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7300000027

第27章 共和宪政与家国想象——周瘦鹃与《申报·自由谈》(5)

在通俗作家中周瘦鹃对于现代大众传媒的认识尤属先进,在1910年代末《自由谈》上发表的《影戏话》中宣称:“盖开通民智,不仅在小说,而影戏实一主要之锁钥也。”瘦鹃:《影戏话》,《申报》,1919年6月20日,第14版。把小说和电影视为大众启蒙之具,尤其在20年代,周氏身体力行,异常活跃,除《自由谈》之外,还主编《上海画报》、《良友画报》及《礼拜六》、《半月》、《紫兰花片》、《紫罗兰》等杂志,在通俗读物当中皆属上乘。另外作为中国电影批评的奠基者之一参陈建华:《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周瘦鹃〈影戏话〉读解》,载于陈平原主编:《现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9期,页53—76。,与电影公司合作,撰写电影剧本、影评或说明书。对于“鸳蝴派”的大众启蒙方面,周蕾(ReyChow)的话发人深省:“鸳蝶派文学之所以具威胁力,并不仅因为它是不道德和没用的,而且还因为它出乎意料地实行着企盼良久的民主社会改革:把阅读能力广泛地普及大众。”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东西方之间阅读记》(台北:麦田出版,1995),页90。只是须补充的是,正如该派标榜“消闲”文学而诉诸读者的私人阅读与自由选择一样,其文学中的国族想象则以个人与家庭为核心。不光是通俗文学,20年代的电影也可作如是观。强调这一点或许有助于对于民国文化变迁的认识。

周瘦鹃是“知识分子”?这么个提法有点奇怪,或许对于历史学家或文学史家来说,听上去是陌生的。一般来说,知识分子属于思想史或政治文化的领域,而史家较侧重观念及精英的层面,不怎么关注“通俗”文学;同样在“重写文学史”中“鸳蝴派”虽已得到重新评价,然而其政治与思想的层面尚未顾及。

对于周瘦鹃的文化身份,在民国时期是怎么看的?他自己是怎么看的?他未曾以“知识分子”自居,而自称为“小说家”、“记者”,也一再抱怨自己是一个“文字劳工”,意含为资本所雇用。而在“新文学”家眼中,如茅盾认为他不配做“小说家”,只是一个“小说匠”。更有甚者如郑振铎干脆把周氏等叫做“文丐”、“文娼”。但另一方面,1924年的《晶报》把周氏列为上海一百名人之一,与章太炎、黄金荣,或说大鼓书的小黑姑娘齐名,当然那是市民社会心目中的名流,《晶报》也不过是市民茶余饭后之谈资。不过历史也偶有意外,1937年鲁迅等人号召文艺界共同抗日,也把包天笑、周瘦鹃列为团结对象,周氏自觉与有荣焉。

有关晚清以来文化人与报刊传媒的关系,迄今有不少论述,勾画了中国“转型时代”的壮观图景:现代报刊传媒的兴起带来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而各类文化人在参与建构新的民族“想象共同体”之时,也在印刷资本主义的机制中重塑了自己的文化身份。一般把上海“报人”追溯到晚清时期的王韬、李宝嘉等人,在他们那里大众启蒙与都市娱乐兼而有之,有的称之为“洋场文人”,有的称之为“江南文人”。叶晓青:《上海洋场文人的格调》,汪晖、余国良主编:《上海:城市、社会与文化》,页127—132。王敏:《江南文人与晚清上海报刊业》,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档案史料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第一辑,页151—169。现代报刊仿佛是一个漫无边际的话语场域,单在上海就包括大众消闲的《游戏报》、五四精英的《新青年》以及百千种小报,在一些具体论述中则出现“文人”、“知识分子”等不同称谓,有意无意受到文化语码的制约。李今把从事报刊业者统称为“新型文化人”,已注意到身份命名“概念不清”的情况,像创办《游戏报》的李宝嘉被称为“小报文人”,所谓“新型知识分子”则指1920至1930年代“由现代城市文明培养起来”的“海派作家”。李今:《上海新型文化人与出版业》,程光玮主编:《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页95—108。如李仁渊把“被追溯为鸳鸯蝴蝶派的创始者之一的”包天笑称作“士人”,与文中“知识分子”之称若即若离。李仁渊:《晚清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以江南为例》,载于许纪霖主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页245—262。

称周瘦鹃为“文人”似更为贴切,但我想显示一个新的视角,在思维与气质方面凸现属于“文人”的某种特质。如果照魏承思在《中国知识分子的沉浮》一书中的定义,“知识分子”一词分别为intelligentsia和intellectual,源自近代欧洲的知识阶层,指一群受过高等教育、具进步思想并对社会持批评立场的人。如该书所列,自晚清至20世纪中历代“知识分子”,香火承传,各领风骚,都符合“独立性”、“超越性”、“批判性”这三条标准。魏承思:《中国知识分子的沉浮》(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页8—14。不消说,他们以启蒙救亡为己任,在思维与言说方面坐而论道,强调观念、热衷主义,如“五四”知识分子标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与欧洲的启蒙理性渊源深厚。至于在意识深层有人认为他们与中国传统关系密切,像“‘五四’一代作家基本上还是属于新旧过渡时期的文人”,那是另一回事了。

包天笑、王钝根、陈蝶仙、周瘦鹃等人的文化实业其实也符合“创新、开放、多元、崇实”的上海文化特征,但相形之下,或许由于他们与印刷资本、都市娱乐关系密切,似乎难以达到“知识分子”的高格调。我觉得这不必勉强,如果把他们称作“江南文人”倒是更合乎历史真实的。在政治上他们皆为“南社”中人,是坚定的共和主义者;思想上深受梁启超“新民”说的影响,以立宪政治与改良启蒙为守则。但与那些高调的“知识分子”的一个基本不同之处,是在思维与语言实践方面自觉不自觉地拒绝使用“新名词”,当然也不喜高谈主义,换言之,他们确实是江南文化的传人,在切入都市文化机制的同时,在本土文化的底色中以吐纳融会传统价值的方式建构现代性,甚至在1920年代之后处于思想主流的边缘,仍以“旧派”自居,由是造成与“新文化”之间的分野。

尤其是专擅言情小说的周瘦鹃,1911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爱之花》为其初涉文坛之作,即宣言“大千世界一情窟也,芸芸众生皆情人也”,且揭橥“为情而死”的主旨。这一“情”的内涵具本土性,集浪漫与伦理为一炉,很大程度上接续了晚明时期他的苏州同乡冯梦龙的“情教”及明清以来言情小说的真髓。这根“情”线贯穿于周氏20年代的创作中,与各种外来文学思潮互相激荡交融,为表现现代人的感情世界敷演出无数悲喜剧,事实上从感知意识层面来考察,也可看作“情”的本土传统对于现代都市文化所作的响应及其命运。对于周氏来说,“情”也是他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就像他在《自由谈》中的时政言论,多属情绪的表述,通过传达“民意”来体现“言论自由”的宪政原则。

如包天笑等人,虽然不像周瘦鹃那样专注于情,但具有相似的地域背景与文化倾向,如王敏说这些“江南文人”是“过渡性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文化背景、口味爱好、社会交往方式,留有很深的传统的痕迹”王敏:《江南文人与晚清上海报刊业》,页104。。关于“传统的痕迹”,一个值得思索的现象是:其基本特征是在感知与语言书写方面拒绝观念化与理论化,根本上是拒绝外来的“新名词”及各种“主义”。的确他们深受旧教育影响,大多扎根本土,缺少留洋经历,在1910年代新的都市印刷文化兴起时,他们乘势而起,投身其中,伴随着传统的局限。但这些客观因素很难说明问题的全部。周瘦鹃是典型例子。他并非一概排外斥新,在“五四”之前便使用白话,也一贯热情译介西方文学,因此拒绝观念化是偏于“感”性,情之所钟,性之所近,另一方面正如在20年代初“新”、“旧”争论中所表示的,也跟他主观上对于什么是“新”、什么是“旧”的理解有关,归根到底分享了袁寒云对于“新文学”的隐忧:“如果都照这样做下去,我国优美高尚的文字,恐怕渐渐都要消灭哩。”寒云:《辟创作》,《晶报》,1921年7月30日。

大约到20年代末这批“江南文人”似乎完成了“过渡”的使命。在1928年《上海画报》上有周的《改业》一文,说在西方“文艺家”得到尊崇,而在中国则限于环境而不得不改行,遂言及一批朋友:

……如叶小凤、姚鹓雏投身以入政治界,天虚我生改业为牙粉与化妆品之制造家,恽铁樵改业为医生,王钝根改业为广告家,张枕绿改业为信封信笺之制造者,张舍我改业为人寿保险人,严芙荪改无可改,遽去而卖卜,持一闷葫芦,以糊其口……瘦鹃:《改业》,《上海画报》,第320期(1928年2月6日)。

这些朋友不再以“文”为生,见出这班通俗作家的身份困境,可说是“旧派”文人走向衰微的症状。其实周氏本人也不外于是,1932年离开《自由谈》之后,仍编过一些副刊和杂志,不至于“改业”,但盛况不再,远不如其在20年代的锋头之健。

至30年代初“旧派”仍遭受“左翼”的打击,被贴上“鸳鸯蝴蝶派”的标签,定性为“封建小市民文艺”。尽管如此,尚不足以使他们绝望。其真正消亡主要归之于都市文化自身的换血,或归之于他们一向抛心洒血打造的“时尚”和“新女性”的潮流变化。其时新的市民的消费习惯和品味在形成,舞场代替了青楼,“革命+恋爱”小说取代了鸳蝴派“言情”小说,一种新的“海派”文化在兴起,如《良友》、《上海漫画》杂志等更能代表新潮,一面渲染裸女情色,一面排斥妓女形象,在“性别政治”上与旧派一刀两断。伍联德先请周瘦鹃担任《良友》主编,不久觉得周过于守旧,便将他撤换,启用新人梁得所,其实对于新旧换代颇有象征意味。此时旧派在观念、语言上都难以适应这一“新文化”,在商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他们的“旧文化”也真正被边缘化。

好在他们不像传统士大夫把“立言”看作人生追求目标,能随遇而安。回顾过去二十年里,这批文人何等生龙活虎,如包天笑创办《妇女时报》,以女性为时尚,创办《小说画报》提倡白话文;如徐卓呆从事体育,从事儿童文学,成立影戏公司拍滑稽电影;陈蝶仙编写法律,提倡日常家政;不消说周瘦鹃提倡电影等。使他们把都市文化成为一种创意工业。或许正处于“过渡”时期,游走于专业与非专业之间,颇如葛兰西所说的那种“有机知识分子”。

但历史无情,时值20年代末,当“私人空间”行将式微之时,当初领导过都市时尚的文人纷纷丢了饭碗,不得不“改业”。其实他们本来就游移于新旧、中西文化之间,身份难定,尤其在理论上早被“新文化”击败之后。即使像周氏那样,将“知识分子”按在他头上,仍觉得难于候分候数。然而从另一角度看,就他们对于传统的“为己”之学不弃不离及游戏态度而言,仍流淌着“文人”的血液。

同类推荐
  • 珠江,东方的觉醒

    珠江,东方的觉醒

    以珠江三角洲作为艺术焦点,按照历史时序,全景式地追溯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作品所叙写的,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直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对这样富于历史意蕴的大题材,要求作者有开阔的视野和历史眼光,要求作品配以大的结构框架来容纳和消化极其丰富的内容。而这一方面,正是作者所长。面对“百年鸟瞰,卅载观照”,作者以时间流程为经线,以人物活动为纬线,勾勒、交织出一幅中华民族舍死忘生、百折不挠地求生存求发展的百年历史画卷。
  • 灵魂里的铁

    灵魂里的铁

    本书为李克的首部个人诗集。收录作者创作、发表的140首新诗,分为《说出那个词》、《事物的内部》、《光芒涌入》三个专辑。
  • 周邦彦集

    周邦彦集

    周邦彦(1056—1121),中国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丰初,游京师,七年献《汴都赋》,为宋神宗所赏。后曾为溧水(今属江苏)令。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晚年退休,提举南京(今属河南)鸿庆宫,卒。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著有《清真词》,后又名《片玉词》。
  • 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森夫爱情诗选

    森夫爱情诗选

    《森夫爱情诗选》是一个男子的心灵独自,也是一个充满了梦幻与浪漫、惆怅与荒凉的情感世界他把你带到了风雨尘缘的路上,让你尝遍爱恨情仇多种滋味;他以优美的律韵,鲜明的节奏,凝练的语言,奇特的想象,来触动我们这颗善思的心。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音乐,一首诗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首诗就是一处流动的风景,让你在梦幻与现实的世界里遨游,在欢乐与忧伤的人生风景线上去不断思考相信诗人森夫所勾画的这一片神奇的诗的梦幻,会打动千万读者的心灵。
热门推荐
  •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编写。文中详细介绍了公文的种类、格式,以及机关公文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要素;重点讲述了公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文种的基本写法。《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集通俗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精心选择了机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直接需要、经常使用的文体,并通过例文示范来增强实际写作能力,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
  • 闪星迷途

    闪星迷途

    女主是开始是除了其他两个女主都不接近的,自从当了明星之后,认识了很多当红偶像······
  • 剑证仙途

    剑证仙途

    光怪陆离的仙侠世界,总会迎来天才辈出,妖孽横行的黄金时代,且看少年仗剑踏仙途。
  • 冒险求生

    冒险求生

    一个对自然充满征服欲望的特种兵,三个冒险爱好者,一个女记者,一场超越极限的冒险,各自的故事,绝处逢生,冒险求生……
  • 无限之涅盘

    无限之涅盘

    无限新作!穿梭在无限的影视中,追寻那无上的力量,抛弃内心的善恶,在死亡中挣扎,在痛苦中哀嚎,一切的一切,都为了挣脱那无限的鸟笼!越狱、生化危机、行尸走肉、………………
  • 雨的味道

    雨的味道

    雨,是一场神圣的仪式;勾起了遐想,也唤起了记忆洗尽了浮沉,却留下了味道
  • 将星纵横: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领

    将星纵横: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将领

    本书讲述了蒙巴顿、哈尔西、巴顿、尼米兹、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共八位著名将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欧战爆发勇斗德国潜艇、普升上将发动英帕尔战役、珍珠港被炸率舰队出海复仇等。
  • 天祖

    天祖

    神话时代末,建木崩,天地变,万灵动乱,五灵之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人祖燧人兵解之时预言:五行错乱,阴阳颠倒,天地之乱,将延万年。所谓乱世出英雄,五灵之地英杰辈出,共争人祖之位。同时百族祸乱大地,动荡流离不断,七大皇族联袂而来,欲崩解天心契印!人族危机四起,祸乱纵横,风雨飘摇,天下震荡。薛道苍不得人眷,不得妖眷,不得天地眷,于万丈荆棘路中,杀出血路,战出天地!一个辉煌大天地,一段血泪征服史,成则王败则亡,欲生存必疯魔!如果喜欢,请加qq群536067237,欢迎加入~\(≧▽≦)/~
  • 莫过于你

    莫过于你

    上一世为父报仇的姚紫陌因为意外来到全新的世界,化身皇子赤炼火,身为女子却对外宣称尊为皇子,名扬七国,恰逢各国动荡不安,女子转身设局誓要护得天下平安。管他伦理道德,管他生死名利,我自为我撑起一片天空。青涯风,不下于赤炼火的神话,战七国平天下,看指尖世界,你与我谁先认输!
  • 血祭之沙华的眼泪

    血祭之沙华的眼泪

    一场苏醒的预谋,悔了多少人的情!阵法,血脉,预言,分分指向那个无辜的女孩,究竟法则是什么?天不仁,捅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