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3600000034

第34章 文学现象研究(六)(3)

总之,单凭一个“纯文学”概念,根本无法概括文学的普遍性质和所有价值,这是因为,文学,尤其是小说,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世界——它固然是一个艺术现象,但更是一个伦理现象;既包含着对人生的感受,也包含着对善恶的态度。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不知道这些道理,而是没有勇气或者不愿意接受它罢了。那些消沉甚至悲观的内倾型的人,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力量面对复杂而沉重的社会,于是便倾向于选择一种消极逃避的创作态度和不介入的写作方式。普列汉诺夫根据对法国浪漫主义的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艺术家和对艺术创作有浓厚兴趣的人们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是在他们与周围社会环境的无法解决的不协调的基础上产生的”;“过分注重形式是对社会和政治漠不关心的结果。只注重形式的作家的作品,总是表现出这些作家对他们周围的社会环境的一定的态度,像我们上面所说的,这是一种绝望的否定的态度。”普列汉诺夫深刻地说明了许多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纯文学”产生的社会根源。别林斯基更是否定了“纯艺术”的虚妄:“纯艺术究竟是什么东西,连它的拥护者都不是很了解。因此,这在他们那里无非是一种理想,而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实质上,这种纯艺术论不过是另一种坏的极端中的坏的极端而已,也就是说,从艺术是惩恶扬善的、是教训人的、冷漠的、枯燥的、僵死的转向另一个极端,它的作品无非是命题作文的修辞联系罢了。”在他看来,把包括希腊艺术在内的一切伟大的艺术和文学现象解释为“纯粹艺术”是对它们的严重误解:“……希腊艺术本身也只是比其他艺术更接近纯粹艺术的理想,但是却不能把它称为纯粹的艺术,也就是说,是一种独立于民族生活其他方面的艺术。人们通常拿莎士比亚,尤其是歌德作为自由的、纯艺术的代表;然而这是一个不能令人信服的说法。莎士比亚是一个最伟大的文学天才,主要是一个诗人,这是没有什么可怀疑的;然而谁要是在莎士比亚的诗里看不出丰富的内容,看不出它们所提供给心理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当政人物等等的教训和事实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宝藏,那么他是太不理解莎士比亚了。”

包容、平衡的功利主义也许是理解文学比较好的态度和方法。它坚信文学首先是文学,而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必须追求技巧的上达和美感的丰富,但是,也坚信完整的“文学”不是一个封闭的范畴,不是单由语言和技巧等形式因素构成的,而是一个开放的结构,是由包括情感态度、道德内容和世界观在内的多种因素构成的,因此,仅有“文学性”还不足以使一部作品成功,使一个作家伟大。文学是一种伦理性的精神现象,它是否具有伟大的性质,是否具有普遍而持久的影响力,固然要看它是不是在文学性的追求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是,最终还是决定于作家的伦理精神的伟大。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里,小说也许是最不“纯”的,也是最能体现文学的包容性和复杂性的。小说作为一种伟大的精神现象,本质上是一种与道德完善、人性解放和精神拯救密切相关的伦理现象。一方面,无论在想像中还是在实际中,它都需要一个作为倾听对象的他者,它的存在和延续,都决定于它与倾听的他者之间是否能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另一方面,它还需要作为叙写对象的他者——这就要求小说家必须努力摆脱自恋和狭隘的心理倾向,摆脱对梦游症式的个人体验的迷恋,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恢廓的胸襟和开阔的视界面对外部世界和他者的生活。

当然,只有这种客观的态度,还是不够的。事实上,在小说伦理的价值构成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还是作者的情感方式和道德态度,是作者对他人处境和命运的人道关怀。一个真正的小说家必须以一种介入的姿态,即一种体现着同情和爱意的伦理姿态展开叙事,只有这样他才能写出包含着丰富而伟大的人类情感内容的作品。俄国的奥夫夏尼科-库立柯夫斯基说,“托尔斯泰作为一个得天独厚、才情洋溢、道德高尚的个性从来不是一个对人和物持冷漠态度的观察者,生活的冷静的旁观者”。英国的文学理论家利维斯则将“人性关注”、“兴味关怀”和“道德关怀”,当作判断一个小说家是否伟大的基本的伦理尺度。他在评价简·奥斯汀的时候说:“她对于生活所抱的独特道德关怀,构成了她作品里的结构原则和情节发展的原则……假使缺了这一层强烈的道德关怀,她原是不可能成为小说大家的。”

由于小说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内容和伦理意义,“小说伦理”就成了研究小说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我的理解,“小说伦理”包含着这样两个体系:一个是以作者为中心的写作活动体系,一个是以作品为中心的主题、意义体系。前者着重研究的是作家的创作过程中的伦理态度是否正确、伦理意识是否自觉的问题,后者研究的是作品所表现的伦理主题是否深刻、伦理效果是否积极和有效的问题。它还可以区分为“内部伦理”和“外部伦理”:前者是指小说家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必须把人物当做绝对的中心,一切围绕人物运转和展开,必须从人物的体验和境遇出发,必须尊重人物自己的的情感和人格,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爱和恨、思考和行动;后者指的是小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尤其是与各种规约力量和读者的关系——就此而言,它要求小说家必须明白“语必关风始动人”的道理,把积极地影响读者,把内在地改变和升华读者的教养和意识,当作小说家自觉追求的目标。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也生活在一个“艰难”的时代。我们面对着种种艰难的挑战。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正在经受着剧烈的冲击,我们的内心世界也承受着新的变构与重构。我们正在自己形成一种“新国民性”。文学,尤其是小说叙事,如何以一种“文化自觉”的方式为这种“新国民性”的成长添培沃土,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然而,在一个追求娱乐效果的“市场化”语境里,小说叙事似乎普遍缺乏这样的文化自觉。在小说写作上,现在流行的是感觉主义和物化主义的叙述方式。感觉主义就是随意地叙写自己的身体经验和内心感受,把小说降低为近乎个人生活流水账一样的东西;物化主义则是将日常生活的场面和细节,芜杂地堆砌在一起,把小说当做了收集异闻趣事的垃圾箱。这两种叙述方式共同的特点,就是极端的盲目性和无意义感。排斥思想性和分析的态度,缺乏力量感和批判精神,是这些写作方式的另外一些特征。同时,在这样的小说里,你常常会看到一些智力低下或精神变态的人被当做“叙述人”——他们通常被称做“不可靠叙述者”。

然而,我们也有在“小说伦理”上显得成熟而深刻的小说作品。

最近,我重读了一遍蒋子龙的长篇小说《农民帝国》。在他的小说里,我看到了一种自觉的叙事意识,看到了一种成熟的“小说伦理”。这部小说面对的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异常复杂的中国社会。在这样一个消费主义和娱乐化的时代,利己主义大行其道,郭存先这样的人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权力,却成了失去理性意识和法律观念的“自由人”,变得极为疯狂和可怕,给他人和公共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通过对郭存先这一人物的成功塑造,蒋子龙不仅显示了关于“新国民性”问题的叙事自觉,而且还揭示了这样一些深刻的主题: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复杂情势下,仅仅把“财富”的积累当作唯一的目标,必然会导致人性的异化和扭曲;只有把崇拜金钱和权力的“农民”(事实上,它不过是“国民”的代名词而已),提升为现代意义上的理解法律、自由和人道主义的真谛和价值的“公民”,一个社会才能在本质的意义上实现现代化,才能使自己脱离“农民帝国”的桎梏和奴役,否则,那些在攫取财富和权力方面获得成功的人,仍然不过是一些精神上的赤贫者,是形式上自由而本质上被奴役的人,是表面上成功而实际上失败的人。像郭存先一样的自大而狂妄的“成功者”,因为不知道尊重别人的权利和生命,所以,也不可能真正地尊重自己的权利和生命——他们不仅很少让自己体验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感和幸福感,而且,通常会严重地伤害自己,使自己沦入不幸的境地。蒋子龙借助这部小说,表达了他对如何改造和培养“国民性”等伦理问题的充满忧患意识的思考。

从“新国民性”建设的角度来看,蒋子龙这部小说深刻地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从“农民帝国”向现代化社会转化必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切实的努力甚至巨大的代价,才有可能最终实现。从“文学”的角度看,蒋子龙的这部小说也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些启示:“‘道德’、‘善良’、‘精神’、‘灵魂’、‘信仰’、‘温暖’、‘忠诚’、‘高贵’、‘纯洁’、‘正义’等词汇”,似乎不仅没有过时和失效,而且在“小说伦理”中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包含着这些重要的主题,那些伟大的小说才显得伟大,才为人类的内心生活提供了支持性的力量。

也许,由于种种原因,“唯美主义”与功利主义将会是两种长期并存的美学观念和文学形态,在特殊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甚至会发生尖锐而激烈的冲突。但是,我们应该将两者的对立和冲突,维持在一个均衡的状态,在两者之间确立一种积极的关联:用“唯美主义”矫正极端的“功利主义”,同时用“功利主义”来修正片面的“唯美主义”和“纯文学”。最根本的,我们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个经常被人们蔑视的一个真理,那就是,文学因为“美”而令人愉悦,而显示出它的美学品质;但是,它若想同时显得伟大,就不能放弃那些重要的“功利主义”目标,具体地说,不能放弃它在培养和建设“新国民性”上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和伦理责任,因为,只有这样,文学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才能显示出巨大的力量和重要的价值。

同类推荐
  • 月光下的白马:动物卷

    月光下的白马:动物卷

    本书收入作者的灵动文字,用爱心写动物的可爱。文字活泼,优美清新,有许多文章被《读者》、《散文选刊》、《青年文摘》转载,并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读物。
  • 郁达夫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 深处

    深处

    本书主要内容为:爱情蓝调,八月的某个下午,长沙,城市在雕塑脚下蠕动等。
  • 这世界,我只喜欢你

    这世界,我只喜欢你

    爱的世界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有一种爱只能在文字里相守。行走岁月感受世间冷暖,在时光的交错中看芸芸众生的爱恨情仇,聚散离合的悲喜是尘世中无法避开的伤口。那些隐藏在微笑的背后的沧桑不为人知,只能用柔软的笔触去抒发一个人的坚强。爱情、旅途都是一个人的地老天荒,这些孤独的吟唱在你捧起的手心勾起如烟的往事……
  •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是一本优秀图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文章聚会。大量经典文章首次独家入选:编者爬梳书海,披沙拣金,精选出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这些被遗忘的经典作品,皆为首次独家入选。
热门推荐
  • 德州扑克我为王

    德州扑克我为王

    德洲扑克,斗的是人心。由于徒弟的出卖,陈凡从世界第一跌落神坛,且看他在这个以德洲扑克为第一竞技运动的世界中,如何重返巅峰。生活当然不止眼前的扑克,还有空姐、霸道女总裁、女老师、小萝莉。PS:本书以德洲扑克为主线,穿插大量都市内容,若是不懂扑克也没有阅读障碍。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特工王妃

    特工王妃

    来自异时空的少女,聪颖美丽,带着被父亲与兄长“抛弃”的痛被认定为得之得天下的神女,卷入了一场情感与阴谋的纷争中,以女子之身建立特工组织夙月楼,在几位或霸道或阴柔,或邪异或温和的掌权者之间挣扎徘徊。前生,她是聪明绝顶的21世纪新人类,这一世,她是绝色倾城的特工王妃。
  • 秋庭暮雨类轻埃

    秋庭暮雨类轻埃

    玫瑰庄园里有一座彩虹一样的房子,那是美好也是带刺的毒药,神秘将庄小臻,一名普通的英语老师,被破被贺南轩牵制。执子山上回眸一笑,以为爱情来到,好奇心却将庄小臻拉近深渊再也无法回头……
  • 名门诱宠:骗来的小娇妻

    名门诱宠:骗来的小娇妻

    她已经累到不能想动,为毛这家伙还能笑的这么可恶!“还满意吗,老婆?”“谁是……你老婆……”“可我们明明在做老公和老婆才爱做的事?”“那是,那是……”那是你引诱我的好不好,大骗子!突然冒出个男人,自称是卓尔未婚夫,欺负她失忆吗?从此,她要拼死抵抗这个有钱、有颜、有爱,没节操,没下限,成天穿个小内内,在她面前秀腹肌的男人的诱惑,直到终于沦陷……
  • TFBOYS你看,星星的诺言

    TFBOYS你看,星星的诺言

    我与你的距离那么近可我永远摸不到你的手如果有来生的话我愿意当你的妹妹
  • 脉确

    脉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魔重生:豪门女军阀

    恶魔重生:豪门女军阀

    人都道她是即墨家怯弱而又上不了台面的落难大小姐,殊不知她只是暂时丧失记忆的大恶魔。当未婚夫被即墨家美丽而又高贵的伪善养女夺走,当那场原本应该属于她的豪华婚礼变成她的葬礼,那些曾经丧失的记忆犹如雨后春笋般连绵不绝的冒了出来。于是自认被一群愚蠢的人类给践踏多年的某恶魔怒了,玉手一挥回到过去,看她将会谱写出一段怎样的人生?某恶魔:“人类,本尊可以满足你所有愿望,只要你献上你的灵魂……”某恶魔:“人类,本尊可以给你两个选择,臣服或者是死亡?”某恶魔:“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某恶魔:“逆天,尚有例外?逆晤,绝无生机!”
  • 归墟传说

    归墟传说

    人生自古谁无死,多少才杰跪长生?天地不仁万物刍,圣贤无情众生蚁。红尘大千,众生争渡,弱肉强食,唯利至上,世风不存,人心不古……一个天生短命之人,身中绝传的衰神附体恶毒诅咒,凭借一腔偏执劲,为本心,为爱恨,历千劫百难,战诸天神魔,谱写出一曲令人荡气回肠、悲叹可敬的归墟战歌……
  • 傲世祖莲

    傲世祖莲

    国际大盗孤星任务失败,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神话世界般的异界大陆,从此异军突起,荡平天下。
  • 凡心有情——欲血

    凡心有情——欲血

    若是今生今世,让我选择,我对你的爱能否让我抛开无上的权利,荣耀?你又能否放开那梗于新的上下君臣执念?你是绝世的嫣人,你是无双的佳丽伱是日落的姹夕,你是日出的晨光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不公平,我们无法改变,只得尽力追求从一开始便注定的结局,不一定是我们不想要的为了长相厮守,即便以生命为代价也不足以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