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6600000001

第1章 后产业发展与文化省思(1)

后产业繁荣与电影文化精神建设

周星周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电影越来越具有可资产业谈论的条件,事实上,中国电影的市场复苏已经获得良好评价,但相伴随的艺术文化精神和影像叙事的缺憾却没有减少。我们自然需要颂扬在中国电影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扎实市场业绩。中国电影曾经历了新世纪初期的惶恐彷徨,第一个十年中期开始爬升,而在末期获得超速发展的突破,我们自然有理由为百亿票房后的更高跃升期待。但2011年开初,柏林电影节与接着的5月戛纳电影节,传来的华语电影全军覆灭(连入选资格都没有)的消息却令人惊讶,中国电影曾经不乏电影节垂爱,但如今似乎被划入另册,隔绝于电影艺术的正常轨道,产业繁荣却失去艺术认可,到底孰是孰非?电影的正统视野漠视了欣欣向荣的中国电影存在令人不安。我们为什么没有对话的机会?是外在的喧嚣盖过了内在素质的培育!电影作为产品的一般特征——表现人生,关注现实,休戚与共于当下的痛感,被投机取巧的投合市场所左右。

电影自然有工业的成分,却依然是内容产品。随着市场主宰政策的持续升温,市场指标单极援引的合理性演变成去全部创作价值的排异性,判断电影的指标变成从政府到厂家到学者的全方位的单一化,作为文化的立体历史在简单的市场利益欲求中变成了平面的薄纸。大众日渐多样的期望和生产与市场呈现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于是越是繁荣的市场却越是与不满的议论相互伴随。如何认知这一状况?

首先还是应当认真看待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就产业指标而言,新的一个十年中国电影的大发展景观就要开始铺展,前一个十年的急速变化还依然令人惊讶。2010年年末前一周全国票房接近4.5亿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此前的纪录是当年7月上映的《唐山大地震》,其全国单周票房达到2.85亿。相比2001年中国电影全年的票房9亿人民币,去年11月全国票房达5亿多,不言而喻,2010年中国电影热烈局面超出以往。去年后半年,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创造了6.73亿人民币的中国电影最高票房,随之张艺谋导演又出乎意料地奉献了苦难岁月的纯情记忆的《山楂树之恋》,票房达到1.4亿人民币,超越了以往文艺电影的票房数字。两片的议论热潮未退,岁末中国三大导演新作又联袂而出——总体拥戴的姜文电影《让子弹飞》突破7亿人民币,疑惑颇多的陈凯歌电影《赵氏孤儿》超过1亿人民币,票房大家冯小刚电影《非诚勿扰2》大大超过4亿,于是在一个接一个轰轰烈烈相继登场的对决中,贺岁档期的新高潮掀起。2009—2010年形成中国电影产业大踏步攀升的胜景,中国电影产业规模超速发展,第一次实现了票房101.72亿人民币。在产业跃进的背景中,接续展开的第二个十年的中国电影的发展,必然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换交接:中国电影踏上了快速奔跑、疾速增长的快车道。

谈论市场自然需要再次谈论指标,确定无疑的是,2009—2010年既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突显实力的两年,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基础增厚、产业指标大幅度增长的两年。2009年电影加速度前进,全年故事片产量达到456部,比2008年增长了50部;全国城市影院票房收入62.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96%;国产片票房占全年总额的56.6%,连续7年超过进口电影;全年电影综合效益106.65亿元,同比增长26.47%。此外,2009年的年度电影产业指标还包括生产动画片27部,纪录片19部,科教片52部,国家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供电视播映的数字电影110部。在此基础上,2010年全年故事影片产量达到526部,较2009年456部增幅达15%;同时生产动画影片16部,纪录影片16部,科教影片54部,特种影片9部,电影频道出品数字电影100部;全国城市影院总票房达到101.72亿元,较2009年62.06亿元增长63.9%。2010年的电影票房1年等同于2000—2006年7年间国内票房的总和。国产电影的海外销售收入35.17亿元,较2009年的27.7亿元增长26.9%;全国各电影频道播放电影的收入为20.32亿,较2009年的16.89亿元增长20%;全年电影综合效益157.21亿元,较2009年的106.65亿元同比增幅达47.4%。发布以上消息的同时,还有这样的定性评价:这些优异成绩标志着经过8年的艰辛探索和努力,中国电影已经基本走上了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电影产业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

无论如何,电影的产业发展功绩不能否认,在走向正途的中国电影生存发展状态中,复合的评判少不了产业性状的要素。没有这一首要指标的电影都难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也不能持续性发展。但在此基础上,更为高远的追求却不能只是以产业指标的高攀而津津乐道。中国电影现状令人欣喜,还包含了艺术文化的跃进,产业构成的内里的艺术景观丰富也功不可没,而大片的日渐成熟,档期建设的规模化,多样化创作的开始形成,人文精神在诸如《唐山大地震》等重要创作中的发扬,都是中国电影全面成长理应赞许的所在。

但多个国际电影节的出局和人们对于当下电影的忧虑议论,也警醒我们思考失当的所在。中国电影的艺术文化生存的确有令人忧虑的问题,越是在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注重文化认知越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作为文化产品,中国电影整体显现的状貌呈现为前所未有和复杂丰富。21世纪第一个十年电影的发展,显现出从不自信、市场失落,到创作胆略和市场立足的自足自立昂扬状态。而2010年的中国电影样态显然和世纪初大不一样,市场基础、大众欢迎与创作热情都今非昔比,但文化精神是不是同步增长却需要辨析。观察当下的中国电影,会发现其主要在观念认知和叙事表现上存在一些凸显的问题。

首先是观念认知上,中国电影依然存在如何处理市场生存和艺术文化发展的和谐认知难题。从2006至2010年的5年间,中国电影票房几乎平均以每年超过40%的速度增长,而当初入世担忧的“狼来了”的惊慌,也其实就在构建本土土狼基础上被化解了。市场规则的确立是从市场表现上的无序探索到形成生存规律性的发展状态,使得目前人们已经基本确认了电影发展不能不依赖市场机制来保证和促发。电影不仅是观念形态上的艺术,而是和市场接受条件和大众感知息息相关。中央政府在建立市场的过程中,积极推动市场生存的基础之影院和银幕的增加,成效显著。影院数量和银幕块数是无论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生存的必备基础。呼应大众需要和观影效果是审美的基本条件。这些都是中国电影发展的观念认知,由此,我们才有今天蓬勃发展的电影市场图景。

但人们评判的指向不在于否定市场活跃,而在于电影呈现的内涵不能令人满意。电影是艺术文化产品的认识越来越被市场所挤压,艺术精神减弱,文化意识淡漠的问题日渐凸显。中国电影作为市场产品的意识日渐明确,但忽略文化产品内涵、生产急功近利、档期争夺、娱乐愚乐盛行、山寨作品风行、调侃经典等等显见的事实都在侵扰着艺术创作观念。市场呈现是档期扎堆营利,类型单一却仿效成风,注重大众风习却忽略内涵丰富,一味娱乐至上却无视精神滋养。于是产业高涨却认知低落,被世界电影业漠视也自难免。

忽视艺术表现典型体现在电影叙事的焦点上,似乎中国电影的叙事完满性越来越被挑剔,故事走形、桥段无理、叙事逻辑不对、低俗趣味频现等等令人咋舌。在以往的中国电影中,讲好故事的传统被减弱,代之的是技巧的炫耀和无聊的戏谑娱乐,越来越没有规则的叙说在骚扰着精心创作故事情节的中国电影传统。大众似乎期望炫目的技巧,其实还是靠拢故事的完满性。但没有章法和人生逻辑的创作却削减着中国电影的文化性,难怪只能出局。

最为热闹也最招致诟病的典型表现集中在娱乐焦点上,娱乐是适应本能需求也是俯就大众的趣味,在市场取舍上,一般而言,娱乐表现总是能够得利。在票房唯一的认知中,追求娱乐的创作在近年中国电影票房决定论和档期决定生死的环境下,大行其道乃至于无所不用其极。当年《十全九美》无论评论界还是放映业谁都不看好,但却因其娱乐性而获得意外成功,接续开始的无聊创作不绝如缕。为了争夺娱乐的眼球,一些创作不惜在道德和身体表现上超越常态进行卖弄。大片时代的娱乐前有《无极》魔幻般的莫名其妙,后有《赤壁》将现代感受加于古人世界而颇受非议的表现,但它们都是市场的宠儿,于是,只为了讨好市场便一发不可收拾。显然市场并非常态稳定而人心还没有获得正常需求,双向的误区导致单一的抉择无可避讳。在理想层面现实并非完全合理却左右着操作和接受的主动权。在中国电影市场收益高涨的时候,急需防止出格的调侃嘲弄波及文化底线,这是当下的迫切问题。这里,不能忽视若干年前,香港无厘头电影带来的稀罕的嘻哈风尚一度让年轻人追随不已,《大话西游》等造就的颠覆性的语言表达和叙事形态变化自有其转换时代的需要,但后来愈演愈烈的“去魅”调侃则导致电影形态的浮泛和叙事的无来由迷乱。创作落脚现实理所应当,但丢弃传统经典失却文化敬仰的风习不是正常状态。最近的娱乐创作在去魅上不免过分,诸如《熊猫大侠》等作品中的无聊叙事已经令人费解,在《大笑江湖》、《武林外传》、《刀见笑》等创作中,调侃的升级让其叙事表达异乎寻常。在这些创作中并非没有得意之笔,但调侃过分无视传统的习气却实在值得担忧。《刀见笑》在胡闹的杀猪操刀中伴随着原本是美妙的“今夜无人入眠”的音乐,对于艺术而言不啻是迷失,《大笑江湖》娱乐的逻辑还可以接受,但拿令多少人温暖的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作为强盗调侃的对象,却难以遮掩低俗当谐谑的危险,包括《武林外传》等创作对于美好事物无节制的嘲弄等等,迫使我们关切整体性的叙事的无规则的兴盛,是不是会对中国电影健康发展起反向的影响作用,已经长足发展的中国电影让人忧虑其无根而自伤其艺术理想的底气。是不是短视其实不是市场本身的问题,而是观念意识正误与否的问题。

在产业突进的现实面前,中国电影艺术叙事问题日渐明显,艺术创造力不足是显见的现象,低水平重复日渐严重。如何认知、归纳创作的不足是能不能超越短视促进中国电影新的完善局面出现的前提:

1.艺术表现缺乏丰满性。中国电影在近年进步中仍然被批评故事动人性和饱满度不足,一些电影哪怕是获奖创作,在故事层面依然问题很多。不好看的作品数量远超好看的创作,叙事问题凸显而出。在叙事的表层是故事呈现,电影在有限的时间限制中要表现无限的时空故事,丰满与否的故事就是第一面对的问题。故事丰满是创作把握生活和艺术雕琢细节的结果,叙事观念显然起着重要作用。可惜单一表现依然困扰中国电影创作。

2.艺术表现缺乏生活常识,虚假。一些中国电影多被批评的聚焦点似乎与假模假式有关,诸如人物将要死去却非要拉长临终嘱咐的时间以实现豪言壮语的境界,诸如明知双方前后讲话的语境,却唯恐人们不知,冗长的前言后语将对话变成了叙述背景和拖沓的交代等等。在故事表现上,为了主题需要而违反生活逻辑的叙述时常可见,将原本的生活场景变成了虚幻无边的故事。当年的《无极》就在这一点上饱受非议。对于中国大众而言,故事和生活的相互联系最为重要,艺术的无限创造在人们内心中不被接受,像不像和假不假才是判断的基准。叙事的生活逻辑就是符合常态生活的规则,生老病死、男欢女爱、家庭伦常、谋生发展等等,都有大致一样的规则,常人所历自然形成基本的认知,看待影像的情节进程,也大致要求符合自身的感受,在该寒暄时说大道理就觉得别扭,发现子弹不断射入躯体还顽强坚挺自然感到不可思议,而对于罔顾环境的随意获得和意外的频繁超常会感觉滑稽等等,都是虚假印象的由来。

3.叙事逻辑前后矛盾。电影叙述自有其影像表现共有逻辑,而中国电影的情感逻辑还有其文化的承传,但电影影像的叙事逻辑违反常态的规则,罔顾生活逻辑,没有情感逻辑,缺乏创意的现实依据,随意进行情节故事的摆布,常常显露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态。故事没有逻辑,一般呈现在对于生活缺乏认识的臆想创作中,许多平庸之作中随处可见这些问题。

4.缺乏透视内心的高远境界。在叙事问题上,最为可怕的是没有生活常识也没有历史常识。叙事不仅仅在如何讲述的层面上,其实也在观念形态上,没有基本的历史观,讲述的方法和讲述的目标都会产生连带的问题。在精神情感上缺乏精神抚慰是电影艺术不被重视的原因所在。

5.表现幼稚难以打动人心。在中国电影开放发展的年代,一方面大制作追求的宏大场面使影像轰轰烈烈,另一方面一些创作不顾视觉的要求,场景干涩,环境简陋,让受众无法忍受。在叙事上的不讲究也是不少创作的通病。情节线索粗糙草率,漏洞百出,比如为了节约经费,频繁的吃饭成为一些现代生活电影惯用的手段,在简单的室内景中,吃饭占去了不少篇幅,奇妙的是每一吃饭都简单的三两个菜,其中必有鸡蛋西红柿,而直到结尾的第N顿饭还可以看出是第一次饭的盘子和吃去一半的鸡蛋炒西红柿。创作不是应付了事,在视觉面前一切都一览无遗。叙事上的粗陋表现为情节变化不讲究,平铺直叙没有周折,最为诟病的是幼稚十足的设计不断让人们猜中,包括千篇一律的对话口头禅,也包括人物行为和语言八九不离十的接续。故事桥段了无新意的毛病制约着观众对于中国电影观赏的欲望。对于复杂情节和简单故事不能以繁简论英雄,当年的复杂莫如《无极》却批评一边倒,叙事的毛病不容回避;而《太阳照常升起》尽管认真构想,但叙事的奇特却遮掩不住违逆大众审看习惯的不足。

同类推荐
  •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保安腰刀的基本知识。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人民独具民族特色、体现民族气派的随身佩刀,是保安族历史上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手工技艺,也是保安族人民历经数百年岁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锻造出来的民族文化瑰宝。它?铸着保安族人民的智慧和才华,见证着保安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反映着保安族的历史传统、民族精神和文化风恪,蕴含着保安族人民特有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创造力,堪称保安族的文化象征、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作。
  •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是一部全面阐述美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的著作,其显著特色在于将权威的美国电影理念与生动的好莱坞电影创作结合在一起,将清晰的美国电影历史与鲜明的电影艺术家个性结合在一起。将主流的商业电影表现与多元的美国社会文化及哲学美学背景结合在一起,打通专业性与大众性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中汲取美国电影的文化素养。
  •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中国的赏石文化,有着极为深邃的文化传承。观赏石缺少了文化内涵,将失去收藏价值;赏石收藏的精致理念,也是收藏价值的保证。《观赏石鉴赏与收藏》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赏石文化的渊源、传承与内涵,中国古今名石图谱、观赏石的意韵与鉴赏、观赏石的命题与配座、观赏石的收藏价值与投资等方面的内容。作者将以收藏鉴赏家的丰富经验、文化学者的深厚修养,带你踏上访石的旅途,体验惊鸿的心悸,获取文化的滋养和享受收获的喜悦。
  • 国际艺术品贸易

    国际艺术品贸易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化加速了艺术品的跨国流通,艺术品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艺术品市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等国掀起的艺术品投资潮,促进了对艺术品贸易中法律问题的研究。本书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的方法,绕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诸如进出口的法律规制、所有权问题、艺术品评估鉴定中的法律问题及国际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基本形成了一个国际艺术品贸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框架。
  • 古印趣话

    古印趣话

    古玺印章在中国古代是皇权的象征和地方政权的权柄,同时它又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本书全面叙述了中国古玺印章的起源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收集了中国历代古玺印章的精品,荟萃了一百四十余幅珍贵罕见的图片。作者融合自己几十年来的文博工作经历,从古玺印章的内容、质地、型制、特点等方面,介绍了古代玺印的发现与研究及断代辨伪的方法。作者又治印二十多年,书中穿插诸多轶闻趣事,以全新的理念和现代表现手法创作此书,使广大金石爱好者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近距离欣赏和研摩各时代的古玺印章,陶醉于古玺印章的魅力之中。同时这部书也是中国古玺印收藏的专用参考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墨真传

    墨真传

    这一世,她只希望过最简单的生活,可命运却将她推上了仙魔大战的风口浪尖。她拼命爱的人,对她不屑一顾,爱她的人为她不得好死。最后的最后,她只能生祭了这九天,再没有来生。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可不可以只在方寸山做个小妖精。
  • 狂荡青春

    狂荡青春

    本书以一个女孩为题,女孩上官梓恩,刚上高中,就遇到了几年未见的安哥哥(易天硕),由于安哥哥的照顾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未即使挑明。后因为不想母亲留下来的家产被后母争去从而选择了出国留学。八年后的回归,与后母争家产而变的精明。但终究逃不过林书寒的计划。最终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请大家多多支持小鬼的第二部作品《冷瑶寒妍枫》
  • 因为遇见你我开始改变

    因为遇见你我开始改变

    “雨儿!我等着你”茫茫的清晨,朝阳升起,天神的眼泪轻轻滴下。滴哒滴哒!只见远处有一个身影,若影若现,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要去哪儿,只知道在不远的远处还有一个人在等着她!
  • 邪胎

    邪胎

    本座自西梁女国来,前往东土求精!说起我的出身,唐僧取经路上有一难“禅主吞餐怀鬼孕,黄婆运水解邪胎。”我就是那个邪胎!这是我的小伙伴们,孙无空、沙无净!那只猪,呃……你真的不能叫猪无能么?
  • 王俊凯之少年我们在一起可好

    王俊凯之少年我们在一起可好

    他学习好,长的帅,还是校草,在别人眼中是高冷的,学校里又有许多女生喜欢;她学习一般,长不算太好看,还有点呆。可是,他却唯独对她好,而她却傻傻的不知道。后来,她终于明白。爱的种子也在心里悄悄埋下,慢慢地发了芽……[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巧合]
  • 以婚作赔

    以婚作赔

    路遥看上了自己的师父,于是开始穷追猛打。只是不管她做什么,周嘉越都不动于衷。最后她心灰意冷的说:“我以后……不喜欢你了,也不再缠着你了。”他终于慌了,什么年龄差,什么迂腐、沉闷,统统都是借口。他找上她说:“你缠了我那么久,我已经喜欢上你了,不管你现在还喜不喜欢我,你必须嫁给我做赔偿!”
  • 重生之空间幻灵师

    重生之空间幻灵师

    女主穿越重生到修仙大陆,变成了婴儿,从小就开始修炼,认识了空间里的神兽,结果竟然被神兽拐成了老婆。本文慢热型,感情线路在后面才会体现。
  • 销售要懂微表情

    销售要懂微表情

    作为销售人员,如果能够学会从客户的“微表情”“微行为”中判断出客户的真实想法,就可以摆脱无所适从的困惑,提高辨别客户的能力,顺利地窥探出客户的情感变化,找寻出令客户迟疑的真正原因,从而让成交变得轻而易举。本书教给销售人员如何通过观察客户的微表情、微行为来感受客户的思维、感觉和意愿,如何运用自身细微的肢体语言来向客户传达信息,从而实现有效沟通,促成交易。
  • 保卫自由

    保卫自由

    人类永生之后,何去何存?所追求的便是不再是生存,而是自由的活着
  •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与民间文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血肉联系,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或引用民间歌谣和传说,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朴素清新的格调,非常适合阅读与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