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5600000014

第14章 殃人

这是个盖棺论定的人物:一个生前行为不端,死后臭不可闻的人。人们送他个外号,叫“殃人”。

说起了这已是“七七”事变以前的事情。那时我才七八岁,而殃人已经是四十开外的人了。他个子不高,背还有点儿驼,满脸的络腮胡子跟刺猬那样竖着,露出的那块脸总是阴沉沉,见人从不抬眼皮,与人煞有戒心和敌意。那会儿,殃人就住在我们张庄村西口的大庙里,以看庙为生,打扫殿堂,照看香火,撞钟敲磬,常年伺候那些供奉的泥胎神像,并且还经管一套抬棺材用的杠木,和大户人家存放在大殿里的几口寿材。除此之外,他还兼做一项真正鬼使神差的差使——给死人撬殃。

那时在我们乡间有一种习俗,认为人死后肚子里还憋着一口臭气。人们都跟那口气叫“殃”,生前为气,死后为殃。入殓前必须把那口气撬出体外,否则,入土后尸体很快就会腐烂,并且连坟地都不长庄稼。听老人们说,那殃气可厉害了,撬殃时从鼻孔喷出,能打出百十步远。打到树,树死;打到人身上,轻者也得掉一脑袋头发脱一层皮。难怪那会儿一听到喊“撬殃喽”的声音,连猫狗也吓得到处乱钻,怕让殃给打了。

在世人眼里,殃是一种十分可怕而神秘的东西。那会儿我由于年幼好奇,总想知道个究竟,这殃到底是什么东西,又是怎样从鼻孔喷出、撬出体外的呢?后来在我祖老太太去世的时候,终于有了机会,便躲在一个既可藏身又能瞧见的地方看。说实在话,那会儿完全是壮着胆子站在停尸房门后的,心里还说着:“殃走直线,不会拐弯。”

“撬——殃——喽!”

随着一声嘶哑而低沉的喊叫,殃人拖着一条老寒腿“嚓嚓”地来了,手里提着一根扁担。那桑木扁担是撬殃用的,弯曲而光滑,透着一层红色的光亮。他不像那些前来哭丧的人,不管眼里有没有泪,也得拉着声调哭上一阵,然后再问一问病故的时辰以及后事的安排等等。而殃人却没有任何表示,甚至连个招呼都没有打,便一直朝停尸的过堂走来了。刚才他对人这种冷漠态度,可能是由于他这种差使形成的习惯,活着的人跟他没缘。

他的脸依然是阴沉的面无表情。来到停尸房后,他只是如同默哀那样在死者面前站了一会儿,便去掀蒙在死人脸上的那块盖布。他动作很轻很慢,提着盖布的两角一点点掀着,像是怕把长眠的祖老太太给弄醒似的。接着他又向面对死人鼻孔的前院看了看,见那里没人,才将扁担往挺在门板上的祖老太太腰下边一插,嘴里“嘿嘿”地撬起来。尸体被撬得一起一落,弯得像个弓。这一切我都看个清楚,可就是没看清那殃气是怎样从鼻孔喷出,连声音也没听见。

撬完殃后,就如同解除了戒严令。人们又从各个角落里走了出来,该哭的接着哭,该谢孝的谢孝。但却没有人向撬殃的人谢孝。

谢孝是一种不可少的丧礼,每当有人来吊孝的时候,孝子便前去下跪表示谢意。那种跪法是用单腿跪,一手下垂,一手托着个木盘,高高举过头顶,托盘里放着折叠好的孝服和孝帽。可是给死人撬殃的人却没得到这种礼遇,只送他一顶粗布孝帽。殃人拿过孝帽也没有任何表示,只是捏着两角“噗噗”往里吹了口气,双手一撑便套在头上,顶着孝帽就走了。虽然他一句话没有说,看来他还是很满意的,因为一顶孝帽半尺布,他身上穿的裤子袄,就是用这些碎布染了后拼成的百家衣。

我望着殃人离去的背景,眼睛一直盯着那根磨得发亮并且有些弯曲的扁担,忽然产生了个想法,认为殃人他一定是从阴间派来的什么神呀鬼呀的,那手拿勾魂牌的小鬼,不就是阎王派来索命的吗?

若是细说起来,殃人那令人恐惧的名字,从我刚记事那天起,就深深记在我心里了。记得我小的时候爱闹夜,只要夜里一听到狗叫就哭个没完,连把奶头塞到嘴里都不管用。每当到了这会儿,妈妈就会装作十分吓人的样子,嘴里说着“红嘴绿下巴,一走一嘎巴,再走就趴下”来吓唬我。若是我还哭的话,就该说“狼来啦,虎来啦,老猴跳墙咬来啦,殃人后边跟着也来啦!”那会儿只要这样一吓唬,立即就闭上嘴不再哭叫,往大人怀里一扎迷迷糊糊就睡着了。可是在梦中殃人还会出现,而且还长着尖牙利爪,眼睛放着绿光,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

后来当我懂事的时候才知道,殃人是人。并且同我家还是仅有一墙之隔的近邻。那时他是个更夫,每天夜里都能听到他围着村子打更的声音,“帮,帮,帮帮!帮,帮,帮帮!”那梆子的声音可脆了,从二更敲起,一直敲到五更黎明。不论是雨夜,还是北风呼啸的寒冬季节,都是他那梆子声伴着村人入睡,更夫是夜里睁着的眼睛!

可是后来不知为啥,这向村人报告平安无事的梆子声却再也听不到了,代替这声音的是让人恐惧的狗叫。后来才听说,不让殃人打更是因为村里接连着了几场火。年三十晚上我家场院那场火着得最凶,闪烁的火光把窗户纸都给映红了。多亏那天全村出动及时把火扑灭,若不连我家那座深宅大院也给烧光。

这火神爷是谁哪?

我家的三叔二大爷,以及能主事的南屋大哥,都在掰着手指头挨门挨户猜测着。过了粗箩过细箩,就是筛不出这个放火的人来。还是识文断字打算盘会“袖里囤斤”的爷爷会掐算,他只捻了捻胡子尖便一口咬定说:“还能是谁呢?这几把火,全是殃人一个人放的!”

爷爷说话总是有根有据。爷爷说他放火是火柴捆在一束香上,借着打更塞到柴禾垛里的。如不是这样,为啥殃人打更转到村东,村西着火;他转到庄南,庄北着火哪?但从未抓到他。只好找了个借口,不再让他吃这碗饭,把他那更倌给罢了。

后来又发生了比夜里着火更为可怕的事。

那时候由于年月不太平,经常出现匪患,村里几户有钱的人家,便成立了自卫团。说是自卫团,其实也就是那么几杆枪,老套筒、汉阳造。虽然自卫团人不多,也得有个头,便让我叔伯大哥当了自卫团的团长。尽管他只撸过锄把子,但我家是全村的首户,又有爷爷一族之长的威望在那儿镇着,另几户有枪的也就点头了。当时有句俗话:庄家会头跟着走。

我那位外号叫“醉鬼”的叔伯大哥,原先最爱喝酒耍钱了,酒他是一喝就醉,赌起钱来夜里连家都不回。可是自从他背上老套筒枪,钱也不赌了,酒也不喝了,一到天黑的时候,就带领自卫团到大门外的月台上去守夜。因为当时土匪闹得很凶,生怕夜里来绑票。那年月土匪多得跟闹蝗虫似的,吓得我夜里睡觉都不敢合眼。可是自从有了自卫团,好像枪真能辟邪,我的胆子也大了,每天夜里都能睡个踏实觉。

就在这以后的一天晚上,我刚钻进被窝,就从当街传来震耳的枪声,震得耳朵眼儿“崴儿崴儿”响。接着又传来让人胆战的喊叫声:“殃人拿斧子砍人啦!”“殃人抢枪啦!”“殃人回他屋里去啦,快把他家门堵上,别让他跑了。”“快把枪扔出来,要不我就刨房啦?”……那风风火火的喊叫声,接连不断从门外传来,把房盖都快抬起来了。接着又听到有人从我家跨院蹬梯子上房。那拿镐刨的声音“咚咚”响着,连我家的房顶也跟着颤动。不久又传来两声枪响,那是殃人从屋里朝房顶开枪,吓得那些刨房的人叽哩咕噜全都从房上滚下来了。

等自卫团的人把大哥搀回家才知道,殃人已经跑了。逃跑前他先从门里扔出个枕头,当自卫团朝那枕头开枪时,他便借机抡着板斧冲了出去……据说事情是这样发生的:我那位大哥在月台上巡夜时显份儿,在摆弄枪时走了火。当时正在他家门口乘凉的殃人,认为这是朝他示威,不容分说顶着烟就冲上来,一斧子就把摆弄枪的大哥给砍倒了。

殃人逃跑在外,更使我一家人提心吊胆。关于他的根底又不是不清楚,他从小就是个傻大胆,为了一斤白薯跟人打赌,他能在獾扒的坟墓里呆上半个夜晚。长大成人以后也不守庄稼人本分,闯关东去长白山挖过人参,到大兴安岭打过熊瞎子,在磨盘山伐过木,黑河淘过金……他是七十二行行行干不长,据说还当过兵痞。后来在外边混不下去他才回老家的。如今他又有枪在手,岂能不落草为寇?吓得我家天一擦黑就把大门关牢,还雇了两看家护院的,整夜整夜端着枪在房上趴着,以防不测。那两个护院的一个叫老杨,一个叫老刘。他们也是兵痞出身,枪法好,会飞檐走壁,据说他俩是在直奉战争时被打散无处可去,留在我们庄的。

令人高兴的是,殃人并没有当土匪,两个月以后自己又蔫蔫地回来了。有人看到他进村时跟殃打了似的,耷拉着脑袋弯着个腰,怀里揣着一坛子酒,回到家把柴门一关就喝了起来。那酒味儿很冲,隔着一道墙连我家人都能闻到。都是说他是在外边混不下去了,才拿枪换酒喝的,一醉解千愁。

那天夜里,又闹得我一家人没有合眼,一直聚在爷爷的上房屋里商量对策。满屋子烟雾呛得人出不来气,连那盏泡子灯也跟跳大神似的在“突突”地跳着,更使人心神不定。斧伤未愈的大哥主张先下手为强,先下了殃人的斧子再报那斧劈之仇。我的一位叔叔则主张拿房抵枪,因为殃人那间小屋挡着我家跨院的出路,成了我们贤德堂多年的一块心病。看阴阳宅的先生看过我家的宅子,说是刀把宅。刀把宅不好,人早亡,大财进不来。过去为了买他这间小房,没少托中人说合,可是他就是一口咬在屎橛上,不卖。可是爷爷听完这些话却不住地摇头,仍然是微闭着眼睛坐在炕毡上慢慢思谋着,而且还是拧着鸭子腿在那儿盘腿打坐。这跟为了争一片苇子坑出头跟邻村打官司的爷爷,完全变成另一个人。爷爷是有名的好刀笔,最后爷爷捻着胡子尖说:“我看这件事就算啦,再说我们又是同族同宗,一个老祖宗后代,总不能逼着他往那条黑道上走吧?”并且为他开了一条生路,让他去看庙。

从那以后,殃人就一直住在村西头大庙里,也就更不与村人来往了,性情也越来越孤僻。只有到了初一、十五,烧香上供的日子,才有听到他敲钟的声音。那口悬挂着的大铁钟,是早年间全村各户集资铸的,有一人多高,很重,就是拿肩膀用力去扛它也纹丝不动。可是殃人用那木榔头一敲,敲出的声音却是那样低沉浑厚,“嗡!嗡!”传得很远很远,一直响个不停。

殃人长年看庙以神佛为伴,却未能使他改邪归正,后来居然跟前来烧香的大脚寡妇勾搭上了,激怒了全村的大人孩子伢儿。似乎这种事比他放火砍人的罪过还大。于是一到天黑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们,便躲在村口盯梢监视他们的行踪,并将大脚寡妇进庙的事向大人报告,还跟随自卫团的人到庙里去捉双。结果那一天真让人失望,明明看见她贴着墙根进了庙门,可是进庙里去捉的时候,连殃人住的小屋跟大殿都用火把照了,可就是没有见大脚寡妇的影子。只看到殃人守在大殿门口,跟泥胎那样站着,腰里掖着一把板斧,脸色铁青非常吓人,像殿堂里的那哼哈二将。

殃人把大脚寡妇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哪?人们扑了空后都这样议论着。为这件事我们还受大人的指责:你们见鬼了吧?可是次日早晨,那个起大早杀猪赶集的屠户,却亲眼看见大脚寡妇从庙里走出来,头发乱得像鸡窝。

自从那件事之后,大脚寡妇就回娘家去了,再也没有回来。有人说她嫁给海边一个晒盐的,也有人说她并没有改嫁,回娘家的第二天,她就扎到滦河里死了,尸首仰面朝天顺着河筒往下漂,漂到南边海上喂了鱼啦。

大脚寡妇一死了之。虽然这种死法并不能洗清她的耻辱,却换取了我们这些有恻隐之心的孩子们的一点同情。同时对殃人也就更加憎恨,于是便想着法子戏弄他。白天上房堵他的烟筒,让他耗子钻炕洞满屋里冒烟。夜里不让他睡好觉,爬上墙头朝他屋里投掷石子,引他拖着老寒腿前来追赶。他那跌跌撞撞的样子让人看了实在是开心,一不小心不是来个回头望月,就是来个老太太钻被窝摔倒在地。即使这样,日子长了我们还是觉得不解气,索性跳下墙去倒锁上他的门,用关门打狗的做法,从窗户往他炕上泼水,让他傻小子睡凉炕挨冻发高烧。急得他只能跳窗户出来追赶,手里举着板斧,吓得我们只好跳墙逃跑。因为我年岁小跑在了最后,两手扒着墙头悬挂在那里不知所措,心里说这可没命了,因为我知道那板斧的厉害。便在心里默念着老天爷保佑。就在这时觉得屁股下边大手一托,就把我托上了墙头,我就跑掉了。跑出老远还听到殃人隔墙骂着:“小兔崽子!看你往哪里跑?”

关于这件事,多年来我一直百思不解,那天晚上又有月亮照明,而且打过更的殃人又是夜眼,难道他就没有认出我是谁家的小少爷?

在芦沟桥事变那年,冀东农民大暴动之前,殃人突然得了个暴病死了。直到阴历十五那天,才被进庙烧香的人发现。他没有死在那间小屋的炕上,而是躺在为我爷爷准备的那口柏木棺材里。殃人是个怪人,他死也与众不同,他不是面朝天而是脸朝地在棺材里趴着,并且还赤条条一丝不挂。

乡亲们看了都在议论,人死后都是仰面朝天躺着,以表示坦荡归天,为啥殃人死后趴着哪?是因为生前行为不端,死后见不得人?还是用这姿式来说明男女有别?男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不能死后仍是腚朝下屌朝天,“朝天高烧一炷香”,还是那光棍儿相。还是他知道死后不会有人给他撬殃,那口臭气不能永远憋在肚子里,得顺顺当当让他从后门放出去?!

不管人们怎样说,他终究是人死如灯灭,死了。生前的事总该有个了结,但却留下一片骂名。

诅咒归诅咒,骂归骂,但大家毕竟是根连根蔓搭蔓一个老祖宗的后代。还是按照历来办丧事的做法,请来了木匠,喊着“钉棺钉,钉棺钉”,用一根根大铁钉把棺材钉牢。并用十六个人抬的大杠,把他从庙里“请”了出去,埋在坑边那块乱死岗子上。死后也没有让他进老张家的祖坟。

在殃人下葬的那天,虽然没有一个为他披麻戴孝的人,但前来观看送殡的人却很多,全村男女老幼差不多都来了。可说是生前孤独,死后热闹非凡,嘻嘻哈哈的议论声代替了出殡的喇叭。只有我们这些孩子们不是铁石心肠,一个个站在村口,不是默不作声,就是偷偷啜泣。因为棺材把孩子们的欢乐,连同殃人一起给抬走了,哪能无动于衷呢?

同类推荐
  • 中国话剧研究(第12辑)

    中国话剧研究(第12辑)

    我以为,《命运》的讨论,视野略嫌狭窄,思路也显得闭塞,就事论事,加之简单的决定论的思维方法,导致简单的结论:或是悲观,或者是盲目乐观,有的则陷于清谈空论。
  • 狂风吹我心

    狂风吹我心

    本书为作者诗文选,曾被人评曰:“集半生之年,凝心血之花。”之作。细腻笔锋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平凡而不华丽的辞藻却写出了生活的真谛。
  • 追踪报道

    追踪报道

    本书讲述了黑白利益盘根错节、基层司法监管空白、国企改制资产流失、派系之间权谋倾轧的故事。新闻媒体以镜头剑指腐败,突破层层阻碍揭露真相。资深媒体人十年磨一剑,直击中国媒体舆论现状。本书从细微处着眼却不落窠臼。书中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某市一起离奇的车祸在电视台播出,引得方方面面的强烈关注,随着报道的深入,唯一的女知情人被迫害成精神分裂,案情陷入迷局……副台长方诺亚基于记者的职业道德,决心将官场腐败的黑幕彻底掀开,他像拆弹专家一样游走在生死边缘。随着幕后主使渐渐浮出水面,方诺亚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更大的谜团……
  • 我扶着四川歌唱

    我扶着四川歌唱

    感谢一条北纬30。线,把浙江与四川的诗情画意联系在了一起,把“天堂”与“天府”联系在了一起,把诗人的炽热的心与我们四川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联系在了一起!旋律之一:蜀地遐思,栈道,剑门关,西昌发射基地参观记,冰川野浴,高山杜鹃,康定,折多山,折多河,塔公寺,丹巴县,藏羌古碉,雪山感觉,三星堆遗址断想,第几场雨下在昭化古城,金沙遗址,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都江堰的李冰,夜宿“九寨天堂”等。
  • 诗心如莲

    诗心如莲

    本书是诗集,分“幻影随心”“真迹如铭”“桃林杏苑”“心香一缕”和“雨湿尘埃”等辑。
热门推荐
  • 夜尽之时

    夜尽之时

    一次事故,两个朋友,三方密战,四方追缉,这是一场证人的逃亡之旅,终点是否在法庭,拭目以待
  • 天选的我当然是猪脚

    天选的我当然是猪脚

    “请问成为天选之人是怎样的体验?”“大概就是人生巅峰吧!”NO!无知少年才这么认为!竹林也无知过,直到成为“高中生之耻”,他终于明白,尽管有系统加持,妞还要自己泡、B还靠自己装、江山也得自己打!况且,天选系统一开始就让他卷进了不得了的麻烦……
  • 无尽杀界

    无尽杀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杀杀杀杀杀杀杀!
  • 喂!你敢走试试

    喂!你敢走试试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一个女孩会教会你宽容,给你无限的温暖;一个男孩会教会你成长,给你无限的坚强。蒋嫣然独白:世界这么大,我却遇见你;世界这么小,我却丢了你。若果我知道你要离开我会不顾一切的挽留,不管结局是否完美,你知道的啊,没有海绵宝宝的派大星怎么会快乐啊!
  • 梦越千年之江湖梦

    梦越千年之江湖梦

    凌梦恋PS天空:65944023原来以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架空历史这一回事,只是那些作家们为了争取出版的天方夜谈,可是,上天却偏偏安排我到了这个从未想过的世界,只缘由一个梦,就卷入了一场恩怨情仇中。山庄历险,踏遍江南,寻访沙海,江湖的种种险恶降临。可任凭江湖的风雨飘遥,犹如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般,终要结局……(全书已完结,古楼风有续集,见第二,三部)
  • 明末风雨

    明末风雨

    乱世明末,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会当击水,临崖千丈,烽烟亿里如云一梦百年,回及乱世明末,华夏男儿自当奋勇向前,斩破荆棘,霸绝天下茫然四顾,故园何在?亲友何觅?一路征程风万里,故土只在云梦中唯有奋勇向前,杀出一条荆棘之路。对内,扫灭群雄,还天下以太平。对外,开疆辟土,开万世之基业。壮我炎黄之魂魄,延我汉家之衣冠,扬我华夏之威仪,续我中华之盛世。十年风雨磨一剑,一剑光寒照九州。九州狼烟遍云空,云空血雨泪长流。
  • 东宫专属驱魔师:魅世太子妃

    东宫专属驱魔师:魅世太子妃

    前世,她是现代驱魔界第一驱魔师,独来独往,杀魔不眨眼,却莫名其妙的死亡,穿越一个受尽虐待的异世女孩身上。今生,她是个没有半点灵力的麻瓜,废物,却意外在魔物手中救了当朝太子。她的冷漠与排斥反而让他更加对她感兴趣。一道圣旨下来,她成了他的未婚妻,入住东宫,而后,她在某个月圆之夜,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关于他的惊天秘密……他是遗落在人类世界的半魔太子,聪明睿智,温文尔雅,一心只求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他宠她,爱她,给了她从未体会过的温暖。她愿意为他生,为他死,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是被带回魔界的半人魔君,野心勃勃,霸道执着,一心只想称霸整个天下,唯我独尊!他喜欢她,想要得到她,可她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坏了他的计划!现代驱魔师穿越异界,遇上了一对半魔双生兄弟,一个温暖如寒冬骄阳,一个冷酷似千年寒冰!究竟是谁为谁遁入了魔道,又是谁为谁放下了屠刀……【相关人物】:女主:百里优,12岁,金极巫女,南遥国人,现代名沈冰昙,性格温顺,固执,因为孤儿而早熟,一双清澈的眼,可看穿任何人的内心,不轻易言爱,却对爱执着!男主一:南宫宴,18岁,半魔太子,南遥国人,温文尔雅,聪明睿智,生于深宫、长于深宫,不认为世间存在真爱!可潜意识里却渴望得到唯一的爱!男主二:端木屸,18岁,半人魔君,幽梵谷人,嗜血、阴险,野心勃勃,为复仇而来,却没想到自己搞错了对象,他一直当成仇人的人竟然是他的同胞兄弟。屸对小优的爱不比宴少,可表现出来的却是霸占与掠夺!男配1:慕容凰炫,18岁,南遥国人,红极巫者,南遥国大将军慕容震天之子,南宫宴好友,东宫皇家巫者首领。男配2:东方煦,东旭国太子,16岁,金极巫者,傲慢,狂妄,是当时最强的国家的太子!男配3:南宫瓴,南宫宴弟弟,皇后亲生儿子,普通人。女配1:百里冰,南遥国人,红级巫女,百里无极嫡亲孙女!百里优表姐,长百里优三岁。女配2:北唐雪,北罩国公主,金级巫女,灵力高强,也因此无比清高!
  • 霜指天下

    霜指天下

    大秦战神垂垂老矣,吟霜阁公子北上西凉!眼见庙堂皇位之争再起,江湖后起之秀欲问鼎武道巅峰!叶小七有着必须活下去的理由,所以,他只能一路杀人而行!抛开江湖庙堂第一杀手的名号,他最想做的事情不过是捧着烤红薯依偎在母亲的怀里看雪!
  • 抗战财神爷

    抗战财神爷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身怀异能的八路军战士甘光复,与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共御外侮大杀四方,凤凰涅槃建立新中国的传奇故事。
  • 明星校园身世谜

    明星校园身世谜

    孩子,不是妈妈不要你,是你爸爸爱上了别的女人,既然这样,妈妈只有让你跟着你爸爸!只有这样,你才会有好的教育,好的生活!———吴霞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开心的日子,因为我迎来了一个新的小生命——我的女儿。这条我特意让算命先生定做的长命锁,妈妈给你戴上,希望你永远健康,平安,快乐!?????????——白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