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6800000037

第37章 影像美学:回溯与展望(9)

这部影片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产物。1978年,主持中央统战工作的廖承志在香港电影界座谈会上说:“凡是有利于爱国统一战线的,什么都可以拍。内地支持你们,你们可以到内地拍外景,拍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1979年,他建议拍摄有关少林寺的电影:“香港及海外观众都喜欢看武侠片,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拍出少林寺或太极拳呢?”王俊彦:《廖承志与日本少林拳法联盟》,《人民政协报》,2010年7月29日。廖承志从剧本的创作修改、服装道具,到借用最好的武术演员,提出许多可行性建议,并为打开市场出主意想办法。如果不是中共中央为电影拍摄大开绿灯,张鑫炎不可能到河南拍出真正的少林电影。

中原文化孕育了少林武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由于传统武术的门派之见、交通闭塞等因素,加之武术心传口授的承袭方式,在相当程度上消解了少林武术的跨地域性传播。影片中奔腾不息的黄河,雄浑秀丽的嵩山,少室山下的古刹,石窟中千姿百态的佛像,寺中塔林、碑刻、壁画等,表现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从而使影片叙事与少林武术浑然一体。虽然某些镜头在南方拍摄,如众僧山涧取水的场景拍摄于浙江,但很好地隐藏了南方山水的特点,使观众有理由相信海报所言,“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实地拍摄”。

这部《少林寺》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展示了真正的少林武术与少林文化,张鑫炎以一种先锋式的反传统反秩序决绝,打破了香港功夫片设武术指导的成规,由担任主演的武术人士淋漓尽致地自由发挥;并继李小龙表现真功夫之后,再次颠覆功夫片拍摄模式,不用弹床、不用替身、不用镜头技巧和特技,一镜到底采用“长镜头”。演员计春华(饰秃鹰)曾回忆:“当时根本没有动作指导,拍谁的镜头谁自己设计动作。”专题统筹:《从〈少林寺〉到〈新少林寺〉功夫片的变革之路》,《新京报》,2011年2月21日。真情、真景、真故事,让观众欣赏到少林真功夫,这是张鑫炎对演员的唯一要求。

影片还拂去了笼罩在少林武术上的玄学色彩。少林弟子的高超武功不是靠神传秘籍——千佛殿青砖地面上练功踏出的脚坑,证明了世代僧人寒暑不辍的千锤百炼;同时将练功融入日常生活,如用锥形底水桶穿山越岭打水练臂力。

其实张鑫炎当时对影片的成功并无清醒认知,也缺乏对少林文化的深刻体察与洞见,其特立独行的风格未能走远。《少林寺》拍摄完成后,他踌躇满志地率原班人马移师广西漓江再拍《少林小子》(1983);后来又有香港功夫片导演刘家良以同一班底再拍《南北少林》(1986),但均出现博尔赫斯式大逆转。“功夫喜剧片”是最具香港特色的类型电影,李小龙做了初步尝试,成龙的《蛇形刁手》(1978)开创先河。张鑫炎在《少林寺》中加入了喜剧元素,如虎子无意害死大黄狗和吃狗肉一场戏,以表现其调皮可爱,在相当程度上纾解了观众的紧张情绪,也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及趣味性,重要的是分寸把握得当——当时的虎子还不是和尚觉远。

《少林小子》原名《龙凤村》,遭遇少林电影“火”便被易名,理由是龙家儿子练的是少林武术。张鑫炎意欲将影片打造为港式“功夫喜剧片”,虽有夸张滑稽的表演和搞笑桥段贯穿始终,却很难与少林武术和谐相处。少林武术出自佛门,娱乐片的形式很难表现其文化背景和涅槃寂静的佛学内涵,插科打诨有悖“戒妄语”、“戒打狂禅”的佛门戒律。随后有很多香港导演以港式“喜剧功夫片”讲述少林故事,如《少林俗家弟子》(1985),但都没能实现预期效果。一些香港导演改革开放之初才到内地,尚对大陆风土人情缺乏深刻了解与洞悉,没有意识到大陆幅员辽阔且区域特性鲜明。《少林小子》将故事发生地移置桂林,从而使少林的地域性成为“空洞能指”,中原少林文化完全被架空与放逐。一个并不述之文本中的社会语境,使少林的文化特色被淹没之虞变为现实。

《南北少林》与《少林寺》有许多雷同之处,片中智明与司马燕的关系是觉远与白无瑕关系的翻版,结局也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悲剧;练武场面也如出一辙,重蹈了《少林小子》的覆辙,没有完成对经典的复制与重现,少林文化的影像表达再次成为虚无。这反映了香港导演对地域概念的忽略与地域差异认知的缺失。如北京城外的江南田园风光,智明与官兵从王爷府门口打到八达岭长城。影片完全按照港式功夫片模式拍摄,其荒诞不经的痼疾毕露无遗。如念经修行的寺院如同武校终日舞刀弄棒,出家人举止粗鲁吃饭狼吞虎咽,智明魔术般的掌中变雀儿,腾云驾雾地从寺院高墙一掠而过,颇有旧武侠片玄学的神秘踪迹,从而导致电影艺术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失语。

第三次“少林电影热”仍未走出“为父报仇”的叙事窠臼。如《少林寺》中,觉远的父亲“神腿张”亡于王仁则的剑下;《南北少林》中,智明、司马燕的父亲被赫索杀害;《少林寺弟子》(1983)中,转洪的父亲被侯八赖踢死;《少林童子功》(1986)中,童灯的父亲张铁头亡于小福王之手下。同时,没有摆脱旧武侠片渲染玄门秘术绝技的流风遗韵。如《少林寺弟子》中,洪家戏班班主洪远的女儿遭恶人欺侮,在少林出家的洪家儿子转洪和尚,凭借少林寺大师妙月所赠的“燕子铛”,在与恶人决斗时一招定胜负。而且延续了前两次热潮中的模仿、抄袭与胡编乱造。如《木棉袈裟》(1985)中,少林寺方丈为保卫少林在大火中圆寂,与《少林寺》的场景如出一辙。电影海报称:“影片以内蒙古草原为拍摄地,场面阔大气势雄浑,马群在大草原驰骋……”镜头从少林寺瞬间切换到内蒙古草原,被追杀的少林和尚转眼就躲进蒙古包,不由让人唏嘘少林寺与内蒙古是近在咫尺还是神性语境的穿越。

第三次“少林电影热”中拍摄的电影都实行武术指导制,即便内地独资也请来香港武术指导。同样的武术符号再三出现,自我繁殖般一味堆积,且表现出高度的排他性,使少林电影失去了本应具有的生气和活力。有的武术指导根据自己的偏好或为使打斗更为刺激,改变了少林武术的原有风貌。

也就是说,第三次“少林电影热”以香港为龙头,左派“中原”领风气之先,邵氏公司不甘落后。与前两次的不同在于,这次出现了真实少林寺的山门、塔林、佛殿等画面。然而《少林寺》是一个无法复现的经典,其后的少林电影票房趋冷。1985年邵氏公司停止拍摄此类影片,并成为第一张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强弩之末凭借内地市场苦撑两年后,最终在喧沸中归于沉寂。从《少林寺》的成功到《少林小子》逆转形成的巨大反差,再到功夫片大师刘家良启用《少林寺》原班人马也无力回天,构成了第三次“少林电影热”从成功到成为“空洞能指”的轨迹。

三少林电影产业的构建与发展:回归少林文化的本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降,少林电影(主要集中在港台地区)多如过江之鲫有两百多部,同时“涉及少林的电影更达到七百多部”。谢轶群:《流光如梦:大众文化热潮三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页45。“少林电影”成为一个滑动的内涵与极不稳定的概念,囊括一堆边缘模糊又杂乱的题材,“少林”标签与符号被肆意使用和编排。当“少林”成为电影的情节介质或观念道具时,就滑向一个类型化的并可以持续复制的能指,其具体性及深度感就不复存在。

同类推荐
  •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本读本在浙江大学通识课程立项建设基础上编撰而成。通过对二十五位电影名家与其代表作的阐释,帮助大学生丰富电影艺术方面的必要修养。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讲述了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艺海索珠·美术、设计与艺术教育研究

    艺海索珠·美术、设计与艺术教育研究

    本书汇编的大部分论文和作品,是作者自1988年广州美术学院毕业至2008年,整整二十年间曾发表过的论文。书中所讨论的问题,是作者多年来在高校美术、设计与艺术教育教学中,一直关注和探索的课题,共收入论文28篇,美术、设计作品89幅。是一部含量大,内容广泛的综合性专著。
  •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

    《大观艺术丛书:山色如墨》主要内容是描写了作者的画很有创意,给人一种遍历天下的感觉,在构图上全部突出了背后的特殊旨趣,作品在画面上的整体面貌上,依然传递出一种大山大水的气势,其中所体味到的那种感觉,可能这也是这作吕比较吸引人的一个特点吧。
热门推荐
  • 那个绿山墙的安妮不是我

    那个绿山墙的安妮不是我

    一个视虚拟人物为偶像的高中女生,一场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她飞到枝头做凤凰,她会同意吗?这是真的?
  • 东京喰种之活下去

    东京喰种之活下去

    可悲生命早已经被注定了,到了喰种的世界里,我一定会活得更加精彩,自己决定自己,然后努力,去成为主……
  • 草根血刀

    草根血刀

    我自横刀笑天下,去留肝胆两昆仑。咦,我的刀呢,怎么是把杀猪刀吗,怎么还有只猪。……什么是正什么又是魔,我有我的坚持。就因我是异域的人,天不容我,你们也不容我,哈哈哈……我有错吗,有错吗,有错吗?
  • 盗笔之天降魂狐

    盗笔之天降魂狐

    世界一分为二,生存在正面世界一无所知的人族,而反面世界的龙族、天族、灵族与傀族却是暗流涌动。灵族大陆一出生便被安上“未来族长”头衔的“魂狐一族”吴族长子——吴邪。年幼无知的他,却被卷入各种势力斗争,灵族大陆与魂狐一族为保他周全,竟选择将一无所知的他丢入完全陌生的正面世界。传送过程中,本就年幼的吴邪意外幼化,退化成为婴儿,不知身在何处、尚在襁褓中的他与一直陪伴他的灵猫“镜子”被一个小小年纪却穿着粉色衬衫的“漂亮哥哥”捡回了家,与一个爱戴大墨镜的痞子哥哥和一脸面瘫的冰山哥哥开始了漫长的养成之旅。身为灵族骄子的他在人类世界又会发生什么呢?
  • 开地

    开地

    他,一个平凡的小子。经历了种种的奇遇和磨难,她,也是经历了相思之苦,和他在古代分离。他为了她,在穿越的现代不停的修炼。一步步的实现了穿越回去与她相见。
  • 雪之镜之尘封的少女

    雪之镜之尘封的少女

    她是雪之境狐王的亲信——紫琴,她没有其他人那样出色,却默默职守自己的岗位。她曾以为自己可以永远待在雪之境......擦肩而过,本是生命中的过客,只是多了几分那样特别的感情。人狐殊途,当那一句山盟海誓,就已牵动她的心,他们的一起,得到的只是他人的反对......“我们可以在一起,只是,人狐殊途,不过,即使这样,只要开心,只要有爱,那还算什么。”她在离别时这样说着,一句承诺,牵绊了一生。她不惜背叛众人与他在一起,却踏上了寻君之路,斩妖除魔,不顾一切,来到他的身边,没想到,阴谋的爪子伸向了他们,是离是合,只是一念之间......
  • 灵界纪

    灵界纪

    这是一个传说,灵界消散后化为了五大界:人界,修真界,仙界,魔界,妖冥界。少年天星本就是个顽皮的孩子,然而被卷入灵器争夺战之后一切都变了......
  • 破魍魉

    破魍魉

    熊四海,这名字够气势!可惜,他本人只是高高瘦瘦、白白净净地,没那么威猛。他老爸是个农民,帮他起了这个名字,可见愿望有多大。从小老爸就没让他干过苦工农活,一味让他读书,读书……他却读书无成,高中毕业后一撒腿就跑了,跟着堂叔到了一个小城镇,卖粥!
  • fate王的天下

    fate王的天下

    吉尔伽美什,最古之王,被称为英雄王的他,三分之一为人,三分之二为神,一旦认真那就是绝对的无敌,在第四次圣杯战争中以绝对实力最终存活并获得肉身,后在第五次圣杯战争中因为自大而失败收场。但,命运的齿轮逆转了,不一样的王,不一样的天下,不一样的fate
  • 超级大慈善家

    超级大慈善家

    速冻百年的吊丝男被超级慈善系统选中,带着残存记忆重临1997年。学渣男华丽转身,改变悲催人生,走上慈善证道之路。美女、金钱、权力、名誉……一切都很简单,难的是人心,难的是取舍,难的是对未知的掌握。日行一善,积善成德,德被天下。做慈善家很累,做大慈善家更累,做个让女人满意的超级大慈善家更是累上加累,但是……我喜欢。----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