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家应该记得2007年这样的一则新闻:3月25日,甘肃省兰州市68岁男子杨勤冀,因不满刘德华未能满足作为其超级粉丝的女儿私下见面的要求,在香港尖沙咀天星码头投海自杀身亡。并留下遗书,希望刘德华能再见女儿一面。而此前,杨父已为扶持女儿13年的追星路倾尽家产。
而在此之前,28岁的兰州女子林鹃(化名)从16岁苦追香港明星刘德华,不但倾家荡产,父亲甚至要“卖肾”为她圆梦。“不见刘德华,我决不嫁人。”12年来,她前后三次前往香港和北京,寻找和刘德华面对面的机会。其家人为了完成她和刘德华见一面的愿望也不惜一切代价,不仅债台高筑,就连家里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也卖了,几乎倾家荡产。
林鹃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和刘德华见一面,并得到他的签名。多次努力失败后,林鹃的精神处于近乎崩溃的境地,多次有过轻生的念头。起初,林鹃的父母对女儿的这种痴迷行为多次进行劝说,但他们的苦心不仅没有得到理解,反而被女儿误解,与女儿产生了很深的隔阂。看着每天精神恍惚的女儿,他们的心在滴血,于是他们不得不将对女儿的劝说变为支持。现在,两位老人所承受的不仅仅是高额的债务,还有女儿后半生的生活压力。
对此,引发了全名对追星的思考,有人提出了谁该为“追星梦想买单”。
爱慕之心,人皆有之。和许多人一样,林娟追星本无可厚非。其实,一个人内心里有自己崇拜的人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我想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如六十年代的一些政治人物,比如雷锋等,他们在一些方面构成了一些年轻人的学习榜样,对孩子们价值观的塑造起了一定了作用。但是,物极必反,一旦神化偶像,对其出现了一种顶礼膜拜之势,那么灾难就在所难免了。我想,稍有头脑的人就会知道,曾经因为年轻人的狂热导致的那场大运动是一种怎样不堪的浩劫,它导致了政治的混乱,经济的瘫痪以及人伦的丧失。
而如今放眼国内各大媒体,我们这几年眼花缭乱。超级女声、快乐男声、舞林大赛、加油好男儿……大众造星,平民暴“星”,给原本一元化的中国娱乐业带来空前的景气。但是,大批的粉丝也应运而生,追星到了最后反而成为伤及无辜的祸水事件。
2010年5月30日,为获得韩国人气天团SuperJunior当晚的演出入场券,数千歌迷拥挤在世博演艺中心取票区域,一度造成混乱以致引发踩踏事件,最后园区方面不得不出动大量武警维护现场秩序。
一场世博会本来是一次让人大开眼界,能够给人以欢欣鼓舞的盛宴,却因为组星族的疯狂举动导致了这一庄严的盛事“白玉添瑕”。
这是一种“娱乐至死”精神对文化的侮辱,对人性的扭曲。“偶像”是一种实用之美,它们或被用来激励困苦者前行、自我解放,或是成为平凡生活中的点缀与文化消费品,而林娟将偶像当作自己人生的目的,当作自己生活的全部——她不上学,不工作,“追星”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追星族是迷失自我,他们甘愿亦步亦趋地活在明星们的世界里,对偶像的生活习性、爱好、穿着,甚至宠物都盲目地模仿、追求、喜爱起来。比如他们刻意模仿明星们的发式、衣着,到处打听明星们的嗜好,自己也学着去做。据说,有一个少年听说某明星不爱吃某种菜,自己也就不再吃。然而,这种盲目模仿,并不利于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甚至容易导致他们误入歧途,那就损及少年的道德品质了。
粉丝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偶像,还时不时地进行一些穷极无聊的骂阵。早期四大天王之间的粉丝互殴,之后朱孝天和言承旭的粉丝对骂还未处理完,这边阮经天和赵又廷粉丝又上演新争执。现在在金曲奖上,周杰伦、王力宏竞逐金曲歌王,粉丝护主对骂。明星们自己都还在友好交谈,而粉丝们就“烽烟四起”了,这无疑是幼稚而可笑的,没有任何的意义,也没有任何的结果。
其实明星的形象是要靠其自身来维持的。如果他劣迹斑斑,那么就算他的粉丝再多再疯狂,也掩饰不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不管你是大人物还是无名小卒,都要有自己的道德水准,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些与你的任何光环无关,并不因你是知名企业家或者一线大明星就可以主导别人的一言一行。
像拜金女马诺、因大胆出位的不雅照跻身娱乐圈的闫凤娇、兽兽无疑都是一些病态的“名人”,她们通过刻意去突破道德底线以博取眼球。
膜拜明星,那些粉丝们也许压根就不明白他们苦苦追求的是一些什么人,连最基本的判断力都丧失了。例如,有一次我在地铁上听到有人在数落陈冠希实在是不要脸时,马上就有一位穿着奇装异服的小青年跳起来,指着跟他爸爸年龄差不多大的大叔叫嚣道,你是哪里来的乡巴佬,你也配评论Edison,你自己是老树皮了,玩不到女人就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人家Edison那才叫真正的魅力,做人就要做陈冠希。
诸如此类的言论,我在各大场合也是见怪不怪了。我只是担心,若是下一代的青年都是像那位小子一样,不知道这是他们的悲哀还是时代的悲哀。
其实不要我开口,“问题明星”随便一抓就是一大把。就说吸毒的那些明星们,苏永康、景岗山、满文军、莫少聪、孙兴、含笑等,他们哪个看起来不是健康阳刚、纯真善良的,但是被抓之时除了让人惊愕之外,便是一声长长的叹息。还有各种“门”事件也是层出不穷,如“艳照门”“诈捐们”“车祸门”“牵手门”“卖淫门”这些也让人看清那些头脑发热的粉丝们所捧的是怎样的一种角色。
所以,追星,我不知道这样的疯狂使那些粉丝们得到了什么,但是我知道他们一定缺失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