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7300000030

第30章 19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与文学公共空间的转型(3)

对于《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一文,茅盾自觉得意:“这篇文章,义正词严,不作人身攻击,比之称他们为文丐,文娼,或马路文人者实在客气得多。”茅盾:《回忆录》,《茅盾文集》,第34卷,页208。然而王桂荣这封信咒骂《礼拜六》等为“恶魔”,当然不比“文丐”、“文娼”逊色。它出现在“通信”栏中,与茅盾的文章一起好似演出一出绝妙的双簧戏,操纵其间的还是茅盾本人。可注意的是这封来信的话语及认知方式,典型的出自五四“绝望”的一代,尤其是像“陷阱遍地,黑暗中摸索的人们,何等危险而可怕”那样近乎煽情的表述,与前面“四周黑暗势力”相呼应,如果稍加注意,在“恶魔的势力”之后略作停顿,其批判的对象已转向整个社会。愤慨而激进的语调,蕴藏着民族解放的要求,也伴随着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和翻天覆地的斗争哲学,与茅盾的“大转变时代何时来呢”的呼唤有神理相通之处。

这种情绪激烈的、含有整体批判的来信对于文学公共空间具有内在的颠覆性,而在《小说月报》所竭力建构的“文学”语境中,其理想的激进主义更披上一层普世的色彩,带有正义的道德律令。在“通信”栏中出现这种“五四”进步青年的呼声,其意义非同寻常。它标志着如藤井省三所说的“新文学”读者群,正在不断地成长;早先在被学者称为“思想变迁史”的《新青年》的“通信”栏中已有过出色的演习,参李宪瑜:《“公共论坛”与“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通信”栏》,《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页267—268。而在《小说月报》的“通信”栏中,则成为一种“时代精神”的展示。的确,日见活跃的、极具进取的新文学读者群,以及像《小说月报》的“通信”栏作为编者与读者之间的“民主”形式,对于杂志界形成了挑战与压力。

“通信”栏中有不少有关《小说月报》改名问题的讨论。读者已觉察到杂志远远超出“小说”的涵义,有的来信说:“我们既知《小说月报》里的材料,实包含着文学,小说,诗歌,戏曲……归纳起来,只是一种‘文化’……所以我们总起来看《小说月报》的名称,与其改为《文学月刊》,不如改为《文化月刊》。”《小说月报》,13卷8号(1922年8月)。对于这类质疑,茅盾表示他确实要朝“文学”的方向加以革新,也完全赞同把杂志改为《文学杂志》,但暗示一时改不了,是因为商务方面不同意改。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话题不断重复,这类读者来信不断刊登,达六七次之多,其实通过这样的重复,正展示了新文学读者群,以及茅盾与他们分享对于“文学”或“文化”的兴趣,是与新文学的远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据茅盾自己的说法,在发表《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之后,商务方面因他在文中攻击了“礼拜六派”而受到旧派的压力,以至他被迫辞职。问题可能更为复杂,当时茅盾依照共产党组织上的指令,以《小说月报》为掩护,然而他对该杂志的“全面革新”,却隐含政治倾向。至少在商务眼中,不合其经营方针,遂形成冲突。自1923年起《小说月报》改由郑振铎主编,“通信”栏目继续了一年,变成一种编者与读者之间的纯属技术性的问答,完全失去了茅盾时期的那种“问题意识”。这不仅是郑的个人兴趣不同,恐怕也是受到约束所致。到1924年开始这一栏目也就中止了。辞职之后,茅盾仍在商务工作,不无反讽的是他主动提出标点林纾(1852—1924)的翻译小说《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这到底是向旧派妥协,还是根据党组织的指示作更好的潜伏,在他的回忆录里就没有交代了。

四、运用理性:“星期谈话会”栏目

从来大陆的现代文学史皆津津乐道20年代初在“五四”新文学的迎头痛击之下,鸳蝴派一蹶不振,好像一旦新文学兴起,这类“逆流”就自然溃败了,当然对于新旧文学之争只字不提。即使如刘心皇的《现代中国文学史话》转述王平陵(1898—1964)的话,当新文学对礼拜六派“展开有计划的攻势”时,“礼拜六派的作家们,自信有坚强的阵容,在读者群中已建立了潜在的力量,最初是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听其自然的发展”刘心皇:《现代中国文学史话》(台北:正中书局,1982),页31。。所谓“不理不睬”并不符实际情况,却说明历史已久遭沉埋。1980年代起,鸳蝴派重见天日,有关这场争论的资料不断发现,被压抑的声音由是浮出地表。魏绍昌先生的《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初版于1962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可说是开山之作。书中仅收入五四作家批评鸳蝴派的文章,在当时条件下可以理解。1984年芮师和、范伯群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始收入不少鸳蝴派方面的文章。1997年袁进主编《鸳鸯蝴蝶派散文大系》八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其中《艺海探幽》一册专收该派论述文学的文章,包括20年代初与新派论争之文。尽管如此,疏漏仍然难免,如上文提到的周瘦鹃的《自由谈小说特刊》反映了旧派对新派的最初反应,弥足珍贵。此外如包天笑主编的“星期谈话会”,作为争论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更不容忽视。

包天笑(1876—1973)属资深作家,早在1908年为《时报》撰写时评,鼓吹地方自治,积极促进清廷推行宪政。1912年创办《妇女时报》,在打造都市时尚方面已启先机;1917年又办《小说画报》,提倡白话写作,也走在新文学之前。这些都可说明包氏的创意与魄力。1922年3月他创办《星期》周刊,至次年1月停刊,共出了50期。顾名思义,《星期》几乎是《礼拜六》的姊妹篇,也以消闲为宗旨,在语言上新旧兼顾,如“投稿简章”曰:“本刊欢迎投稿文体以白话为主,但笔记小品亦酌用文言之稿。”既迎合新文学运动,却不排斥“文言”,面向开放。值得注意的是一开始即出现“星期谈话会”栏目,其《缘起》曰:

阅者如有所闻见,有所感想,咸可于是栏发表。文不必长,每条百余字,或数十许字足矣。范围可勿拘,政事文学,隽词妙语,以及社会短闻,名人轶事等等,皆可借此尺幅,作无量数阅者之谈话室。《星期》,第1期(1922年3月22日)。

在形式上“星期谈话会”直接渊源于民国初年由王钝根(1888—1950)主持的《申报·自由谈话会》,笔者曾撰文指出“自由谈话会”是一个读者来信的公共空间,涉及政治和社会广泛日常的问题,具有自由讨论的性质,就其普通读者的涵盖面而言,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民意。尤其在袁世凯蹂躏共和政体而走向专制、另一方面孙中山号召“二次革命”之时,“谈话会”声称“舆论中立”,对两者都加以批评,实即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维护立宪政治、发展生产力的愿望,而那种嬉笑怒骂的文风,与“游戏文章”的风格相一致,与其说出于自我保护,毋宁是蕴涵着一种公民意识,即明确反对过激而诉诸某种理性的言行方式。陈建华:《〈申报·自由谈话会〉——民初政治与文学的批评功能》,《二十一世纪》,第81期(2004年2月),页87—100。

“星期谈话会”也崇尚“讽刺”文风,如栏目主持者毕倚虹(1892—1926)说:“近时出版物,可抨击者不少,亦只得如佛家之不可说不可说耳,‘星期谈话会’一栏,偶以短词隽语,略示讽刺,似尚不为人刺目。”《星期》,第3期(1922年4月)。其关乎“政事”方面的批评,如莼波说:“今政府财匮,搜罗至关余、盐余、邮余等等以为抵押品,国民何不搜罗‘官余’以裕国库?数恐不在关余、邮余下。”《星期》,第2期(1922年3月)。所谓“官余”指政府官僚的钱库,不免指涉贪官污吏,但国民能“搜罗”“官余”,岂不乱套?但在修辞上“搜罗”含有上行下效的戏拟意味。当时共和政体四分五裂,军阀连年混战,百姓苦不堪言。如清波说:“今之国中,非操戈矛者,不能做强盗资格,大盗更须有多量之戈矛。我辈安分小百姓,只好做戈底牺牲,矛头蝼蚁耳。”另如去恶写道:

尝见里巷中有捉贼者,群呼“捉贼”,贼亦呼“捉贼”。捉贼者以为贼亦捉贼者,纵去不问,而贼因此得逍遥事外。今者国民均诟詈军阀,以为军阀之足以蠹国殃民,而我尝见军阀之通电,亦诟詈军阀之“蠹国殃民”,人读其电文,竟忘此即蠹国殃民之军阀也,此与贼之大呼“捉贼”,又何以异?《星期》,第5期(1922年4月)。

骂军阀为“大盗”,或揭露他们“贼喊捉贼”的伎俩,固是小百姓发牢骚,却也在行使批评的权利。对于社会的急速变化及新旧文化的冲突,如言及女子教育等,不免反映出某种旧派的困惑。有趣的是吟秋谈到女子的“胸部”,觉得中国“西妇以胸部扩张为美观,……我国女子,适成相反,以胸部狭扁为美观,故衡用紧身马甲裹束缚之,实则于生理大为有害。”作者由是大惑不解:“革履新装,事事从西,而惟此点独反者,何欤?”《星期》,第17期(1922年6月)。这一条显得思想开放,也是着眼于国民体质的改造。后来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杂志专搞了一期“解放束胸运动号”,即进一步体现了这个想法,刊出照片以展示西妇的“胸部扩张之美观”,提倡女子的胸部解放。

“星期谈话会”涉及政治和文化的并不多,大部分讨论关乎文学,又另增“小说杂谈”栏目,更紧密介入新旧文学之争。大多读者对于势头猛烈的五四新文学运动表现出难以理解和接受,也含有文化上的焦虑。毕倚虹说:“此两三年中,杜甫、李白的诗价远不及易卜生的《娜拉》剧本值钱。”《星期》,第1期(1922年3月)。既说明新文学的社会影响,也颇为典型地代表了旧派的观感。许多读者来信对于《小说月报》的“语体文欧化”及“自然主义”的主张不以为然。有的从一般读者立场上说看不懂新文学或外国翻译小说,因此觉得没有必要加以提倡。有的认为:“我们中国人的言语,并没有什么的不好,又是简洁,又是灵活,何必一定要学外国人说话呢?”《星期》,第期(1922年3月)。有的批评那些“新人物”口口声声高唱“爱国”,“而对于本国语言文字,则时加鄙薄,通信谈话,惟外国是尚”,因此质问他们“爱国之道又如何?”《星期》,第11期(1922年5月)。这些言论明确捍卫本土文化,含有旧传统失落的恐惧,甚至带有狭隘的国粹主义倾向。

争论的焦点是语言问题。从今日的立场看,有些观点不失先见之明。较为普遍的是指出白话“拖沓”的弊病;有的批评创作的观念化倾向:“今之新小说家所撰的创作,即写一个伧夫,一个村农,也满嘴里都是哲学名词,和妓女满嘴里的词章,一样的不合情理。”《星期》,第6期(1922年4月)。较突出的是无虚这个读者,认为对于“欧化语”之类新文学主张,不应当“不明究竟,辄复盲从”《星期》,第11期(1922年5月)。。他提出“新小说要新他的意思,不可取新他的形式”《星期》,第19期(1922年5月)。。这就呼应了周瘦鹃的“小说之新旧不在形式而在精神”的提法。无虚要求白话小说借鉴古诗的长处,也应当“言简意赅,能以最少字数,叙述最复杂的情事”《星期》,第7期(1922年4月)。。由此他称赞了《自由谈小说特刊》中有关“诗的小说”的提议,即同样要求运用古典文学的资源来丰富白话表达之意。

与批评白话“拖沓”的弊病相关,有一点触及文学的主体问题,很值得重视。如马二说:

白话文字贵能简练,最怕拖沓,而最易犯的毛病正是拖沓。……胡适之说:“白话文学有什么说什么。”这句话流弊极多。假使有一位崇奉胡先生这句话的人,要想描写街巷中吵嘴的一件事情,却把那些污秽不堪的字面都填满了纸上,不知胡先生还能承认他是一个白话文学的作者不能。《星期》,第10期(1922年5月)。

同一期中圣劳也提到:“做小说往往有描摹下流社会之口吻者,偶一为之,以存今世下流社会之真相,亦无不可。若一开口,便是下流社会口吻,则做小说人,势非变为下流社会人不可。”众所周知,胡适断然把白话称作“活文学”,而把文言称作“死文学”,这当然引起旧派不满。在这里所谓“下流社会”的提法包含阶级偏见,而马二和圣劳所关注的是文学趣味。有趣的是1980年代之后文学批评界对于白话问题的世纪性反思往往集中到“拖沓”的弊病,也往往把胡适视为始作俑者。参见JianhuaChen,“The‘LinguisticTurn’in1990sChinaandGlobalization,”inQ.S.Tong,WangShouren,andDouglasKerr,eds,CriticalZone1:AForumofChineseandWesternKnowledge(HongKong:HongKongUniversityPress,2004),pp.119138。但我觉得在马二和圣劳的批评中,更具灼见的是他们看到在白话的绝对主体中所含有的“反知主义”倾向。从文化政治的角度看,自“五四”之后,白话与群众运动之间存在某种“政治正确”的关系。这一点在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发挥得最为透彻,即把“革命群众”的语言作为文学的主体,直至“文化大革命”都贯穿了这条红线。

“星期谈话会”是旧派立场,对新文学有褒有贬。他们不时点到《文学旬刊》、《小说月报》及其“通信”栏,对于高调而专断的文学研究会颇有微词,但避免谩骂或人身攻击,如提到沈雁冰说“不敢恭维”,提到郑振铎也至多说他“未免自信心太盛”而已。另一方面他们一致赞美冰心的文字清新优美,有的同意胡适的《西游记》研究等。值得注意的是那些主张新旧调和、甚至批评旧派自身的言论,如伊凉认为:

现在中国新旧文坛,如同南北对垒,各不相下,其实都各有是,有不是。我劝两方面不要盛气,各研究人家的是,与自己的不是出来。更望中立的学者,来舍短取长,产出一个调查派来。《星期》,第11期(1922年5月)。

最值得注意的灵蛇的言论,自由跨越于新旧之间。他说:“做小说先以主义为眼,是做不好的。”他认为作家“并没有什么主义横亘在胸,只凭他的经验和学识写去,便成为绝世妙文”。又说:“完全采用自然主义,是教导民众的服从环境,流弊甚大。”很显然这些批评都是针对茅盾的。另一方面像伊凉一样抱调和态度:“新派小说作者抱着勇往直前的态度,只知道创造新的小说,旧派小说不屑一顾,与旧派小说作者肆口诋诮新派小说,犯的弊病是一样的。”《星期》,第19期(1922年7月)。

同类推荐
  •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因为喜欢唐诗宋词里的文字,所以我在那里邂逅了一场场倾城之恋。待繁华落幕,待经年流尽,爱却仍在唐诗,情也仍在宋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诗里的爱,宋词里的情,一经读过,便深入骨髓,想要忘记,怕是很难了。因为这里的爱和情,是契合到人的心灵深处的。那些诗词里的爱情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山无陵……天地和,乃敢与君绝!”千古传颂着的爱情,让我们读到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优美,也为结局“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而肝肠寸断。
  •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是著名法制作家丁一鹤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第一部年鉴式大案纪实文本,是“解密中国大案”系列图书的第三部,通过对一系列大案要案幕后真相的解密,给社会以警示。《欲壑难填》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明、茅盾文学奖得主、《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解放军文艺奖得主、《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石钟山联合鼎力推荐。
  •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本书作者在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后赴灾区支教的小学老师。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下在两个多月的支教经历中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的可歌可颂的人和事,充分展示了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灾区人民坚强不屈,重建家园的精神。
  • 趣味行动设计(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行动设计(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

    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是考取第一层次(重点本科)必考内容,又属“史”无前例的新题型。我们参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卷、台湾高考卷以及具有探索性质的海南等省高考卷,确定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以有一定限制性的开放性主观题为主,其难度略大于常规高考题,题目细分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散文、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现代散文四个板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热门推荐
  • 从简单开始

    从简单开始

    现实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爱情是深埋心底的种子。周戊平一个不凡的人,却一生都在追求简单。从大山中出来,身怀绝技,身世迷离的少年......
  • 阿烦

    阿烦

    一个连自己不知来自何方的女孩,她突然闯进我们这个高度文明的世界。她有点懵懂、彷徨,她不明白我们这个世界的道德、世俗、情爱、甚至游戏规则。她似乎不属于这个世界,但又好像存在于我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雷电中的银辉

    雷电中的银辉

    本书是在描述一萌妹子是如何被她身为创世神的哥哥各种坑蒙拐骗到异世去拯救世界,途中还得接受到各种来自其他神明的恶意,且看她如何在异世界中生存下去。
  • 紫眸:墨魂

    紫眸:墨魂

    她,妖艳红衣,冷漠如雪,像曼珠的死亡之花。她,紫衫款款,性情古怪,却充满神秘;她,只因为千年前的执念而痴守。她,只为与他相守而舍弃一切;一个是修炼成人的千年魔兽,一个是世间诡异的奇女子。一个是前世的恋人,一个是今生的牵绊,他该如何抉择......正与魔的牵连,神秘的契约,被禁锢的力量,第七块玄天玉碎片,一切的一切与他一个平凡的清水道弟子,有何关联,他只想与心爱之人相守与人间,怎奈,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命运安排,推不开,躲不掉,最终,是负天下人,还是负她......
  • 大海之上

    大海之上

    时空盗贼萧雨在无尽大海上的故事,穿越在无尽次元改变历史的快感,在无尽苍茫的大海之上。寻找伙伴朋友。
  • 沂蒙山传奇

    沂蒙山传奇

    这是一部你看了会上瘾的作品,在这里你既能看到国家情民族义,也能看到独属于沂蒙英雄的乱世爱情和兄弟情义。
  • 神之尊——命运

    神之尊——命运

    “你应知道,我从不信命。”那女子冷冷说到。“信不信,由不得你。”对面的人面无表情的对着女子说道。命运之钟缓缓敲响,谁能逃脱出这个纷乱的世界?血色夕阳坠落着,连天的颜色都被染的血红。她手持利剑,在天边划出了一道光芒。与命运搏斗的人啊!从不屈服!“信了吗?”那人仍然面无表情。“我…...从不屈服!”她仍然抬着那高傲的头颅,而且,从不低头。
  • 逃不掉的缘分

    逃不掉的缘分

    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白领,因为意外,她才得知了自己的身世。更因为这个意外,她认识了那个影响她一生的男人。可是正因为以前受过的伤,使她本能的拒绝爱情。可是,情的魅力就是那么大,纵然想逃,却还是回到了他的身边,和他在一起。可是前男友的出现,让一切变得不可琢磨。他和她之间,到底能否顺利的在一起呢?
  • 明末山贼王

    明末山贼王

    又穿越,可这次穿越过去居然变成了一个山贼……好吧,山贼也要逆天啊!
  • 这个相公有点妖

    这个相公有点妖

    一次命中注定的穿越,她来到了一个架空的时代。他是江湖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媚宸宫宫主轩月宸,嗜血如狂,杀人无数,令人闻风丧胆,被视为深恶痛疾的大魔头。他是西乐国即将继位的大皇子即墨沧月,温润随和,却深不可测,身为即将为帝的他,誓必抓住杀人魔头,为民除害。一次偶然的机会,即墨沧月救下了刚穿来就被追赶的安颜七,一直视女人为无物的他却将她收纳在身旁。而那双勾魂摄魄的凤眸自看到安颜七那张脸的时候,轩月宸一直冷情邪魅的脸色却一怔。他将她抱在怀里,只宠溺她一人“本宫一生别无他求,只求颜儿莫要离开与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