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拥有了别人不可替代的能力,就会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杰斐逊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不断出现新知识新技能,需要我们不断“充电”、学习,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创造出效益,增加自己在职场上的砝码,让自己有更多的升职机会。
胡某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来到一家公司干文秘,在工作的过程中他发现在自己的工作中所需要的经济知识反而比中文知识更多,可是隔行如隔山,自己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报告不是被领导轻易地枪毙了,就是被上司圈得大圆连小圆,打印出来的报告页面上简直是千疮百孔,惨不忍睹。于是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去一所大学自费参加了一个经济学专业的培训班,后来又读了经济学硕士,在工作中不但变得得心应手起来,而且还因为总能为公司想出好的创意来,为公司增加了不少效益,而被晋升为企划部经理,现在他又读起了MBA。
有人说,他整天不是学习就是考试,还要上班,累个半死,何苦呢?可是他觉得在职读书,累是当然累,但还是要坚持啊。在公司,有大把大把的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他作为一名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没有任何优势,而且出大学校门已经8年了,那个时候所学的知识早已经老化了,抱残守缺一定是被淘汰的命运。
虽然自己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但到底能够坐多久,是谁都无法预料的。既然危机时刻都存在着,那么学习就是自己惟一的出路了。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自我更新,自我提高,才能创造出自己的新优势,职业生涯也才会有好的发展。况且在不断的学习中,自己还会感到非常充实,因为能及时补充新的知识,更见识到外面广阔的世界,也结识了很多可以沟通的朋友,无形中使自己的思维开拓了很多。
特别是对于工作了多年的“老”同志来说,工作了十多年甚至20年,本该是人生的收获季节,也是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大显身手的时期,可是如果到了这个年龄,你仍一无所得、事业无成的话,不要将一切原因都归咎于外界因素,应该应深刻反省一下自己了,首先要想一想,自己之所以被职场套住,是不是因为没有及时“充电”,因为很多人在这个阶段都会遇到知识更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如不及时“充电”,你就会跟不上公司的战略转变,要么根本提不出什么意见或建议,要么提出的一些意见或建议总让同事们感到不知所云,这势必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甚至影响事业的发展。
“充电”是为了学习新知识,建立新思维,掌握新方法,并用这些知识拓展工作,创造出引人注目的业绩,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在竞争中的实力。所以它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不一定要走回学校,更不必脱离现在的工作,因为年龄、经济等条件不允许再走回纯粹的学生时代了,况且重新寻求一份好工作不那么容易,经济上也有损失,所以,只要想学习,在实践中学也是一样的,用心就好。比如,你不必去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也可以有另外一套属于自己的“充电”方式:看书和收集资料。你还可以在工作中多观摩其他同事或同行的工作方法或完成的作品,然后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其实,只要你热爱自己的工作,随时都可以在身边发现值得学习的东西,而且是最有用的、最适合你职业选择的充电内容。学习存在在生活的每个细节里,读书是一辈子的过程与别人沟通、看电视都可以学习,而那些正式的素质和技能培训也非常必要。社会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人也必须不断转变,否则就会走下坡路,最后不是社会淘汰你而是你淘汰了自己。
对充满竞争的社会有清醒认识才能使自己冷静地找到对策,“充电”是最好的职业保险。只要我们肯努力学习,就必定会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达到“充电”的良性循环,最终拥有纵横职场的能力。
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在职场上就是可有可无的人。要成为职场上不可缺少的人,就要掌握一技之长,比别人强一点,最好是自己有而别人没有的专长。如果做一份什么人都可以做的工作,那你就是有可能随时被人顶替的。
我们可以通过自我的学习得到真正的成长。平时要注意储蓄能量,为升迁做好准备。准备好,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时候,是机会选择人,而不是人选择机会。所以我们永远都要充电。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对于一个职场中人来说,同每天保持干练的职业形象一样重要。即使有专业,也要不断地学习,了解你所从事的行业和职位的最新资讯。根据最新的职业要求,补充自己的技能。
而对于那些单位里的业务骨干或中层领导者们来说,虽然他们无下岗之虞,但是他们也应该不断地充电,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成为复合型的人才,为自己以后的升迁随时做好准备。而如果只知觊觎自己心仪的职位,而不知充实自己、积累升职资本,则无疑是给自己的发展设下了障碍。如果把这些人比作一辆疾驶行进的电瓶车,那能力和才智与知识则是电瓶中的蓄电量。为了自己的晋升计划得以顺利进行,这些人必须主动给自己“加压”,设法增加自身“资格”的含金量。
因此,说到底,未来的职场竞争将不再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学习的路途永无止境,一个人如果有善于学习的良好特征,那么他的前途将会一片光明。因为他的工作能力亦在不断地提升之中,洞悉一切的老板自不会忽视他的进步与变化,成功对他而言不再是不可企及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