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到了一个来自上海的电话,竟是一个十年没有联系的老同学!我们在电话中激动不已,絮叨了很多,我问她这些年怎么样了,她说,“生活还行,不富裕也饿不着;工作还行,谈不上喜欢;收入不多,挺稳定;找了一个还行的男朋友,平平淡淡的。只是有时候会突然焦急和无奈,好怀念以前读书的时光,哪怕是高三那种觉得特别黑暗的日子,至少充实。现在这样过着不坏,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听完她的叙说之后,我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因为这似乎并不是老同学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的通病。
生活里少了什么?我们到底丢失了什么?
在忙碌的生活停下来的时候,我们总喜欢如此提问或自问,但这样问题探究,对于已安于现状的我们太过费神,因此,答案总是伴着继续匆忙的脚步不了了之。
殊不知,这样的寻找在人的一生中不可或缺。因为只有知道自己丢失了什么,才会想着去把它找回,而我们也会在寻找丢失的过程中反省,更好的珍惜当下所有。
现在微薄上有一段话分享甚广,题名就是《我们丢了什么》,文章写到,“上幼儿园后,把天真弄丢了;上小学后,把童年弄丢了;上初中后,把快乐弄丢了;上高中后,把思想弄丢了;上大学后,把追求弄丢了;毕业后,把专业弄丢了;工作后,把锋芒弄丢了;恋爱后,把理智弄丢了;按揭后,把下半生弄丢了……”这话简单明了,根据人一生的不同时段分写丢失的点滴,很多人转发,因为这话触摸到了我们心里许久不曾被动过的角落。
我们在人生路上,总会拾得一些东西,同时,也会丢失一些东西。我们在得与失中断断续续前行。然而,不经意间,有些丢失影响了我们的一生。比如最初的梦想,比如年少的爱情,比如纯粹的友情,比如熟如亲人的邻舍,比如造福百姓的思想,比如觉得世间一切都美好的童真,比如尚未在社会大染缸中同化的原本的自我……
你会懂吗?
你会不懂吗?
不然,怎么会看着背书包的学生,无忧无虑地说笑走进校园时心生羡慕;不然,怎么会看着青年们为了钓鱼岛事件、巴黎奥运圣火传递事件等进行游行或者围堵来捍卫祖国尊严,而自己成为观望者的时候,有股莫名的激愤和感动;不然,怎么会在自己麻木路过募捐箱,回头看到一个孩子拿着整个储钱罐一角一元地数着全放进去的时候,愧疚之心顿然而生;不然,怎么会读到有些人三十年或是五十年只为了一件事情去奋斗的新闻,对此钦佩不已;不然,怎么会听到《同桌的你》、《那些花儿》等那些白衣飘飘的年代唱起的歌,就会很怀念,想起那些人那些事,觉得以前的日子是多么美好;不然,怎么会在突然闲下来的某一天躺在床上,抑或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
是的,其实你早就懂得了丢失,在羡慕之中,在愧疚之中,在怀念之中。只是没有认真去定义,没有认真地去寻找,因为害怕改变现状,害怕未来不可预知的一切。你不知道究竟要多久才能找到自己所需的,更不敢面对重新来过的失败,所以,在犹犹豫豫,期期艾艾中,只能无奈地说一句:“神马都是浮云。”
“神马都是浮云”,是近两年最流行的网络语句。说这句话的人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看破红尘大师级人物的坦然;另一种是世事中因失之颇多的平凡人的无奈。在这个弱肉强食、竞争惨烈的社会,说这话的无疑后者居多。“浮云”明明是得不到的,那为什么还要自欺欺人?
要知道,人生的丢失总是不可避免,因为没有人生来就是圣人,懂得珍藏那些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因此,只有当我们想要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它已经丢了。丢失不可怕,怕的是在丢失之后不再去寻找。
那么,请停下来思考吧。
生活这么宽宏,不管你是否已青春逝去年华不再,不管你是归属于富贵还是贫贱,不管你是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你在意识到丢失之后懂得寻找,并且坚持下去,那么,被你曾丢在记忆中的自己,一定会穿过变迁为钢筋水泥的城市黑林;碾过纸醉金迷、酒池肉林的奢靡;飘过张着空洞的双眼、盲目奔走的人群;踏过已经被工作和生活的重压磨平的菱角;越过奔跑的时光火车,找到你,重新住回你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