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8300000033

第33章 略论中国古代美学的研究方法(2)

从更深的层面上看,主观阐释与历史还原的关系问题又可以化约为“思”与“史”的关系问题。在对历史或传统的学习或研究中(包括中国美学的研究),研究者或学习者首先常常担负的是一种知识史学家角色。起初,他只是其他人的思想与观察结果的搜集者,且通常要以“公正的”评价和判断点缀其间,然而最后,如何辨析历史事实,如何重建与诠释过去的理论,甚而直到最后追溯与解释(美学)知识之历史进化等,诸如此类,就产生出了特殊的理论问题。这表明历史或传统的研究者从仅仅是其他人寻求真理经历的记录者,开始变成为真理的探究者,且有其自身特殊的科学探究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或传统的研究者并非总是局限于在实证知识的学术操作层面上进行某种同一性的自然延展,还会由于新学术思路的建立、卓有成效的技术手段的发现,以及对理想的学术生命形态之建立的反思等,而去思考学术研究和整个时代的知识境遇、思想境遇、生存境遇之间的某种深层关系,这种“学识领悟→情态反刍→学理再创”的过程实际表明,历史或传统研究的最高境界常常是以“思”的获得而为标尺的。

如果进一步深究的话,历史研究中的“思”实际上意味着:1.在保持前辈学人身上所具有的深层活力因素的基础上挖掘其学说或相关陈述中可以实现现代转换的因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从“照着讲”到“接着讲”。2.实现历史或传统研究中一种内在视角的转换,即将研究者从与中国美学思想史背景及其所牵连的当代语境的繁重对抗(此为“质”的视角)中解放出来,去关注前辈学人生产、分配、发行、接收、部署、操纵和编配其美学思想的话语方式、话语配方或运作“内情”(此为“态”的视角)。这是阐释视角的转移。3.研究主体学术自我的重塑。这实际上就是研究者在对学术价值的调适、学术理性的筹划以及自我反思的定位诸问题的深层思考中去实现自我开放、自我充实,乃至自我重建。当然,所有这一切必须建立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之下:研究者应当首先具有对中国美学的起源语境和演变历史的“谱系学”的批判性把握,应当以清醒的历史意识去防止自我本位,防止用自己的知识、思考脉络去破坏古人的知识、思想脉络,在一种更为综合的、动态的历史关系中来理解中国美学的发生发展,通过合理的方法论平台来自然地分析和显示出中国美学的价值取向与内在精髓,并保持相关问题的开放性。

三、问题意识的建立

知识的有效性来自它自身所包含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只有在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明了自身的处境,产生言说的冲动,才能有真正的言说者出现。否则,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他人的‘问题’,我们所有的言说便都只是针对一个‘他人’,而看不到自身的局限。我们便永远只能以人论断人,以有限衡量有限,而找不到真理的所在。这样,即使能有一些声音引起‘世界’的注意,意义上的空洞浮泛仍难避免。”张卫东:《回到语境——关于文论“失语症”》,《文艺评论》,1997(6)。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虽然学科本身很年轻,但所涉问题的源与流却是非常古老的,可以说自有人类以来,对美的追求和思考就伴随人类意识而产生,我们今天仍处于这种对美的追求与思考的持续的辩证运动中。中国古代人如何思考美与真善的关系?如何看待美丑的关系?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美学观念和思想(如孔子的美学思想),出发点是什么(如老庄的美学思想),理论根基是什么(如墨子的实用主义思想),价值和局限是什么(比如“温柔敦厚”诗教、“发愤著书”论)?出现美学思想断裂的原因何在(比如魏晋六朝美学与两汉美学之间的美学主导思想之间的断裂)?诸如此类,都让我们清楚看到了中国美学中深藏的问题性特征。凸现这一问题性特征,可以让枯燥的理论肢解活动变成有趣的心智探索与锻炼,在研究中体会审美愉悦的同时获得一种理性思考的愉快。

中国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意识表现在研究者应常常问一问:中国美学的现代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这种发问,能够使研究者不泥于古,而把眼光放到现代,实现古代思想与现代思想的某种对接。在此,以中国古代由“流观”论、“游观”论和“物观”论等构成的中国古典审美“观”论体系为例。中国古典审美“观”论体系包含深刻的生态美学智慧,它不仅有助于我们考察中国古代人的自然观、时空观、生命观特征,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领悟中国古代人在“天—人—地”生存网络中的谛视方式,以及在这一谛视方式主宰下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安顿自我生命等重要理论问题。这些生态美学智慧中的合理成分,可以为当今艺术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又如,中国古代和谐论美学不仅包含深刻的生态美学智慧,而且还能实现同当今国外有关生态文化与生态美学的研究的对接,并且,在倡导“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发掘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和谐观念及其现代价值,更有助于我们在对中国古代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思维方式的分析中提取合理的有益的思想资源,参与到当今和谐文化的建设中来,从而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并批判当今文化建设中的负面因素。所有这些,没有良好的问题意识,是极难深入下去的。

顺此逻辑,上述问题意识还可以继续生发下去,即中国美学思想(或理论文本)可以提供的现代转换的可能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以中国诗歌美学中的诗话为例。在中国这个诗的国度里,诗话是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文艺批评样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水平极高。它所表现的不仅是作家们的诗学观念,还包含着史学意识、文化意识、审美意识,对我们了解中国美学的特征有重要的帮助。中国人的这种论诗传统,深深打上了民族文化性格和审美情趣的烙印——深邃的哲理,电光石火间的诗思感悟,复杂的士人心态,丰富的奇闻轶事都在中国诗话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述。就此而言,中国诗话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对理解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征也极有帮助。而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艺界在文艺美学的现代性进程中,受“欧洲文化中心论”影响,推崇西方诗学而漠视中国诗话,导致中国诗话的写作与研究陷入低谷。不过,许多现代作家如钱锺书、郭沫若、流沙河等仍然在写作诗话,徐英、蔡镇楚等相当多的学者仍然为诗话学的建立不遗余力,这说明传统诗话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传统的文学理论表述形式在现代仍有承续,仍有向现代诗学理论转化的可能性。现代诗话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将古代文学理论表述形式与现代文学理论形式实际对接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它至少可以提供这样一个重要问题供我们思考:对现代诗话作进一步的研究是否有益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诗歌美学发生现代转型的一些基本特点和理路?当我们以通变的眼光考察中国诗歌美学的变化时,我们在应对美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时,注意本民族美学特征的发掘有何等重要的学术意义?

四、“两条腿走路”

中国美学思想的提出,很多是由兼具创作者与理论者双重身份的人完成的,考察其实际创作同其美学思想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这叫“两条腿走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比如李渔的戏曲创作与戏曲美学思想之间)。程千帆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提出过研究“古代的文学理论”和研究“古代文学的理论”二者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的研究方法:“前者是今人所着重从事的,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理论家的研究成果;后者则是古人所着重从事的,主要是研究作品,从作品中抽象出文学规律和艺术方法来。这两种方法都是需要的。”《程千帆诗论选集》,“编后记”,张伯伟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作者不仅提出此一主张,而且身体力行。《程千帆诗论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中的许多文章便是作者实践其主张、运用“两条腿走路”的研究方法的结晶。作为这一方法的补充,罗宗强先生曾在《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等著作中极为重视文学创作的主体倾向同理论批评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他对文学思想的阐述和评价并不仅仅盘桓于单纯的理论或概念的分析,而总是每每将之同具体的实际创作倾向结合起来考察。如在分析盛唐“崇尚风骨”这一突出的文学思想特征时,作者联系“初唐四杰”、陈子昂、李白、早期王孟、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的诗歌创作特征及其审美倾向,进行了深入、详尽的阐发,并由此剖析了盛唐风骨与建安风骨及刘勰所论述的风骨之间的异同。这些研究方法对我们学习中国美学帮助极大,它可以启发中国美学研究者们注意到艺术创作与美学思想的归纳之间的关系。比如,古代戏曲美学家如李贽、徐渭、汤显祖、金圣叹、李渔等人往往同时又是诗人、诗论家,或者词人、词论家,甚至是小说家、小说理论家,传统艺术部类的界线在他们那里有没有被“主动”模糊掉?在一种更为广义的“诗学”背景下来理解古典戏曲理论的精髓是否可能?如何可能?诸如此类,在今后的研究中完全可以纳入到思考或研究日程上来。

同类推荐
  • 寻找平山团

    寻找平山团

    “平山团”让“子弟兵”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别称,使中国共产党执政前的*后指挥所落脚西柏坡成为必然。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所走过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蕴含了中华民族伟大而永恒的精神品质,折射出可贵而独特的精神风貌!书稿约50万字,通过作家视角,用纪实手法采访一百多名平山团老战士及其知情人、烈士后人等,深入挖掘平山团在抗日战争中的光辉历程,再现平山团转战南北那些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和富有地域文化色彩的性格特征,塑造太行子弟兵“忠勇稳定、悲歌慷慨”的英雄形象,凸显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的深刻影响以及河北人民在在抗战中的辉煌篇章。
  • 芳草集

    芳草集

    作者以亲身经历撰写了二十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期间我军战士历经艰险、团结一致、顽强杀敌的英勇事迹。同时纪实了作者自己不忿日寇的残酷铁蹄而奋起杀敌,千辛万苦投奔新四军的故事。其中部分内容以诗歌反映了战争年代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遭遇的艰险,也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 一首情诗一场爱

    一首情诗一场爱

    本书集合了中国历朝历代诸多名家的爱情诗篇,切入点独特,分为暗恋、初恋、热恋、生死恋、异地恋、婚外恋、苦恋、失恋等八个章节,采用另类文字表述,古今结合,不拘泥于对古典情诗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全面阐述。本书的魅力亮点,就是既满足读者对情诗本身的知识需求,也满足了读者对情诗背后历史故事甚至野史掌故的了解,并结合现代爱情故事解析、感悟爱情,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兼具。是一本走进灵魂,涤荡浮躁,让你思念成河、静思如梦的书。
  • 心灵的原色

    心灵的原色

    这是90后作家许书熠第一部文集,体裁涵盖古诗词、诗歌、散文、剧本、小说,其中既有古诗词,又有现代诗歌、剧本,展现出极其全面的文学才华,从多角度展现出当代90后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学追求。
  •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主要表现了晚唐文宗、武宗时期,灵州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紫宰相裴度、李德裕、宋中锡,以及义士张议潮等人,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所展示出的个人风采。
热门推荐
  • 家里有妖怪

    家里有妖怪

    租个房子都能遇到变态妖怪,谁能告诉我妖怪不是吸人精气而是色情狂的吗?洗澡被偷看,做饭也会被非礼,晚上睡觉还要十道门锁防止他偷偷爬上她的床,做保姆做到这种份上我也是醉了。但是别忘了他是谁,区区十道锁能挡住他吗?他可是妖怪。俗话说人妖有别,拥有前两世没有结果的因缘,这一世他们能否有一个结果??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五家宗旨纂要

    五家宗旨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求道慕仙

    求道慕仙

    万般轮回,皆有造化因果。十万年前,古天界废墟下,最后一个仙皇玄明天帝陨落无尽云海,神魂分散堕入凡尘大千。只为寻一场机缘造化,还一世轮回因果。
  • 至尊枭雄

    至尊枭雄

    陆天豪只不过是高档会所的一个服务生,以为混吃等死了却残生,但是面对女友背叛、兄弟死亡才发现,在这个世界,命向来由不得人……即是入得江湖,用暴力的手段解决,这是霸道;用智慧的手段解决,这是王道;用暴力加智慧的手段解决,这是枭雄之道。********“三年前,我像狗一样的活着,三年后,我回来了,报未报的仇,杀本该杀得人,爱不敢爱的女人。”——陆天豪
  • 永恒天渊

    永恒天渊

    灭神,诛仙,屠魔,斩妖,杀鬼……断皇!神秘诡变的时代,绝世天才纵横天下。灾厄枷锁,一剑横断,我自逍遥!
  • 仙家三小姐

    仙家三小姐

    一场穿越,成就一个传奇!这时代果真如同书中所写:“灵脉密集,天地万物皆有灵;洞藏宝藏,得者继传承;鼎出圣丹,丹出而天色变;卧虎藏龙,气运万千!”这里同样不缺的还有修士们的勃勃野心!且看我们的女主是怎样在这大千世界中走出自己的一条成仙之路!
  • 新旧界

    新旧界

    “我有异能!我要逆天改命!踏上人生巅峰!”“好热……过来,帮忙降降温!”“木炭用完了!快过来加热”“嗯?!你们把我这个异能者当做了什么?!!”“空调。”“移动热源。”“单身狗。”“最后一个你过来,我要给你加个红buff!”
  • 元始说度酆都经

    元始说度酆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冥王宠妻:嚣张狂妃

    冥王宠妻:嚣张狂妃

    杀手之王惨遭背叛,一朝穿越注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唯独对死皮赖脸的相公无可奈何。“你跟着我做什么?”“娘子出走,为夫自然贴身保护!”(本文甜宠,略有小虐,作者菜鸟,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