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6900000007

第7章 荒诞的人:《西西弗神话》解读(2)

唐璜是加缪所认定的第一个荒诞的人。在他看来,这是一个爱欲的象征,“勾引是他的常态”,“唐璜付诸行动的,是一种数量伦理,与圣人追求质量相反。不相信事物的深层意义,是荒诞人的固有特色。那一张张热情或惊喜的脸庞,他一一细看,一一储藏,一一焚毁。时间追踪他前进。荒诞人是与时间形影不离的人。唐璜并不想‘收藏’女人。他穷尽其数量,跟女人一起耗尽生命的机遇。收藏,就是能够靠过去而生存。但他拒绝离情别恨,这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希望”。(页110)显然,这是作家改造过的一个全新的唐璜形象。加缪完全搁置了长期以来对唐璜的道德批判,而是用讽刺的语气追问道:“为什么必须爱得少才爱得深呢?”(页108)“爱得深”是爱情伦理学的目标,通常指爱欲实现的程度。“爱得少”则指爱欲实现的数量。加缪的问题是,只有从一而终才符合爱情伦理学吗?如果每一次爱欲都饱含激情,为什么“勾引”了1003个女人的唐璜所实践的不更是真正的爱情呢?显然,加缪在这里延续了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对“感性直接性”这一理念的弘扬,但又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在教皇露天剧场演出《唐璜》的场面

在克尔凯郭尔看来,所谓“直接性”是以美学生活方式为基调的个体的主导动机,具有三种含义:第一,指一种“未被决定的”(indeterminate)或者说是“晦暗的,无法解释的”(obscure, unexplained)生存状态,与“反思”相对。第二,指示当下发生的事物或人当下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在根本上是短暂的、瞬间的、稍纵即逝的。第三,“直接性”是变动不居的,它永远只是“这一刻”、“这一个”。总而言之,“感性直接性”在克尔凯郭尔这里并非人为的逻辑起点,而是一种注重现在时刻、注重生活本来面目的生活样态。同时,他认为,这种“美学”的方式纯粹是一种“心性的内在的资证”(a sort of inner qualification of inwardness),代表着“一种力量,一场风暴,急躁不安,激情”等抒情品质,只有在音乐中才能得到充沛的体现。换言之,只有莫扎特才能够完整地表达出来这种品质。因此,歌剧《唐璜》理所当然地应该居于所有经典作品之首。Kierkegaard,Either/or,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4,p.55.

从思想史上来看,克尔凯郭尔所着力强调的这种生活样态是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反动。在《美学》中,黑格尔不但将美学的基本命题确立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强调了内容与形式的联系,而且还根据理念或抽象或具体的程度对艺术门类作出了从低到高的划分,从而构筑了一个关于艺术的辩证的理论体系。黑格尔也提到了“直接性”,但其直接性概念被指定为思维的起点,是一种“最原始的规定性”,因此在概念层次上是空虚、低级而又无足轻重的,正是克尔凯郭尔的反驳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他称唐璜为“感性直接性”的化身,是凭借着“感性欲望所产生的能量”来“穷尽人生机遇”的典型,生活在具有无尽可能性的当下,以周身洋溢的激情超越了伦理的评判。不过,克尔凯郭尔同时又认为,“感性直接性”最终是虚无的,它终将引领人们走向“绝望”的深渊,所以,必须扬弃掉这一阶段。要指出的是,在启蒙运动以来的思想氛围中,重新思考基督教的意义是克尔凯郭尔思想的主旨,因此,他所谓的永恒主要与上帝有关,认为只有上帝之手才能引领人们走出最终的绝望。正是在这最后的落脚点上,加缪显示了自己与克尔凯郭尔的区别。

加缪对永恒有自己的理解,这一点在他对唐璜形象的塑造中体现了出来。他对唐璜始终充满敬意:“我仿佛看见唐璜置身于山丘僻壤某个西班牙修道院的陋室中。假如他凝视什么,绝不是烟消云散的爱情幽灵,而或许是通过灼热的枪炮窗孔,眺望西班牙某处静悄悄的平原,绚丽而空旷的土地,在那块土地上,他认出了自己。是的,应当止于这伤感而光辉的形象上。终结的终结是被翘首以待却永不被期望的,终结的终结是不足为训的。”(页112)显然,这不再是一个神祇,因为他“不为永恒做任何事情”;但他又是美的化身,是现代人的典型。换句话说,加缪的唐璜所体现的意义在于,他解构了古典的爱之理念,搁置了道德判断,取消了灵与肉之间的张力,将爱欲的实现归结为此刻的拥有,从此使得肉身不再沉重,爱的形而上学也有了崭新的基点。

表面看来,加缪的唐璜拒绝忧伤。拒绝忧伤就是拒绝永恒,因为,只有渴念永恒的心才不愿接受现世的残缺,才试图在内心打捞诗意的完美。诗人波德莱尔说过,“忧郁是美的最光辉的伴侣”,本雅明据此称他为“资产阶级社会中的游手好闲者”,认为“闲逛者站在大都市的门槛,就好像他站在资产阶级的门槛。它们两者都还不能倾吞他。他在这些资产阶级和大都市里没有找到家园,他在人群中寻找他的避难所……人群是一层面纱,其背面,熟悉的城市在变幻莫测的起伏中向闲逛者致意”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页306。。显然,这位忧伤的诗人是一个都市局外人形象,一个现代的古典主义者。而加缪笔下的唐璜却要彻底得多。“忧伤者有两种忧伤的理由,要么他们无知识,要么他们抱希望。而唐璜有知识,却不抱希望。”(页108)那么,这个对未来“不抱希望”的荒诞的人体现出了什么样的爱的理念呢?

实现爱欲是人的本能渴求,古今皆然。比如,弗洛姆就曾直截了当地宣称:“没有爱,人类便不会存在”弗洛姆:《爱的艺术》,刘福堂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年,页15。;但能注意到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爱的理念在历史上却有不同的面相。德国社会学家西梅尔在《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的爱欲》这篇精彩的文章里探究了爱之理念的流变。在他看来:“现代人的生命感的特征是动力性的活力,事实上,这种生命感在我们面前显现为一种活的运动形式,并在健动不息的流动中消耗自身,从不顾及恒定和忠诚,而是依从一种总是新的节律。这种生命感与希腊人的实体感及其永恒性的设定完全背道而驰。在现代人看来,永恒的东西不过是直接寓于当下瞬间中的东西,永恒的东西不能为了使超验的东西转换到尘世中来而使存在略有所失。因此,现代人的最高使命彻头彻尾地违背希腊人的观念。”西梅尔:《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的爱欲》,王志敏、彭小樵译,见刘小枫选编:《德语诗学文选》下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25。

所谓希腊人的观念,这里主要指的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把诸事物的所有价值和所有实际的现实性统统转移到理念之域,即转移到形而上的诸实体之域,认为尘世事物无非是分有了灵魂之美罢了。这一观念在其著名戏剧《会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苏格拉底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展示了爱若斯的“大能”,实现了爱欲与爱智慧的同一。柏拉图:《柏拉图的〈会饮〉》,刘小枫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页92—93。也就是说,在希腊人的观念中,爱欲的实现不在于尘世肉体而要靠哲学沉思。因此,这种在寂静中追思永恒的爱欲姿态与作为现代人的生命感的“动力性的活力”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次,在个体身位方面,希腊的“理性的人”与现代的“荒诞的人”也形成了较大的张力。严格地说,希腊世界中不存在个体的人,只有作为理念之阶梯的形成中的人;没有个别属性的爱,只有爱本身。因此,西梅尔的如下结论发人深省:“对个体的意义的消极看法,是将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的爱欲区别开来的决定性环节”,“我们现代人的世界观中最神秘的东西不过是个体,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既不是从任何东西中派生出来的,也不归属于任何更高的概念名下,但另一方面,在世界之中,它又是无限可分的,可计算的,受一般法则制约的,对我们来讲,这种个体性恰是爱的实际焦点所在”。西梅尔:《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的爱欲》,王志敏、彭小樵译,见刘小枫选编:《德语诗学文选》下卷,页31。

在个体性的背景下,让我们重新回到加缪笔下的唐璜。可以认为,唐璜体现了现代人的爱的神话——由于深刻地体会到爱欲的动力性特征,他才不得不永不停息地“勾引”:因为只有在“勾引”中,他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感性直接性”,才能抵制来自内心深处的否定的欲望。从本质上说,唐璜的行动能量源于“焦虑”。用克尔凯郭尔的话说,“在唐璜身上有一种焦虑,这焦虑……是他的恶魔般的生活的欢欣”Kierkegaard,Either/or, p.128.。因此,可以断言,忧伤是生命的欠然,永远在“欢欣”中的唐璜仅仅是戴着一张没有忧伤的面具,在他的生命深处实际上蕴藏了无穷无尽的忧伤。无尽地享乐、奉行“数量伦理学”,正是唐璜抵御“虚无”这人世间最值得忧伤的东西的武器。同时,作为现代人的唐璜清楚个体的不可重复性,他才要“跟女人们一起耗尽生命的机遇”,才强调激情的至高无上。这是因为,对他而言,每一个都是新的生命,每一次都是陌生的情爱。爱存在于彼此之间的关系中,只有在四目相对的瞬间,才能领悟何谓此刻的拥有,这就是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说穿的现代情爱的秘密。

三演员:令人心碎的荣耀

演员,作为在自我身上见证荣耀与永恒的令人心碎的典型,是加缪论述的第二种荒诞的人。酷爱舞台的加缪对这一形象有特别的感情,“在所有的荣耀中,演员的荣耀是最为昙花一现的”。随后,他又自我安慰似的补充说:“其实一切荣耀都是昙花一现。从天狗星的角度来看,歌德的作品一万年后将化为尘埃。”(页113)显然,这是后退一步的人的必然结论。因为“后退一步使我们可以从外部看待我们自己,发现我们生活的特殊方式是奇怪的、有点令人惊讶的。借助于想象一种星云的眼光,我们要说明这种不带任何预设地看待我们自己的能力,我们是这个世界上任意的、特异的、非常独特的居住者,是无数可能有的生命形式中的一种”托马斯·内格尔:《人的问题》,万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页22—23。。在“星云的眼光”下,演员见证了人世间最荒诞的事业:在短暂的时间里,穷尽角色一生的生活,三个小时之后,一切结束,而他又要扮演下一个角色。演员横跨不知多少世纪,遍及无数的生灵,这种不停息的穷尽就是不停息地与时间在一起。演员命运的荒诞性就在于:他并非所扮演的角色,而且他明知自己不可能完全成为他的角色,却还要不顾一切地穷尽此刻的身份。

同类推荐
  •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自从有了佛陀拈花,施加微笑,便有了蝉的诞生,蝉宗就是这样开始的。蝉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出生,在中国成长,在日本开花,如今,蝉文化作为一门炽手可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因它涉及的是人生名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探究生命意义的及高智慧”。
  •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从来都是一个面对世人冷遇及逆境仍能保持意志力强大、内心坚毅的人,而对于身后的声誉他也是充满信心的:“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20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尼采在受尽精神疾病折磨后溘然长逝。然而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之后,尼采的思想逐渐被发掘并得到重视。
  •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本书笔者将《道德经》之精髓总结出十大观点。若水、守弱是其主张,道出了柔克刚、弱胜强的辩证思想;无为、不争是其倡导,呼唤人性回归清净与自然;道德、人生是其指南,引导苍生寻找生命的根源;生死、修行是其归宿,了悟生死事大解脱在当下;超哲学、宇宙是其核心,揭示出天地人合一永远不变的真谛。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本书所讲“易经”,包括“经“和“传”,行文时或注明“经”,或注明“传”,或注明为后来学者论述,或总称“易经”或“易学”。全书收录了略说易经与辩证法、易经的对立统一律、易经的质量互变律、易学循环论的再认识——否定之否定律等近40篇文章。
热门推荐
  • 有凤求凰

    有凤求凰

    被告白,结果被穿越,作为一名公主,被人甩了,不好好呆在宫里等着被嫁出去,偏要到外面看什么热闹,还好坏人不多。去青楼串场,到别人府上替人暖床,还要到藩国去放羊,这日子依旧过得美滋滋的。
  • 誓歌之妖孽凰妃隐形爱

    誓歌之妖孽凰妃隐形爱

    一朝因姐姐那虚伪爱情的印象,对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死亡那一刻到来,穿越成逆天的凤凰,还有个自己一样的琉璃夜。到底谁是主角?“咳咳,帝尊,小的错了。”苦哈巴的琉璃夜一脸萌的看着眼前冷峻的美男,心有点苦涩加甜蜜。“我知道谁是主角了。”琉璃玥温柔看着前面打情骂俏的一对。“你,是我永远的主角。”黄帝抚摸着柔顺的头发。一朝一夕,印着他们的爱情。
  • 无仙至尊

    无仙至尊

    无欲则无念,无念亦无仙,仙魔只在一念间至深则至情,至情亦至尊,尊微还属情义中无念无仙,至情至尊,便是无仙至尊!
  • 逆天强者地狱归来

    逆天强者地狱归来

    张源一生从善如流,只因失手打碎一盏佛灯,便被打入了最为苦难的无间地狱。骨裂血尽难消心中愤恨,火海剑林难阻前行步伐,你让我在地狱受苦,我便在地狱变强,待我地狱归来日,佛尽,灯灭!
  • 影梦行

    影梦行

    轩宇被一股神秘力量带到另一个位面,在七八岁的时候,他的命运开始了转变
  • 穿越浮尘只为你

    穿越浮尘只为你

    误踩雷区使得她穿越在这里。一份渴望已久的亲情要她差点迷失江湖险恶,为此失去了爷爷在这个新的世界里第一个带给她温暖的人。不,应该是两世,所以她要变强,她不再高调,甚至为了绝地反击落入尘埃……他人前冷漠,不喜任何人的贴近,却因那年那眼从此定下了一生挚爱,她说“为什么”他答“仅仅是你”…..
  • 梵满记

    梵满记

    花未开,月未圆。笑轮回,窥永恒。仙路长,空冥殃。善德明,道韵扬。梵声吟,万界殇。我若善,天下无恶。我若恶,屠遍万界、谁奈我何?
  • 藏雪镜

    藏雪镜

    神秘藏镜秘术传入中原,大侠沈萱遭遇了藏镜后人……大侠沈萱来到昔日大漠屠狼好友顾倾城的临风阁,却意外遭遇了藏镜人的伏击,在寻找藏镜人是谁以及其目的时候,发生了种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在沈萱以为可以查出藏镜人真相的时候,他却又因为一枚上应星宿,下辟不祥,以我血誓,永志不忘的血玉指环,陷入了机关密布步步凶险的满月山庄……重重波折,层层血誓……然而,这一切,还仅仅只是个开始。让他默然对镜问道:镜中的自己,和镜外的自己,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究竟何为对,何为错,什么是正,又什么是邪?他现在所看到的真相,真的是一切事物的真相吗?
  • 我们终是有缘无份

    我们终是有缘无份

    原本她以为,他会喜欢自己的,而事实说明,有时候,长得好看并不是一定有人会喜欢你。而自己,原以为不会喜欢上其他人的时候,他又闯了进来,扰乱自己的心,可最后,他们还是没有在一起。有时候,男女主不一定要在一起。可这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 极品神手造型师

    极品神手造型师

    一场失恋大火后,向一明的眼睛和大脑突然就跟以前不一样了……从来也不懂审美是个什么东西他,只要看女人一眼就知道对方的身材,还有穿在身上的衣服是否合身……指点女人的衣服穿错了,妆化的不够,这是找死的节奏啊百变旋风,冰山美人,萌新萝莉……这么多美女围着他,要怎么办?嗯嗯,好的造型师才不去撩妹呢,要直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