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4600000050

第50章 自助让生活鲜活多姿(2)

第二天一早,小和尚惊叫道:“师父,这下可全完了,草籽基本上都被大雨冲走了!”

老和尚走过来,缓缓地说道:“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点点绿意。小和尚高兴地拍手欢呼。师父看到后说:“随喜!”

为人处世之道就是不要刻意地去强求,去改变任何人或者物,正所谓“遇事强求,徒伤感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要顺其自然,不抱怨、不躁进、不强求、不悲观、不慌乱、不忘形。这是一种大觉悟,只有心性旷达才能以柔克刚,以智胜勇,人生才能顺畅圆满。

给内心一份温暖

生活原本是个多面体,不只你看到的那一面,只是你太在乎苦恼而忽略了美好,想想暖人心的那些小事,心暖暖的,生活就鲜活起来。

人情冷暖、世事变迁常让人们感到生活的苦涩和无奈,有些人因此变得冷漠,有些人变得暴躁……很多人失去了原本单纯的个性,陷于苦恼和感慨之中。其实放在心里的这些苦恼还是要自己来承受,承受的多了,人就累了倦了,心会觉得苍老而失去活力。所以常常记得给自己一份温暖,生活原本是个多面体,不只你看到的那一面,只是你太在乎苦恼而忽略了美好,想想暖人心的那些小事,心暖暖的,生活就鲜活起来。

很多人会因为金钱、权势失去了原本的单纯和天真,变得冷漠或是暴躁,由此平添了很多苦恼。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做事、说话不可能十全十不追究,也许他更愧疚,更容易改正,何必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放呢!好鼓不用重锤,别人如果有不是,我们需要的是善意地提醒他一下,点明了,他知错了,下次注意改正,就行了。这个人知错不改,一而再、再而三,那他就不会做事,也不会做人,总有一天他会吃亏甚至受到惩罚的,我们又何必动怒而不开心。无论是非对错,先给自己一点温暖,让心暖起来不是更好吗?

有句话是:“善人善己,恶人恶己。”其意思是:你有善待别人的心态,必然产生善待的言行;你善待别人,别人就会善待你;反之,你恶待别人,就是恶待自己;你今天恶待别人一寸,别人定会在明天恶待你一尺,甚至一丈。与人为善,宽以待人,多了许多和气,少了许多怨恨,多了很多朋友,少了很多仇敌,环境宽松,心情舒畅,工作、生活就会好生痛快、惬意!

生活中有很多温暖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从前,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位中年邮差,他从刚满20岁起便每天往返50公里的路程,日复一日将忧欢悲喜的消息送到居民的家中。就这样20年一晃而过,人事物几番变迁,唯独从邮局到村庄的这条道路,从过去度过他的人生时,心中总是有些遗憾。有一天当他送完信,心事重重准备回去时,刚好经过了一家花店。于是他走进花店,买了一把野花的种子,并且从第二天开始,带着这些种子撒在往来的路上。就这样,经过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他始终持续撒播着野花种子。

没多久,那条已经来回走了20年的荒凉道路,竟开起了许多红、黄各色的小花;夏天开夏天的花,秋天开秋天的花,四季盛开,永不停歇。

花香对村庄里的人来说,比邮差一辈子送达的任何一封邮件,更令他们开心。

踩脚踏车的邮差,不再是孤独的邮差,也不再是愁苦的邮差了。那些能够侵入人们心底的东西才能给人以温暖。

虚云大师求佛修行的数十年遭遇到很多人情冷暖的事情,但是他没有为这些事情所影响,而是一次次战胜了自己,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内心承受的苦恼多了人就容易累,心就会苍老而失去活力。人们只有调节好自己才能不使自己因为人情世故而苦恼,给自己一些温暖,生活就会变得鲜活多姿。

塑造自身才是最重要的

佛说修行,修的是自身。相信自己是最好的,你就会成为最好的。

很多人都喜欢从别人那里得到肯定的目光,以炫耀自己的成就有多高,其实我们自己才是衡量成就的标尺,人生在世不一定有多么辉煌的事业,关键是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否快乐。

人生中的成就并不是成功就可以衡量的,无论谁走在你前面,或者你走在谁前面,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静下来问问自己,这是自己想要的吗?这样能使自己内心得到快乐吗?

佛说修行,修的是自身。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新的寺院落成后,老和尚告诫小和尚,要自己动手塑造佛像。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咱们是不是应该找一个佛像照着塑。”老和尚回答说:“不,照着自己的模样塑就行。”小和尚不解地说:“照着师父的样子塑可以,我可不行!”老和尚笑道:“这样吧!我照你塑,你照我佛。你我的德行和模样都可以塑成佛,世界上还不平添许多向往成佛,可以成佛之人吗?”

的确,无论什么样的佛,当初也都是平平常常的普通人而已,他们是因为用心修行才一步步把自己塑成佛的。自己在自己心中的画像,往往就是自己的外在形象,所以我们在心里将自己塑造成什么样,往往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塑造自身很重要,虚云大师一生中都在不断塑造自己。虚云大师一生爱国爱教,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和圆瑛、赵朴初等20人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佛教协会,倡导全国佛教徒组织起来,参加爱护祖国和保卫世界和平的运动。虚云大师一生正信正行。他从19岁出家之后,历经三朝五代,不论时局如何变化,从未放弃过佛教信仰。坚持搞好道风建设和佛教自身建设,特别是提出了“农禅并重”的思想,重振禅门宗风。虚云大师一生处世不惊。他的一生虽然经历坎坷,备受许多磨难,他都能从容面对、泰然处之,体现了一位德行高尚,修行有素的出家人的宽阔胸怀。

虚云大师一生艰苦朴素,在他的百年佛教生涯中,他修建了近百所寺院。每开辟一处都是结茅而居,僧装束身,粗茶淡酿成立之初,就有不少人推荐他担任会长,但他以身体不适为由,坚辞不受,最后盛情难却,接受了名誉会长一职。他建好的寺院总是交由他人管理,从不以功自居。

大师一生致力于佛法,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塑造自己的形象,堪称典范。我们也要从自身抓起,塑造自身,以求内心真正的快乐。

消除内心的嗔恚

如果人人都能够处处忍耐克制,消除自己嗔恚的劣根,善待他人,与人和睦相处,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极乐世界。

性情是一种修养和内涵,人的修养越高,就越安静从容,也就不会轻易发作。发脾气是情绪的发泄,发泄情绪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阻碍了真正的智慧,所以,想要不失智慧,就要提高境界,保持理性。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火为嗔恚之火,一发脾气,虽有好名闻,也会被嗔恚所破坏,因为人不喜见也。

佛家教化世人不要有嗔恚之心的故事也颇为多见,白隐禅师是日本江户时代有名的禅僧,从不追逐名利,终生住在乡下的小庙里,以著作和说法来度化众生,培养出了很多名僧,如东岭圆慈、峨山慈棹。

一次,一个武士慕名前去拜访白隐禅师,见了面后,武士观一下呢?”

白隐禅师听后,沉默了几分钟,突然破口大骂,而且用语极其恶毒。

对于这种突发状况,武士非常震惊,没想到一向德高望重的白隐禅师会如此粗俗,但他还是以一个武士应有的修养克制着自己内心的怒火。

但是,白隐禅师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且越来越过分,甚至嘲弄武士的剑连只老鼠都砍不死。

武士终于忍无可忍,拔出腰里的佩剑刺向白隐禅师,并骂道:“你真是岂有此理,我诚恳地来求教,你怎么可以出口伤人,如此羞辱我呢?”

杀气腾腾的武士用剑尖指着禅师的鼻子,一步步把禅师逼到了角落里。白隐禅师退到柱子后面,面不改色地说:“你不是要我带你参观地狱吗?现在你不是已经看到了吗?这就是地狱。”

听了白隐禅师的话后,武士一愣,察觉到自己的失态,明白了禅师的良苦用心,连忙扔掉剑,跪在地上道歉:“对不起,禅师!刚才是我鲁莽失态了!请您原谅。”

以身处极乐世界也可以身处地狱,关键是看你怎么对待人生。如果人人都能够处处忍耐克制,消除自己嗔恚的劣根,善待他人,与人和睦相处,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极乐;如果斤斤计较,事事与人为难,尔虞我诈,相互攻击陷害,我们的世界就只能是地狱。所以,我们一定要以一颗善良的心来面对世界。

拥有坚强的心

生活中有很多挫折,只要拥有一颗坚强的百折不挠的心,生活就会多姿多彩。

生活不会一帆风顺,在难以预期的挫折中,我们许多人只会感到无所适从,随之而来的便是泪水朦胧了双眼,看不清前行的道路。一位哲人曾说过:“虽然屡受打击和磨难,失去了很多的东西,但你始终都要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这样才会有美梦成真的希望。想要承受住风雨的侵袭就必须使心变得坚强。”雄鹰傲击长空,必须千万次的从悬崖绝壁中坠落再腾飞;春蚕破茧,化而为蝶,要先体味作茧自缚的日日夜夜。如若没有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隐忍和痛苦,生活不过是一幅浅显易懂的工笔画,很难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年轻人去见一位得道高僧,年轻人恭敬地问高僧:“请问,怎样才能成功呢?”高僧却留下了花生仁。高僧又说:“再搓搓它。”年轻人照着他的话做,毫无疑问,它的红色的种皮被搓掉了,只留下白白的果实。高僧再让他捏,年轻人用力捏着,但是他的手无法再将它毁坏。高僧又让他搓搓,当然,什么也搓不下来。

高僧告诉他:“花生虽屡遭挫折,却有一颗坚强的百折不挠的心,这就是成功的秘密。”

每一个成功人士成功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历经磨练人才能变得更加坚强。所以说不幸和挫折如同一块磨刀石,它可以磨掉人不够成熟、不够坚强的部分,去掉人的骄气与娇气,打造人的韧度,促使人更踏实,更坚定地前进。

同类推荐
  •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命运的问题,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因缘,探究人的欲望与牵挂。人如何可以心无挂碍地坦然面对。满遭损,谦受益,是生活中的智慧,也是人生的大道理。本性禅师在这一册中,举了很多现实中的案例,说明一些禅学大道理。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本书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

    本书讲述了一个传奇而不息追求的当代高僧,一段中国佛教曲折而多变的历史,是一部让人获得文学快感与佛学修养的读物。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生命的本质,开篇就在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性禅师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现世的尊严,和来世的拯救。在探究生死的过程中,回答了何为解脱这一问题。
热门推荐
  • 暗夜传奇

    暗夜传奇

    师门被灭,他背负着振兴师门和复仇的重任。异族侵略,他牢记着师门的训诫守土卫国。面对旧日的仇恨和国家的兴亡,他挣扎徘徊。最终,他又将塑造怎样的暗夜传奇?
  • 血煞骷髅

    血煞骷髅

    一个与地球源远的世界,富有远古神话色彩,穿插洪荒太古,云易变成一只骷髅降临了,而且还是血红色的,传说,命里带煞,会遭雷劈!
  • 倾世九歌:凰临天下

    倾世九歌:凰临天下

    她,异世杀手,意外穿越,废材一枚,家人却对她照顾至微,公主挑衅?无视,小角色浪费时间。。。他,表面冰山,内心腹黑,她怎么就招惹了他呢?“丫头,想知道怎么招惹我的?”....废话,知道了原因一定不会在招惹到你这妖孽。“我若说你天生就是来招惹我的,信么”
  • 这一次,谁又与谁相遇

    这一次,谁又与谁相遇

    给大家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一只猫和一只老鼠,一天老鼠跟猫表白了,但却被猫拒绝了..老鼠伤心的离开了,当老鼠离开后,猫转过身,留下了眼泪...不是相爱就可以在一起...
  • 顾若有爱

    顾若有爱

    五岁那年,沈绊遇见八岁的顾若。二十岁那年,他毁了她全家,他却说因她父亲所起。她远走高飞,消失五年,直到五年后,她回来,却听到他和别人订婚的消息。五年前的栽赃陷害,五年后的报复,迎接两人的将会是什么结局?
  • 倾年倾月

    倾年倾月

    “你叫什么?”男孩问道“宋倾尘”她乖乖的回答他,她害怕这个男孩随时会扬起拳头向她砸过来“宋—倾—尘”他重复的念着她的名字“好了,你以后就跟着我了,这里我是老大,他们听我的,谁欺负你告诉我,我帮你揍他!”男孩用特别快速且又神气的语气说道“真的?”宋倾尘傻傻的问了一句“我骗你不成!你去问问,咱大院谁不认识我裴斯年的”他有些急切地说道
  • 神级小家丁

    神级小家丁

    何为佛,何为魔。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年轻大学生林阳,因开启特殊天赋,被神秘强者选中,来到一个浩瀚的武修世界,意外成为大宁帝国莽城薛府的一名低级家丁,从此踏上逆天征程。家丁也是人,只待鲤鱼跃龙门!有朝一日冲天起,踏尽天下魑魅魂!
  • 修仙历险记

    修仙历险记

    修行路上无捷径,不想多说,升级冒险流,胡言乱语,一塌糊涂。
  • 才女江湖:举世之尊

    才女江湖:举世之尊

    她,眉目如画。她,灵巧机智,她,身份特殊,她,勇敢果断。她,行走江湖是否遇到真爱?她,是要一步登天还是自给自足?看她,如何一统江湖!
  • 苍之下

    苍之下

    一个化名田九的小厨师,来到在倚剑山。于是故事便从这里开始,也许故事早已开始。…………"上田下口,乃上古之周。我人前言九,背后就是仇啊!"田九背对着北境最庞大的城池无声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