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应付自如,并且能够较为自然地面对所遭遇的事件,以及对陡然而至的变化做到以坚强的意志恰当地去处理和适应,最终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首先需要的是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那么他就极易受到来自生活中的压力的困扰,整日处在恐惧不安、心烦意乱之中。而作为一名现代领导者,由于所处的特殊位置,导致自身往往处于各种矛盾的焦点和议论的中心,所以,遇点挫折和困难,受点误解和委屈,甚至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攻击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这就特别需要领导者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
要提高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最为重要的是要对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挫折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会遇到。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有127人在生活中遭遇过重大的挫折,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并且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战胜困难、化解挫折从而获得发展的过程。困难和挫折对于人们来说,既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挑战。因此,每个领导干部都应做好面对挫折的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挫折,就不会惊慌失措、痛苦绝望,才有可能在受到挫折时经受得起挫折的打击和压力,保持心理和行为正常的能力,才有可能对挫折进行直接的调整和转变,并且积极地去改善挫折情境、解脱挫折状态。
与此同时,还需要找到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途径。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主要途径通常有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培育坚定的人生信念。信念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在表现之一。坚定的人生信念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是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前提。没有坚定的人生信念,就不可能对事业执著追求。只有充满必胜的信念,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坚信无疑,才能迈出坚强有力的步伐,产生克服困难的力量,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孜孜以求的目标。领导干部坚定的人生信念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天长日久的心理磨炼。磨炼的途径很多,但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强大的、持久的、永不衰退的抗挫折能力。有了这种抗挫折能力,便能承受任何外来打击,人生信念坚定而不动摇。二是磨砺百折不挠的意志。
现实生活中,人们不难发现,一些有知识、有能力的领导者并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领导人才,而只有那些有知识、有才干,而且意志坚强、能够依靠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去克服和战胜那些看起来是无法克服的困难的领导者,才能成为优秀的领导人才。也就是说,意志的强弱,往往能决定成功的大小。三是锤炼克己忍让的情操。面对谣言和诽谤,理直气壮地去战斗,固然可取,但最明智的选择,还是克己忍让。克己忍让具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功效。这里所说的忍让并不是胆怯和无原则的退让,而是一种理智的沉默和战斗,是一种策略和艺术。学会克己忍让也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何况谣言再逼真,也不过是一句谎言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验证,谣言本身会不攻自破。四是开拓创新。人必须理性地思考自我、周围世界和传统文化,随时准备放弃、扔掉那些僵化的、自我灌输的腐朽思想和陈腐观念,坚持开拓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逆向思维,以科学的人生哲学作为自己合理的支持信念。一个领导干部能否成功,智商是基础,而过硬的心理素质,合理的思维观念,恰当的思维方法才是关键。可以这样说,领导者心理承受能力提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同自己的僵化思想和陈腐观念作斗争的过程。五是达观向上。有了达观的思想,便可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了豁达和向上的态度,就不会为芝麻小事而斤斤计较,也不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还在于自身要有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