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现代领导者大致可分为三类群体:一是内心世界清醒、冷静,保持着健康、理性的自我意识和待人接物态度的群体。二是在大的原则问题上能够做到清醒、冷静,但在一些小的问题上偶尔会有一些不健康表现的群体。三是整体来说表现不健康心态的群体。也就是说大多数领导干部的心理是越来越健康的,某些以偏概全的全面否定态度是不足取的。就健康心理而言,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只要符合道德、积极向上、平和理智的心理类型和心理状态就属于健康心理。而集中反映在当今领导干部身上的健康心理主要体现在:具有责任意识,自身能够充分地认识到“职务就是责任”,并且能将这种意识贯穿到工作和生活中去;拥有明确的服务意识,能自觉地为民众、为社会做有利的事情;有较强的原则意识,说话和做事能够依据标准、规范来进行;对困苦患难有担忧和警惕,具有忧患意识;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非分之欲不生,非分之财不取,非法之事不为,具有清廉意识;坚持扎扎实实地做事情,不重表面,不求虚名,具备实干意识;拥有清晰的长远意识,既关注现实,也关注未来;具有向善的良心,并使之成为自身道德行为和思想的心理基础。
与此同时,心理学常识还告诉人们,人类本身有大量心理成分是潜在的,只有遇上适宜的条件才能呈现出来。当代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日渐繁荣的社会,其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迅猛地涌现,这就为人们的各种心理成分提供了多种对象物和实现的机会。尤其是其中许多不健康的成分似乎比健康成分获得更多、更适宜的实现条件,而且也的确在社会生活中大量出现,难怪有人说,物欲横流,人心不古。而作为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同时又掌握着社会权力的领导干部,其不健康心理往往有着比常人更多的实现机会,而在现实生活中在少数官员身上也确实存在种种不健康心理。而这些不健康心理主要体现在:有贪婪意识,有的人这种意识还极为强烈,甚至达到肆无忌惮的程度;有玩忽意识,对于自己的职守不负责任,给民众、社会造成重大损失;有邪情,即具有和道德与法律相抵触的感情,这种邪情导致有的人走向了事业失败甚至腐败堕落;有迷信思想,即具有不符合现代科学的信仰,比如,盲目地信仰神妖鬼怪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或厄运,有的人甚至根据一些迷信说法来决定工作中的许多事情;有专横意识,缺乏民主作风,态度粗暴,甚至任意妄为、肆无忌惮、飞扬跋扈;有纵欲倾向,自身节制力量消失或弱化,放纵自己的欲望;有攀比心理,从而利用职权非法地为自己攫取钱物,走向犯罪;有虚伪意识,不实在、不真实、不真诚、弄虚作假,等等。
当然,类似这些不健康心理的呈现有着极为复杂的时代原因和历史原因,这既受到历史上剥削阶级尤其是封建统治者的一些心理和思想的影响,同时又受到国外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影响,还与我们国家目前法律规范不完善、道德转型造成了某些伦理“空洞”有关。但最为关键的还是有的人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置法规、纪律与道德于不顾,并且不重视自己的心理建设。所以,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自律、自觉,切实防止各种不健康心理的积淀和膨胀。否则,于己于公都是有百害无一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