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8300000034

第34章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1)

中国古典美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经过几代学人的辛勤耕耘和劳作,其研究论域不断拓展,研究视野不断开阔,研究方法和学术理念也不断变革、调整,并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为后学之致远入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其成果,反思其缺憾,对新世纪的中国古典美学研究无疑是有益的。本文主要以20世纪几部较有代表性的中国美学史著作为例,对美学史研究的大致状况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评述和反思。

一、中国美学史研究的现状及主要论域

对中国古典美学史作系统的整理研究,从历时性的角度全面展示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历程及其文化结晶,在古典美学研究领域中无疑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加之中国人对历史意识的重视,因此,美学通史的研究或撰写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但这一领域对著者的历史意识、通观整合眼光和文献材料工夫要求极高,加之各种时代原因,致使这种系统的整理研究迟至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起步,主要收获有李泽厚与刘纲纪的《中国美学史(第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齐鲁书社,1987年)、郑钦镛与李翔德的《中国美学史话》(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和《华夏美学》(北京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周来祥与孙海涛的《中国美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张涵与史鸿文的《中华美学史》(西苑出版社,1995年)、殷杰的《中华美学发展论略》(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陈望衡的《中国古典美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等著。郑、李的《史话》全书只有13万字,虽大体具有史的脉络,但正如作者所说,“只是对中国美学历史作‘蜻蜓点水’的浮光掠影的巡礼”,郑钦镛、李翔德:《中国美学史话》,1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实际上是普及读物类的小史,缺乏明确的历史分期和规律性描述。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以15万字的精审篇幅对中国古典艺术及审美意识发展史作了提纲挈领的介绍,并以哲学史家的概括力度,对从史前艺术到明清文艺思潮的中国艺术发展历程及各历史时期的审美风貌进行了整体提摄。其著视点高远,论点鲜明,以评代述,述评结合,文采飞扬。全书对古典美学发展历程所作的鸟瞰以艺术鉴赏为准的,把哲学思辨与艺术鉴赏融为一炉,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艺术哲学的深刻把握。该著通过中国艺术历史的发展来揭示中国审美意识的嬗变,在入思路径上颇具开拓性,但因篇幅过短,也有不足:只是一次“匆忙的历史巡礼”,一个“粗糙的随笔札记”,李泽厚:《美的历程》,200—20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且意在论证其哲学上的“积淀”说,故而对古典审美概念的钩沉及范畴的爬梳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在论述中国审美意识发展史时虎头蛇尾,最后两章空洞的逻辑推理较多,结合艺术实际的分析较少。而他与刘纲纪合作的《中国美学史》只写至齐梁书论,是未竟之作,还不能算是完整的通史研究。上述其他几部具有通史性质的著作,或侧重点不同,或撰写理念各异,可谓各擅胜场。李泽厚的《华夏美学》提纲挈领,具有将美学史与思想史融为一体的著述特征。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侧重于审美意识(或思想)的流变,在中国原始审美意识的钩沉和中国美学思想分化、流变及传承之内在脉络的清理与爬梳上颇见功力。周来祥等的《中国美学主潮》注重抓住每一时代美学的总范畴和审美理想作为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并着力揭示了这一总范畴和审美理想的产生、发展、裂变、兴替的历史过程。张涵等的《中华美学史》则将中华民族的生命形态、文化形态和审美形态三者融为一体,从民族审美实践和美学思想的历史演变的角度对中国美学史进行了细密的叙述和揭示。殷杰的《中华美学发展论略》在美学史分期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从篇幅和构架上看,陈望衡的《中国古典美学史》不仅足显通史规模,对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特点的描述也有令人茅塞顿开之感。而从内容的精审和论述的独到性看,平心而论,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似乎更具创意。

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特征和历史分期这几个问题在通史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尤能体现著述者的研究理念和对历史现象的通观整合能力,在这几个问题上争论也很多。

(一)关于研究对象

李、刘二人认为对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研究“就是不限于研究已经多少取得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而是对表现在各个历史时代的文学、艺术以至社会风尚中的审美意识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其中所包含的美学思想的实质,并对它的演变作出科学的说明”,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而他们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中国美学采取的是狭义的研究方式,即“主要以历代思想家、文艺理论批评家著作中所发表的有关美与艺术的言论作研究对象”。同上,6页。叶朗则明确指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也就是历史上各个时期出现的美学范畴、美学命题以及这些范畴、命题构成的美学体系”。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在著者看来,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一个时代的审美意识的理论结晶,因此,一部美学史就是美学范畴、命题的产生、发展、转化的历史。敏泽则认为中国美学思想史研究的对象,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研究中华民族审美意识、观念、审美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发展的历史。大致看来,虽然上述各著在篇幅或构架上有所不同,但讨论的中国美学史研究对象都是狭义上的。

(二)关于研究方法

上述几部通史在研究方法上有着明显的共同点,即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以社会历史分析为主导。例如,敏泽认为审美意识的萌芽表现于工具的创造,而诗、乐、舞的一体则反映了原始审美意识来源于劳动实践。李、刘二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出发,认为每一时代的审美意识归根到底受这一时代的社会实践的制约,因此,明确主张“根据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分析去科学地深入地说明中国美学的发展”,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1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同时也强调在寻找中国美学发展线索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主张“以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作为贯串全书的基本线索”,同上,19页。而应当根据“历史发展本身所显示出来的线索”,同上。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

(三)关于美学史分期问题

历史分期从表面上看是出于通史研究者著述的框架需要,实际上却最能反映出研究者对审美历史现象内在理性脉络进行整体观照时所依据的内在学术理念。在这方面争论较多。在《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李刘二人以社会形态的不同将中国美学分为五期:1.先秦两汉(奴隶社会美学);2.魏晋至唐中叶(前期封建社会美学);3.晚唐至明中叶(后期封建社会美学);4.明中叶至戊戌变法前(末期封建社会美学);5.戊戌变法至“文革”前后(近现代形态的美学)。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3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叶朗着眼于中国美学本身的逻辑发展,将近代以前的中国美学史分为三期:先秦两汉为古典美学的发端,魏晋南北朝至明代为古典美学的展开,清代前期为古典美学的总结,加上近代(以梁启超、王国维、鲁迅、蔡元培为代表)共四期,并以李大钊的美学为现代美学的始点。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7—10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陈望衡与殷杰也基本上是依据中国美学本身的逻辑发展来进行历史分期的。前者将中国美学分为奠基(先秦时代老子至屈骚美学)、突破(汉至魏晋南北朝)、鼎盛(唐宋)、转型(元明)、总结(清初至王国维)五期。后者亦分为奠基(先秦)、大一统(秦汉)、大解放(魏晋南北朝)、整合(唐宋)、分化(明清)五期。

(四)关于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

历史的归纳总是为了寻找某些逻辑的共相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总结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是通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一问题上争论也不少。李刘二人在第一卷绪论中将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描述为六点:1.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2.强调情与理的统一;3.强调认知与直觉的统一;4.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5.富于古代人道主义精神;6.以审美境界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23—3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陈望衡从古典美学体系、中华民族审美观念、中华美学的主旋律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从体系上看,中国美学体现为:1.以“意象”为基本范畴的审美本体论系统;2.以“味”为核心范畴的审美体验论系统;3.以“妙”为主要范畴的审美品评系统;4.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创作理论系统。从审美观念上看,中华美学的要义在于:1.崇尚中和的审美理想;2.崇尚空灵的审美境界;3.崇尚传神的审美创造;4.崇尚“乐”与“线”的审美意味。从主旋律看,中国人强调“人的生命与自然生命的交相融合”,“是‘境界’而非美成为中华美学的主题”。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1—25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张涵、史鸿文在《中华美学史》中将中华美学的基本特征归纳为四点:1.早熟性;2.有机辩证性;3.居尘出尘性;4.包容性和开放性。张涵、史鸿文:《中华美学史》,3—5页,北京:西苑出版社,1995。周来祥等的《中国美学主潮》则认为,整个古典时代的中国美学和艺术是偏于抒情和表现的。叶朗在对有关中国古典美学特征的一些流行观念的考察中,否定了以下几种流行看法:西方美学重再现、重模仿,而中国美学重表现、重抒情;西方美学偏于哲学认识论、侧重“美”与“真”的统一,而中国美学偏于伦理学、侧重美善统一;西方美学偏于理论形态,而中国美学偏于经验形态等。他认为中国美学的概念、范畴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如果没有对中国美学史的一系列范畴和命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就匆忙地对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和特点作出总体的概括,是很难得到科学的结论的”。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1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如果把美学通史的研究同中国文学批评史和西方美学史两个研究领域进行横向对比,其目前成果就显得差强人意。中国文学批评史方面已有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七卷本约三百七十万字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问世,西方美学史方面也有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的七卷本约四百三十万字的《西方美学通史》问世。通史的研究或撰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非单兵作战所能完成,上述一中一西两类集大成式巨著的成功来自于集体合作、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学术梯队的合理培养,其经验是值得借鉴的。近年来由林同华先生主编的《中国美学大辞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虽非通史,却将中华美学的理论、范畴术语、思想命题、人物、著作刊物乃至中华美学文化年表进行了系统的爬梳、钩沉。该著洋洋一百七十多万字,集近五十余人之力,作为研究中华美学的专科辞典的编纂,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实为首创,也为通史的研究或编撰提供了便利,实为学界之福。

同类推荐
  • 像时光一样柔软

    像时光一样柔软

    该书收录了作者在大学时期创作的部分优秀诗歌作品。他的诗歌,就像在他的家乡新化大山深处自然生长的植物,葱茏葳蕤,生机盎然,完全没有那种故作姿态的抒写,从题材到表达方式,都能恰到好处地结合自己独特的成长环境,以一种赤子之心来歌吟故乡山水,感恩父老乡亲。
  • 欧阳修文集4

    欧阳修文集4

    本书为欧阳修的诗、词、文精选集。其中收录了:古诗三十八首、古诗二十首、古诗二十四首、律诗六十首、律诗五十七首、律诗五十六首、赋五首等。
  • 中国经典神话

    中国经典神话

    神话产生于文字之前,是经典前的经典、历史前的历史、文化前的文化、艺术前的艺术。近三十年来,中原神话经过学者们的努力搜集和不懈研究,已经蔚为大观,被国际上称作中原神话学派。神话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的根脉所在,是当之无愧的精神瑰宝,也是我们应该保存和发扬的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所选,既不是作者的原创,也不是某人的灵感,它们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和创造的产物。既重古籍可考,尤重口碑有传,是古史却比古史丰富、鲜活,是口传却又焕发出精金美玉般的色泽和质感!
  • 趣味行动设计(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行动设计(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热门推荐
  • 捡个cp好蛋疼

    捡个cp好蛋疼

    14岁的沈舒在初三那年白捡了一个大神帐号,窃喜啊窃喜。可号还没捂热,原主的那些烂摊子啊旧情人啊就都找上门来了。波澜壮阔的二次元生活,却牵扯到三次元的恩怨纠葛。谁能告诉她,为什么捡号还附赠高冷大神一枚!莺莺燕燕惹一堆,流言蜚语满天飞,到头来收拾烂摊子的还是她!还没吐槽上两句,大神又傲娇了:哼,我是上帝给你的恩赐!沈舒默默垂泪望天。上帝啊,我要求退货行咩?我只是想当一个安静滴小新人!
  • 我的霸道王子

    我的霸道王子

    中国女孩来到韩国上学,竟然偶然邂遇超超帅男申麒渊,而他竟然是韩国一进会联合会的老大?帮派老大?!两人产生误会,又被插进的帅哥美女搅和得天翻地覆!他们俩还能走在一起吗?他们的爱情能够得到圆满的结局吗?
  • 天圣广灯录

    天圣广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之帝尊

    魔之帝尊

    废体少年,得魔枭传承。浴火重生,睥天下众生!以魔之心,傲视红尘。以武之力,荡碎圣神!横扫诸天万魂,主宰寰宇永恒,成就一代帝尊!
  • 绝世女帝天才九小姐

    绝世女帝天才九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佣兵女王风珞阑,是各国都想抓到的神偷风珞。却因一次丢人到姥姥家的死法穿越到了枷栗王朝成为了一个其父不祥,其母失踪的野种。当她成为她时,就让你们这群古代人睁大你们的24k纯金狗眼好好看看,全系灵术师是废材吗。琴棋书画舞样样精通是草包吗。神兽?烛龙算不算。宠物?九尾妖狐算不算?卧槽。想欺负老娘让你看看什么叫神器。
  • 家里家外

    家里家外

    市委副书记廖天伦一生刚直不阿为政清廉,然而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家庭会一步步走向深渊。在他的家里家外围绕嫉妒和贪婪上演的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更令他仰天长叹:兄弟反目、夫妻分离、情人倒戈、晚节不保、教唆杀人、制造冤案……盘根错节,扑朔迷离。这是二址世纪九十年代的一部声声泣血的人性解读史,一轴波澜壮阔的人生百态图,一曲荡气回肠的人间正气歌。作者以其新颖而巧妙的构思,敏锐而独特的视角,透视一些人的心理裂变、心娄碰撞、人性较量。你似乎感受到角手可及的灵魂在哭泣中颤栗!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激烈的矛盾冲突,鲜活的人物塑造,复杂嬗变的人物性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具有相当的可读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奥特曼格斗传

    奥特曼格斗传

    异星黑暗重生,危机再临宇宙,星境之战即将上演。地球已被黑暗锁定,异兽降世,各个次元岌岌可危!一场丛林探险,打破了一个普通少年原本的安定生活。“什么?宇宙中出现了危机,让我去当救世主?你在和我开玩笑吗?”林仟被神秘指引者劝说,稀里糊涂地走上了一条宇宙的守护之路,从此被重大的使命相羁绊。成为赛罗奥特曼人间体的他,将穿越平行世界,与黑暗相争。在战斗之中,领略守护真谛。“既然无法逃避,那就不要逃避!我能做的事,就一定会去做”ps:本人第一次写书,若写不好莫怪,写得好的话,我就会一直写下去,但我不保证会不会太监……(因为我也是个学生)。希望大家能喜欢我的故事。
  • 现世仙魔奇闻录

    现世仙魔奇闻录

    丁长风本想庸庸碌碌·一生,不曾想在蛋蛋的道族灵力下发现自己是佛族之人。寻找前世的记忆,争斗现世的·强者。灵力鬼魂,仙魔大帝,到底丁长风会怎样呢?现世仙魔录
  • 一凡道士

    一凡道士

    何一凡是一个普通人,他出生卑微,却命运坎坷,经过自己的努力,日子也算平平淡淡,自从他拜一个乞丐为师,才让他改变了一切,走上了修道之路,他发现黑暗中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决定斩妖除魔,解秘一切神秘案件,最后他才知道自己的存在是有人续意安排的,为了找出真相,也让他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