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都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而观察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贯彻着积极思维活动的知觉。人的这种有意识知觉的能力称为观察力,它是人们在观察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观察力,将直接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范围和程度。而观察是领导者接触工作对象最直接的途径,领导者良好的观察力,在领导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领导者的良好观察力是领导者正确决策的前提条件,领导者的任何决策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一个领导要想作出正确的决策,必须勤于观察、善于观察;领导者的良好观察力是领导者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条件,一个领导要想正确地识别、选拔和使用人才,就必须善于观察人;领导者的良好观察力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条件,一个领导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了解工作对象的思想品德、工作状况、个性特征等情况,准确及时地把握群众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问题,并及时了解每个工作对象的思想苗头,这就要求领导必须具有体察人微的本领,从微小的征兆中发现问题;领导者的良好观察力有利于领导者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一个领导的观察力不仅包括观察别人,同时也包括观察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而“自知之明”离不开自我观察,只有具有良好的自我观察力才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以便在工作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在不断的自我调节中完善自己。
领导者良好的观察力主要拥有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全面性、观察的敏锐性等基本特征。所谓观察的客观性,是指一个领导者在观察客观事物的过程中,要克服各种因素造成的错觉和偏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只有客观地考察该社会发展的客观阶段,考察该社会和其他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先进阶级才能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正确的策略。”所谓观察的全面性,是指对一个事物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观察,必须全面地看问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十分复杂的,任何事物的自身都包含着各种不同的因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领导者要坚持观察的全面性,首先,在对事物的观察中既要看到它的正面,又要看到它的反面,也就是要观察它的各个侧面,切不可以偏概全,否则就要犯片面性的错误;其次,还要把事物放在它的各方面的联系中去考察,放到它的整个发展链条中去考察,这样才能坚持观察的全面性。所谓观察的敏锐性,是指一个领导者在观察活动中,迅速地抓住那些反映事物的本质,而又不易觉察的现象。
领导者的观察力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是重要的,而领导者的观察力是可以培养和不断提高的。一是要注意培养自己强烈的观察意向,明确观察的目的。强烈的观察意向和对观察问题的积极态度是提高观察力的前提条件。领导者为了事业去观察生活,才能勤于观察,在观察中有所收益。有了强烈的观察意向,还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这样才能在观察中集中注意力。二是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以渊博的知识为基础。人的一切认识活动包括观察活动在内,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进行的。以什么样的世界观指导人们的观察活动,直接影响人的观察力。只有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在观察中才能够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此外,观察者所具有的知识越丰富,对事物的观察也就越深刻。三是要掌握观察的正确方法,有顺序、有系统地进行观察。任何观察都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一个领导者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观察力。领导者在观察过程中,无论对什么事物都必须坚持有顺序、有系统地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