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6100000006

第6章 6月6日(1)

星期日

晴转阴

华盛顿

只为记住人类的惨痛

昨日游览华盛顿广场,今日转杰斐逊纪念堂等外围景点。一早起来,收拾行装退房。将两个大背包寄存酒店,轻装出门,爽。

我与钊向杰斐逊纪念堂方向走去。过几条街,发现一幢建筑像纪念馆。进去果然,专为纪念二战间犹太人遭屠杀而设。

阳光透过玻璃,被上端的钢架切割成碎片,洒落在红砖墙、灰水泥地上。老式罩灯泛着黄光,黑色栅格窗很高很小,宽大的门框上留一小门,一切都让人联想到监狱或毒气室……曲里拐弯,上下几层,沉闷,如同进入纳粹集中营。

里面陈列的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施行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迫害和灭绝欧洲犹太人的历史。

欧洲某条逼仄的街道,门窗紧闭,门上是纳粹驱逐犹太人的通告,犹太人已被赶出自己的家园。其间复原了一个犹太家庭,厨房里锅碗俱全,盘子里烤熟的面饼未动,屋内衣橱门开着,挂着衣服,儿童房里地球仪、长毛绒小熊随意地放着,似乎主人刚刚匆匆离去。配以录音、说明及大量影像资料,犹太人先前的宁静生活,及后来遭到纳粹迫害的惨景,对比得令人压抑。

展厅里,陈列着奥斯威辛等集中营的许多照片,刚从闷罐车上下来的妇女儿童,列队进入毒气室的老人,成堆的尸体,成堆的遇难者的戒指,等等等等。

一个集中营使用过的焚尸炉,冰冷的炉门洞开。旁边,是来自集中营的15000磅犹太人的头发,及堆满鞋子的房间。阴森,恐怖,震惊,那是多少个无辜犹太人的生命?!

楼上有部分专门介绍犹太人抵抗组织及其成员,表明这个民族也不仅是温顺。以及许多国家人民对犹太人伸出的援手。

一个民族的灾难,也是人类的惨痛。离开纪念馆,为犹太人命运叹喟的同时,也为美国人的举动感叹。

犹太人当年在欧洲受迫害、遭杀戮,离美国很远。有些犹太人逃难到美国,对美国而言,仍是少数族裔。按说,对此段历史,美国人并无切肤之痛。因此,美国人在华盛顿、纽约等地,建立不同规模犹太人纪念馆、纪念碑,不排除有为己记功的意味,毕竟二战期间,美国在欧洲、在纳粹集中营都以解放者姿态出现。但纪录和揭示这段悲惨历史,确非出自本国恩怨,而是站在人类的高度考量,让后人痛定思痛,牢记过去,珍爱和平,避免悲剧重演。

如此放眼世界,关注人类命运,实有大国胸怀。

杰斐逊纪念堂

杰斐逊纪念堂在华盛顿广场西南,美丽的潮汐湖畔。我们绕行过一座大桥,从纪念堂背面走向正面。这是一座穹隆型建筑,白色大理石建造,典雅纯洁。环形走廊外是高大的爱奥尼石柱。北面是正门,遥望湖对面的华盛顿方尖碑。

纪念堂为美国第3任总统托马斯o杰斐逊而建。门廊山墙上一面浮雕,表现起草《独立宣言》时的情景,中间站立者为杰斐逊。其他四位为富兰克林、亚当斯、谢尔曼和利文斯顿。

登数级台阶进入纪念堂,一尊高大的铜像--杰斐逊身着大衣立在正中,连基座估计近8米高。《独立宣言》镌刻在四周墙上。杰斐逊是宣言的主要起草人。

《独立宣言》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而发出呼声,是一份堪称伟大的政治文件,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人人生而平等,人具有不可剥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以及政府必须经人民的同意而组成,应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人民有权起来革命以推翻不履行职责的政府。这些原则,为美国的立国及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马克思在致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信中曾指出:《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人权宣言。

200多年前,这片土地上就有这样的思想家、政治家,代表人民表达意愿。另一方面,也正是美利坚民族对独立、自由、平等的不懈追求,才产生出这样的伟人。

美国人对杰斐逊从来不吝赞誉。1962年,肯尼迪总统一次宴请49位诺贝尔奖得主,致词中说:今晚的白宫聚集了最多的天份和人类知识--或许撇开当年杰斐逊独自在这里吃饭的时候不计。托马斯o杰斐逊是美国最有学识的总统,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是美国的父亲。

穹顶下,除了雕像和墙上刻的文字,再无其他介绍或纪念物,让人转一圈,除了仰视还是仰视。

有人走入一个侧门,我们好奇地随后,乘电梯下到一层。哦,介绍杰斐逊生平的资料图片在下面。

一个大屏幕在循环放映一部影片,其中,有一个坦克开进广场的熟悉镜头。认真地看下去,全英文的,我听不懂,画面上,有民众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有美国大兵二战中的冲锋陷阵,有马丁o路德o金的演讲,有莫斯科红场的事变……可大致明白是介绍杰斐逊的功绩及其理念对后人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

实际上,是讲美国人如何运用这些价值观,从一个荒芜之地发展成世界最为先进的国家,并带来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

杰斐逊的理念,核心是人民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宗教自由。人民享有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真理才能越辩越明。人民有权批评政府,不管是对是错,政府都应坦然面对。出版自由,可影响社会的每个角落,可以监督政府。虽然出版物可能有害,但公正的政府不会因此而倒台。而宗教自由,则强调信仰纯粹是个人的事情,国家不得干涉,政府不能强迫人民信仰国教。

影片不停在放,经过的人,都驻足认真观看。

从侧门出来,已是纪念堂外。再次绕向正面,更觉建筑及塑像的高大宏伟。物化其表,这里真正让人铭记的,是杰斐逊们为人类带来福祉的民主与自由的思想。

如今,这些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人类文明的结晶,早已为世界发达国家所运用,并为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所接受。

我感慨及欣慰,我国的宪法里、文件里,无一例外都有这些理念。

不仅如此,我们还有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有毛泽东思想,还有邓小平理论,还有“三个代表”,还有和谐的科学发展观。

很多很多,白纸黑字的……

离开杰斐逊纪念堂,我们拟去五角大楼。路人告诉,前方一座桥处乘坐地铁,那里,推荐另一处可看,阿灵顿国家公墓。是么,正好顺道一游。

我们离开公路,沿波托马克河旁小道前行,河对面就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房屋建筑掩映在树丛背后,只有华盛顿纪念碑高高耸立,直指蓝天。河面无航运,偶有小型游艇驶过。

阳光明媚,河床边绿草如茵,植树茂密,走一段,就有长条靠椅供人休息。行人稀少,时有骑车或跑步的人从我们身边冲过。美国人的锻炼意识很强,走哪里,都可遇到这类一身运动装的运动者。

到桥边,向东过桥就是林肯纪念堂的背面,向西,一条大道直通阿灵顿国家公墓大门。

有铭记有守护

进阿灵顿国家公墓,有一个大厅展示照片及影像资料,介绍公墓来历、安葬对象及悼念活动。

此地原属罗伯特o李将军的住宅和庄园,其妻是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养子的孙女。南北战争期间,李将军成为南方联盟国军总司令后,这里被北方联邦政府征用,作为阵亡将士的墓地。算是战场上打不赢李将军,而对他出口恶气的做法吧。

战后,李将军的大儿子向法院状告联邦政府侵占私产,政府在归还产权的同时,提出以15万美元购买此庄园,双方达成协议。于是这里正式辟为国家公墓。

从这点上,可看出美国对私产神圣不可侵犯的遵守,并不因为你曾与联邦政府作对,甚至兵戎相见,而对其财产进行褫夺。

这里大部分墓碑下,是美国历次战争中牺牲的官兵。后来,美国荣誉奖章获得者,为国殉职的军人,长期服役的退伍老兵以及他们的遗孤,也有资格在此安葬。能够长眠于此,是美国人的荣耀。

里面还有部分军界和政界的显赫人物,如马歇尔,五星上将,曾任国务卿。此人在1945年至1947年间,受总统杜鲁门之请,任美国驻中国特使,专为国民党与共产党双方战事居间调停。不过,这位在二战期间任美陆军参谋总长,运筹帷幄、调动千军万马,为取得二战胜利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却未找到国共两党都能接受的方案。中国内战不可遏止,他只能黯然离去。我想,这可能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失败。

往里走,墓园像公园样宁静美丽,平地与斜坡上,没有坟茔,一座座洁白的墓碑立于青翠的草坪,相同制式,镌刻着牺牲者姓名、所属部队、军衔、职务、军号、生卒年月日等,鳞次栉比,由近及远,整整齐齐,有如列队的军阵,令人震撼。那是一个个归家的魂灵。

美国人对为国捐躯者很看重,在诺曼底等处都有美军公墓。只要能找到遗骸,只要条件允许,只要家属提出要求,一定尽力将其运回国安葬。当年帮助中国抗战,飞“驼峰航线”而坠落的许多飞行员,遗骸留在人迹罕至的喜马拉雅山,或云南的原始森林里,几十年间,美国人一直未放弃寻找。这项工作,美国防部有专设机构,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使命,是高贵的行动,每个美国军人入伍时,都得到了这一承诺。

这种作为,对逝者,是崇高的敬意;对亲人,是极大的安慰;对国民,则体现出国家不分贵贱,对每个个体的尊重。一个懂得铭记牺牲者的国家,当国家需要时,人民才会用热血与忠诚去守护。

联想到那些曾为国家赴汤蹈火,却因政治原因而被湮没于历史深处的抗战老兵(牺牲的,逝去的,还有那些残存的),那些未得到应有尊重的将士,那些未得到些许抚慰的魂灵,不禁令人唏嘘。有报道称,1993年到2005年,美朝在朝鲜境内进行过32次联合挖掘,共挖掘出朝鲜战争中美军遗骸220多具。为此,美国向朝鲜支付了近3000万美元。

同类推荐
  • 此生寄如客:奢华酒店

    此生寄如客:奢华酒店

    《此生寄如客:奢华酒店》是一本旅游类图书,别处系列之一。它是以酒店为主题介绍异域文化的,共介绍包括巴黎雅典娜广场酒店、伦敦伯克利酒店、东京椿山庄酒店在内的八个著名酒店。这些酒店几乎无一例外地由名设计师担纲设计,很好地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使每家酒店都拥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建筑文化。有奢华的、简约的、充满和式风格的……这本书不是介绍酒店的小册子,不同的视角和对酒店建筑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服务的浓彩重墨的描写使它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 三明地名纵横

    三明地名纵横

    市方志委编纂的“三明地情丛书”之《三明地名纵横》从行政地名、自然实体地名、人工建筑地名等方面,真实地反映出三明地名的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征。
  • 普罗旺斯风情笔记

    普罗旺斯风情笔记

    去过普罗旺斯的人是幸运的、幸福的。就像英国作家彼得梅尔说的:你只有到过普罗旺斯才有体会。《人生总要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普罗旺斯风情笔记》用优雅而浪漫的文字,带你感受只属于普罗旺斯的风土人情,只属于普罗旺斯的魅人风景。那里孕育了法国游吟诗人,诞生了塞尚,滋养过梵高,抚慰过毕加索……那里是浪漫而迷情的地方,是梦开始的地方,是爱情开始的地方。
  • 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

    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

    《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是作者三年以来驾车游历西藏、新疆的彩色旅行日记。书中以优美的文字、色彩斑斓的风土照片、切身体会的真情实感,以及车轮印制的翔实自驾咨讯将每个人带入那神秘的佛国净土和广阔的大漠戈壁。
热门推荐
  • 近战兵王

    近战兵王

    为替战友报仇,兵王秦天毅然杀害被俘毒枭,无奈退役!回归都市后的他,并没有按照老领导的安排成为富豪的保镖,而是选择了另一条坎坷的道路,潜伏在黑暗世界,搜集罪证、铲除罪恶!屠龙行动、打虎行动、钓鱼计划,谁也不知道幕后黑手竟是名闻遐迩的“大毒枭”秦天!
  • 激励奋进的学习故事

    激励奋进的学习故事

    许多人都曾为学习烦恼过、失落过,甚至流下过泪水。也有许多人曾经叩问:学习真的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吗?学习真的就是为了无穷无尽的考试,毫无快乐可言吗?读过这本书,你会发现,学习不只是校园里的鸟语书香、黑板上无穷尽的公式定理,或是试卷上的喜悦或悲伤,而有着太多太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学习,学习,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绝境中,学习催人积极奋进;困顿中,学习使人豁然开朗;人生起伏中,学习给了我们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 仙袂乍飘兮,一回眸

    仙袂乍飘兮,一回眸

    彼一时,你瓷白的脸蛋,在弥漫氤氲冷意的冰椁中,睫毛修长的双眸紧闭,好似第一次遇见你,如初春前仍是冰天雪地的世界里欲放的蔷薇。很愿一直做你沉沉睡颜下同你一样的那个长不大的少年。此一时,假装不经意出现在你面前,你灿若繁星的笑靥在我眼前展现,很想张开双臂拥你入怀,笑谈与你短暂见面后的日日想念,只是……彼一时,我似受了天界诅咒如同死殁了的上神芷的幼女,你是我暗无天地的沉睡里唯一能牵动我神思的少年,尚处懵懂混沌的我,对所有一切都一无所知,却唯一记得你暖入夏阳般的嗓音。很愿你,一直做我漫漫无边混沌中那个掌灯少年。此一时,你出现在我面前,示我已多重迷幻身份的俊美神仙,回忆还是很绵延,如斯牵动我的喜怒容颜……
  • 我们这一家

    我们这一家

    一家人一座城;一家情同血脉。从小到大,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 都市小子

    都市小子

    第一次写作品,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 毒步至尊:琉璃域引师

    毒步至尊:琉璃域引师

    叽叽复叽叽,小龙泡小鸡。追人靠手段,还得有心机。雪凌薇,地下骷髅城第一美人,苦恋义父,抚养义弟,谁能料到这两人竟因一张毒方将她置于死地?毒杀义父,废了义弟,再次醒来她已变成横天大陆雪族秘境里丑陋的废物孩童。亲爹撞死在自己剑下,整个雪族因她而灭,当夙星凌脉觉醒,碧爻焚樽鼎在手,她脚踏上古神兽烛阴龙神,手持十二韶光湮星伞,右耳一只梵天琉璃坠,以一张魅惑世人的绝美容颜男装行天下。炼丹?她会,炼符?也会一点,域引之术?不好意思,她是祖宗!他,人与魔兽之子,一代域君,阴差阳错坠落横天大陆,谁料竟变回十七八岁的少年模样?化身傲娇小黑鸟,替她挡桃花,男女不限!薇薇,本君做你的契约兽,让那头蠢龙死开!——
  • 机兽世纪

    机兽世纪

    灾难后的世界,机兽的纪元。英雄?枭雄?谁人主宰浮沉?
  • 圣域九重天

    圣域九重天

    上古时期,各路神邸为争夺九重天之主传承而爆发纪元之战,上古诸神陨落,诸多仙界支离破碎,传承之芯化为种子寻求有缘人,踏上征途接受传承,统御万千仙界。他是族长之子,进入天霄门修炼,为获得天霄飞升诀而勤奋修炼,不凡的资质被圣子嫉妒,阴谋陷害,曹无敌毅然不惧,闯秘境,寻机缘,把妹子,飞升仙界,夺取造化...他是不吐槽会死星人,拥有强到爆表的‘吐槽能量’他是丹道大师,求丹药之人络绎不绝,却鲜有人能成功求得丹药。众人皆知,他从不差钱!很护短,很讲义气!身边从不缺美女,追随者!得罪他的人三条路走,要么自残,要么自尽,要么被镇压奴役一千年!
  • 穿越神剧情之成为掌控神

    穿越神剧情之成为掌控神

    穿越到剧情之一的终极一班里,看落天怎么称霸终极一班的然后被强大的雷劫......然后莫名的回到地球上,落天以为是梦,然后被一个系统惊道,落天追求校花李梦冉的精彩故事。
  • 时代未来篇

    时代未来篇

    该文是记录者团团员张楷沾所着,讲述的是当代至未来300年内另一个世界发生的一些事情。总共分为无序时代,混乱纪元,大治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