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一句很经典的话,“青春就像卫生纸,撕着撕着它就没了。”
20几岁的年龄,人生的黄金时期,可是很多人把这样的黄金时期都浪费了:上班的时候,忙里偷闲地聊天玩游戏,下班的时候争分夺秒地娱乐消遣,加班的时候时时刻刻盼着早点结束,假期过完又带着“节日综合症”散漫地度过了好几天……
下面是一个名叫“情歌”的男人写的一篇空间日志,相信读后会让你有所启发。
一个年轻人,如果三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想法,他这一生,就基本这个样子,没有多大改变了。给自己定一个五年的目标,然后,把它分解成一年一年,半年半年的,三个月的,一个月的。这样,你就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这个世界,有这么一小撮的人,打开报纸,是他们的消息,打开电视,是他们的消息,街头巷尾议论的还是他们的消息,仿佛世界就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能够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你的目标,应该是努力成为这一小撮人。
如果你问周围朋友一个词语,如果十个人里九个人说不知道,那么,这是一个机遇;如果十个人,九个人都知道了,就是一个行业。
如果,你真的爱你的爸妈,爱你的女朋友,就好好地去奋斗,这样你才有能力,有经济条件,有自由时间去陪他们,去好好爱他们。
这个社会,是快鱼吃慢鱼,而不是慢鱼吃快鱼。因为穷人很多,并且穷人没有钱,所以,他们才会在网络上聊天抱怨,消磨时间。你有见过哪个企业老总或主管经理有事没事经常在QQ群里闲聊的?
无论你以后是不是从事销售部门,都看一下关于营销的书籍。因为,生活中,你处处都是在向别人推销展示你自己。
记得,要做最后出牌的人,出让别人觉得出其不意的牌,在他们以为你要输掉的时候,这样,你才有更大可能赢得牌局。如果,我只能送你一句忠告,那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永远不要走捷径!
寥寥数语,道破了一个成功者的天机。谁都不比谁聪明,谁也不比谁走运,他们之所以辉煌是因为他们比你付出的努力要多得多。
在开始做杂志的时候,蓝祺因为本身底子薄,加上工作方法不对,所以总是不见效果,几次单位给亮起了红灯。她的耳畔时常会响着领导告诉她的话:“你有没有想过,你30岁的时候去做什么?你35岁的时候还能做什么?”
蓝祺想,自己没有选择,更没有退路,所能做的只有坚持。为了提高稿子质量,她在大量的过期杂志里挑选好的稿子。这些稿子在网上没有,但又非常耐读,她只有把它们一篇一篇地敲到电脑里。
她用一个废旧的鞋盒子做成一个支架,然后用夹子把稿子夹在上面,然后照着上面的内容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一个晚上常常要输入到半夜,一个月下来,手头便积累了不少稿子。尽管最后主编只从中挑选了三四篇,但在这个过程里,蓝祺开始积累了很多经验,开始懂得分辨好稿子的标准,甚至慢慢学会去改稿子,自己动手重新构思一个新的故事,当然了,她的打字速度也超级地快。这些都是收获。
三个月后,一起去的同事被淘汰得剩下了两个。其他同事所遗留的任务又落到蓝祺的肩上,她再次扛起来,为了做那些从未接触过的栏目而需要进行大量的搜索,如果还搜不到就去查书,最后她学到了比栏目本身多出好几倍的知识。因为这些平日里不经意的积累,让蓝祺很快从编辑部主任升为主编,开始独立去驾驭一本杂志的运作,这又是一个机会,又是一个考验,虽然压力很大,但她知道,只要比别人多付出一些,自己就比别人多收获一些。
人生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们时刻都应注意往自己的“仓库”里不断地填充着有意义的东西,自己只有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才可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每天比别人多努力一些,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你的工作完善到每个细微之处;就是在你已经忍无可忍要朝客户大发雷霆时,换上一个笑脸对他们和颜悦色地解释和沟通;就是为一个陌生的字一个淘气的小数点也要摸清来龙去脉……
史玉柱在第二次创业时,顶着巨大的债务压力,他开始研究保健酒。
他每天戴着一副太阳镜,穿一身灰西服,走上几十里路,一个村一个村,挨家挨户地去探访那些老人的保健习惯。他认真地询问,仔细地记录,一个村镇探访完后,觉得心里不踏实,换个地方再继续调查市场。
就这样跑了半年,别人觉得他重复这样无聊的工作实在很没有意思,这个村跟那个村有区别吗?这个镇跟那个镇有差异吗?那些一辈子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的老太太老头们问一个就行了,何必还要挨个问?
因为他要排除其中任何一丝一毫的异常,他要做到胸有成竹,所以才这样辛苦和努力。半年后的脑白金一上市,顿时在保健品市场掀起一阵轩然大波。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这是一个老太太告诉他的原话。这就是他多方努力的直接成果,也是他为什么要去探访那么多地方、那么多老人的原因。
每天比别人努力多一些,你才会离目标更近一些,才会富得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