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资本和跨国市场的诱惑将导致跨文化制作趋势的加强。在这里,艺术片、商业片和主旋律的区别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它们都想利用国际资本和占有国际市场。当然在这一点上,艺术片和商业片现在占有优势。它们已经有了进入国际市场和争取国际资本的成功经验。在这一时期,跨文化制作的商业大片以张艺谋的《英雄》为肇始,其后有《十面埋伏》、《天下无贼》、《无极》、《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一系列“大片”。跨文化制作中也有一些中小成本的艺术片,它们力图通过国际电影节获奖来寻找生存空间,如新生代的一些影片。
本土市场和本土资源的凝聚力:本土化制作
本土化制作主要瞄准国内市场。因为就人口而言,中国内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香港、台湾,然后是好莱坞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加强了对中国内地市场的开发。随着我们国家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平稳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观众将有更多的钱用于电影和相关产品的消费。这也就是说,中国的内地市场将变得更有吸引力。它将会影响到境内外资金的投资方向:不但国内资金会首先考虑抓住中国内地市场,境外资金也会考虑针对中国内地市场进行投资。在这一点上,哥伦比亚公司投资冯小刚拍摄《大腕》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这会提高未来中国电影创作中本土化和民族化的主题和风格。
其次,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对市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也会加强。它将会加大对电影工业的投入,并将利用它在宣传和发行上的资源和手段。这将会直接推动主旋律影片的持续发展,并吸引某些娱乐片和艺术片向主旋律靠拢。同时,由于政府主旋律内涵本身在与时俱进(“三个代表”和“和谐社会”的理念)以及主旋律影片在风格上向大众文化靠拢,这也有助于提高主旋律影片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扩大主旋律影片的市场,如以前《生死抉择》所证明的。事实上,这是未来中国电影工业结构中仍然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一部分。就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具有国营经济的成分,并需要国家对整个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一样,这一部分在中国未来的电影工业中是必然的。
所以,本土化制作仍然是未来中国电影的主流。它将包括主旋律、娱乐片和艺术片。近年来,本土化制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张思德》、《太行山上》、《云水谣》、《疯狂的石头》、《可可西里》等的出现和成功就是这一趋势的重要代表。本土化制作通常以中小投资为主,但是,2007年《集结号》和《投名状》的成功代表了本土化制作大片化的新趋势,值得我们加以关注。
边缘性制作
以上两者都是体制内制作。所谓体制内制作是指按一定的市场规范和商品流通渠道推出的电影作品。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进入中心发行渠道而处于电影市场边缘或以外的那些影片,我们可以称为边缘性制作。边缘性制作在思想和风格上常常敏锐、大胆、充满活力,当然技术和制作上有时候显得粗糙。早期第六代拍摄的影片和近年来崛起的学生短片可以归入此类。他们的影片游离于主流渠道之外,大多数影片未能或无法在全国公映,主要通过电影频道和DVD和观众见面。
边缘性制作的出现有种种原因。首先当然是投资和市场的多元化。国际资金、社会资金乃至个人资金都为这些制作提供了基础,而国际电影节、艺术影院、DVD的发行方式则为它们提供了市场。这一趋势在全球化和市场多元化背景下会继续发展。其次,工业技术的变化也是一个因素。DV技术不但可以用来制作好莱坞巨片《星球大战》,也可以用来制作低成本的边缘性制作。这为以往无法在常规制作中生存的试验性、探索性以及更为个人化的影片找到生存的空间。目前在大学生中间颇为流行的“个人影像”潮流即是例证。
我们丝毫没有理由轻视边缘性制作,因为边缘性制作也有一天可能会走向中心。事实上,目前政府设立的一些专项资金和着力开发的电视电影正在注意把这些制作吸引到中心或体制中来。新的立法也有助于使边缘性制作体制化。根据新的文件精神,“为繁荣中国电影市场,对于合法的影视文化公司,可以作为独立影片的制片人给予承认,办理相应的手续”。见《“走向新世纪——中国电影态势学术研讨会”综述》,《当代电影》2002年第1期,页9。
总之,进入全球化,中国的电影工业的基础和创作格局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电影市场为中国的电影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国的文化也为中国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我们有理由在整体上看好未来的中国电影工业和电影文化的发展。
中国电影创作观念与市场意识的演变
——改革开放三十年造就的影像改变
周星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每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都会带来社会表现层面的多样变化,无论是体制、人心还是意识形态,都将随着急剧的时代变迁而发生自身的形态改变,作为国家文化形象的电影也不例外。中国电影103年的历史中,值得骄傲的作品和优秀创作人不胜枚举,值得夸耀的时代事件也不少,但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历史和中国电影历史,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话题。将电影状貌放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背景下来梳理其历史意义,不仅具有特别重要的抚旧迎新的价值,更可以看到新的观念价值形态对于艺术文化现代性的生成意义。
毫无疑问,对于中国电影革新发展而言,改革开放具有划时代改变走向的意义。以往的中国电影历史,始终拘泥在计划经济的窠臼中,政治主宰的主题性要求,曾给予电影艺术必要的歌咏时代性,也更多带来艺术创作的拘束和限制。文化形态的电影艺术受到干扰,对于时代的想象性偏差表现,促发了电影艺术的极大危机。从“文革”中复苏的中国电影如何寻找苏生之路的契机,留给了应运而生的改革开放。
由于有了改革开放的持续进展,今天的中国电影,在艺术形态的多样性开拓上成效显著;在打破计划经济的桎梏,顺利进入市场选择的巨大变化上显示了难以想象的成绩;在生产体制和创作主体多元化的形成上今非昔比,尤其在艺术观念的开放大度上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21世纪的中国电影已经在改革开放的促发和造就中跃升上新的台阶。
改革开放给予观念演变的意义
探究改革开放给予电影观念的改变意义,对于确认中国电影进一步发展的具有重要价值。
一、首先是开启新时期的开放历史价值。
改革开放改变的是旧有艺术创作局面,在新鲜观念引导下带来创作的崭新格局。追踪中国电影观念历史,长期单一的创作导致拘束的局面,被改革开放的浪潮一朝击破。纵观三十年来,中国电影始终不能离开市场命题、意识形态命题和艺术命题之间的纠缠,不同时期构成不一样的背景和表现风景。
但得以正视的契机就是改革开放。就大时期概貌而言,中国电影在建国以前处在商业市场体制运行、国民党政府统治集团利益政策要求与进步电影人艺术创作追求等三者之间的角逐,这一三方制约下的创作,使得那时相当市场取舍条件下的电影艺术体现,主要取决于意识形态搏斗胜负和商业利益之争交缠所处的境地变化。多元复杂化的生存环境,顽强催生出三四十年代以现实表现深度而显示出色的艺术创作,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电影艺术其实就是在市场检验、社会政治影响和思想观念冲突中才显示其现代魅力。这一规律在建国以后一度被打破。
新中国开启了新的电影历史进程,建立了建国之初的单一化非市场体制,也由此形成了大大有别于建国前的一种独特的电影生产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孕育的得失需要辩证看待,因为“十七年”电影期间形成了电影作为艺术形态,主要是在意识形态主导和艺术个性之间的摩擦协调关系。作为表现新型社会主流要求的单纯绝对性政治主宰,使电影可以单一依从政策要求而没有市场压力,加上没有太多外敌(国外电影)入侵的单一观照环境,单纯明朗的民族特色和单一主观的创作模式成为得失相见的创作状况。这是一个特殊的电影创作生产阶段,也造就了相对闭锁的环境产物,如果不是“文革”走入极端偏差,说不定也会产生一种新的创作模式和自身的演进关系。
当然,历史不可假设,事实上,没有市场意识和开放视野的电影传播肯定是难以长久进展的,因为这里忽略了人的不断期求的永远不可满足的愿望。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漫长的“文革”危害不是毁灭了电影作为艺术形态的存在,就是摧折了电影作为现代社会艺术生存的可能。
所以,改革开放带来的就是电影艺术从观念形态到创作丰富形态以及创作队伍整体改观的变化,闭锁的计划经济生产观念被复杂的市场经济选择衡量观念所取代,以往难以想象的市场定夺顺乎自然实现,票房意识对于创作收益的决定性作用被高度重视,多种创作主体的出现打破了固有的国营创作机构创作的封闭状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创作局面。
二、观念形态变化的阶段演进。
梳理改革开放观念演变的进程,对于电影观念发展而言,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阶段的观念带来的微妙变化。
1.直接促发的是80年代。80年代无疑是开启观念演变的新阶段,计划经济反市场的旧制,和改革开放追求思想新界的矛盾,曾经一时妥协在开放思路的现实表现主流中,一批新人获得开柙出笼的呼吸世界天地的感觉,第四代、第五代的创造意识都导源于无所拘束的思想解放和意识形态宽容的环境中,在一个短时间里,他们既得到无障碍的电影市场良机,又获得意外的个性艺术创作的充分开展机会,那时形成的不可重现的独有体制中的欣欣向荣的局面实在让人难忘,佳作迭出,内涵丰富,时代气息浓烈。
而80年代其实是最为鲜明地体现了改革开放给予人的精神解放带来如何巨大作用的时代证明。显然,在观念开放、思想解放、创作艺术大胆探索、表现内容切入社会时代深处等方面,都显示了只有开放才能带来一个新时期变化的重要证明。在观念层面,冲破粉碎“四人帮”之后依然是尊奉政治定性创作的意念,开放看世界的眼光和吸纳世界影视经验为鉴戒的见识日益明显,注重现实社会的观念产生了众多真实厚重的作品。在思想解放意义上,80年代几代电影人都逐渐开始确立反思历史、剖析现实的观念,谢晋所代表的超越禁忌的多部创作显示了老一代艺术家的政治反思意识,吴贻弓、吴天明、张暖忻导演为代表的第四代电影人,在剖解灾难落脚人性意识上取得了出色成就。而第五代电影人透过《黑炮事件》等创作,为思考现实矛盾的批判眼光提供了深刻性表现可能。于是在80年代,创作艺术的大胆探索成为前所未有的潮流,多代导演的丰盛创作作品,多有艺术风格的创新探索,散文诗化作品、严谨现实主义创作、浪漫抒情心理剖析等创作交叠出现。而表现内容切入社会时代深处的思考创作,为这一时期艺术思想的深刻性提供了证明。总之,80年代似乎是过渡时期,但对于艺术生产而言,旧有市场优越性对于艺术生产的天然优惠,和新的开放观念给予艺术创造的鼓励环境,共同促成了不可重现的历史创造机运。
2.延续下去攻坚深入的是90年代。改革开放给予90年代的就是顺理成章延续开放必然要打开的市场大门,这是不亚于80年代积极意义的革新,在阵痛性的时间延续中,电影基本摆脱了有限的计划经济的地盘而转入宽阔的市场经济的天地,由于艺术、市场、国家要求三者之间的磨合还没有到位,此起彼伏的矛盾使得电影在产量和艺术质量上都越来越不稳定,令人忧虑的局面使得抱怨和担忧成为电影要面对的话题。但这一时期已经不可改变的市场推进观念,促发了国家加快步伐的改革政策出台,改革已经朝着深入发展,艺术改革全面展开。于是,90年代中国电影变化就在五色斑斓的改革时世左右下深入进展,发行制作方式的变化,合作制片的时兴,国外大片引进的冲击,院线制与宣传操作方式的形成,都成为中国电影应接不暇的一次次冲击。尤其是社会生活的极大改变和人们观念的迅疾转向,对电影审美创作造成重要影响。在这一时期,涉及电影更多的话题集中在改革、票房、策划、档期、买断、盗版、明星、市场等等。和艺术欣赏直接相关的编剧、创新、手法、思想等则渐为鲜见。人们对电影艺术的概念已经转向,大众文化占据主要位置的时代,纯粹艺术的口吻显得软弱无力。90年代中国电影呈现复杂多样状态,原生态现实展示、主流形态强化、新生代电影反叛传统造就电影激情的消退和现实主义的朴质化现象。在多元化状况中,主旋律影片努力创新、市场化带来艺术倾向变化、合拍片冲击电影观念、都市片占据主导位置、喜剧娱乐片的超常发展、农村片面貌改观等都是重要的特点。这一时期,艺术单一化的消解带来下述显而易见的变化:电影更加融入平民化的视角,关注平凡生命的价值,着重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表现,把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作为至高无上的艺术表现对象,丑星、幽默形象代替了奶油小生的主角地位,娱乐成为自觉追求等等,多元文化成为电影基本状况。曾在过去某种状况下端着架子讲求艺术的中国电影,不知不觉中被大众文化催促着降低所求,把取悦大众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赶潮逐浪,追踪着有票房或有获奖希望的模式、号召、节庆,于是有的企求商业的收益,有的靠拢主流形态的评价,有的制造传媒新闻,不一而足。观念形态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表现,这是90年代的重要现象。
3.显现实绩的是21世纪。改革开放必然不可阻挡,它在冲破旧有习惯,促发新的生机出现方面依然具有长远影响。21世纪的中国电影基本走在远别于以往的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而越来越显著地开始协调国家意识形态、艺术追求、大众趣味三者相互的观照,多种创作发行体制并行的电影创作发行为中国电影打下完全不一样的发展背景。2007年402部创作,票房飙升、市场收益持续增长等状态预示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电影的发展推进态势,也证明着中国电影受益于改革开放的事实。
三、改革开放给予电影革新的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