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指一个人脑海中如果有多种动机同时出现、不同目的同时存在,必然会处于矛盾状态当中,并随之引发心理冲突,使人左右为难,陷入两难境地。本来,心理冲突使人处在短暂的犹豫、迷茫状态是不足为奇的正常现象,但是如果长时间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反复进行过多复杂的思想斗争,则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有则寓言,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一问题。一头饥饿的驴站在两垛干草中间。它决定去吃左边那一垛,可是感觉右边干草更好些;走到右边,又发现左边的更多些。就这样,驴在吃哪垛干草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最后饿死了。
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已经开始面临选择,我们就是在每分每秒的不同场景中完成了人生的选择,伴随着这些选择的完成,我们的人生轨迹也就形成了。实际上人的一生因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机遇,努力固然重要,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是方向,努力是方法。方向错,一错百错;方向对,一对百对。努力没有对与错,努力只有勤与惰。方向错,误一生;不努力,废一生;要努力,在选择。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放弃,不放弃眼前的微小的利益,就不能取得长远的、庞大的利益。认真地选择,坚决地舍弃,才是成功之道。
有一个非常勤奋的青年,很想在各个方面都比身边的人强。经过多年的努力,仍然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向智者请教。智者叫来正在砍柴的三个弟子,嘱咐说:“你们带这个施主到五里山,打一担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柴火。”年轻人和三个弟子沿着门前湍急的江水,直奔五里山。等到他们返回时,智者正在原地迎接他们——年轻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扛着两捆柴,蹒跚而来;两个弟子一前一后,前面的弟子用扁担左右各担四捆柴,后面的弟子轻松地跟着。正这时,从江面上驶来一个木筏,载着小弟子和八捆柴火,停在智者的面前。年轻人和两个先到的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不语;唯独划木筏的小徒弟,与智者坦然相对。智者见状,问:“怎么啦,你们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大师,让我们再砍一次吧!”那个年轻人请求说:“我一开始砍了六捆,扛到半路,就扛不动了,扔了两捆;又走了一会儿,还是压得喘不过气,又扔掉两捆;最后,我就把这两捆扛回来了。可是,大师,我已经很努力了。”“我和他恰恰相反”,那个大弟子说,“刚开始,我俩各砍两捆,将四捆柴一前一后挂在扁担上,跟着这个施主走。我和师弟轮换担柴,不但不觉得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最后,又把施主丢弃的柴挑了回来”。划木筏的小弟子接过话,说:“我个子矮,力气小,别说两捆,就是一捆,那么远的路也挑不回来,所以,我选择走水路……”智者用赞赏的目光看着弟子们,微微颔首,然后走到年轻人面前,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要走自己的路,本身没有错,关键是怎样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也没有错,关键是走的路是否正确。年轻人,你要永远记住: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现实生活中,人们时刻都在取与舍中选择,又总是渴望取,渴望占有,常常忽略了舍,忽略了占有的反面:放弃。其实,都有一个学会选择、懂得放弃的问题。放弃,需要智慧和远见;放弃,需要勇气和魄力。领导者应当懂得,人生中必须要有加有减,加法并不是面对人生的课题时唯一的方法,有时候,还必须用“减法”才能够解得开,而所谓的减法,正是舍弃与放手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