的。是不是人才,关键是看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上。正如西方名言所说:“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财富。”所以,“只有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同类推荐
  • 友谊赠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友谊赠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年轻人必知的66个人生建议

    年轻人必知的66个人生建议

    一个人生活没有目标,就会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甚至听凭别人的摆布。反之,如果找到恰当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就会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展现自我,直至到达胜利的彼岸。
  • 你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走出求职面试的52个误区

    你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走出求职面试的52个误区

    通过“现象透视、专家评析、走出误区、特别提示”四个部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求职实例,邀请职业研究专家进行精彩评析,将求职方法和技巧贯穿其中,明确告诉读者求职时“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无论你是初涉职场的毕业生,还是再谋职业的“老江湖”,阅读本书之后,都会迈过通往职场的绊脚石。拿到开启职场大门的“金钥匙”。最后,衷心祝愿广大读者避开求职误区,走上称心如意的工作岗位。
  • 人这辈子,要对得起自己

    人这辈子,要对得起自己

    《人这辈子,要对得起自己》是一本让爱自己变成理所当然的书。作者先跟自己说声对不起,从而向以往对自己的忽略说再见,开始做全新的自己。在我们“为谁而活”这个问题上,作者给了自己一个承诺——我才是命运之船的掌舵者。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把握当下,悦纳并不够好的自己。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翻开本书,从此大胆的爱自己,对得起自己。
  • 袁了凡的不凡事儿

    袁了凡的不凡事儿

    人的一生只要能干一件不凡事儿,就很了不起了。袁了凡干的不凡事,就是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浓缩成了一本书——《了凡四训》。袁了凡最初的名字叫袁学海。叫袁学海的这个人本来应该默默无闻,只能在平凡的世界中度过平凡的一生。可是,后来他却因一次奇遇改名为袁了凡,从此命运便发生了转折。为什么名字的改变会带来命运的改变?名字与志向、兴趣、心性有什么联系?人的名字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玄机?本书通过袁了凡跌宕起伏的一生,特别是他改名前后的人生变化,告诉我们:一个名字,传递一种心境;一种心境,带来一种命运。
热门推荐
  • 台宗十类因革论

    台宗十类因革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最基本目标,这几乎是举世公认的。长期以来各国都将经济增长视为重要的经济和政治目标。
  • 修罗刀之不灭神王

    修罗刀之不灭神王

    一个少年,一把修罗刀,一段逆天崛起的成神之路!
  • 蓬轩类记

    蓬轩类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经过的路

    经过的路

    人生之路需慢慢体会,却又匆匆而过。我庆幸在你的路上,我曾经过。即使在敏感的情绪里,在不确定的远方,我依然可以微笑面对
  • 邪王溺宠:废物逆天五小姐

    邪王溺宠:废物逆天五小姐

    她,传闻丑陋花痴,废物懦弱,谁人料想一朝穿越灵魂已变,而他,玄月大陆的超级天才,众人眼中的王者。众人对她厌恶不止,她轻笑,唯有他不离不弃每天缠着她。噢,原来拥有蛇皇子,血脉强大无比,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叫做废物?哼哼,本小姐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天才!本文更新时间不定,绝对的宠文,不虐不虐,请大家点进来哦!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七位仙药

    七位仙药

    他一出生,被上苍降下无上诅咒。少年偶遇神秘老者,为其打开诅咒缺口。为解诅咒,少年踏遍千山万水找寻七位仙药的下落于是,一段逆天强者的征途,在这里拉开序幕……
  • 何以清诚欢

    何以清诚欢

    元族的最后一位王子、继承人——元记。从小背负起重建家族的责任!当一场命中注定的爱情悄然来到他身边,他该如何抉择?是选择为爱放弃复仇?还是继续复仇之路?
  • 盛世娇妃:殿下宠我不

    盛世娇妃:殿下宠我不

    重生一世,他想要守护前世未能珍惜好的情感,故此,这一世他决定好好宠!宠!宠!——在懵懂无知的年龄,我们相遇;在最好的青葱年华,我们相爱;在你暮年的鬓发时光,我们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