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8300000048

第48章 中国古典审美“心观”论的精神追求及其生态智慧(2)

中国艺术倾向于向“远”求其韵味和意境,这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心观”论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中,“道”就是“玄”,而“玄”的实质就是“远”。故要达“道”,就需求“远”。可以说,道家这一思想也构成了中国古代人在艺术创作或审美活动中追求“远”韵的契机。“远”在普通的视觉生理感受中,是一种距离,主要体现在空间方面。而它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则是中国古代人“心观”方式下追求视知觉中的余韵的一种体现——亦即在一种渐行渐远的“注视”或“心观”下把主体的感受与体悟表现出来,从而获得一种韵味。崇“远”、尚“远”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可以说也是不胜枚举。例如,清人贺贻孙就说:“寒碧数叠,黛山一发,古洞无人,微泉独响,若是者幽远也。”这个“幽远”就是视知觉中的“远”,其含义是指空间的幽深、虚缈。又如,李白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等,都有“远”意,均是通过视点的移动、视线的转换表现出空间的幽远、深邃。这是“心灵的眼”观照的结果。还是朱良志先生说得好:“虚而静,静而远,远而自致广大,自达无穷,可以玄鉴天地万物,载动不尽的艺术兴会。”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297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二)倡“空”

作为中国艺术的审美追求之一,“远”和“空”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空”主要是指空间的阔大、岑寂,表现出空灵的审美意境。“空”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虚”“无”等范畴有着亲密的关系。“空”是虚静心态的产物。虚静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俗事务暂时绝缘。如果说老子的“虚静”说,庄子的“心斋”论为中国古典审美心理学奠定了哲学基础;那么,刘勰的“疏瀹五藏、澡雪精神”,陆机的“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等则直接将中国古代人的审美“空”观引入到艺术创作论之中。后世延续此说的也大有人在。如苏东坡曾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在他看来,“空”境的阔大,能包容宇宙万象,诗境只有在心境的虚静的张开中才能得到拓展。明代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也说:“必须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出奇诡。”从中不难看出,“空”是在运用“心观”方式观照世界的过程中心灵渐静的产物。

在中国古典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活动中,尚“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审美追求。例如,金代元好问在《陶然集序》中就从哲理高度谈到艺术创作与“空”之间的关系,他说:“万虑洗然,深入空寂,荡元气于笔端,寄妙理于言外。”认为只有陶尽心中尘渣,进入到空寂心态中,才能抒写或描摹出大自然的内在奥秘。清人华琳在《南宗抉秘》对绘画创作中的“空白”的表现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

黑,浓、湿、干、淡之外,加一白字,便是六彩。白即纸素之白,凡山石之阳面处,石坡之平面处,及画外之水天空阔处,云物空明处,山足之杳冥处,树头之虚灵处,以之作天、作水、作烟断、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皆是此白……务使通体之空白毋迫促,毋散漫,毋过零星,毋过寂寥,毋重复排牙,则通体之空白亦即通体之龙脉矣。凡文之妙者皆从题之无字处作来,凭空蹴起,方是海市蜃楼,玲珑剔透。

所谓“无字处作来”,就是强调绘画创作中“空”白处出大境界。这些说法还散见于各种诗论、词论中。如:

夫诗之为道,格调欲雄放,意思欲含蓄,神韵欲闲远,骨采欲苍坚,波澜欲顿挫,境界欲如深山大泽,章法欲清空一气。

——侯方域《陈其年诗序》

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譬如一室内,人之所游焉息焉者,皆空处也。若窒而塞之,虽金玉满堂,而无安放此身处,又安见富贵之乐耶?钟不空则哑矣,耳不空则聋矣。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

古人草书,空白少而神远,空白多而神密。俗书反是。

——刘熙载《艺概·书概》

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天以空而高,水以空而明,性以空而悟。空则超,实则滞。

——孙麟趾《词径》

想到空灵笔有神,每从游戏得天真。

——张问陶《船山诗草》卷十一《论诗十二绝句》

关于中国艺术中的“空”的问题,朱良志先生曾评价道:“虚则静,静则空,‘空则灵气往来’(周济《宋四家词选》),又可涵容生生不息的生命情调和艺术灵韵。”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297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可以说,在心灵观照的过程中,“使得无垠的自然世相和不息的生命勃动都化入这一片虚灵空廓的心灵中”同上。,才能接受、容纳和加工外部世界的真景实物,创作出美的艺术来。

(三)尚“微”

“微”虽不及“大”所形容万物的高大、宏大、威武的外在形式,也显现不出“大”所展示出的事物磅礴的气势和雄浑的力量,故而运用在艺术创作中无法建构阔大的境界;但是“微”也能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有它之处,往往是对所观事物的独特品性、风貌、规律的精彩呈现,故有人称之为“物性的敞亮”。所以“微”也就是对观照对象作细微的刻画,使得艺术作品避免廓落板滞,而具有“生气灌注”的风神韵致,以集中地体现出自然的生命力量。刘勰就重视刻画的精微:“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之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也。”(《文心雕龙·物色》)同时,这个“微”也含有主体的审美眼光和独特感受,从“微”那里体现了主体对所观事物的微妙之处的不同寻常的发现与艺术表现能力。所以说在心灵观照的过程中,“虚静之心能随清风明月舒卷优游,得到最广远的宇宙精神,又能以微妙之心去体悟大自然的深沉韵律,得到最精深的生命隐微”。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298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三、中国古典审美“心观”论的生态智慧

庄子以“逍遥游”的时空体验睇眄目下的物态世界,大谈特谈“逍遥游”,并以“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贯穿自己的全部思想。《淮南子》中说:“逍遥游仿佯于尘埃之外,超然独立,卓然离世,此圣之所以游心也。”华谭《新论》中说:“夫道体者圣,游神者哲,体道而后寄形骸之外,游神然后穷变化之端。故寂然不动,而万物为我用,块然之默,而众机为我运。”等等,强调的都是主体精神的大解放、大自由。就审美活动而言,“心游”与“心观”实际表征着中国古代人实现了从“目视”到“神遇”的转换,它意味着审美心理时空的完全打开。在“心观”活动中,“胸中有丘壑”这一命题的出现,还使得中国古代人能极高妙地处理广远与精微之间的辩证法,并形成了在渐虚、渐远、渐微、渐静的艺术意境生成和创构活动中崇“远”、倡“空”、尚“微”的艺术追求。于是,既有“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孟郊《赠郑夫子鲂》)这样纳天地于我心的雄伟吟唱,也有“舒卷取舍,如太虚片云,寒塘雁迹”(沈灏《画麈》)这样视自然万物为画毫灵素的自矜;既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语)的魏晋风度的敞亮,也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初唐忧患意识的流露。梁简文帝《玄虚公子赋》云:“心溶溶于玄境,意飘飘于白云,忘情物我之表,纵志有无之上。”说的正是这种审美精神的极度解放与自由。对于这种“心游”“心观”的审美特征、审美价值,日本著名美学家今道友信曾称其为“神游式的沉醉”,实际上清人恽南田在《题洁庵图》中早作过这样精彩的描述:“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将以尻轮神马,御冷风以游无穷。真所谓藐故射之山,汾水之阳,尘垢粃糠,绰约冰雪。时俗龌龊,又何能知洁庵游心之所在哉。”

“心观”活动就其实质而言,它追求的实际是主体“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嵇康所说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参军》);陆机所说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文赋》);陶潜所说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神释》)和“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读山海经十三首之一》);袁宏道所说的“天籁人籁合同而化”(《峡江寺飞泉亭记》)等,暗含的都是“流观”活动中主体宇宙意识的展开与生命张力的自我实现。这其中的生态美学智慧表现在:1.用审美观照方式建立了一种博大的“天地人”和谐生态观,并由此来阐发自然生态、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的多重统一。2.用审美观照方式来解决文学艺术的“生态位”问题,使文艺创造活动成为“天—地—人”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序位”,从而为中国古代人的“安身立命”寻求到一个适当的生存位置或文化栖息之地,从存在论上极为睿智地阐述了文艺美学的价值问题(这一点在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篇中所说的“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中可以明显看到)。3.为现代生态文艺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审美观照方式——“心观”法。这是用系统的、联系的、动态的同时又是生态的、差异的、非线性的观点来看待宇宙自然与人类及其文化生成之间关系的方法。这种“天—人—地”生存网络中的谛视方式具有向现代文艺生态学转换的重要价值。

同类推荐
  •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困境与突围——新时期散文缘起”、“传统与创新——新时期散文说”、“思想突围——新时期散文变革之社会反思”等。
  • 慧卿随笔

    慧卿随笔

    时间,总会沉淀最真的情感;风雨,更会考验最暖的陪伴……日常点点滴滴的细节构成了丰富生活本身的内涵。人生就是一场相逢,又会在一次次遗忘中逝去。为了弥补天生愚笨的自己,害怕因自己大脑容量更新太快而容易遗忘生活之精彩瞬间,从小就养成了随时随地用笔记录的习惯。说不上好,但却能留存以往的特定记忆点滴。让每一次值得记忆的瞬间化作今后可以自我消化的提醒,不经意中用文字留下了印记,没有粉饰、质朴自然。
  •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本书是一本从文学角度系统汇集中外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读物,阐述了各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特点与历史演变,介绍了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与文学经典。
  • 经典古诗文800句新解

    经典古诗文800句新解

    本书共收录中国历史上经典古诗、词、文800句,并将其分为生命真谛、修身养性、求知治学、感情世界、养生舰体五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若干小专题,每句均有译文和新颖的解析。书中还收录了温家宝总理自2003年起在不同场合的公开讲话、讲演引用的部分古诗词文名句,并加以详细说明。
热门推荐
  • tfboys陪你走过青春

    tfboys陪你走过青春

    暑假发生了什么,神秘少女的出现让她感到熟悉又陌生,那个似曾相识的背影……八年前模糊的记忆,隐隐约约的回忆,伙伴们也为此而感到不安。绿树婆沙的树荫下,神秘少女终于出现,她会是谁呢?
  • 最好的风景在路上

    最好的风景在路上

    这是2013年生日前夕我送给自己的礼物,也算是结束求学生涯之后的毕业旅行。历时二十多天的旅行,我和同伴辗转西班牙瑞士两个国家,大大小小十几个城市,巴塞罗那、格拉纳达、马略卡、伯尔尼、苏黎世等等,我们参观高迪建筑、观看现场球赛、欣赏弗拉明戈表演、参加海岛骑行、爬雪山、游湖景、漫步世界上最富有的银行大街,领略了真正的欧洲风情,赢得了最难忘的经历,收获友情,邂逅心动。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风景,每个地方都有动人的故事和全新的领悟,一路上有过困难挫折,但更多的还是欣喜浪漫。这是一场动人的旅行,也是一次难忘的修行。
  • 花落散千叶—陌上花开

    花落散千叶—陌上花开

    女主简介:我或许是单纯的,或许是善良的,但是善良也仅仅因为你,因为害我的人你在乎的,所以我单纯,所以我善良的对带伤害我的人,可是若是有一天我不善良了,那就是我不爱你了。男主简介:我以为我的爱,会好好宠爱你,我以为我的能力,可以保护好你;但是我没想到最后伤害你的就是我的爱,是,我的能力很强,强大到伤你那么深。
  • 异界之最强炼药师

    异界之最强炼药师

    大千乾宇无数家,修炼界里定坤华!我自横刀向天笑,只凭丹药闯天涯!
  • 《终于我们没有错过彼此》

    《终于我们没有错过彼此》

    这一段情从花季便萌芽,我们都没有勇气说出口。在那个岔路口,我们错过彼此,但命运却让我们再次相遇,这一次我们都没有放手。
  • 北宋故事:无良小偷

    北宋故事:无良小偷

    新一代第一神偷齐萧竟偷来时光核心回到北宋时期,这里,好像和历史上的,不太一样......
  • 贵族高校霸王花:亲爱的别惹火

    贵族高校霸王花:亲爱的别惹火

    我,陆安琪从来就不是好惹的!抢了我的男人还在我面前耀武扬威,你当我傻的?打的就是你这个贱人,只是贱人从来都成双成对。我冒着被开除的危险揍了副校长的侄女,却换来渣男的分手信。好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护花使者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 魔法通行令

    魔法通行令

    在魔法横行的斑墨时空流传着一个传说:斑墨的某地存在一个名为魔法之门的东西,只要打开魔法之门取出魔导书“灭”,就能成为世界的主宰。而此门只能由魔法通行令才能打开,传闻魔法通行令就藏在无情无欲的冰冷世界。斑墨纪元1767,“毒王”帝恩在精灵之山找到冰冷世界,为了开启魔法通行令收集暴戾的魔法能量。100天的地狱降临在斑墨时空的第九感大陆,公会战争由此爆发。“精灵之刃”副会长莲娜动用远古魔法封印了魔法通行令,战争终于结束,一切终于恢复如初……十年之后…
  • 吾谓

    吾谓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谓不知其事。吾谓之清静,而清静为天下正!!!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