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意识,就是有知觉的东西。例如我们的五官:眼、耳、口、鼻和舌等。当我们遇到好看的东西、好香的味道或感觉的时候,我们的意识便指导我们,多接近这类美好的东西,这种接近,便是意识在运作了。思想是早期的行动。意识是人身体的主人,是人自身周围的环境以及所从事的一切事务的主人。意识有选择的能力,有选择的力量。作为一名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需要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强化忠诚意识、责任意识、原则意识、忧患意识、实干意识、服务意识、清廉意识。
一、强化忠诚意识
忠诚是我们民族的美德,是做人之根,立世之本。从字面看,所谓“忠”就是将心放在正中,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不深不浅,对于自己所坚守的,坚如磐石,稳如泰山。所谓“诚”就是诚实、诚信,就是真心实意,说话算数,言行一致。忠诚是一种操守,它不讲条件;忠诚是一种品格,也是一个人活在世界上的最大品牌。忠诚作为一种品质,是每一位共产党员所具备能力的统帅和核心,可以说“忠诚”胜于“能力”。
“忠诚”有五项标准,一是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在个人利益上不会斤斤计较。二是勇于承担责任,工作不推诿,出现失误不找借口。三是总是站在组织的立场行动,即使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也会主动维护组织的利益。四是决不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私利。五是忠诚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拿业绩来证明自己的忠诚,拿行动表明自己的忠诚。同时,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忠诚不仅是对上级领导忠诚,还应该是对下属忠诚,对他所从事的事业忠诚。
忠诚是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一项最为基本的要求。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每一位党的领导干部,做到“忠诚”就应该按照以上五个标准,努力做到说话要实、工作要实、做人要实。说话要实,就是要说实话、说真话、说管用顶用的话,而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工作要实,就是要多办实事,办正确的事,养成立说立行的习惯,重视做小事、做细微的事。有一条公理:忽略小事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大事是由小事累积起来的,要将做小事当做自然而然的事,要以做小事而光荣。应当明白,光有雄心壮志、信心是不够的,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做人要实,就是作风、品格不要搞花花草草,要坦然、要真诚。有一句话:一名领导干部无技巧的时候是最大的技巧。千万不要把小聪明、自以为是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和人际交往上。
二、强化责任意识
所谓责任,是一个人所具有的身份、所担任的职务要求他做的事情,如果没有去做或者没有做好,将为此受到追究甚至惩罚。责任作为一种外在的要求,当进人人的内心,成为人对自己的一种约束和自我意识的一部分的时候,就变成了责任意识。应当说,世界上每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责任意识。
首先,角色就是责任。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充当各种各样的角色,是党员,有一个党员角色的问题;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有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角色问题;是国家公职人员,有一个国家公职人员的角色问题。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有他的责任,人的一辈子实际上都是活在责任当中,在尽责任的过程当中走完人生的旅程。其次,岗位就是责任。每一个岗位都有相应的责任,要常常思考我们是不是真正地把本职岗位把握住了,在本职工作中是不是将责任尽到位了。这应该成为一种最基本的要求,最基本的素质。如果连岗位责任都不愿承担的人,连谋生的机会都将失去。第三,职务就是责任。不要理解为当领导最有味道,当领导就是享受,人生就最值得,就最成功。要理解为职务就是责任,做更大的领导就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没有这种意识的人是当不好领导的。当领导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下属负责,对单位的现在和前途负责。任用是最大的信任,要经常认真反思我们是不是对得起组织,是不是履行好了自己的职责。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少一些个人牢骚,多问问自己做得怎么样,干得怎么样,对工作有没有责任心。责任心、责任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责任心、责任感,工作绝对是要出差错的,更不要谈很好地完成工作,进而出新出彩。
党员领导干部除了要承担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社会责任、谋略责任、决策责任、用人责任、执行责任、管理责任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承担教育责任。就是要教育自己的下属,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指出他们的毛病,帮助他们迅速成长。领导干部都不能放弃这个责任。领导是干什么的?领就是带领,导就是引导,就是教育。当然,党员领导干部要承担好教育责任,首先自己要过得硬,人家才会服从你的领导。
三、强化原则意识
所谓原则,是指人们说话或做事应该依据的标准,是人和人相处以及整个社会得以成立的必要的规范。如果没有原则,那社会将不成社会。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具有非常强的原则意识,并且能够在工作和生活当中贯穿这个意识。我们在具体的工作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甚至多种困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在不好处理的情况下,坚持原则是最正确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人要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是很容易的;而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理想,则步履维艰,但正因为你能坚持得住,才能战胜困难和痛苦,最后享受到登上巅峰的快乐。
坚持原则,一是要树立严格的党性。没有党性,就没有原则性,必须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为首要原则。二是要服从大局,有大局观念。不服从大局,就无原则性可言。三是表现为纪律性,即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没有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对党的政策阳奉阴违,就是没有原则性的表现。四是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没有厚实的理论根底,就不可能辨明方向,看清大局,也就谈不上坚持原则;没有胆量和魄力,没有无私无畏的宽广胸怀和高尚人格,就不可能坚持原则。
四、强化忧患意识
忧患是指对困苦、患难的担忧和警惕,是人们居安思危的一种清醒的心理状态,也叫忧患意识。《易传·系辞下》中说过,“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些圣贤之言以及表达的忧患精神流传了几千年,形成了我们国家民众的浓厚的忧患意识,直到现在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忧患意识实际上是一种理性的或者说智慧在我们心里的沉淀,是迎接各种挑战的心理准备,也是战胜挑战的战略前提。具备忧患意识,是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时刻具有的一种素质。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不仔细谋划下一步工作,不仔细考虑现在还有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潜在的问题,就容易满足,容易懈怠,没有活力也就没有动力,就会产生疲劳心理,就会缺乏创业精神。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就不可能真正成为称职的领导干部。古语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都是有了忧患意识,就可以避免危机,而没有忧患意识,则恰恰处于危机当中,要时刻警钟长鸣。
五、强化实干意识
实干是指扎扎实实地做事情,不重表面,不图虚名。实干是一种基本的、根本的奋斗方式,这种形式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就成为实干。“不实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我们开会、做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作秀,这就是实干。人生的乐趣在于工作,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做精致、做仔细,并努力做一个使组织放心、使领导放心、使同事放心·的人,这就是实干精神。以实干的精神去抓落实,并在抓落实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坚持实干精神的自觉性。
六、强化服务意识
服务就是为别人或集体或国家做有益的事情。邓小平同志说过:“领导就是服务。”现代社会如果还有人认为自己是老百姓的父母官,高高在上,那么这种人就不是一名合格的领导。每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要有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能力,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好,斤斤计较,那就会出差错,这种人永远得不到别人的拥护。
七、强化清廉意识
清正廉洁是共产党员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倡导廉洁从政、不贪不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为官之道。领导干部的人品、道德修养,概括起来即光明磊落、老实厚道、与人为善、谦虚谨慎、清正廉洁。要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微、慎欲、慎独、慎权;做到有骨气而无傲气,有正气而无霸气,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以廉树威,以公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