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8300000034

第34章 中国美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1)

中国古典美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经过几代学人的辛勤耕耘和劳作,其研究论域不断拓展,研究视野不断开阔,研究方法和学术理念也不断变革、调整,并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为后学之致远入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其成果,反思其缺憾,对新世纪的中国古典美学研究无疑是有益的。本文主要以20世纪几部较有代表性的中国美学史著作为例,对美学史研究的大致状况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评述和反思。

一、中国美学史研究的现状及主要论域

对中国古典美学史作系统的整理研究,从历时性的角度全面展示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历程及其文化结晶,在古典美学研究领域中无疑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加之中国人对历史意识的重视,因此,美学通史的研究或撰写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但这一领域对著者的历史意识、通观整合眼光和文献材料工夫要求极高,加之各种时代原因,致使这种系统的整理研究迟至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起步,主要收获有李泽厚与刘纲纪的《中国美学史(第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齐鲁书社,1987年)、郑钦镛与李翔德的《中国美学史话》(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和《华夏美学》(北京中外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周来祥与孙海涛的《中国美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张涵与史鸿文的《中华美学史》(西苑出版社,1995年)、殷杰的《中华美学发展论略》(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陈望衡的《中国古典美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等著。郑、李的《史话》全书只有13万字,虽大体具有史的脉络,但正如作者所说,“只是对中国美学历史作‘蜻蜓点水’的浮光掠影的巡礼”,郑钦镛、李翔德:《中国美学史话》,1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实际上是普及读物类的小史,缺乏明确的历史分期和规律性描述。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以15万字的精审篇幅对中国古典艺术及审美意识发展史作了提纲挈领的介绍,并以哲学史家的概括力度,对从史前艺术到明清文艺思潮的中国艺术发展历程及各历史时期的审美风貌进行了整体提摄。其著视点高远,论点鲜明,以评代述,述评结合,文采飞扬。全书对古典美学发展历程所作的鸟瞰以艺术鉴赏为准的,把哲学思辨与艺术鉴赏融为一炉,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艺术哲学的深刻把握。该著通过中国艺术历史的发展来揭示中国审美意识的嬗变,在入思路径上颇具开拓性,但因篇幅过短,也有不足:只是一次“匆忙的历史巡礼”,一个“粗糙的随笔札记”,李泽厚:《美的历程》,200—20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且意在论证其哲学上的“积淀”说,故而对古典审美概念的钩沉及范畴的爬梳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在论述中国审美意识发展史时虎头蛇尾,最后两章空洞的逻辑推理较多,结合艺术实际的分析较少。而他与刘纲纪合作的《中国美学史》只写至齐梁书论,是未竟之作,还不能算是完整的通史研究。上述其他几部具有通史性质的著作,或侧重点不同,或撰写理念各异,可谓各擅胜场。李泽厚的《华夏美学》提纲挈领,具有将美学史与思想史融为一体的著述特征。敏泽的《中国美学思想史》侧重于审美意识(或思想)的流变,在中国原始审美意识的钩沉和中国美学思想分化、流变及传承之内在脉络的清理与爬梳上颇见功力。周来祥等的《中国美学主潮》注重抓住每一时代美学的总范畴和审美理想作为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并着力揭示了这一总范畴和审美理想的产生、发展、裂变、兴替的历史过程。张涵等的《中华美学史》则将中华民族的生命形态、文化形态和审美形态三者融为一体,从民族审美实践和美学思想的历史演变的角度对中国美学史进行了细密的叙述和揭示。殷杰的《中华美学发展论略》在美学史分期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从篇幅和构架上看,陈望衡的《中国古典美学史》不仅足显通史规模,对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特点的描述也有令人茅塞顿开之感。而从内容的精审和论述的独到性看,平心而论,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似乎更具创意。

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特征和历史分期这几个问题在通史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尤能体现著述者的研究理念和对历史现象的通观整合能力,在这几个问题上争论也很多。

(一)关于研究对象

李、刘二人认为对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研究“就是不限于研究已经多少取得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而是对表现在各个历史时代的文学、艺术以至社会风尚中的审美意识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其中所包含的美学思想的实质,并对它的演变作出科学的说明”,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而他们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中国美学采取的是狭义的研究方式,即“主要以历代思想家、文艺理论批评家著作中所发表的有关美与艺术的言论作研究对象”。同上,6页。叶朗则明确指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也就是历史上各个时期出现的美学范畴、美学命题以及这些范畴、命题构成的美学体系”。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在著者看来,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一个时代的审美意识的理论结晶,因此,一部美学史就是美学范畴、命题的产生、发展、转化的历史。敏泽则认为中国美学思想史研究的对象,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研究中华民族审美意识、观念、审美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发展的历史。大致看来,虽然上述各著在篇幅或构架上有所不同,但讨论的中国美学史研究对象都是狭义上的。

(二)关于研究方法

上述几部通史在研究方法上有着明显的共同点,即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以社会历史分析为主导。例如,敏泽认为审美意识的萌芽表现于工具的创造,而诗、乐、舞的一体则反映了原始审美意识来源于劳动实践。李、刘二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出发,认为每一时代的审美意识归根到底受这一时代的社会实践的制约,因此,明确主张“根据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分析去科学地深入地说明中国美学的发展”,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1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同时也强调在寻找中国美学发展线索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主张“以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作为贯串全书的基本线索”,同上,19页。而应当根据“历史发展本身所显示出来的线索”,同上。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

(三)关于美学史分期问题

历史分期从表面上看是出于通史研究者著述的框架需要,实际上却最能反映出研究者对审美历史现象内在理性脉络进行整体观照时所依据的内在学术理念。在这方面争论较多。在《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李刘二人以社会形态的不同将中国美学分为五期:1.先秦两汉(奴隶社会美学);2.魏晋至唐中叶(前期封建社会美学);3.晚唐至明中叶(后期封建社会美学);4.明中叶至戊戌变法前(末期封建社会美学);5.戊戌变法至“文革”前后(近现代形态的美学)。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3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叶朗着眼于中国美学本身的逻辑发展,将近代以前的中国美学史分为三期:先秦两汉为古典美学的发端,魏晋南北朝至明代为古典美学的展开,清代前期为古典美学的总结,加上近代(以梁启超、王国维、鲁迅、蔡元培为代表)共四期,并以李大钊的美学为现代美学的始点。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7—10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陈望衡与殷杰也基本上是依据中国美学本身的逻辑发展来进行历史分期的。前者将中国美学分为奠基(先秦时代老子至屈骚美学)、突破(汉至魏晋南北朝)、鼎盛(唐宋)、转型(元明)、总结(清初至王国维)五期。后者亦分为奠基(先秦)、大一统(秦汉)、大解放(魏晋南北朝)、整合(唐宋)、分化(明清)五期。

(四)关于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

历史的归纳总是为了寻找某些逻辑的共相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总结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是通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一问题上争论也不少。李刘二人在第一卷绪论中将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描述为六点:1.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2.强调情与理的统一;3.强调认知与直觉的统一;4.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5.富于古代人道主义精神;6.以审美境界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23—3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陈望衡从古典美学体系、中华民族审美观念、中华美学的主旋律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从体系上看,中国美学体现为:1.以“意象”为基本范畴的审美本体论系统;2.以“味”为核心范畴的审美体验论系统;3.以“妙”为主要范畴的审美品评系统;4.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创作理论系统。从审美观念上看,中华美学的要义在于:1.崇尚中和的审美理想;2.崇尚空灵的审美境界;3.崇尚传神的审美创造;4.崇尚“乐”与“线”的审美意味。从主旋律看,中国人强调“人的生命与自然生命的交相融合”,“是‘境界’而非美成为中华美学的主题”。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1—25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张涵、史鸿文在《中华美学史》中将中华美学的基本特征归纳为四点:1.早熟性;2.有机辩证性;3.居尘出尘性;4.包容性和开放性。张涵、史鸿文:《中华美学史》,3—5页,北京:西苑出版社,1995。周来祥等的《中国美学主潮》则认为,整个古典时代的中国美学和艺术是偏于抒情和表现的。叶朗在对有关中国古典美学特征的一些流行观念的考察中,否定了以下几种流行看法:西方美学重再现、重模仿,而中国美学重表现、重抒情;西方美学偏于哲学认识论、侧重“美”与“真”的统一,而中国美学偏于伦理学、侧重美善统一;西方美学偏于理论形态,而中国美学偏于经验形态等。他认为中国美学的概念、范畴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如果没有对中国美学史的一系列范畴和命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就匆忙地对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和特点作出总体的概括,是很难得到科学的结论的”。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16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如果把美学通史的研究同中国文学批评史和西方美学史两个研究领域进行横向对比,其目前成果就显得差强人意。中国文学批评史方面已有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七卷本约三百七十万字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问世,西方美学史方面也有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的七卷本约四百三十万字的《西方美学通史》问世。通史的研究或撰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非单兵作战所能完成,上述一中一西两类集大成式巨著的成功来自于集体合作、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学术梯队的合理培养,其经验是值得借鉴的。近年来由林同华先生主编的《中国美学大辞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虽非通史,却将中华美学的理论、范畴术语、思想命题、人物、著作刊物乃至中华美学文化年表进行了系统的爬梳、钩沉。该著洋洋一百七十多万字,集近五十余人之力,作为研究中华美学的专科辞典的编纂,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实为首创,也为通史的研究或编撰提供了便利,实为学界之福。

同类推荐
  • 拯救大地

    拯救大地

    一个迄今为止对极大多数哲学家、文学家仍然淡漠的命题,实际上已经困扰人类很久了如何拯救大地,这种报告性环境保护文学值得我们认真拜读思考。
  • 黄土谣:西北风·文论集

    黄土谣:西北风·文论集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当代音乐艺术的基本格局与其他艺术种类相似,是现代与传统之对立、变革与保守之间之冲突,这一逻辑在更早的时候表现为“革命”与“守旧”之间之对立。尽管性质不同,但关于音乐艺术的基本评价皆是以时间逻辑为标尺的,谁在“新”的序列中占据了前沿,谁就占据了价值的制高点。而近些年来,这种时间之神话——音乐艺术之流动性特征——越来越不明显了,日益明显的则是空间之丰富性与差异性之展开、地方性与地域民族性之扩张。
  •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主要内容包括“中枢”在变革、改革,从国务院开始、西部开发亮点多、西部开发新气象、无边光景一时新、发达国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等。
  • 黑白斋序跋

    黑白斋序跋

    本书收入作者为40多部文学作品写作的序跋。包括“好汉不提当年勇——序刘林小说集《桃子脸,弯弯眉》”、“魅人的梦想:星空乡愁与航天文学——序李鸣生长篇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等。
  • 我最亲爱的

    我最亲爱的

    一位名场阅历销年华,每天在最紧张的新闻媒体前线调兵遣将,早识人间哀乐,心事颇有的中年父亲,带着一对古灵精怪,花样百出,黏时让你烦,不理时让你忧的青春女儿。一个屋檐下,三人如何互动过活?“西瓜你个芭乐咧”,看过女儿的“宇宙无敌成绩单”后,父亲这样说。“鸟咧?”染着一头黄发,如今整天只想跟男孩子打篮球的女儿如此回答。自认每天过着惊险生活的老爸,不禁想念起不过几年之前,还爱看鸟爱画画,成天爱黏跟老爸团团转,一身灵气的同一个女儿。怎么会这样?short time passing而已,到底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热门推荐
  • 火影忍者之冰姬舞月

    火影忍者之冰姬舞月

    冬雪纷纷,她,穿越到火影世界,遇见了她一直喜欢的少年,与木叶的人一起快乐的生活。她,一直努力想要改变一些人的命运,虽然遭到了误会与讨厌,虽然感情和性格都有所改变,但她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她的信念,像冰一样纯净,也不染一尘。我曾为杀手,是为了别人。这次,我是忍者,也许已不为木叶,但我想改变这个世界!我,这次是为了我自己!——舞月那么,看她如何改变吧……【混蛋……不给评论不收藏推荐的话咬你哦……还是围攻的那种哦~】
  • 非相

    非相

    古往今来,无数修道者都向往着长生,但为何从来没有人触碰到那个领域?又或者,曾有人到达过那个境地,但发现长生不过是个没有意义的执念,甚至这个世界,亦是虚妄不实的?众生皆于轮回苦海之中争渡,如同怒浪之中的孤舟,如同无根的浮萍。路,到底在何方?吾等为何还在轮回中苦苦挣扎?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因缘而走上漫漫寻道路,他将走上怎样一段征程?他能否拜托无量劫经之苦,见到诸相之下的非相?
  • 重生之凋零的回忆

    重生之凋零的回忆

    安琪26岁,一事无成,朋友不喜亲人不爱,尽管自己很努力,结果还是事与愿违,唯一支撑她活下去的是一个很爱很爱她的男人,上天似乎给她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结婚当日爱人为救离她离开了人世,从此所有人都认为她是命煞孤星,带着所有人的谴责,回忆过往,如果在活一次绝不会是这种结果,在悲愤中结束了自己26年的生命。在次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小时候,错开所有要走的轨道,从新过属于自己的人生
  • 阴阳神御

    阴阳神御

    首先,阴阳不是灵异小说其次,小丑一点也不丑最后,给俺一点支持吧!(~~~~(>_<)~~~~)PS:^_^书友们如果喜欢记得收藏一下,不要忘了!不一样的修炼体系,不一样的玄幻世界!从来不曾谋面的父亲给了他超越天道的宝物!从小不能结印的少年一次剧变强势崛起!!他,执阴阳,掌混沌,将神御大陆掀起无数震颤!!(小丑厚积薄发,强烈请求诸位释放你们的热情,拉起你们的票票,让小丑带领你们领略一次从未见世的异界风光!!)
  • 重生之超级外挂

    重生之超级外挂

    这是一本富有感情的一部情怀小说讲述八十年代的一些情怀
  • 逆袭女配之我才是女王

    逆袭女配之我才是女王

    迷迷糊糊地穿越到了言情世界,还是女配,我只想说“我才是真正的女王!!”女主都是大好人?呵呵!白莲花们,就让我来拯救你们的世界观吧!!女配和女主之间的战斗,到底谁才是女王大人?
  • 残酷王爷的弃妃(全本)

    残酷王爷的弃妃(全本)

    【古代情殇文】她本是他明媒正娶的王妃,大婚那夜他却当着众人的面要验她的身,她悲凉一笑,没想到自己的贞操不是由自己的夫君来验却是以这样屈辱的方式。也就在那一夜,她由王妃被贬为侍妾,他的美妾三千,却个个要致她于死地。可怜她腹中的骨肉却无辜被他认为是和别人珠胎暗结。他心爱的女子稍有偏差他便算在她头上,她何其无辜不过是一缕幽魂。他亲手将有毒的茶让她饮下只为了替他心爱的女子试药,不顾他在她体内种下的寒毒。而背后那绽开的一朵圣洁睡莲却是一道生死符,只为那残忍邪佞的男子致惑的恨意纠葛……
  • 重生田园美娇妻

    重生田园美娇妻

    看身娇体软易推倒的杨清,如何一步步腹黑进攻,将成熟隐忍体力好的憨厚老男人,调教成护妻爱妻的实力忠犬!忠犬语录:老婆长得美,说什么都对![农村家常琐事——没有貌美如花的女主,没有多金帅气的霸道总裁,没有金手指停不下来的闪眼外挂,只有忠犬!忠犬!忠犬!]不喜勿喷。
  • 华丽回归:复仇二人组

    华丽回归:复仇二人组

    小时侯目睹了最亲的人死去,仇家近在眼前却无能为力。好,记下了,早晚有一天也要让你们尝尝痛彻心扉的滋味!复仇路上,那个谁,你能不能离本宝宝远点!看腻了扮丑?看腻了隐忍?那就点进来吧,虐仇家,收爱情!
  • 青春和我有个约会

    青春和我有个约会

    这个青春,因为有你,浪漫无悔,再见不是最好的结局重逢才是离别的开始我从未后悔遇到过你感谢你让我曾爱过你本文不会出现血腥的文字,只是简笔带过,类型应该是青春校园和悬疑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