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4200000007

第7章 临帖与审美

(之一)

临帖是书法学习的重要方法,但是怎样临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下纷纭,无非“点、画、撇、捺、间架结构”之属,当然这是必要的,但这只是临帖学习中的一部分。本人以为,还有另外许多工作要做。概括起来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对所临碑帖的美学特征加以理解,提高、纯化个人的审美意识,增强对碑帖的鉴赏能力。通过临帖,缩小自己的审美观念与碑帖的美学特征之间的差距。

书法的写作过程,是受大脑支配的,字的风格是由审美情趣(或审美意识)决定的,为什么男人的字“雄”,而女人的字“柔”?这是由于男女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不同的缘故,尽管临帖的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这是客观规律。

羲之云,“意在笔先”,就是要求临帖者要遵守这个客观规律。但这句话被一般人理解为“如何用笔和结字”应在落笔之前。对此,鄙人不以为然,审美定势(审美知识的长期积累,在一个人思想上形成相对稳定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标准)应作为落笔之前的第一位的“意”,其次才是“如何用笔和结字的‘意’”。按照唯物认识论的观点,审美意识活动是大脑的属性,外界各种美的事物,山川之雄峻、捐躯之悲壮、星辰之迷离、小流之温柔等对大脑的反复刺激,并经过大脑的整理分析之后,在审美观念上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识别体系和衡量标准,这种“体系”、“标准”在临帖时就表现出来,它控制着用笔轻重、顿挫节律、行笔方向、点画配置等,从而形成不同风格的字。所以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情趣这些思维形式都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也是临好帖的内在决定因素。对初学书法的青年人来讲,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和提高,努力在审美意识方面尽量贴合碑帖的特征,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临帖效果;对待儿童,辅导老师应在为其选帖时审情度势,从其审美特征出发,因材施教,适可选帖。

审美意识和世界观一样,是人人都有的,当然深度不同,类别各异,而且在随时不断地变化。

审美意识的训练是临帖的重点项目,这不是“唯我是美”。如前所述,审美意识来源于外界美的事物,是客观事物在大脑思维活动中的反映,从而才逐渐形成“审美定势”。而这个“定势”仍在随着外界新的事物的不断刺激而深化、而提高。

临帖不是整天钻在写字圈子里,而要对书法以外的诸如美术、音乐、文学、雕塑等,特别是造型艺术门类有所涉猎。所谓涉猎,不是都要成为这方面的什么“家”,而是要求“懂一些”,会欣赏,能作出几点评论。当然如果能操作一点更好。要求旁有涉猎的目的是通过这些艺术门类对自己的磨炼,达到审美意识的纯化,审美情趣的升华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从而为临帖的尽快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了解各种碑帖的艺术风格、流派,它们各自所具有的特点,同时也要了解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这样在临帖时就不会在战略上犯大的错误。书法艺术的内容浩如沙瀚,深似大海,风格流派数不胜数,要一一熟知是难以所为,但对行、楷、隶、篆、草的主要代表碑帖要知道,主要代表人物要了解,要了解他们的基本特点,至少要了解“雄”和“秀”这两个主要大体系的特点。这两个大派别不是包罗一切的,但是是主要的。

在辨别碑帖风格和自己风格这个问题上,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一定书法基础的人,可能比较容易,但对初临碑帖的人可能比较困难,这时不妨请别人来为自己指点一下,当然要请有经验的人;即使是有较深修养的书法家,也存在继续提高的问题,如何使自己进入书法艺术的更高境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同样需要继续的锻炼。

第三,要把好“选帖”关。如果碑帖选对了,临起来就会如饮甘露、得心应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过来,如果选错了,写起来就有隔靴搔痒、如背负芒的感觉,最后是事倍功半,甚至遗留下难以治愈的不良习气。所谓“选错”和“选对”,主要指所选碑帖的美学特征是否符合临帖者的审美特征。

选帖有几种方法:一是把自己写的字和多种相关的碑帖对比,看接近哪一种碑帖就选哪一种。第二个方法是请别人为自己选,请的人应有一定的书法知识,这个方法是最好的,关键是要请好人。第三个方法是自己拿不准时,先试写几种碑帖,可以多试几种,哪种顺手就选哪种。第四个方法是个参考性的,是因为有时选不准,经常见到一些初临碑帖的书法爱好者,由于没有辨别各种碑帖艺术特征的能力,而把一些和自己审美特征不一致的碑帖作为临习范本,造成损失。

现在在社会上有许多书法爱好者,饥不择食,在书摊上随便买一个“名家”写的本子,拿来就临,这是绝对不好的。其结果是耽误了时间,走入了歧途。临帖还是选先贤的碑帖可靠,而且要选有名的碑帖(因为前人碑帖中也有不规范的),这种碑帖是经过千百年的艺术活动考验的,曾培养出了无数的书法大家。名碑帖的艺术功底深厚,是中国书艺内涵精华的集中体现,临写起来有百写不厌的感觉;现代人的字除于右任、沈尹默、邓散木等少数大家外,可作为范本的凤毛麟角;另外也不能临计算机字库上的字,现代字有“流气”,计算机的字有“匠气”,上述这些问题,在我们选帖时要竭力避免。

第四,对临帖起着相辅相成作用的一些学习方法应予特别注意。一个是请有真才实学的书法家讲帖、讲审美知识。前面写到,最好不要临现代人的字,但不是忽视向现代书法家的学习,因为现代书法家的审美意识具有现代美学的特征,这些特征的主要方面是明快、简练、流妍、舒畅等,这正是我们初临碑帖的人所需要的;再一个方面就是要临一帖、涉他帖。我是临《集王圣教序》和《集王吴文碑》(亦称《兴福寺半截碑》)的,但对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欧阳询的《九成宫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等碑帖都特别喜欢,这样可以扩大自己的习书领域,全面吸收书法艺术的营养;再一个就是要把读帖、背帖和临帖结合起来。读帖、背帖和临帖一样重要,同样是审美意识的锻炼过程。艺术不同于自然科学,它是通过“修炼”获得的,不是通过“计算机”(逻辑思维)计算的。对一些有职在身而临帖的同志来说,读帖和背帖更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再一个就是现在书展很多,应尽量多去参观。

第五,学一点书法史,看一点书法美学方面的书,对提高临帖水平大有好处。

第六,书写工具。笔、墨、纸不能随便滥用,因为不同艺术风格的字对其要求不同。笔有硬(狼)毫、软(羊)毫、兼毫(狼羊合毫)之分。写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瘦金体的字和甲骨文要用硬毫,写颜真卿的字和大篆要用软毫,写柳公权、董其昌、王铎的字要用兼毫;写张旭、怀素的字要用长毫,写行、楷要用中长毫。用墨亦有区别,写楷书、大篆的墨要浓,以致滴在纸上如漆不浸,相反,写行、草要稍淡,滴在纸上可以较慢地浸开。笔毫所含墨的“饱和度”要适当,无论楷、行,以不使写第一个字时笔画间隙被浸没为度。市面上墨汁种类繁多,应予了解,北京“一得阁”写楷书尚嫌墨淡,而西安华山写行、草确以适中。纸的种类多样,质地不一,楷书、大篆用生、熟宣均可,而行、草只能用生宣,生宣又有薄厚之分,临帖时要逐渐掌握。

第七,技巧。所谓“技巧”二字未必合适,姑且入乡随俗。前面讲了六条,不是轻视书写技巧的锻炼,恰恰相反,临帖书写是习书的重要途径,是从事书法艺术工作的先奏。关于点、画、撇、捺、间架结构、章法等这些内容以前许多书籍上都有介绍,这里不再重复。需要指出的是,技巧训练是写好字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要长期坚持,苦练苦修。审美水平的提高和写字技巧的提高如同一车之二轮,缺一不可。一些美学家的字算不上优秀,说明他在技巧上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相反,一些人的字写得尚可,但自己不知其何以,说明他的书法美学知识之缺乏,他写字是带有感性特征,这种字常是内涵欠缺而且难以再提高。所以审美意识决定书法风格,书写实践丰富审美意识。

以上七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它们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临帖习字不可舍此求彼。在具体临帖过程中,不可把审美意识和临帖绝对分开,而是在临写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体会美之所存、妙之所在。在临帖以外,观察大千世界,寻找美的寓所,同时学习一些美学知识。

前面谈到要选古代名帖的看法,这就引出一个如何看待当前社会上的“流行书风”、“现代派”、“学院书法”、“智性书法”等问题,本人以为不能远离或排斥他们,更不能挥大棒,而要接近他们,去了解,去研究他们。须知这是一种“现代意识流”在书法领域里的表现,它也同时冲击着美术、音乐、文学各个艺术领域,而且一时不能平息。既然是现实存在,就有它所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近20年来,国内兴起了历史上少有的书法热潮,在这个热潮中,各现代流派做了许多工作,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这是应该肯定的,至于历史评价,留待历史去作。

在临帖问题上,要克服急躁情绪,书法艺术是要用几十年的时间来考验你,同时也要克服朝颜暮柳的习气,需要一心一意。

同类推荐
  • 正方形的乡愁

    正方形的乡愁

    本书是摄影家阮义忠继《人与土地》《失落的优雅》之后,又一再现二十世纪70—90年代真实台湾的经典摄影。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阮义忠着意寻找不变的价值,跋涉于旧日的乡土、温淡的老镇,记录下遇见的每一张纯朴面孔。80张照片及其背后文字,投递给我们那些已散落无踪的乡愁:成年对童真的乡愁,游子对家园的乡愁,车水马龙的都市对田野农耕的乡愁。黑白的正方形影像,隐藏着最深沉的情怀。
  • 打开艺术学之门

    打开艺术学之门

    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但艺术到底是什么,和流行有没有关系等问题让我们困惑不解。让我们打开艺术学之门,由绘画、音乐、影视等领域生动有趣的事例,形象理解艺术的含义,深刻认识艺术的功用,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做懂生活,有品味的人。
  • 三只耳朵听音乐

    三只耳朵听音乐

    本书是小提琴曲《梁祝》作者——陈钢的散文集,收录《三只耳朵听音乐》、《关于“耳朵”的补白》、《三个“洋”老头》、《命运在敲窗》等作品。
  •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最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 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走进魔术世界:揭秘西方魔术》分为几个部分,起篇介绍魔术史上的一些趣闻轶事,并在其中穿插进一些古老的魔术表演,后面是全书重点,披露了很多节目的表演过程、道具制作及一些常用手法。
热门推荐
  • TF之梦一场

    TF之梦一场

    tfboys和六个四叶草,三个是比他们小四岁的,但是三小只喜欢她们。三个是和他们同龄的,但是三小只不喜欢她们……
  • 缔造异世界

    缔造异世界

    前世主宰世界,今生巅峰废材;前世帮会解散,众人无家可归;今生得知真相,誓言重建帮会;万神众人集结,颠覆异界大陆;走向异界巅峰,为寻真相目地;开启异界大战,破解一切真相。
  • 道魔唯心

    道魔唯心

    我修雷霆道法,以荡扬胸中之正气;习旷世魔功,以焚尽世间诸恶业。我持一剑,鬼域妖魔皆可斩得,我握一刀,诸天神佛亦能弑得。携如花美眷,畅游天地。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天地六合,我自逍遥。
  • 彼岸之刃

    彼岸之刃

    猪脚名曰“小强”一个擅长肉搏的杀手。喜欢光明正大的抢劫比如……现在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票票来嘴里你要敢蹦出一个不字管杀不管埋!
  • 烟幕之城

    烟幕之城

    对《绝城》中云晟一往情深的宋嫣踏入演艺圈遇到貌似风流实则纯情仁义的俞皓冉一路相助邂逅饰演宋嫣梦中情人云城的成熟稳重的罗慕抱着在镜头下体验百般人生的宋嫣将如何抉择而当你深爱的虚拟的人物以另一种方式走进你的人生,是现实还是空想?且看宋嫣抱着梦想,贵人相助,友人提携,虽有小人作祟,亦是决然踏上演艺巅峰!又名#可以靠脸吃饭,非要演戏##小说里的人走出来了怎么破##小说中人?现实中人?你选谁?#主角会出演的电视剧:魔幻片,民国抗战,玛丽苏剧(略),恐怖片,动作片(目前就这些,慢慢来填)欲演尽万般人生,心计诡计样样有
  • 心有余季

    心有余季

    唐奕刚回国就遇到了极品情敌江欣然,对方咄咄逼人的气势让她更加坚定自己回国的目标——和前任艾天明重新在一起。阻挠是艾天明的母亲因唐奕突发心脏病性命,艾天明误会唐奕后任她离开。知道她重新回来,一切都变得不一样。经历过好友去世的唐奕还能不能继续坚强,还有谁能像她一样爱的义无反顾,爱到最后依旧信任。
  • 一世专宠之梦华浮生

    一世专宠之梦华浮生

    男友甩我不怕,我是谁,大不了在找一个,但没想到竟因美女救美女而死,死就死,人生在世,谁又不死,但死也死不痛快,真是无奈……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如此我要让着王朝以我为敬仰
  • 老子就是幸

    老子就是幸

    像我这样的体面人从来都不会对着倒下的敌人施加二次暴力。哥只会轻轻的竖起中指轻好言相劝:“老子就是幸,不服你来咬我啊,你敢咬着不撒口,我就敢爆你一嘴!”唉!无敌是多么寂寞。
  • 锦绣凰途之一品郡主

    锦绣凰途之一品郡主

    兄长代她受死,养父被屠满门,她是前朝遗孤,殃及九族。烈火焚城,血案惊天,都不过一场以爱为名华丽的阴谋算计。江山?美人?舍我其谁?此朝饮恨,她浴火重生。沙场点兵,她一身戎装挥斥方遒,后宅夺嫡,她以铁血手腕翻覆皇朝天下。是她的,她要守,想要的,就去抢!浔阳郡主,风华再现,妖颜倾世,艳杀天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迷糊丫头腹黑郎:爱人别想逃

    迷糊丫头腹黑郎:爱人别想逃

    一朝穿越,她平凡依旧,却被卷入一场暗涌。葬月谷,天云阁,寄啸山庄……十年,这是一场怎样的纠缠,又是怎样的命运?她遇见他,一瞬间的相望,一辈子的相守……江湖再多凶险,再多诱惑,都不如他的怀抱……深情一眼就够挚爱万年,穿越只为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