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7300000029

第29章 1920年代“新”、“旧”文学之争与文学公共空间的转型(2)

周氏不赞同“新附号”(即新式标点符号),也不喜欢刘半农发明的“她”字,因而一直使用“伊”字,到40年代才改过来。不认同新文学的“形式”,说到底是不愿完全放弃文言和传统文化。所谓“不用她字,亦未始非新”,则意味着他自认为“旧”,却能代表“新”的“精神”。对他来说,字面上“新”或“旧”似乎并不重要,然而事实上在“五四”那里,所谓“新”已经含有历史进化的意识形态,已是一种“政治正确”的强势话语。对周氏而言,既疏离于进化史观,对于那种“新”自然不加认同,只是不可能预见到后来的恶果:一旦自认为“旧”,从此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镜性的《小说应当改造了》一文说:“新派的文字,就崛然的起来,他的毅力,他的勇敢,他的责任,都是使吾们狠惊奇赞叹的。”但是作者认为新派不能一味讲“破坏”,而要讲“建设”。“急性的改革的功效,大概没有慢性的改革为宏大。所以吾个人的主张,是承认现在时代,新文学是不完全适用的,应当折衷,但是对于现代社会,也应当下一种猛烈的攻击。”《申报》,21年3月27日,第14版。这篇文章虽然措辞暧昧,在大方向上可说是同情、肯定了新文学,而要求“折衷”,其实是要求新派能包容旧派,不要全盘否定。有意思的是,在同一版面,周瘦鹃在左下角的补白《自由谈之自由谈》中写道:

小说之作,现有新旧两体,或崇新,或尚旧,果以何者为正宗,迄犹未能论定。鄙意不如新崇其新,旧尚其旧,各阿所好,一听读者之取舍。若因嫉妒而生疑忌,假批评以肆攻击,则徒见其量窄而已。

这里周氏的“旧派”立场更为明确,即诉诸市场机制,主张自由竞争,而在具体策略上走新旧相容的路线。如在2月份登刊了一则《小说界消息》,宣告复刊的《礼拜六》“内容大加改革,新旧兼备”《申报》,1921年2月13日,第14版。。所谓“新旧兼备”,主要是指白话和文言并驾齐驱。然而这在茅盾看来是:“礼拜六派中有人在‘赶潮流’,足以迷惑一般的小市民,故而其毒害性越大。”茅盾:《回忆录》,《茅盾文集》,第34卷,页208。

《小说特刊》站在旧的立场上对于新文学的批评,尽管温和,甚至不乏同情,但事实上卷入了新旧之争,如周氏说:“若因嫉妒而生疑忌,假批评以肆攻击,则徒见其量窄而已。”话中有刺,已有所指。此时新旧双方,确切地说是在文学研究会与礼拜六派之间,已经唇枪舌剑,越骂越凶。先是《晶报》刊出袁寒云《辟创作》一文,明确指斥《小说月报》“非驴非马”,在“文法”、“圈点”上“学外国的样”,因而牺牲了“我国优美高尚的文字”。《晶报》,1921年7月30日。袁寒云(1890—1931)是袁世凯次子,在上海作寓公,是旧派的精神领袖。《晶报》是沪上的流行小报,由余大雄主编,以作风泼辣著称。在文学研究会方面,反击最激烈的要数郑振铎(1898—1958),他在《文学旬刊》上骂旧派为“文丐”。到次年袁寒云又在《晶报》上刊出《小说迷的一封书》,语言更为不堪,说《小说月报》品质低下,“臭”不可闻,连酱鸭店老板都不要拿它来包食物。《晶报》,1922年8月12日。郑振铎也不示弱,又在《文学旬刊》上干脆骂旧派为“文娼”。《文学旬刊》,1922年9月11日。这期间两边各有人马投入笔仗,只是从郑、袁之间的恶言相向可见争论的逐步升级及其火暴程度。

《小说特刊》到1921年8月便中止。周瘦鹃在告白中说,出了三十期,“虽曰无功,亦云无过,舍我执笔最劳,论文多精意。其他诸子,亦能就事论事,不越规范”《申报》,1921年8月7日,第18版。。所谓“就事论事,不越规范”,特意说明他的低调,《小说特刊》未意气用事,同人们如谦谦君子,在争论中有所自律,似乎也来自报纸的约束,即受制于行业的“规范”。其时骂战已经开始,且涉及周氏本人,而《申报》作为一张大报,理应有所顾忌。

周氏早早收篷,大约是想及早抽身为好,事实上他本人已成为新派的攻击目标。就在6月间,《文学旬刊》发表郑振铎《思想的反流》一文,攻击《礼拜六》“本来是纯粹中国旧式的,却也时时冒充新式”,其矛头直指周瘦鹃,说他的小说《父子》宣扬封建道德,缺乏医学常识,“想不到翻译《红笑》、《社会柱石》的周瘦鹃先生,脑筋里竟还盘踞着这种思想”《文学旬刊》,第4号(1921年6月10日)。。紧接着《文学旬报》又出现郭沫若(1892—1978)的《致郑振铎先生信》:“先生攻击《礼拜六》那一类的文丐是我所愿尽力声援的,那些流氓派的文人不攻倒,不说可以夺新文学的朱,更还可以乱旧文学的雅。”《文学旬刊》,第6号(1921年6月30日)。郭氏在日本学过医,当然更有理由嘲笑《父子》的描写不科学,由是说周氏是“不理解近代精神的作家”。

1922年7月《小说月报》刊登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一文,对新旧文学作了总结性的批评。此文高屋建瓴,以左拉式的“自然主义”作为文学现代性的终极标准,批评旧派小说缺乏科学性与文学性。茅盾晚年回忆当时撰写此文的动机:“文章的结论认为,‘礼拜六派’今天对小市民仍有广泛影响,成为当前以文学为先锋的新文化运动的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障碍,非先‘铲除这股黑暗势力’不可,而要使新文学能发展,使其读者除青年学生外,也吸引小市民阶层,则提倡自然主义,在当前是必要的。”茅盾:《回忆录》,《茅盾文集》,第34卷,页208。毫不奇怪,批判也着实落在周瘦鹃头上。举周在《礼拜六》上的短篇小说《留声机片》为例,认为他中了“拜金主义”的毒,缺乏科学观察和艺术良心。茅盾问道:这样的作品“连描写都没有的,也算得是小说么?”《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13卷7期(1922年7月)。既算不上是“小说”,几乎就把周逐出了“文学”的殿堂。对于周氏不无悲哀的是,他不惮以“旧”自命,以为能代表“新”,然而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在新派那里,无论是茅盾还是郑振铎、郭沫若,都不约而同地要打掉他那个“新”。的确,经过这回论争,周被永远套上“旧”的帽子,上面刻着“落后”和“反动”。

三、强势话语:《小说月报》的“通信”栏目

原先《小说月报》有过“本社函件最录”栏目,刊登读者来信及编者回答,讨论文学上的问题。茅盾接手之后,开辟了“通信”栏,那是从《新青年》借来的,经过了一番踌躇。先是在《小说月报》第二期上,增设“通讯”一栏,登刊了周作人的《翻译文学书的讨论》。后来到第六期,“最后一页”曰:“我们承读者不弃,时常来信讨论质难;前几期因为一则登不下,二则记者少暇,所以不曾多登。从第七期起,将选可资大家讨论的来信复信一概登出,其来问记者关于文学上的信,也在此详细解释答复。”但第七期未能如期推出,又在“最后一页”上呼吁:“因为有许多受时间拘留的先生们常常来信反对语体文的欧化,所以我们极希望大家来讨论(请以书信式),我们当一律在本报通信栏内发表——不赞成与反对;但不根据讨论正规而作题外谩骂的书信,却不能刊出。”

经过一番策划,从第九期起正式推出“通信”,即为“语体文欧化讨论”。到1922年“通信”讨论的范围不断扩大,议题包括“文学作品有主义与无主义”、“小说月报的名称”、“自然主义的论战”、“译名统一与整理旧籍”及“怎样提高民众的文学鉴赏力”等。这些课题与杂志中刊登的理论文章相配合,无不围绕“文学”这一观念而展开;事实上杂志本身被构筑成为一个包括创作、批评和文学史研究的话语场域。其中“通信”栏发挥了特殊功能:经过设计和导向明确的来往书信有时更直接反映出编辑意图,更重要的是传达出一种代表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年轻而愤激的呼声。据李宪瑜的研究,《新青年》杂志的“通信”栏也对一系列“五四”的重要议题开展讨论,参加最多的是青年学生,直接发出要求社会改革的激进声浪,但不久该栏目由“公共论坛”转变成“自己的园地”,成为五四同人之间的对话场所,甚至由于“争论激烈,伤了和气”,而那些纯学理的讨论也减弱了栏目的社会性。李宪瑜:《“公共论坛”与“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通信”栏》,载陈平原、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页266—281。相比之下,《小说月报》的“通信”栏没有这种情况,但它始终为一种单一的声音所主导,贯穿在经过筛选的读者来信中,而回答问题的是唯一的“记者”——“雁冰”。

一封读者来信说:“我们承认《小说月报》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小说月报》,13卷11号(1922年11月)。所谓“先驱”,说得确切点,是《小说月报》沿着“五四”的反偶像、乌托邦路向,集中而系统地展开了“文学进化”的论述。茅盾声言:“要医中国文学上的‘沉疴’,须从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入手。”《小说月报》,13卷1号(1922年1月)。这“沉疴”的比喻重现了自晚清以来救亡图存的危机意识,首先要求与自身文化传统决裂;“文学”被视作民族解放的寓言,以之负载中国问题的整体解决之道,甚至诉诸“语言的暴力”,在这个意义上含有那种非理性的“批判意识”。“通信”栏是一个风景烂漫的窗口,反映了一种“革新”的迫切要求,在单声道中不乏弦外之音,蕴涵着“政治参与”的欲望。然而在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诉求中,以“否定”作为出发点,在乌托邦式的未来许诺中,却含有强烈的“排斥”机制,遂造成“通信”这一公共论坛的特征。

从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入手”,目的是把中国文学纳入世界文学的轨道,包括“欧化”中国语言、使“文学”成为现代知识体系等课题。有的读者提议先整理本国原有的白话语法,再用外国语法作参考,茅盾否定了这提议,认为中国语法本身不完全,即使整理也还是不完全,因此“我觉得现在创作家及翻译家极该大胆把欧化文法使用”。茅盾主张文学创作必须要有理论和批评的指导而极力提倡“自然主义”,因为它是最新、最科学的,代表着“文学进化”:“中国的新文学一定要加入世界文学的路上,——那么,西洋文学进化途中所已演过的主义,我们也有演一过之必要;特是自然主义尤有演一过之必要,因为他的时期虽短,他的影响于文艺界全体却非常之大。我现在是这样的确信着,所以根本地反对不提倡什么主义的八面光的主张。”《小说月报》,13卷2号(1922年2月)。中国文学只要把自然主义“演一过”,就迈入了进化之途,这种想法不免天真。他对“自然主义”的理解,却遵循一种简单的历史发展的线性逻辑,所谓“浪漫派是古典派的反动,而自然派又是浪漫派的反动,……这些主义之所以不得不生,一则因为‘时代精神’变换了,一则因文艺本身盛极而衰故有反动,……科学方法已是我们的新金科玉律,浪漫主义文学里的别的原素,绝对不适宜于今日,只好让自然主义先来了。”《小说月报》,13卷4号(1922年4月)。其实所谓“文学进化”也是茅盾的观念重构,在他看来古典派和浪漫派被历史淘汰而不宜提倡,然而对于许多20世纪欧洲的文学运动,当然比自然主义更新、更现代,他却无法接受。

就“排斥”机制而言,无论中西可谓一视同仁,其中伦理价值起根本的制衡作用。文学研究会同人在讨论翻译问题时,更关心的是哪些作品该译,哪些不该译,考虑到社会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对于青年的影响,在未来的文化远景中力图建立某种秩序而作出整合与规制。茅盾同意周作人的主张,应当暂缓翻译外国古典作品,但他提出把研究人员和一般民众区分开来。比如俄国作家阿志巴绥夫的小说,茅盾认为那种个人的、虚无主义的表现,会对青年有害,因此不宜介绍。然而对于研究者来说,则不必有所限制。这样对于启蒙者与被启蒙者的区分,也明显体现在有关“民众文学”的讨论中。茅盾说:

民众文学的意思,并不以民众能懂为唯一条件;如果说民众能懂的就是民众艺术,那么,讴歌帝王将相残民功德,鼓吹金钱神圣的小说,民众何尝看不懂呢?所以我觉得现在一般人看不懂“新文学”,不全然是不懂“新式白话文”,实在是不懂“新思想”。《小说月报》,13卷1号(1922年1月)。

这里强调“新文学”与“新思想”,听来并不新鲜,包括上面中国文学“沉疴”的提法,都令人想起梁启超(1873—1929)。当初在鼓吹“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时,梁氏要求文学为中国“输入欧洲真精神”,尤其对《水浒》、《红楼》之类的旧小说大加诛伐,指斥其“含有毒性”,成为“中国群治腐败之总根源”。“小说界革命”之后,小说界风起云涌,小说创作配合政治改良运动,振奋了一阵,然而到1915年,境随时迁,都市的大众文学兴起,如《礼拜六》等杂志公然以“消闲”为号召,梁氏遂发表《告小说家》一文,痛斥“什九则诲盗与诲淫”、“直接坑陷全国青年子弟使堕无间地狱”的“小说文学”。《告小说家》,《中华小说界》,2卷1期(1915年)。现在在茅盾这里,历史的境况何其相似。在下面一段话里,他对“民众”抨击之激烈程度,令人震惊:

文学里含有平民的精神或文学民众化,乃是可能而且合理的事,但若想叫文学去迁就民众——换句话说,专以民众的赏鉴力为标准而降低文学的品格以就之——却万万不可!我们第一要晓得文学民众化云者,并非是叫文学屈就民众的嗜好,第二要晓得民众的赏鉴力本来是低的,须得优美的文学作品把他们提高来,——犹之民众本来是粗野无识的,须得教育的力量把他们改好来。《小说月报》,13卷8号(1922年8月)。

在当时语境里,茅盾既把“铲除”“礼拜六派”看作头等任务,我们便不难明白所谓“粗野无识”的“民众”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拥护“礼拜六派”的“小市民”读者。但与梁启超不同的是,梁反对“小说文学”中的恶劣倾向,并非断然否定那些“消闲”杂志,他的《告小说家》即登刊在陈蝶仙(1879—1940)主编的《中华小说界》上。而对茅盾来说,不仅要改造这样的“民众”,更须把那些消闲杂志连根拔掉。

上面茅盾这段话见于1922年8月的“通信”栏里,其时《小说月报》刚刊出他的《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正当他对“礼拜六派”展开全面攻击之时。在同一“通信”栏里,一位叫王桂荣的来信:

《月报》自改革后,日臻完美,这的确是幼稚的中国文坛上的好现象,我们何等的受惠呵!不过我们放眼一观四周黑暗势力,却又大大的起了恐慌呢!我在上海时,心中常存着“上海是万恶的地方”一个观念,所以对于这类黑幕派小说火高焰盛的情形,毫不足怪;但是这次赴通、宁、锡、苏等处去参观教育,到处可以看见什么《礼拜六》、《快活》、《半月》等等的恶魔,迷住着一般青年——以学校中的青年为最;这恶魔的势力真厉害呵!陷阱遍地,黑暗中摸索的人们,何等危险而可怕!

同类推荐
  • 如戏人生

    如戏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如何生活?活着的意义是在阐释什么?本书将为你解读如戏人生。
  •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是警世大言,给一个时代提供了一种道德方向,伦理精神,带有启示性。书里面充满一种庄严感和良知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一本书,充满了智慧,充满了问题,提供了很多很可靠的答案。 财富对每个人都极其重要,然而如何获取财富和如何对待财富将是一个与人的生命同等深奥和深刻的问题。《财富如水》为我们透析了这样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因而读它有无限益处。这部书看起来不厚,但每一篇东西都充满经典。
  • 在日本看中国

    在日本看中国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在日本看中国》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尘事

    尘事

    作者通过两个农民家庭冉家和李家的发展变化,讲述了在改革开放以后,宁夏南部山区的农民,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落后的生活状态,实现经济富裕,走向小康之路的发展历程。同时也道出了中国最广大的群体渴望知识,渴望进步,渴望改变的普遍心情。
  • 悬挂在墙上的骆驼刺

    悬挂在墙上的骆驼刺

    本书作为独立文体的美文,实质是散文的一种。我们希望美文家们可以以自己的人生体验,自己的生活阅历,自己的缜密思考,自己的别具匠心,把他们所学所悟记录下来,传承下来,使人们从微小处鉴别、校对、修正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期望可以陶冶青少年读者的道德和情操。
热门推荐
  • 莫剑的冒险生涯

    莫剑的冒险生涯

    当他以信仰之名踏上这条路时,却并不知道,未来竟会如此坎坷,他从未像今时今日这般渴望自由,坚守信条。他无数次叩问自己,这究竟是一条通往希望还是死亡的道路呢?
  • 穿越之秀才求包养

    穿越之秀才求包养

    她穿越而来,成了穷人家的丫头,他,古代迂腐穷秀才一枚,遇上她,是他幸还是不幸。。。。。“酸秀才,之乎者也能当饭吃吗?”“酸秀才,知不知道,海纳百川,有容奶大哈。”奸笑
  • 守护甜心之绝望游戏

    守护甜心之绝望游戏

    “咯咯咯……欢迎来到绝望游戏……”“数字大爆炸”“绝望塔罗牌”“死亡电梯魂”……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作为之?同伴一次次地被杀害,她该如何是好?结束与开始。两个起点,却是不同的结局。“欢迎来到……”绝望游戏。
  • 如果一天你离去

    如果一天你离去

    时间会迫使我们回头嘲笑自己当时的天真,那些十七岁的决斗也终将结束。该是欢笑,还是痛苦?
  • 完美道父

    完美道父

    老外光明正大把教堂开到咱华夏大地上,本道身为“太一道”第十二代掌门,不开个道堂和他们对搞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想把皮鞋擦亮吗?想提升睡眠质量吗?想自首又不敢去公安局吗?请去对面教堂!想要资金周转……啊呸呸呸!想要做个有信仰有梦想的新新青年吗?想要做捍卫地球和平的超级英雄蜘蛛蝙蝠钢铁奥特曼侠吗?想要穿着道袍开着大奔引来百分百的回头率吗?(什么?你说现在大奔满大街?我说的重点是道袍!)想要修炼道法飞升成仙长生不死吗?那就来我家道堂吧!凭什么隔壁教堂的蓝精灵是神父我就是弱爆了的道长?请叫我道父!别在我面前装大爷,《道德经》在手,我就是你们的老子!——————————入教前请确认节操槽满值,请勿携带舒肤佳、凡士林、青瓜茄子等违禁物品,谢谢合作。
  • 飘叶 随缘

    飘叶 随缘

    青山绿水常相伴,树上鸟儿对成双。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一床。因为上面这首山歌之缘,杨翔与金香喜结良缘;因为杨翔酒后胡言,乱点鸳鸯,杨立明与青莲成了娃娃亲;因为爱之深,恨之切,友兰投毒,毒死杨翔,杨翔一死,家境败落,李义晗势利悔婚,棒打鸳鸯。从此杨、李两家分道扬镳。两个无知的小孩,一个肩上却承担着四十岁男人的责任,走南闯北,卖苦力做苦工、从小工到工头,从工头到老板,爱情路上风风雨雨,人生道上坎坎坷坷,让人欢喜令人堪忧;另一个因为父亲意志消沉,轻女重男,以赌为生,只认钱不认人,被逼许他人,悄悄离家出走,投靠舅舅,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让人泪流。姻缘注定,又让童年时代曾经相依相随、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一对青年男女在一次车祸重逢,也许是爱的执着、爱的痴情,或许是老天的同情,也许是报恩,他们最终喜结良缘。杨立明与青莲相信命运,他们收拾行囊,带着儿女从从容容的回家,在家乡开店,坐地经营,过着平静淡雅的日子。杨立明与青莲的爱情从合到分、分到和,这就是缘;他们四处流浪,漂泊天涯,最终回到家乡。他们就像秋风中飘零的落叶,落在地上,慢慢化作春泥融入深深的泥土里,被埋在泥土里的树根吮吸,这叫叶落归根。
  • 兽世:蛇夫,亲一个!

    兽世:蛇夫,亲一个!

    林羽作死的射了一匹狼,被追到穿越神马的也是够了…居然还吃了能够让雌性怀孕的月果!!结果就被闻着气味寻来的某蛇给捡了去了。------某蛇扭着他那强壮的小腰,粉风骚的挤进林羽的怀里,“林羽~人家好想你啊~”林羽嘴角抽搐,你再这样,再这样我就上了你哦!某蛇,“林羽~”林羽握拳,我决定了,我要反攻!某夜,一晚和谐……林羽咬牙,为毛?为毛撒娇的是他被压的是我?!某蛇,委屈,“明明你是你压着我的!”林羽一巴掌拍向某蛇,“这是压和那个压能一样吗!!”群号码:201629656,可以想成2016年29月656日,看(作者自恋甩发)素不素好记多了!
  • 大神,今天你吃药了吗

    大神,今天你吃药了吗

    (日更,1V1,甜宠,小虐怡情大虐伤身,网配圈+古风圈)古风圈小透明卓珵珵误惹看似温柔实则腹黑的大神洛琰,是被吃掉呢还是被吃掉呢?说好的大神都是高冷清贵类型的呢?清贵是不错,但高冷在哪里啊喂!这时不时的调戏是要闹哪样啊摔!大神,你的节操被狗吃掉了吗QWQ出门记得吃药啊QAQ
  • 命运的主宰者

    命运的主宰者

    天晃晃,远处走来了一个醉醺醺的青年,嘴里咕努着,为什么,为什么,我明明很努力,为什么啊啊啊啊啊啊。天要亡我啊。
  • 灵与法

    灵与法

    依托于游戏背景故事的奇幻冒险之旅。勇士、屠龙、异次元、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