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说过,要随波逐浪,不可随波逐流。
我觉得挺有道理。“随波”就是识时务,在时代这个大潮流之下,而“逐浪”则是追求自己想要的,也就是在把握时机的前提下,展现自我的个性,实现自我的追求目标。“浪”是“流”的一座高峰,而我们应该勇于攀登,而不是随波逐流,一事无成。
还有人指出,之所以我们选择了随波逐流,是因为妥协在作怪。“妥协”这个词是指一种从众的意愿,即“渴望与周围的人一样”——做他们都做的事;说他们都说的话;思考他们都思考的问题;穿他们都穿的衣服。
一个妥协的人害怕与众不同,他要求自己的言谈举止、思考问题的方式均要与大多数人一致,他强烈地感到自己必须与别人相同。
妥协,就意味着接受当今时代被人推崇的、居主导地位的思想意识、风尚、举手投足的姿势(包括走路和讲话的姿态)等等。在我们的社会里,存在着一股极大的压力,逼迫着我们向大众所认同的标准妥协。而随波逐浪的人则是需要勇气的,他们身在流俗之中却敢于打破那种众人模式。
不止一个人意识到,人们在年少的时候都觉得自己了不起,说着一定要改变整个世界。可是在成年以后,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力量是那么的渺小,生活中原来有如此多的困难和无奈的时候,就忘记了自己以前的雄心壮志,失去了坚定的进取心和面对现实的勇气。
于是,大家心安理得地成了芸芸众生的一部分,不管你最初有多么宏伟的梦想,都成为“泯然众人矣”,“大家都这么平凡的活着,我何苦又要去苦苦追寻呢?”这样的一种思维注定了你在随波逐流里迷失了自己。
思想上的从众心理束缚了人们前进的步伐,其实机会早就已经丧失了,但是因为人们那股“流”已经汇集了很多人,大家都是你看我我看你,心想有那么多人,亏也不是一个人,而若是自己不跟着走,那就是傻了。
结果,只要人越多自己心里就越有安全感,于是一支“糊涂大军”在兴致勃勃地走向集体的大溃败。所以,一个有进取心的人应该摈弃贪婪、短视、自卑、俗气等人性的弱点,应该有那种“随波逐浪”的胆气和远见,展示出一种有朝气、肯学习、敢尝试的精神。也许他没有很多的财富,但他一定有不少的智慧。他不会随波逐流,而是一定力争上游。
2011年5月,《南方周末》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报道,就是关于国人由于盲目跟风造成的白银灾难。
十天之间,白银价格从近30年来的历史最高点一路狂跌。2011年4月25日至5月5日,国际期银价格跌去20%。
在此之前,白银一直在暴涨。一些几千块投资赚了上百万的“白银神话”开始四处流传,而被媒体称为“白银卫士”的《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一直在反复强调投资白银“是你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机会”。财富神话点燃了负利率和高通胀率下普通百姓的投资热情。在北京菜市口百货公司,今年二三月份时,每天早晨一开门,几百公斤银条就被早早排队等候的人一抢而空。
正是众多国人相信着“白银神话”的牢不可破,才导致了这样一场灭顶之灾,这场灾难完全来源于广大国人经济上的“随波逐流”。
整个交易市场似乎变成了一场赌“中国人醒来了吗”的逃跑游戏,一旦来自中国的多头买盘力量不足,早已被银价涨到心惊肉跳的基金和机构交易员们立刻从市场中狂奔而出,以锁定丰厚的收益。同时大幅反手做空,让还没有反应过来的“中国小子”接下了最后一棒。“亚洲尤其是中国地区的散户在不经意间和华尔街的机构形成了对赌关系。”一位前英国对冲基金人士向媒体表示,因为缺少随波逐浪的清醒者,大家拼了命的跟着盲流去敌对早就该警觉了的市场,所以“这一轮看起来华尔街赢了。”
随波逐流总是没有安全感,盲目的随波逐流总是容易酿造悲剧,唯有随波逐浪,才能成为强者,追到浪潮,且不被淹没。
可是,在“跟风”已经无处不在的今天,如何才能做到随波逐浪而非逐流呢?那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随波中能够冷静下来,对形势进行全面分析。就拿上述的“白银灾难”来说,如若我们是当中一员,当听到“白银神话”的时候,就应当去查询资料,鉴定其话语的真实性,弄清楚此话出来的时间背景,以及其他人的反应。彼时,如果确信“白银”投资是一个机会也不能全盘买进,一定要顾虑到自身的经济状况,且不能低估市场的作用。因为,根据价值规律,任何一样商品在市场上供过于求时,就一定会降价。当身边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个机会,并随波逐流的去抓时,想随波逐浪的定不能武断。这么多人买,就一定会跌,这是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
第二,进行分析后,对于周边人的言行能够客观对待。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能抓住机会往社会的上层爬。所以,当听到哪里有钱赚,哪里可以省钱,加之那些“有力依据”,人们往往都会选择义无反顾。就如“白银灾难”,就如日本地震时,中国产生的“买盐风波”。可是,看清楚形势的你,一定要客观对待周围的人与事,千万不能因此愤世嫉俗,也不要一味的反驳周边那些随波逐流的人。你要尊重别人的选择,这样在你因着没有丢失自己而成功的时候别人才会尊重你。
第三,树立目标。随波之中很容易被流波推动而看不到自身的路途。所以,想要随波逐浪的我们在行事之前,对于要做的事情一定要有一份蓝图,有一个可行性的计划。我们内心永远清楚,自己要怎么走,需要走到哪里去,才能分辨方向,看到自己要走的路,朝着目标前进。
第四,内心坚定,不受他人的影响。这是一个人在随波之中,“逐流”与“逐浪”的最关键因素。心理学证明过,人是最容易受暗示的生物。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也很明显,例如邻居家买了一台DVD,很多人都说好,然后本来家中有DVD的你,会想着也要去买一台。所以,不想逐流的我们,在认清楚自己的目标之后,要坚定自己的内心,不要轻易被众人的言行影响而改变自己的主意。
如此,你才会成为那个在随波之中,不丢失自己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