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9700000009

第9章 与化学家相约(9)

1932年,施陶丁格总结了自己的大分子理论,出版了划时代的著作《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这成为高分子化学诞生的标志。认清了高分子的真面目,对合成高分子的研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从此新的高分子被大量合成,高分子合成工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为了表彰施陶丁格在建立高分子化学上的伟大贡献,1953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施陶丁格1881年3月23日出生在德国的弗尔姆斯。他父亲是新康德派的哲学家,所以他从小就受到各种新的哲学思想的熏陶,对新事物比较敏锐,在科学推理、思维中,能够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复杂的事物中,理出头绪,发现关键之处,提出新的观点。在中学时,他曾对植物学发生浓厚兴趣,所以中学毕业后,他考入哈勒大学学习植物。当有一位对科学发展颇有见识的朋友向他父母进言,最好先让施陶丁格打下深厚的化学基础后,再让他进入研究植物学的领域。这一中肯的建议被采纳了。施陶丁格改读化学。从此与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03年,他完成了关于不饱和化合物丙二酸酯的毕业论文。到施特拉斯堡,拜著名的有机化学家梯尔为师继续深造。1907年,以他在实验中发现的烯酮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同年,他被聘为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的副教授。五年后他被楚利希联邦工业大学聘为化学教授。在那里他执教了14年,这期间的教学和研究使他熟悉了化学,特别是有机化学的各个领域和一些新的理论,为他顺利开展科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期间,他投入了上述关于高分子组成、结构的学术论战。1926年,他为了赢得更充裕的时间,进行更多的实验来论证他的大分子理论,他应聘来到布莱斯高的符来堡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在符来堡他度过了他的后半生,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施陶丁格在高分子科学研究中取得成功之后,他开始按照早年的设想,将研究的重点逐步转入植物学领域。事实上,他选择高分子课题时,就曾考虑到与植物学的密切关系。在1926年,他就预言大分子化合物在有生命的有机体中,特别是蛋白质之类化合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顺理成章地将大分子的概念引入到生物化学,与他的妻子、植物生理学家玛格达·福特合作研究大分子与植物生理,又踏上新的研究征途。

要证明大分子同样存在于动植物等有生命的生物体内,他们认为最好找到除了粘度法之外的其他方法,证明大分子的存在和存在形式。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们利用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实验观测手段,终于用事实证明了生物体存在着大分子。可惜的是这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因希特勒法西斯的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被迫中断,施陶丁格所在的研究所毁于战火。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施陶丁格立即总结了他前一段关于生物有机物中大分子的研究。1947年出版了著作《大分子化学及生物学》。在这一著作中,他尝试性地描绘了分子生物学的概貌,为分子生物学这一前沿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配合高分子的发展,1947年起他主持编辑了《高分子化学》这一专业杂志。他晚年的兴趣主要在对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1965年9月8日,施陶丁格安然去世,享年84岁。

填补制碱工业空白的侯德榜

侯德榜,著名化工专家,我国化学工业的开拓者,闻名世界的制碱专家。他创造的“侯氏制碱法”,填补了中国制碱工业的空白。他在化工界的杰出贡献赢得了世界的荣誉,曾被选为英国化学化工学会荣誉会员,以后还被授予美国化学化工学会荣誉会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化工部副部长、重工业部化工技术最高顾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任,为新中国化学工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著作有《天然碱》、《四酸五碱》、《纯碱制法》、《制纯碱工业手册》等。

1890年8月9日,侯德榜出生在福建闽侯县的一个农民世家,字致本。幼年念私塾。16岁在姑妈的资助下,到福州英华书院就读,因成绩优秀被保送到上海闽皖铁路学堂学习。1913年,以10门功课全部满分的优异成绩保送到美国麻省工学院学习化学工程学,1921年获博士学位。

侯德榜在美国艰苦奋斗八年,学业有成,报国之志更坚定。1922年,应范旭东先生邀请,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国到永利制碱公司工作。

侯德榜留美学习的是制革专业,而且在制革方面已经崭露头角,那篇博士论文备受导师赏识。现在他要放弃制革,另起炉灶,专攻制碱,开始他还有所犹豫。当他知道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碱业进行垄断,牟取暴利,人民无碱,只能啃酸馍为食的现实后,他定下决心,立志为中国人争一口气,制出中国的纯碱来,于是,就义无反顾地接受了永利制碱公司的邀请,踏上了回国归途。

1921年旧历年刚过,侯德榜就从老家福建匆匆赶到塘沽。侯德榜在永利公司的工地上与范旭东见面。范旭东对侯德榜早已望眼欲穿。现在碱场基建已经全面铺开,范旭东立即委派侯德榜负责建筑、安装、技术等工作。在风雨飘泊的旧中国要建立一个制碱工厂谈何容易。白手起家,很多工作都要侯德榜亲自出马。各种机器设备陆续到位,安装正在紧张缓慢有序地进行之中。蒸馏塔的安装十分费劲。蒸馏塔是用几个特大铸铁塔圈垒起来的,有30多米高,由上千个粗大螺栓加固连接而成。那时我国缺乏起重设备,安装全靠简单的机械和人工,安装工人又缺乏经验。侯德榜在现场指挥工人,齐心协力操作,把2吨重的蒸馏塔从地上慢慢抬起来,落实到位,一切安装就绪,他们又进入制碱的试车阶段。

永利制碱公司采用的是苏尔维制碱法。整个工艺流程所用的机械设备,节节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系统。全过程分为化盐、吸氨、碳化、煅烧、蒸氨等主要部分,各部分都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才能生产。如果有一个环节发生故障,整个生产就要受到影响。公司的技术人员没有制碱经验,对苏尔维制碱法也不清楚,要注意哪些问题,心中无数,因此故障频频发生。首先是蒸氨塔。试车开始,30多米高的蒸氨塔摆动起来,摆动幅度越来越大,情况紧急,侯德榜急令停车。经检查,原来蒸氨塔开车时,用了浓度较大的硫酸铵溶液,硫酸铵溶液和石灰溶液一接触,就出现硫酸钙沉淀,很快将溢流管堵死,发生故障。其次是进料的速度未控制好。他们调整了硫酸铵溶液的浓度并放慢进料的速度,再试车,这个环节的问题解决了。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这时煅烧炉结疤了,把送碱的绞刀咬住了。侯德榜很快就找到了事故原因,是重碱浓度太大的缘故。侯德榜命令把重碱浓度从20%降到10%以下,煅烧炉内结疤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了。他们在试车过程中排除了无数次的突发性故障,经历了上百次的现场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永利制碱公司制碱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永利制碱公司于1924年8月初正式开工生产,人们盼望着早日见到中国碱。碱终于生产出来了,但是白中带红,质量与洋碱无法相比。人们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作为总工程师的侯德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冷静的分析,这位化工奇才,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原来产品变红是铁锈所致。当使用焦炉粗氨水为原料时,其中含有硫化铵,硫化铵中的硫离子在整个制碱系统中运行时与塔器和管道的铁壁接触,可在铁器上长出一层坚固的硫化亚铁膜。这层薄膜可使铁壁与介质隔离,铁被保护起来,碱就纯白了。现在改用盐水,缺少硫离子,只要在氨盐水中加入适量的硫化铵之类的盐,碱中的杂色就可以消除。经过实验,碱的颜色果然变白了。在生产的关键时刻,厂里的四台船式煅烧炉相继被烧坏了,生产被迫停工。经过技师们连夜检查终于发现,这四台炉子全是从美国买回来的伪劣产品。范旭东为了彻底解决煅烧炉的质量问题,特派侯德榜去美国考察。侯德榜在美国调研发现欧美各国制碱厂,全部都用回转型外热式煅烧炉,那种船式半圆型煅烧炉早已被淘汰了。侯德榜在美国重新设计,改用先进的回转型外热式煅烧炉。范旭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改革了许多工艺流程和操作技术,永利制碱公司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们以极高的劳动热情,渴望着再次开车生产。

永利制碱公司于1929年6月29日第二次开车生产。这一天全厂职工沉浸在紧张而喜悦的气氛之中。一切准备就绪,开工、生产、出料。顿时,白似雪、细如面的碱吐珠泻玉般倾泻入袋。工人们情不自禁地捧起一把把白花花的碱,脱口赞颂到:好纯的碱啊!多纯的碱啊!纯碱由此而得名。范旭东、侯德榜那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辛酸,尝尽了多少人间的酸甜苦辣,整整干了八年才降服了这条流水作业的长龙。

侯德榜数年如一日,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奋力拼搏,充分显示了他的奉献精神。用苏尔维法制碱在世界上永利是第三十一家,在亚洲永利是第一家。生产很快稳定下来,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日产量超过80吨,从此一举打破了英商的垄断,杀出了一条血路。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为纪念建国150周年,在费城举行万国博览会。在中国产品的展览位上,一袋雪白的永利纯碱摆放在中央。袋的正面中央印的商标嵌在双环之中,立着的三角上方印有刚劲有力的“中国永利”四个大字,下方是“纯碱”两个大字,显然是国际甲级商品。中国永利制碱公司的“红三角”牌纯碱,荣获大会金质奖章。

侯德榜痛恨帝国主义的技术垄断,决定将多年心血研究写成的《纯碱制造》一书公布于世。

1933年该书在美国出版,打破了保密70年之久的苏尔维法制碱技术的垄断地位。侯德榜的壮举得到中外学者的一致称赞。

抗战全面爆发,日寇看到了永利制碱公司的潜在价值,企图收买范旭东、侯德榜。他们斩钉截铁地说:“宁可给工厂开追悼会,也决不与侵略者合作。”永利制碱公司为了抗日救亡,保护中国民族工业免受灾难,决定迁到华西犍为县岷江东岸。为解决华西制碱原料的来源,侯德榜煞费苦心。盐在塘沽堆积如山,贱如沙土,而在华西盐价却相当昂贵。用苏尔维法制碱对侯德榜来说已是驾轻就熟了,没有问题。但是在华西盐价是塘沽盐价的几十倍,苏尔维法的利用率只有70%左右。如果再用老办法,每天不仅浪费许多食盐,也浪费了很多资金,对不起劳苦盐工。侯德榜与范旭东反复商量后,决定放弃老办法,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制碱办法。

19世纪后期,欧洲已经开始对苏尔维法进行改造。德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924年,德国已经研究出察安法制碱。这种新法以碳酸氢铵和食盐为原料,可得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食盐的利用率达90%。此法虽然工艺不理想,但它的食盐利用率较高,对华西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侯德榜想搞清察安法,再设法改造完善之。为此他再次赴美考察,不久搞到了察安法专利说明书。针对专利说明,侯德榜决定对新法制碱进行全面试验。经过艰苦的探索,完成了察安法的基础试验,通过层层筛选,全部摸清了察安法的工艺条件。同时他还探索到不用固体碳酸氢铵作原料也可以生产的方法,使试验有了新的突破,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941年3月15日,永利碱厂举行了表彰大会,把新的制碱法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侯德榜这位勇攀科学高峰的勇士,并没有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认为新法制碱虽然比察安法有了很大的突破,但还不理想,他要寻找一种更好的制碱法,把制碱工业和合成氨工业结合起来,使制碱技术更加完善。侯德榜反复分析、探索和研究,经过500多次试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后,探索出一种与察安法完全不同的氨碱联合流程制碱新方法。它的特点是不用碳酸氢铵为原料,而是在盐母液中加氨,送进碳化塔,让碳酸氢钠结晶析出,过滤后将母液降温,加盐析出氯化铵。母液再吸收氨,进入碳化塔,不断循环使用,得到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食盐利用率达到96%,使原来无用的氯化钙转化为化肥氯化铵。1943年,中国化学工程学会一致同意将这一新工艺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侯氏联合制碱法把制碱工业与合成氨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将制碱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侯氏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技术谱写了新的篇章,在世界反响很大。1943年10月22日,英国化工学会授予侯德榜名誉会员称号。这是英国化工学会自1881年成立以来,获得名誉称号的第十二位有重大贡献的化学家,也是惟一的中国化学家。这是中华民族的荣誉,是中国化工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同年,美国化工学会吸收侯德榜为该会会员。永利制碱公司在化工界有许多成就,中国化工界跻身世界,侯德榜功不可没。

新中国即将成立的1949年初,侯德榜还在印度指导工作,当友人转来周恩来给他的信后,他排除了种种阻挠,于1949年7月回到了气象更新的祖国,作为科学家的代表参加了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从此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恢复、发展新中国化学工业的崭新的工作中。为了祖国的化工事业的崛起,他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为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根据国情,侯德榜不顾古稀之年,还和技术人员一道共同设计了碳化法制造碳酸氢铵的新工艺,为我国的化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侯德榜先生既是一名资深科学院部委员,又是一位杰出的园丁,他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骨干。他们以侯德榜先生为榜样,为发展我国的化工事业鞠躬尽瘁。

1974年8月26日,侯德榜在北京病逝。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飞机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飞机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飞机》以飞机的知识篇、家族篇、未来篇三大板块为架构,涵盖了飞机领域基础知识的诸多要点,在详尽介绍当今世界著名机种的同时,并对未来飞机的发展趋势作了前瞻性展望。《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飞机》语言生动,言简意赅,知识新颖,图文并茂,是一本青少年朋友梦想飞机、认识飞机、了解飞机必备的科普读物。
  •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4)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所有的题材都由凯迪克亲自挑选,古老的经典童谣、18世纪著名作家的作品加上作者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完美呈现每一部作品里,广受小朋友的喜爱。本书精选凯迪克最经典的10本图画书合为一本。期待您和您的孩子在如诗似画的阅读中,享受到无尽的阅读乐趣,领会到故事中值得深思的道理。
  • 讲给孩子最好听的故事

    讲给孩子最好听的故事

    “本书里的故事有些是很古老的,没有经过改编的,有些是新的,有些是由旧的故事改编的,它们在经过无数次的讲述后,演变成现在的形式。这些故事有的被缩减,有的被加长,有的保持原来的结构,有的结构已被改变,都是讲故事的人根据听众的特点有意或无意为之。有一些故事还保留着很久以前的形式,之所以被收录在这里,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喜欢听这些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培养孩子机敏、诚信、善良、勇敢、知足、谦虚的品格,让孩子能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心灵。此外,本书将作品中最精彩的故事情节绘制成画,让孩子如身临其境般,进入童话世界,感受故事的精彩,获得身心的愉悦,开阔眼界,增长智慧。
  •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外艺术常识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外艺术常识

    李超主编的《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外艺术常识》涵盖了中外艺术常识方 面的知识;作为青少年课外读物,与课本的枯燥单调相比,《青少年不可不知的中外艺术常识》中的知识点言筒意赅、通俗易懂,易于被肯少年朋友们 接受。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谢谢你

    易烊千玺谢谢你

    “默萱。。你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王源他也喜欢你。你难道就不能忘了易烊千玺吗?他有什么好的。为了他,你不值得。”林小冉终于忍不住了。把所有的话都说了出来。。因为。。她不想让自己的闺蜜受这样大的伤害。。“小冉。。我就是忘不了他。。怎么办?”“你忘不了也得忘。。要不然。。你天天这样。。连你的成绩都下降了。你必须得忘了他。一切重新开始。”“忘?呵呵。。”顾默萱自嘲的笑了笑。
  • 道门诡事

    道门诡事

    我刚出生那一天,百邪围家宅,只缘我有一双不一样的阴阳眼,崂山道长全力解救,最后差点连性命都搭上,还好出现一个神秘的阴阳先生将我救下,才保住了我一命,在我胸口画一八卦,封住了我的异类的阴阳眼。但谁也没想到,十七年后鲜血将胸前的八卦解开,我的阴阳眼也得到了解放,也就代表,我——张清英,注定要走不平凡的路。【PS】:喜欢的朋友可以加个收藏,谢谢朋友们支持本书。
  • 技战巅峰

    技战巅峰

    小时候,在一个寒冬的夜里,自己冷得瑟瑟发抖,坐在西街的路边,那时候的自己不过七岁而已,一个小男孩独自游荡在街角,看见了自己,笑了笑,脱下了厚实的棉衣,轻轻的将一百滴战灵液和棉衣一起放在了自己的身前。然后又瑟瑟发抖的继续游荡而去,那时候的自己什么也不是,只是流浪在街头的一个小孩。看着那离去的背影,自己便发誓,如果在遇见他,一定要嫁给他。从哪以后,羟薇便是黑衣裹身,斗笠遮面,每天努力的修行先主留下来的武技。
  • 绝尘念

    绝尘念

    入于念,生于心。封于念,死于心。又,回于念,复于心。这一切的一切都要看你。
  • 强国公民

    强国公民

    张爱国穿越到了十九世纪末期,他本来只是一个胸无大志的科技爱好者,只是想着过上闭家锁和居里夫人的生活。他不想当什么皇帝、伟人,他只是希望能够在一个强国的庇护之下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可是他却发现这个时代的中国无法让他过上这种“好日子”,他发现无数外国人都用有色的眼睛看着他。在强大的屈辱之下,终于忍无可忍了,他发展工业组建军队,去和别人打仗。跟荷兰人打,跟西班牙人打,跟日本人打,跟俄国人打,跟法国人打,最后和整个协约国打。“世界终于清净了,我也可以实现我当一个强国公民的想法了。”张爱国想道。而这个时候,有侍女拿着一个小塑料片对张爱国说:“陛下,请您收下这个我国第一张身份证,您今后也就是中国第一公民。”
  • 非语

    非语

    战战,战出一条血路;战出一片天空,要活得潇洒,过的逍遥,那就战吧。穿上战甲,提起战剑,杀向远方。只要你不倒下,就可以去享受这一切......................
  • 残天弑神

    残天弑神

    说他是个好人,有点牵强;说他是个坏人,却一直无法将坏发挥到极致。。。。。。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想告诉你他一身都是迷。
  • 绝色偶师

    绝色偶师

    她,一个记忆里满是服从命令、训练然后去完成杀人任务的绝色冷血杀手,却从未想到自己有一天脱离那个自己痛恨的世界;他,如同一个未知数,邪魅外表卸下成为如同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却为她一人......
  • 爵神之眼

    爵神之眼

    少年拥有与常人有异的红色瞳孔和神秘的血统……从小在兽人族里长大的雷尘,是个非常善良的孩子,可等待他的确是奥丁大陆的风起云涌……这时候爷爷给了他一个选择:面对强敌为父报仇,还是隐忍在村里,一辈子……我是一个有才华却没有朋友的人,作品尚未完善,QQ群:698848854,欢迎与我一起讨论完善作品。
  • 星球全知道

    星球全知道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时代的诞生,那就是宇航时代。该书一步一步告诉小读者们,人类是怎样开发宇宙的、又是怎样进入宇宙的?读者关心的很多重要问题在这里都有一个充分的讲述。书中既有科学原理的生动讲解,又综合运用图片、图标等具象形式加以表现,从而使读者直观、迅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