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器出现前的主要兵器
公元9世纪末,人类战争正处于冷兵器全盛的时期。此时,战争的主要武器是弓、弩、刀、矛、剑、斧等冷兵器。其发展已走过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其材质也已由原始的石器、青铜器发展到铁器。
2.火器出现前的基本战术
火器出现前,战争形式主要有守、攻、战三种基本类型:
“守”即防御。守方往往利用城垣或其他有利地形,实施环形防御,敌进攻时,使用抛石机、弓箭、滚木、檑石等远投,以长矛、大刀等近搏,制止敌方攻入。
“攻”即进攻。攻方通常集中优势于对方的兵力,对对方的城垣或其他重要目标实施强攻或奇袭,先是接近敌人,继之使用云梯、望楼、檩楼、洞车以及攻城锤等形形色色的攻城器具发起进攻,并以抛石机、弓弩等远射兵器实施掩护。
“战”则指双方排开一定的战阵进行野战。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中外曾兴盛过各种各样的阵势,如中国古代的“八阵”、“十阵”以及罗马方阵、埃及方阵、马其诺方阵等。双方缓缓接近,先以弓弩、投枪等从远处投射敌人,并以大盾防护自己,接近后则以长矛远刺,以刀、剑、战斧等短兵器近搏。骑兵则主要作为机动力量,对敌方薄弱部位实施突然攻击和发展胜利。
然而,无论守、攻,还是战,其使用手中兵器战斗的基本方法是一定的。即:先以抛石机、弓、弩、投枪等抛射兵器从远处投射;再以长矛、大戟等长兵器从近处打击敌人;最后再使用刀、剑、斧、锤等短兵器近身搏斗。
3.早期火器在战争中的应用
人类对火器最早的应用,是唐哀帝天祐初年(904—906)。此间,唐将郑番率兵攻豫章(今江西南昌),他令士兵用浸有油脂的麻布将火药包起来,取名为“飞火”,点燃后用抛石机抛向城内,把豫章龙沙门的城楼烧着,乘机指挥军士登城,一举夺占了豫章城。
北宋时,各种火球开始大量应用于作战。宋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军围攻宋京汴梁,宋东京留守使李纲奉命守城。他率领部下准备了大量的火球、火箭和弩弓石炮。金军攻城时,士兵们将各种火球火箭用手投、绳吊、抛石机抛射、弓弩挽射等方法投向敌阵,火焰四起,声如霹雳。金军每每在发起攻击前就被火球、火箭烧乱阵脚,无可奈何下只得退兵。他们根据攻汴失利的教训,从被俘宋军和工匠中学得了火器制造技术,随即仿制,并用刚刚掌握的火球、火箭等火器,于同年11月第二次进攻汴梁。攻城开始后,“火炮如雨,箭尤不可计”,宋军大惊,汴梁宣化门旋即被引燃,金军乘机登城,一举攻克了汴梁。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60万大军南下,企图强渡长江,一举灭宋。宋将虞允文在采石矶列阵抵抗。金军渡江时,宋军用抛石机抛射内装火药和生石灰粉的爆炸性霹雳火球,火球落入敌阵先燃烧、后爆炸,声如闷雷,加之烟熏火燎,生石灰粉四处飞散,使人目不能张,呼吸困难,宋军乘机反攻,金军大败,南宋王朝转危为安。
嘉定十四年(1221年),成吉思汗在袭取金中都(今北京南)时俘获了一批火器制造工匠。此后,在其“唯匠人得免”政策的规定下,在蒙金之间进行的战争中,蒙军所到之处往往屠城戮邑,但却保留了大量能工巧匠,为其制造了大量先进火器。在随后的攻宋、攻西夏作战以及1218年-1224年蒙军西征作战时,都曾大量使用各种火药箭、火球、火罐、火炮等,用抛石机抛进城内燃烧和爆炸,极大提高了其攻城作战能力。
绍定六年(1233年)五月,在守卫归德(今河南商丘县南)之战中,金将蒲察官奴率450人编成飞火枪队,各持飞火枪一支,并各带内藏火源的铁罐一只,夜袭蒙军兵营,金兵450支飞火枪火焰齐喷,军营四下着火,蒙军猝不及防,纷纷溃逃,发射完的金兵接着又使用飞火枪的矛头近刺远投,蒙军“溺水死者凡三千五百余人”,金军则“尽焚其栅而还”。
综上所述,此时期人们对火器应用的方法基本是:在双方使用冷兵器近身搏击前,首先使用弓弩、抛石机或以垂吊、手投等方式,将各种常规的箭矢、石块以及火球、火药箭等投送至较远距离的敌阵中,以箭矢、石块杀伤敌人,或以火药的燃烧、爆炸或其附带物(毒药、石灰粉、瓷片、铁块、石块、铁蒺藜等)产生的作用,破坏敌人的器械,打乱敌人的阵脚;而后以竹火枪、飞火枪等在较近距离内对敌喷火,使对手猝不及防,进一步降低其战斗能力;最后使用冷兵器近身搏击。
这种初期的火器与冷兵器结合的战术,以南宋将领魏胜创造的战法最具有代表性:
魏胜于宋隆兴元年(1163年)创制了能抛射火球的炮车(车载型抛石机)、能连续发射弩箭的弩车和各安装十数支竹火枪的如意战车。车前各装有木盾防护,旁侧有毡幕遮挡,每车有2人推毂,后可蔽兵五十余人。行军时,上载辎重器甲;驻营时,挂搭如城垒,敌不能近;列阵时,如意车列阵前、弩车为阵门、炮车在阵中;战斗时,乘敌我双方接近,先从阵中炮车上发射火球、石弹(可及200步),继以弩车和弓箭手发射弩箭、火药箭(可及百余步),再以如意车喷射火焰(可及丈余),最后以长矛手、刀斧手近战搏杀。此种组合式装备和战术,集冷兵器与火器威力于一体,在远、中、近不同距离上形成多层杀伤力,且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因此受到朝廷的重视,下令各军仿效。此种战术虽与后来火铳出现后的战术还不完全一样,但是已经基本上为尔后战术的发展勾画出一个大体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