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4500000032

第32章 保尔·赫曼·缪勒:滴滴涕的发明者

农业是为人类提供食品的重要产业。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病虫害一直是困扰广大农民的大问题。一部农业发展繁荣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战胜病虫害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上,瑞士化学家保尔·赫曼·缪勒以其发现世界上第一种有机杀虫剂滴滴涕的巨大功绩,为其添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章。

缪勒于1899年1月12日诞生于瑞士的奥尔坦。他的父亲是瑞士铁路部门的一名职员,长年走南闯北的经历,使他见多识广。他认为,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培养,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他很早就送小缪勒到外地读书,希望他长大以后能够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父亲的安排下,缪勒是在远离自己家乡的莱茵河畔美丽的城市巴塞尔接受教育的。他在那里读完了小学、中学,接着又上了巴塞尔大学,读本科、念研究生,一直到拿了博士学位。

1925年,缪勒获得化学博士学位,随后受聘于一家有名的化学工业公司,从事植物染料和天然鞣革剂的研究。他的志向是运用化学知识,通过工业化手段,造福于人类。在这家公司的经历,使他熟练地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基本化工过程,从而为他日后将滴滴涕杀虫剂实现工业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缪勒生活的时代,化学农药的应用刚刚开始不久。在此之前,农业生产饱受病虫害的摧残。19世纪40~50年代,爱尔兰和法国先后发生多起马铃薯疫病、葡萄白粉病等病害,农民和果农因此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很多人因为颗粒无收而倾家荡产,被迫向美洲、非洲大批移民。60年代,美国马铃薯甲虫泛滥成灾,严重威胁着粮食生产。美国农业部门在听取了科学家们的激烈争论之后,决定向马铃薯喷洒砷制剂。这一做法虽然有效地遏止了马铃薯甲虫的蔓延,但因为砷制剂对人畜有毒害作用,所以后来造成了多起人畜中毒的事件。

面对病虫害的猖獗,人们一直想方设法要制服它。这种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例如法国的果农们就经常用波尔多液防治葡萄霜霉病。波尔多液是用硫酸铜加生石灰制成的一种天蓝色的浑浊液,对于葡萄霜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这种液体最早是一个住在波尔多地区的法国农民用来涂抹葡萄,以防别人偷窃的。但是后来人们发现,涂抹了这种液体的葡萄很少患霜霉病,于是大家群起而效仿,人们也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波尔多液。1882年,法国农学家米拉德进一步肯定了波尔多液所具有的良好的杀菌性能,由此开始了人们使用化学农药的新时代。

但波尔多液的用途并不是那么宽广,它只对某些病菌有杀灭作用,对其余病菌则无能为力。对猖狂危害农作物的种类繁多的节肢类害虫,它更是束手无策。有些天然杀虫剂,例如像砒霜那样的砷制剂,虽然能够杀灭害虫,但对人畜都有剧毒,不便使用。而像除虫菊、鱼藤酮那样的有机杀虫剂,均提取自天然植物,杀虫效果和供应量都很有限,很难被推广应用。时代在呼唤广谱高效而又对人畜低毒的新型杀虫剂。这就是缪勒所处的时代。

缪勒出生于农村,深知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他的家乡奥尔坦位于景色旖旎的阿勒尔河流域,那里农业发达,茂密的农作物一望无际,一直绵延到远处青黛色的群山。这里的农民本来衣食无忧,可偏偏经常闹虫灾,严重时弄得家家唉声叹气,户户愁眉苦脸。有时人们也尝试着用农药杀虫,可是又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缪勒儿时的一位好友赫尔曼,就是因为误食了喷洒有砒霜的瓜果而死去的。

正是因为有了童年时沉痛的记忆,因而缪勒从小就有一个志愿,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农民解除虫害之苦。现在,他拿到了化学博士学位,又经过工作实践的锻炼,对有机化学工业有了足够的了解,他决定要把自己童年时的志愿付诸实施了。

1935年,缪勒开始着手进行一项新的研究计划,这一计划是要研制出一种理想的杀虫药来。在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广泛了解了现行农药利弊之后,缪勒为理想的杀虫药制订了七条标准:①对昆虫有剧毒;②杀灭迅速;③对哺乳动物和植物无毒或只有微毒;④无刺激性;⑤杀虫范围应尽可能广;⑥长期有效而且稳定;⑦价格便宜。按照这样的标准,他开始了自己长期而又艰苦的探求。

一开始,缪勒试图从现有的物质中寻找到这种理想的杀虫药。他采用实验的方法逐一筛选。当时,市场上已有许多杀虫剂,但是筛选的结果,有些杀虫剂是含砷的化合物,而砷化物对所有的生命体都是危险的,而且还会积累在土壤中;另一些对脊椎动物是安全的,但对于昆虫又不具备杀灭作用。有些只能杀死一两种昆虫,对其他种类的昆虫则无能为力;而另外一些虽然具有广谱杀虫效果,可又对人畜有剧毒。缪勒筛选了大量已知具有杀虫效果的物质,可那种他心目中理想的杀虫药却一直没有出现。看来,他不可能找到具备他所追求的那些性质的化合物。朋友和同事都劝他放弃寻找那种十全十美的杀虫剂的幻想,劝他不要再钻牛角尖了。

难道自己的设想真的是空中楼阁?难道自己真的是在钻牛角尖?是继续进行下去,还是半途而废?一时间,面对同事的劝说,面对研究中遇到的巨大困难,缪勒心神不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继续下去,可能会毫无结果,从而影响自己的名声地位,但一想到飞蝗铺天盖地而来,庄稼地里片叶无存的景象,想到好友赫尔曼的不幸,缪勒又坚定了起来。他要完成自己童年时就立下的志向,为扑灭农作物病虫害而奉献自己的才华。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为广大农民解除虫害才是大事。就这样,缪勒振作精神,重新投入了对新型杀虫剂的研制工作之中。

可是,接下去的研究该如何进行呢?继续筛选下去,估计会一事无成,在同事和朋友的帮助和指点下,缪勒决定另辟蹊径,不再只注意那些已有的物质,他要合成新的物质,以此实现自己的目标。既然从已有的物质中找不到理想的杀虫剂,那就自己把它制造出来。

从杀虫方式来说,杀虫剂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胃毒式,害虫必须吃了这类毒药,通过消化系统吸收,才会被破坏代谢过程,从而导致死亡;一类是接触式,它能渗透害虫的保护膜而将害虫杀死;还有一类是熏蒸式,通过进入害虫呼吸道的方式杀死害虫。在缪勒的那个时期,合成熏蒸式农药很不容易,因此缪勒把注意力集中在前两种上,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过了不久,缪勒把他的注意力进一步集中到了接触式杀虫剂的研制方面。这是因为他了解到一个事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其他战争中,因斑疹伤寒等疾病造成的部队减员现象十分严重。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科学家,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国家解决这一难题。斑疹伤寒是一种叫做立克次体的微生物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通过虱子、跳蚤、壁虱等节肢动物为媒介传染人体。一旦染上,死亡率很高。它的流行季节与虱子的孽生季节相同,多在冬春两季。人在过度疲劳和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容易感染此病,所以在战争和灾荒年代,常常可以见到此病的流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斑疹伤寒的流行曾经改变了俄国和巴尔干前线的战争进程。所以,有人曾经把斑疹伤寒戏称为“战争伤寒”。

既然“战争伤寒”是虱子、跳蚤在作乱,人们就希望科学家们尽快研制出杀虫剂来扑灭它们。可它们的口腔全都是刺管型,以吸食人畜血液为生,不会把毒药吃进胃里,所以胃毒式杀虫剂不起作用。因此,缪勒不得不放弃对胃毒式农药的研制,全力以赴寻找一种触杀型杀虫剂,它能够通过接触害虫达到杀虫的目的。

经过一系列的探讨,缪勒把注意力逐渐集中到了某些类型的含氯化合物身上,这些类型的化合物中有些样品看来是有希望的。开始合成的药物许多药效比较慢,要几小时、几天后才有效。这些药物当然是不受欢迎的。他耐心细致地一个一个合成新药,再加以检验。一次次地实验,一次次地失败,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检验了几百种药物,均不理想。他毫不气馁,坚持实验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1939年9月,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那个月,他查阅文献时,受到启发,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二氯二苯三氯乙烷(英文缩写为DDT),汉语简称滴滴涕。经过检验,它对各种节肢类害虫有广泛的触杀作用,特别是对跳蚤、虱子、苍蝇等害虫,有明显的毒杀作用,但对人畜则相应比较安全。实验室检验的结果表明,滴滴涕正是缪勒梦寐以求的那种理想的杀虫剂。实验终于成功了。这年年底,缪勒向社会正式公开了自己的发明。

实际上,早在1873年,德国科学家蔡德勒就曾经用化学方法合成了滴滴涕,但他不知道滴滴涕对害虫有触杀作用,当然也就想不到去推广应用它。缪勒最早发现了滴滴涕对害虫的广谱触杀作用,把它推向了社会,这是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同类推荐
  • 华西列夫斯基

    华西列夫斯基

    本书分热血男儿、展露才干、红军高参、智勇双全、威震四方5部分介绍了华西列夫斯基的一生。
  •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何鸣看黄宗羲;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疏于哨鹿,勤先天下——樊树志谈雍正;积极进取的儒士与惊世骇俗的狂怪——孟桢评郑板桥;他掌舵的朝代,盛世与危机并存——范文澜评乾隆……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袁世凯的正面与侧面

    袁世凯的正面与侧面

    他被许多人认为是无耻、腹黑、阴鸷的小人然而他又是清末的治世能臣,民国的开国总统,中国现代军事的开创者。他是一个谜,一个今天史学家也很难盖棺定论的谜。通过对他不断的发挖可窥见大变局时代政客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以及官场的潜规则。
热门推荐
  • 古墓武医在都市

    古墓武医在都市

    一把匕首,两本经书,一个从古墓里走出的少年,身怀武、医两大奇术,为完成师父交代的任务,徒身步入繁华的大都市之中,打恶霸!除奸佞!护美女!扬正义!
  • 御龙之穿越火线

    御龙之穿越火线

    少年龙语,身怀穿越火线系统纵横异界。你是天才?修炼速度很快?神级经验卡百倍修炼速度完爆之!你是皇帝?手下雄兵百万?我召唤一支军团,全部配备加特林机关枪……你脚抖什么?当皇帝神马的小爷没兴趣!夜玫瑰,你又调皮了!没事总穿灵狐者的丝袜做什么……都说了丝袜控神马的小爷才不是呢~
  • 阮籍集

    阮籍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莫道不惜缘

    莫道不惜缘

    如果我们会再见面,我希望我有勇气转身离开。从小,韩晓溪唯一的愿望就是嫁给他。可他却恨她入骨。从第一次见到韩晓溪时,莫源就讨厌她。"莫源。你赢了。我放弃了。你自由了。"
  • 比丘受戒录

    比丘受戒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随身空间之乌雅皇妃

    随身空间之乌雅皇妃

    现代初中生穿越清朝一心想要父母平安安稳度日不了进入了四爷后院开始了荣宠一生的日子
  • 别怕,有我在你身边!

    别怕,有我在你身边!

    许阿姨因为家境,把樱子歆给别人抚养,樱子歆麻雀变凤凰,知道真相后,男主被迫放弃追女生,但发现自己已经深深的爱上她了,最后男主依然选择陪同,保护她。“别怕,有我在你身边!”……
  • 女帝伶龙传

    女帝伶龙传

    万国来朝的琉羽宫,是我记忆中温暖的家之一隅。但此时的我,反而像个战战兢兢的造访者一般,小心翼翼地从颠簸的马车窗口,敬畏地望向这座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千宫之宫。我曾绝望地以为再也见不到她。因为在过去的那几年里,我根本就不愿回忆起任何事。琉羽宫绮丽非凡的皇家花园,对于我来说,不再是美好的童年记忆,只是一把由玫瑰化成的利刃,时时刻刻藏在胸口,悬在心尖。灰败、卑鄙、丑陋、无耻,麻木,才是填充我生活的所有。但现在,被我刻意封闭的回忆,正如面前恢弘壮丽的宫殿一样,不可抗拒地,无比真实地靠近着。它叫我复苏,唤我回家。是的,我回来了,作为泱泱青龙国的第一帝姬。
  • 搞定你的员工

    搞定你的员工

    本书从搞定事业必先搞定员工这一主旨出发,根据现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古今中外成功领导者的管人经验,系统归纳了18条不可违抗的管理员工的大原则和180条行之有效的小手段。每一位领导者或管理者若能认真学习、参考并灵活借鉴这些原则和手段,就一定能搞定你的员工,并顺利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
  • 樱花之落

    樱花之落

    樱花,有唯美盛开,亦有凄凉凋落。人,有灿烂的美好生活,亦有悲离。不是所有的公主都会傲娇,不是所有的骑士沦为苦悲二号。一起揭开韩樱雪唯美而悲戚的爱情,娇柔而坚强的守护,韧性而可赞的品质;一起去感悟我们生活中随处存在的友善、温情、呵护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