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英国《泰晤士报》出了一个题目。公开征求答案,题目是:从伦敦到罗马,最短的道路是什么?
很多人从地理位置上找答案,结果都落选了。只有一个答案获奖,那就是:一个好朋友。有一个好友相伴,沿途说说笑笑,不仅不会嫌路长,甚至还会说此路太短。
谈及友谊,我总是有种想落泪的冲动。曾经一起疯,一起闹,一起逃课,一起追女孩,一起打乒乓球,一起流浪的少年突然就长大了,时光斑驳了我们的偎依,而我在梦里却依然像个孩子一样光着脚丫,追着友谊的脚步使劲跑,使劲跑……
这么多年来,我历经千山万水,历经荆棘坎坷,历经误解薄凉,知道友谊在我内心里占有多大的分量,并且时常想,若是没有朋友,不知道时乖命蹇的我如何能从那些凄风苦雨里走过来。有时,明明是满腹委屈,但是一听到朋友的声音,便立即烟消云散了。
于是孤身一人时,我总是拿起木吉他,一遍一遍地弹唱着: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步入社会之后,愈加明白了那些纯净的友谊是如何的难能可贵。社会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一个想讲友谊却力不从心的地方。每个人都怀有一往无前的心态,每个人都想争做生活的强者。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处处小心翼翼,处处貌合神离,处处提防。感觉只有从前的友谊才可以敞开心扉,才可以肆无忌惮,才能感觉安全,无须戴着面具示人。
可是长久的隔绝,生活的忙碌让彼此之间突然滋生出了一种疏离感,最后才发现原本的美好也被自己弄丢了。生活是一个强盗,岁月是一个神偷。但是,有些东西,是我们必须牢牢坚守的,否则,在生活面前,我们再强大也是一个可怜的弱者。
有言说,“别让时间冲淡友谊的酒,别让距离拉开友谊的手。”友谊就该如酒,在岁月的沉淀下,愈发香醇迷人,至于距离的问题,早就有诗人写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其实这一切只说明维系一份友谊在时光的冲刷下不褪色,还是要用心。
在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大都淡忘了友谊的概念,有的还深信英国人本杰明·迪斯雷利的一句话“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如此很少有人会去维系那种看似毫无益处的友谊,朋友之间越来越远,越来越虚伪,很多时候都是敷衍了事,于是不再有那种亲密无间的信任,不再有那种相见甚欢的喜悦,总是在相见不如怀念的逻辑里各自渐行渐远。
其实真正的友谊如同家人一样,是不求回报也没有世俗之见的。不论你有高官厚禄还是穷困潦倒,不管你是欢蹦乱跳还是疾病缠身,他们只想给你温暖,只想你过得好,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其实你平时只要一个简单的问候,一声真诚的嘱咐,朋友就会满足。
现在很多朋友因为在时间的隔阂之下,变得越来越拘谨,越来越来客气,就是因为平时基本处于一种毫无联系的状态。
我有一个叫罗熳的朋友,曾说过“真正的情感,就算十年没有联系,突然见面还是会一如往常地好。”我当然羡慕这样的感情,然而转念一想,十年是个什么概念,而朋友之间那点苍白的回忆又经得起几个十年的消磨?
十年完全可以让一份感情面目全非,那时候彼此都有了各自的归宿,既要忙于事业还要操心家庭,很多事情都已经自顾不暇,怎么还会想起一个已经十年没有音讯的朋友呢,很多感情就是如此被消磨的。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在社会的重压之下还是原来的“我”,十年没有联系,不管是什么缘由,但我想就算到时候见了面也不过是“最陌生的熟悉人”,也无非就是寒暄几句,可能还不如那些见证过自己成长的过客,因为没有一份友谊能十年不不去理会对方,尤其在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所以不管亲情爱情友情都是要用心经营的,就像毛泽东语录里所讲的: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长时间的分离,就算彼此的两个人曾经感情是亲密无间,也会变得平淡无奇,有一对朋友,年轻时可以说是情同手足,后来因为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其中有一个也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刚分开的那段时日,他们两个都泪眼汪汪,彼此非常想念,在内陆的那个人还一直希望能趁早打到台湾去,以便兄弟团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俩都结婚,生子了,对那份感情的想念也就没有那般浓烈了。终于有一天,台湾与大陆进行了三通,在台湾的那个人也辗转联系到了自己多年前的朋友,终于见面了,发现出现在彼此眼前的是一个极其陌生的老头,而在大陆的那个老人寒暄了一会之后,就说还要接孙子放学,还有一位邻居去世了,需要帮忙。
在台湾的那位朋友身体也不好,也急着赶回家去,就这样曾经的朋友五十年以来就这样匆匆地见了一面。因为各自都有各自的圈子了,在彼此的世界里已经隔绝了几十年,感情是经不起时间的消磨的,再浓烈的感情也会渐渐被淡忘。
这样的物是人非也吞噬着很多友谊,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生活圈子,如同几米所说:“生命中不断有人进来,于是看得见的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
但是,我不希望友谊遭遇这样的悲剧,不希望原本就索然无味的生活还要丧失友谊这一抹绚丽的色彩。很多人说,不联系并不就代表遗忘。那么既然没有遗忘,为什么不偶尔小聚一会,把酒话桑麻,一起聊聊生活的心得,追忆一下从前的美好呢?为什么不在朋友生日时过节时,送上一句祝福呢?
记得我学的第一首外语歌是苏格兰民歌《Auld Lang Syne》中文称之为《友谊天长地久》我相信这首歌是地球人就都听过了,唱出的感觉让人老泪纵横。所以,我想除却亲情、爱情,友情在我们心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情感,我们理应好好经营。
朋友间的感情是要靠彼此用心去沉淀的,而不是单纯的靠时间的累加,所以,时常小聚,也就是一杯酒,一句话,一声问候,便会延续着一生情,彼此尽兴了也无需去富丽堂皇的大酒店,路边的小摊,一叠花生米,足可以把酒话桑麻,所以无论时光流逝,斗转星移,还是世界末日,友谊永远香醇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