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01200000002

第2章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2)

这过当的倾向,外表上自然也呈出脆弱,虚张的弱点,不为审美者所取,但一般人常以为愈巧愈繁必是愈美,无形中多鼓励这种倾向。南方手艺灵活的地方,过甚的飞檐便是这种证例。外观上虽是浪漫的姿态,容易引诱赞美,但到底不及北方的庄重恰当,合于审美的最真纯条件。

屋顶曲线不止限于挑檐,即瓦坡的全部也不是一片直坡倾斜下来,屋顶坡的斜度是越往上越增加。这斜度之由来是依着梁架叠层的加高,这制度称做“举架法”。这举架的原则极其明显,举架的定例也极其简单只是叠次将梁架上瓜柱增高,尤其是要脊瓜柱特别高。使檐沿作仰翻曲度的方法,在增加第二层檐椽,这层檐甚短只驮在头檐椽上面,再出挑一节,这样则檐的出挑虽加远,而不低下阻蔽光线。

总的说起来,历来被视为极特异神秘之屋顶曲线,并没有什么超出结构原则,和不自然造作之处,同时在美观实用方面均是非常的成功。这屋顶坡的全部曲线,上部巍然高举,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屋顶部,一跃而成为整个建筑的美丽冠冕。

在周礼里发现有“上欲尊而宇欲卑;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霤远”之句。这句可谓明晰地写出实际方面之功效。

既讲到屋顶,我们当然还是注意到屋瓦上的种种装饰物。上面已说过,雕饰必是设施于结构部分才有价值,那么我们屋瓦上的脊瓦吻兽又是如何?脊瓦可以说是两坡相联处的脊缝上一种镶边的办法,当然也有过当复杂的,但是诚实的来装饰一个结构部分,而不肯勉强地来掩饰一个结构枢纽或关节,是中国建筑最长之处。

瓦上的脊吻和走兽,无疑的,本来也是结构上的部分。现时的龙头形“正吻”古称“鸱尾”,最初必是总管“扶脊木”和脊桁等部分的一块木质关键,这木质关键突出脊上,略作鸟形,后来略加点缀竟然刻成鸱鸟之尾,也是很自然的变化。其所以为鸱尾者还带有一点象征意义,因有传说鸱鸟能吐水拿它放在瓦脊上可制火灾。

走兽最初必为一种大木钉,通过垂脊之瓦,至“由戗”及“角梁”上,以防止斜脊上面瓦片的溜下,唐时已变成两座“宝珠”在今之“戗兽”及“仙人”地位上。后代鸱尾变成“龙吻”,宝珠变成“戗兽”及“仙人”,尚加增“戗兽”“仙人”之间一列“走兽”,也不过是雕饰上变化而已。并且垂脊上戗兽较大,结束“由戗”一段,底下一列走兽装饰在角梁上面,显露基本结构上的节段,亦甚自然合理。

南方屋瓦上多加增极复杂的花样,完全脱离结构上任务纯粹的显示技巧,甚属无聊,不足称扬。外国人因为中国人屋顶之特殊形式,迥异于欧西各派,早多注意及之。论说纷纷,妙想天开。

有说中国屋顶乃根据游牧时代帐幕者,有说象形蔽天之松枝者,有目中国飞檐为怪诞者,有谓中国建筑类儿戏者,有的全由走兽龙头方,无谓的探讨意义,几乎不值得在此费时反证,总之这种曲线屋顶已经从结构上分析了,又从雕饰设施原则上审察了,而其美观实用方面又显著明晰,不容否认。我们结论实可以简单的承认它艺术上的大成功。

中国建筑的第二个显著特征,并且与屋顶有密切关系的,便是,“斗栱”部分。最初檐承于椽,椽承于檐桁,桁则架于梁墙。此梁端既是由梁架延长,伸出柱的外边。但高大的建筑物出檐既深,单指梁端支持,势必不胜,结果必产生重叠木“翘”支于梁端之下。但单籍木翘不够担全檐沿的重量,尤其是建筑物愈大,两柱间之距离也愈远,所以又生左右岔出的横“栱”来接受“檐桁”这前后的木翘,左右的横拱,结合而成的“斗栱”全部(在拱或翘昂的两端和相交处,介于上下两层拱或翘之间的斗形木块称“枓”)。“昂”最初为又一种之翘,后部斜伸出斗拱后用以支“金桁”。

斗栱是柱与屋顶的过渡部分。伸支出的房檐的重量渐次集中下来直到柱的上面。斗拱的演化,每是技巧上的进步,但是后代斗拱(约略从宋元以后),便变化到非常复杂,在结构上已有过当的部分,部位上也有改变。本来斗栱只限于柱的上面(今称柱头斗),后来为外观关系,又增加一攒所谓“平身科”者,在柱与柱之间。明清建筑上平身科加增到六七攒,排成一列,完全成为装饰品,失去本来功用。“昂”之后部功用变废除,只馀前部形式而已。

不过当复杂的斗栱,的确是柱与檐之间最恰当的关节,集中横展的屋檐重量,到垂直的立柱上面,同时变成檐下的一种点缀,可作结构本身变成装饰部分的最好条例。可惜后代的建筑多减轻斗拱的结构上重要,使之几乎纯为奢侈的装饰品,令中国建筑失却一个优越的中坚要素。

斗栱的演进式样和结构限于篇幅不能再仔细述说,只能就它的极基本原则上在此指出它的重要及优点。斗栱以下的最重要部分,自然是柱,及柱与柱之间的细巧的木作。魁伟的圆柱和细致的木刻门窗对照,又是一种艺术上的得意之点。不止如此,因为木料不能经久的原始缘故,中国建筑又发生了色彩的特征。

涂漆在木料的结构上为的是:(一)保存木质抵制风日雨水,(二)可牢结各处接合关节,(三)加增色彩的特征,这又是兼收美观实际上的好处,不能单以色彩作奇特繁华之表现。

彩绘的设施在中国建筑上,非常之慎重,部位多限于檐下结构部分,在阴影掩映之中。主要彩色亦为“冷色”如青蓝碧绿,有时略加金点。其他檐以下的大部分颜色则纯为赤红,与檐下彩绘正成反照。

中国人的操纵色彩可谓轻重得当。设使滥用彩色于建筑全部,使上下耀目辉煌,必成野蛮现象,失掉所有庄严和调谐,别系建筑颇有犯此忌者,更可见中国人有超等美术见解。

至彩色琉璃瓦产生之后,连黯淡无光的青瓦,都成为片片堂皇的黄金碧玉,这又是中国建筑的大光荣,不过滥用杂色瓦,也是一种危险,幸免这种引诱,也是我们可骄傲之处。

还有一个最基本结构部分——台基——虽然没有特别可议论称扬之处,不过在全个建筑上看来,有如许壮伟巍峨的屋顶如果没有特别舒展或多层的基座托衬,必显出上重下轻之势,所以既有那特种的屋顶,则必需有这相当的基座,架构建筑本身轻于垒砌建筑,中国又少有多层楼阁,基础结构颇为简陋,大建筑的基座加有相当的石刻花纹,这种花纹的分配似乎是根据原始木质台基而成,积渐施之于石。

与台基连带的有石栏,石阶,辇道的附属部分,都是各有各的功用而同时又都是极美的点缀品。后的一点关于中国建筑特征的,自然是它的特种的平面布置。平面布置上最特殊处是绝对本着均衡相称的原则,左右均分的对峙。这种分配倒并不是由于结构,主要原因是起于原始的宗教思想和形式,社会组织制度,人民俗习,后来又因喜欢守旧仿古,多承袭传统的惯例。结果均衡相称的原则变成中国特有的一个固执嗜好。

例外于均衡布置建筑,也有许多。因庄严沉闷的布置,致激起故意浪漫的变化;此类若园庭、别墅,宫苑楼阁者是平面上极其曲折变幻,与对称的布置正相反其性质。中国建筑有此两种极端相反布置,这两种庄严和浪漫平面之间,也颇有混合变化的实例,供给许多有趣的研究,可以打消西人浮躁的结论,谓中国建筑布置上是完全的单调而且缺乏趣味。但是画廊亭阁的曲折纤巧,也得有相当的限制。过于勉强取巧的人工虽可令寻常人惊叹观止,却是审美者所最鄙薄的。在这里我们要提出中国建筑上的几个弱点。

(一)中国的匠师对木料,尤其是梁,往往用得太费。他们显然不明了横梁载重的力量只与梁高成正比例,而与梁宽的关系较小。所以梁的宽度,由近代的工程眼光看来,往往嫌其太过。同时匠师对于梁的尺寸,因没有计算木力的方法,不得不尽量的放大,用极大的factorofsafety,以保安全,结果是材料的大糜费。

(二)他们虽知道三角形是唯一不变动的几何形,但对于这原则极少应用。所以中国的屋架,经过不十分长久的岁月,便有倾斜的危险。我们在北平街上,到处可以看见这种倾斜而用砖墙或木桩支撑的房子。不惟如此,这三角形原则之不应用,也是屋梁费料的一个大原因,因为若能应用此原则,梁就可用较小的木料。

(三)地基太浅是中国建筑的大病。普通则例规定是台明高之一半,下面再垫上几点灰土。这种做法很不彻底,尤其是在北方,地基若不刨到结冰线(FrostLine)以下,建筑物的坚实方面,因地的冻冰,一定要发生问题。好在这几个缺点,在新建筑师的手里,并不成难题。我们只怕不了解,了解之后,要去避免或纠正是很容易的。

结构上细部枢纽,在西洋诸系中,时常成为被憎恶部分。建筑家不惜费尽心思来掩蔽它们。大者如屋顶用女儿墙来遮掩,如梁架内部结构,全部藏入顶篷之内;小者如钉,如合叶,莫不全是要掩藏的细部。独有中国建筑敢袒露所有结构部分,毫无畏缩遮掩的习惯,大者如梁,如椽,如梁头,如屋脊;小者如钉,如合叶,如箍头,莫不全数呈露外部,或略加雕饰,或布置成纹,使转成一种点缀。几乎全部结构各成美术上的贡献。这个特征在历史上,除西方高矗式(Gothic)建筑外,惟有中国建筑有此优点。

现在我们方在起始研究,将来若能将中国建筑的源流变化悉数考察无遗,那时优劣诸点,极明了的陈列出来,当更可以慎重讨论,作将来中国建筑趋途的指导。省得一般建筑家,不是完全遗弃这已往的制度,则是追随西人之后,盲目抄袭中国宫殿,作无意义的尝试。

关于中国建筑之将来,更有特别可注意的一点:我们架构制的原则适巧和现代“洋灰铁筋架”或“钢架”建筑同一道理,以立柱横梁牵制成架为基本。现代欧洲建筑为现代生活所驱,已断然取革命态度,尽量利用近代科学材料,另具方法形式,而迎合近代生活之需求。若工厂,学校,医院,及其他公共建筑等为需要日光便利,已不能仿取古典派之垒砌制,致多墙壁而少窗牗。

中国架构制既与现代方法恰巧同一原则,将来只需变更建筑材料,主要结构部分则均可不有过激变动,而同时因材料之可能,更作新的发展,必有极满意的新建筑产生。

同类推荐
  • 我是钢筋工能手

    我是钢筋工能手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本书以钢筋工常用技术介绍为主体,突出钢筋工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主要介绍建筑工程钢筋识图,钢筋材料的基本性能,钢筋的代换,钢筋的配料、成型与绑扎,钢筋的焊接及新型连接技术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闽赣万重山:向莆铁路建设纪实

    闽赣万重山:向莆铁路建设纪实

    本书共收集各类稿件79篇,从不同的角度真实再现了向莆铁路建设历经的重大事件,以及建设者同地方政府、沿线群众风雨同舟、鱼水相融的往事。
  • 我是涂装工能手

    我是涂装工能手

    介绍了涂料分类及质量、涂料分类及命名、涂料质量及检验、涂料调配、涂装工艺、涂装方法及其特点、打磨与抛光、涂装工艺设计要点、金属表面涂装、木制品表面涂装、涂料工艺、涂装缺陷及防治、涂装工程概算及安全卫生等知识。
  •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人类在最初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知道建筑房屋,仍然是与鸟兽混杂一起,或栖身在天然的洞穴中。《易·系辞》就有“上古穴居而野处”的记载。从对石器时代人类穴居的遗址发掘来看,许多人类化石和石器都是在洞穴里发现的。如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和距今缘万年前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等。在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也都有类似的洞穴。
  • 林徽因全集(3):建筑

    林徽因全集(3):建筑

    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热门推荐
  • 千年之约:不变的誓言

    千年之约:不变的誓言

    紫兰眸一睁,谁与争锋?风华绝代,笑傲九天。一朝穿越,22世纪第一殿——汐瑾殿的汐殿下来到樱璇大陆,谁将与之携手红尘?废物篇:“看!她就是颜家大小姐颜汐若,就是那个灵、剑双术皆修不得的废物!”“废物?哼!”冷笑一声,看她灵力加持九元素,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丑颜篇:“啊!那人怎么这么丑?”“喂,你还不知道?那可是我们璃樱国有名的丑八怪!”说她丑?看她封印层层解开,亮瞎你们的眼!宠溺篇:颜汐若:“宸,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慕渊宸:“那你便谤他、欺他、辱他、笑他、轻他、贱他、骗他,百倍还他!”颜汐若:“那死了怎么办?”慕渊宸:“算我的!”
  • 何家有个坏老三

    何家有个坏老三

    病逝的孤女夏晓晴穿越成了何将军府上的三少爷,对,没错就是三少爷!多年前李代桃僵的夺嫡秘闻,女生男养的别扭身世,贼老天你何苦这么玩儿我?朝堂之上明枪暗箭,她不懂江湖之中血雨腥风,她没辙你说啥?都已经乱成这样了还要抽空搞对象?行吧……那你一定要给我找个又高又帅的男猪脚……且看夏晓晴披上三少的马甲,为各位上演一出啼笑因缘
  • 愿岁月可回首且深情共白头

    愿岁月可回首且深情共白头

    exo十二只-------到底经历了多少让你这样强大,这样坚强,坚强的让人心疼。沐璃------我愿付出我的青春,只惜可以让我的妈妈瞑目。夜枫------为什么我为你所做的一切你都看不到,但我希望你幸福,我可以放手。冷韵----我们是一辈子的姐妹对吗,璃啊,你是我的命知道吗,不要让我看到你受伤。沐璃----我不堪被人陷害,就算全世界的男人都不相信我,但是你们不可以,因为你们说过不会让我受伤害,因为我爱你们啊。
  • 四世一界

    四世一界

    奥兰世界、艾伦世界、泰尔世界、达兹世界,这四个世界分别为四个宇宙,四世大战后,四大世界中的各个种族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大量的人口与数额巨大的物质,四百年过去了,今非昔比,有的大种族没落,而有的种族,却在这场战争后愤然崛起。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色女横行:穿越定律

    色女横行:穿越定律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 桃夭夭:鄙人桃夭夭,于2009年6月6日,携带一拖油瓶,稀里糊涂地穿了!这年头人人赶穿越的潮,俺也来凑一脚!话说鄙人游深宫转青楼,江山美男一把抓!且看俺在古代翻天覆地慷而慨,坐拥锦绣江山,玩尽多许美男!裔祥:你是我的天使……弘弈:我的王妃,你在也逃不掉了!冥魇:就算是死亡,也不能让我放手。玉颜:只要能许你一生一世的笑颜,即使失了容颜,我也绝不可惜!…………想浏览众多美男,敬请观看《穿越定律》!
  • 刘邦显

    刘邦显

    本书主要由“九十年的人生轨迹”、“遗文选辑”、“怀念文章”、“年谱”等部分构成,并配有若干刘邦显同志工作和生活中的照片,多侧面地展示了刘邦显同志始终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高贵品质。
  • 曦日念寒

    曦日念寒

    谁先说在一起,谁又先离开,我不等待,我要去找你,此刻已经忘却我的你。既然不会再在一起,我只求最后一个拥抱,用生命换的拥抱。记住,我永远都爱你,忘记,我对你的抛弃。
  • 一阵风一把土

    一阵风一把土

    风吹黄土飘散去,人生如梦一场空,到头来终孤独,何为人生。
  • 哀兰

    哀兰

    从一至终的陪伴,终抵不过青梅竹马。也许一开始的相遇本就是错误,也许该和姐姐一同离去,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