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4600000055

第55章 附虚云大师经历摘要及嘉言录(3)

好耳朵就是顺风耳,什么话一听到,都知道说的什么。好肚皮就是和弥勒菩萨的布袋一样,大肚能容撑不破,遇缘应机,化生办事,把所见所闻作比较研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贪欲,抱定慈悲喜舍,实行六度万行,打破愚迷邪痴,圆满智慧德相,庄严功德法身。若能依此处世为人,那真是处处总是华藏界了。

19.静坐之重要:妙法莲华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因为静坐这一法,可以使我们脱离尘劳,使身心安泰,使自性圆明,生死了脱。一须臾者,一刹那之间也。若人以清净心,返照回光,坐须臾之久,纵不能悟道,而其正因佛性已种,自有成就之日。若是工夫得力,一须臾之间,是可以成佛的。

20.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曰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曰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曰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

21.修行用功,贵在一心。

22.因为你我无始以来,被七情六欲所迷,从朝至暮,总是在声色之中过日子,所以沉沦苦海。

23.年轻不知好歹,把宝贵的光阴混过了,老病到来,死不得,活不得,放不下,变为死也苦,活也苦。这就是“早不预修,晚年多诸过咎。”

力,方为上计。25.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26.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断恶修善为行。

27.现在你我生死未了,就要生大惭愧心,发大勇猛心,不随妄想习气境界转。

28.做功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功夫。能不起分别心,无心任运,就不生烦恼;心若分别,即成见尘,就有烦恼,就被苦乐境界转了。

29.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30.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滚来滚去。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

31.食也有利有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古人一心在道,野菜充饥,必定菜根香。如潭州龙山和尚那样:“一池荷叶衣无数,满地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生,不能脱死。若佛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乐。

33.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明天一样干;今年不成功,明年一样干;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34.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

35.凡关世道人心者,莫不疾首痛心,力求和平挽救人心,使归正轨,重仁慈不重武力。勿贪口腹,见利忘义,则杀心不起。杀机若息,劫运潜消矣。

36.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此五戒名曰学处,又名学迹,是在家男女所应学故。又名路径,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路。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

37.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闻,哪知因果理彻,如影随形,38.人的投生,起首由于淫欲,及至出生后,就以财为主。广慧和尚劝人疏于财利,谓:“一切罪业,皆由财宝所生。”所以五欲第一个字就是财。人有了钱财,才有衣食住,才想女色,娶妻妾。人若无财,什么事都办不成,可见财的厉害了。

39.妄想来了,就让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40.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

41.人身造化和天地一般,身心动静、行住坐卧,要顺时调护。

42.出家有四种:

①身出家,心不出家——身参法侣,心犹顾恋。

②身在家,心出家——虽受用妻子,而不生耽染。

③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心不生顾恋。

④身心俱不出家——受用妻子,心生耽染。43.罪障之中,淫为首要。因淫损体,遂杀生补养,而盗妄等恶,亦随之而至。

44.男子见了女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女子;女子见了男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男子,以杜妄想。

45.跏趺坐时,宜顺着自然正坐,不可将腰着意挺起。否则火气上升。过后会眼屎多,口臭气顶,不思饮食,甚或吐血。

46.用功太过急迫,觉心中烦躁时,宜万缘放下,功夫也放下来,休息约半寸香,渐会舒服,然后再提起用功。否则,日积月累,便会变成性躁易怒,甚或发狂着魔。

47.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未能进步者,病在说食数宝,废弃因果律仪,此通弊也。若禅者以打成一片之功夫来念佛,如斯之念佛,安有不见弥陀。如念佛人将不念自念寤寐不异之心来参禅,如斯参禅,何愁不悟。总宜深究一门,一门如是,门门如是。果能如此用功,敢保人皆成佛。那怕业根浓厚,有甚习气不顿脱乎。此外倘更有他术能过此者,是则非吾所能知也。

48.每叹学道之士,难增进胜益,多由偷心不歇,喜贪便宜。今日参禅,明日念佛,或持密咒,广及多门,不审正助,刻刻转换门庭。妄希成佛,毫无佛行,造诸魔业,共为魔眷。待至皓首无成,反为讪谤正法。

49.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文》所说“若有见我相,乃至闻我名,皆发菩提心,永出轮回苦”。你行为好,就是教化他,不要令人看到你的行为不好,而生退悔心,这会招堕无益。

51.修道如栽田,谷子变秧,插秧成稻,割稻得米,煮米成饭。佛性如种子,众生本性与佛无异,自心是佛,故曰佛性,这种子和秧稻米饭相隔很远。不要以为很远,就不相信这种子会成饭。成佛所以要先有信心,即把种子放在田里,等它发芽变秧,这时间又怕焦芽败种,错过时光,就是说修行要学大乘,勿误入小乘耽误前途。插了秧以后要锄草,等于修道要除习气毛病,把七情六欲,十缠十使,三毒十恶,一切无明烦恼都除净,智种灵苗,就顺利长成,以至结果。

52.孔子《论语》二十篇,第一句说:“子曰学而时习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说也。孔子教人将学过的东西,时常温习,语默动静,念念不忘;若所学仿佛大意,功夫就不相应,不究竟了。世法佛法都是一样,要学而时习之。

53.更须自己勤奋,不可依赖他人。阿难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贵,出家从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但仍须自己悟修,不能假借。

55.一心念佛,起行宜辨正助,或念佛为正,以余法作助,余法都可回向净土。念佛贵于心口不异,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功,何愁不到极乐。

56.世俗人每每不知恭敬三宝,实在可怜。他们有的用什么烧猪、鸡鱼供养观音菩萨。既犯了杀戒,又不恭敬。有一次,我在上海时,正遇梅兰芳在上海演戏。有某居士包一个厢位,花数百元请我看戏。我告诉他说:“八关斋戒弟子,尚且不可看戏,何况我出家的僧人!你请我看戏,无异烧猪供菩萨!”那个人叩头悔过说:“我今天花了几百元得到开示,知道敬僧的道理了。佛法无上,贵在用心!”

57.自己终日思想,确可转移心境。譬如我从前幼时在家垂辫发,衣俗衣,终日所触所想无非俗事。晚上做梦,无非姻亲眷属种种俗事。后来出家所作所思不出佛事,晚上做梦亦不外念佛等等。

58.吾人如能发心勤修勿怠,则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以至十地,亦自得步步进益,以达等觉妙觉。而三界七趣,无非幻妄所现,原本不出一心。即一切诸佛之妙明觉性,亦不出一心。是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香严童子可说即是我鼻,梵菩恶罪福等相;四圣心净故,则现威德自在光明赫奕慈容德相。故经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是故苦乐由心,炎凉自我,自心作业,自身受报,唯圣与凡,但问自心可矣。

60.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摄心。妄心若摄,分别不起,爱憎自无,种种恶业,何由而生!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

61.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断除贪嗔痴,则诸恶不起,自能众善奉行。故摄心二字岂独挽救人心,维持世道,果能摄心一处,无事不办,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62.佛法是体,世法是用。体是理,是真谛;用是事,是俗谛。要知二谛圆融三昧印的道理,不融通就落于偏枯。如离体表用,是凡夫凡情;离事讲心,是不明心地。真俗二谛,名目很多,真是体,俗是用;戒定慧体用都得,都是一个心地中生出种种名字,若能融会贯通,则条条大路通长安。

63.修行要在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要在四威仪中,以戒定慧三学,除贪嗔痴三毒,收摄六根如牧牛一样,不许它犯人苗稼。

同类推荐
  •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以升真元化洞天享誉于世。武夷山道教文化不仅渊源久远,积淀深厚;当代又有发展,不断传扬。2012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合作,广泛搜集相关史志文献记载,开展田野调研,首次对武夷山道教文化之历史、现状、神仙、人物、宫观、科仪、音乐,及其旅游价值等,做了比较完整的阐论,并附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资料。此文集可资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借鉴,也为学术界进一步发掘武夷山道教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线索。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心的本质,即是宇宙的本质。禅的本质,是觉醒的心。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开发觉醒的心。唯有找到内心深层的宁静,你才有能力面对自己,享受安静。放慢脚步,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自性花开的声音。本书收集了十余篇法师对观心、修心的禅修开示,从禅修的方式观照内心。修心是修行的核心,调适内心的贪嗔痴,方能从生活中各种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述人生快乐的源泉来自于净化的心灵。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本书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爱恨晴雯、神秘妙玉、知心紫鹃、花香袭人、淡定岫烟、诗意死亡、豪放宝琴、清醒鸳鸯等。
  • 帝王令

    帝王令

    战鼓起,将军啸。百万雄狮啸山河。帝王令,千军葬。尸骨千千万。
  • 根源在上

    根源在上

    这是一个男人的故事吧。或者说,这是一个属于“人”的故事。根源在上,众生在下。绝对的真理蕴藏在根源之中,欺诈谎言并不存在。汝为使徒,以观天意。男子只是一个人罢了,仅仅是一个人而已。活着,生着,存在着。迷茫着,恐惧着,愤怒着,释然着。最终的最终,是毁灭还是新生?愿根源与你同在。
  • 邪魅魔尊太无耻:求扑倒

    邪魅魔尊太无耻:求扑倒

    某房间传出;嗯嗯,啊啊;唔唔的叫声......某女咆哮;墨子安不就是帮你按个摩,你至于叫成这样吗,某男;我嘴长在我身要你管.....天啦这里的猪竟然还会说话难道世界玄幻了……美女,魔兽,快快到我的怀里来。
  • 五界轻浮

    五界轻浮

    初出茅庐江湖路,小试牛刀抱玉玽。崭露头角初生翭,驰骋沙场胜等俦。骁勇善战万候溝,横扫千军石惊麱。运筹帷幄千里行,叱咤风云自得逌。震古烁今谁人敂,问鼎中原与天同。无坚不摧已孤独,威震四方梦恍惚。所向无敌有水流,一统江湖性中匓。神洲一去门前篝,五界轻浮任畅游。
  • 乾坤觉

    乾坤觉

    一位极其平凡的少年,因自身所发生的事情,导致家中突遭劫难,幸得武当掌门点化,青梦所伴,让他感觉到家的温馨,然而一切却不那么美好,魔界的入侵,带走青梦,武当上下皆为震撼,为保正道,与魔相战,最后还得太平盛世。
  • 天依当道:皇上我只要钱不要你

    天依当道:皇上我只要钱不要你

    当腹黑少女遇到热情美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夏天依一人有三个身份
  • 储神

    储神

    千年神魔之战,众神魔陨落。万千之躯体成就无上圣躯。千年后应上古因果。承载无上圣躯了却千年夙愿超脱三千无上大道,证道成神披靡苍穹号令众生。且看、穿越异世的陈浩阳如何逆袭而上一路热血杀伐红颜相伴最终踏上苍穹之巅。
  • 人生提醒:心态篇

    人生提醒:心态篇

    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你才能每天保持饱满的心情。心态好,运气就好。精神打起来,好运自然来。记住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积极的心态,一旦失去他,就跳出去,要学会调整心态,有良好的心态工作就会有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 网游之邪剑至尊

    网游之邪剑至尊

    一梦醒来,回到十年前的高中时期……这一世,我要杀尽前生害我之人,屠尽今世阻我之辈!这一世,我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一世,我要让这天,再也遮挡不住我的眼!这一世,我要让这地,再也埋葬不了我的心!……妈妈:“还不快点去做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