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7900000008

第8章 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公元前372年,孟子出生于邹国(今山东邹城),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

孟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对孟子的教育就落在他母亲一个人的肩上。

孟子的母亲知书达理,十分懂得如何教育子女,“孟母三迁”的故事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据说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墓园附近。墓园里每天都有忙碌的送葬人在挖坟掘土。孟子觉得特别有意思,也常学着他们的样子拿着小铁锹挖坑玩。孟子的母亲一心想培养儿子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她深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觉得这个环境实在不利于孩子成长,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集市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行商坐贾高声叫卖自己的商品。孟子每天在集市上玩耍,对商人的叫卖声很感兴趣,老是学着他们的样子,模仿他们做买卖的游戏。集市喧闹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更没有好的影响,于是孟母又把家搬到学宫附近。学宫是当时国家兴办的教育机构,聚集着很多有学问、懂礼仪的读书人。学宫里书声琅琅,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一下子把孟子吸引住了。他时常跑到学宫门前张望,有时还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演习周礼。周礼,是周朝的一套祭祀、朝拜、来往的礼节仪式。在这种气氛的熏陶下,孟子也和邻居的孩子们做着演习周礼的游戏。孟母看到后很欣慰,觉得这才是选对了地方,便安心在这里定居。

孟子小的时候,读书并不用功,孟母看到后十分着急。有一天正在织布的孟母看到孟子从学堂回来,就问道:“你近来学习怎么样啊?”孟子满不在乎地说:“还跟以前一样不好不坏。”孟母一听非常生气,举起一把剪刀把刚刚织好的布剪断了。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织成的布剪断了,心里很害怕,但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连忙向母亲询问,母亲语重心长地说:“学习就像织布一样,布断了再接不起来了,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学习不用功就不能取得进步,永远也学不到真正的本领。”孟子从此牢记母亲的话,起早贪黑地学习,十分刻苦。

公元前358年,孟子拜孔子的孙子子思为师,学习诗书礼仪。

公元前343年,孟子在家乡开始讲学,他的一系列思想也形成于这个时期。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政”、“王道”,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便是这种不忍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孟子所说的“王道”,最主要的就是给予人民产业,轻徭役、薄赋税,减刑罚。

孟子对梁惠王说,不耽误做农活儿的时节,粮食就不会吃完;不用细密的渔网到湖里捕鱼,水产就会吃不完;伐木者按适当的时令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水产都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能使百姓生活下去,死后再有钱去埋葬,百姓就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生、养、死、葬都没有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了。统治者要想得到天下,办法在于得民,而得民的关键在于得人心。他认为国家统一才能安定,他不主张用战争来实现统一,提出了“以德服人”、“仁者无敌于天下”的理论。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的主张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提出人性本善。他认为之所以有好人坏人之分,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影响。他把人比作树木,山上的树木本来是茂盛的,但因为它接近城市,不断地被人们砍伐,还被牛羊践踏,于是就长得不好了。但是能说这些树木原来就是不美的吗?人也是一样,都拥有善良的本性。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孟子所说的君子是指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并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民众的事情最重要,君王的事情不应该占重要位置。而且提出民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君王在用人时,应该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的观点。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难能可贵。

从公元前330年起,孟子开始周游列国,希望能推行自己的“仁政”理想,造福于天下百姓。孟子游说列国,发现天下没有肯施行仁政的国君,相比之下倒是齐王还有接受他政治主张的可能性。他离开齐国并没有立即回家,而是逗留在齐国边界。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苦笑道:“我希望齐王能够觉醒而派人来找我回去。”等到希望破灭后,他才遗憾地走了。

公元前310年,孟子在邹国讲学,同时写下论述自己思想的著作。公元前289年,孟子逝世,享年84岁。

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学说和思想,在中国古代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最有影响的儒家宗师,后人尊称他为儒家“亚圣”。

在教育孩子方面,孟子的母亲是非常好的典范:三迁择邻,给孟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断织明理,教育孟子积少成多,切不可半途而废。在这样的教育引导下,孟子成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被世人称为“亚圣”。

同类推荐
  • 最成功的励志故事

    最成功的励志故事

    《读好书系列:最成功的励志故事》用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形式代替一些枯燥沉冗的说教,把一些晦涩难懂的高深道理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说出,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接受,让那些积极向上的道理,
  • 中华成语故事1

    中华成语故事1

    成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语言精华,历经漫长的岁 月变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在劳动人民的口耳相传中,成语不断 地产生、发展和演变,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纽带。
  • 狼王洛玻

    狼王洛玻

    洛玻是狼群中的佼佼者,不仅长得高大,还非常聪明诡诈,是个卓越的首领,称霸喀伦坡山谷数年。可威风凛凛的它只有几名随从,但都很有名望。它们在喀伦坡地区横行霸道,肆无忌惮。农场主们对狼群的随意破坏愤恨不已,捉拿狼王的悬赏奖金一度高到可怕的程度,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抓捕洛玻,但均以失败告终。狼群中的布兰卡不听洛玻叮嘱,肆意妄为,陷入敌人特别设置的陷阱中被猎人捕捉,洛玻为了拯救它也陷入了陷阱中……
  • 追杀K星人

    追杀K星人

    01基地载有6名科研人员的飞碟突然从雷达上消失了近两分钟。总部怀疑是K星人劫持了机上的科研人员,将他们复制后又重新放入01基地以从事破坏活动。于是总部派出精明的军官于平宁前去调查。这6名科研人员真的被劫持过吗?他们真是K星人吗?看过这篇小说后,你就明白了。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亲情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亲情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热门推荐
  • 进化者之歌

    进化者之歌

    进化是什么,我并不知道。当我不再是人类的时候,我就开始在奇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暮光之泪醉人心

    暮光之泪醉人心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命运。你的生活并不是悲催的,毕竟还有感情,如同暮光,默默守护着你……
  • 弃妇桃花开:BOSS偷窥99次

    弃妇桃花开:BOSS偷窥99次

    文案:这是一个男人坑蒙拐骗三十六计把别人的老婆变成自己老婆的故事。这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爷们儿和一个已婚美人儿的故事。这是一个从偷窥走到现实中实行抢夺的故事。这是一个百炼钢强攻如何成了绕指柔的故事。……封二少说:我想要的,别人不给,那就抢吧!(宠文,爽文,娱乐圈)戳进来……加入书架……么么哒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重生之逆天改命

    重生之逆天改命

    身为茅山派最后一代传人,毛天琪却在几乎绝望时才接受传承。为母报仇惨遭反噬,她最终与仇敌同归于尽。本以为因她一己私怨害得茅山派就此消失,却没想到天赐生机,让她有了逆天改命的机会!这一次,她决不要憋屈的人生,谁敢伤她在意之人,她不介意心狠手辣,必将欲欺她之人统统踩于脚下!
  • 我也有过兄弟

    我也有过兄弟

    谁都有过年少轻狂的时候,谁都有过兄弟和朋友,但是许多年以后他们会在哪里?过得好不好?他们是否也有妻子儿女。我们年轻的时候也会有过巅峰时期,这是一个少年从年少走向成熟的故事
  • 男友进化论

    男友进化论

    曾经的同桌再相逢,旧时高姿态的男神已遭雷劈,变成眼前这死缠烂打的妖孽。林小仙:“可以保持些距离吗?”凌子轩:“两厘米不够吗?”林小仙:“你的美色我无福消受。”凌子轩:“那就闭上眼睛,好好享受。
  • 云起南山,凰归梧桐

    云起南山,凰归梧桐

    她,幼年孤苦颠沛流离,不信情爱。他,冷漠无情,性情冷血。幼年相遇他知道心痛,念了她十年。她十年生死劫难,满身伤痕。他十年杀戮,满目寂寥她为火蔓樘代嫁,百般设计。他认出了她,百般纵容。生死存亡之际,“为何救我。”“只因是你”“我不知道她受了多少苦但如今我在谁也不准伤她。”“我不管你是否还记得我,但我记得你就够了,当年是我没有本事,但是如今我不会再让你离开。”
  • 封印之被封印的少年(上册)

    封印之被封印的少年(上册)

    在封印之中诞生,在封印之中成长,是作茧自缚吗?还是只为破茧而出那一刻的美丽与辉煌。他诞生于贤者的故乡,立志成为一名伟大的贤者。走遍了战乱的大陆,只为了找寻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他只会魔法,不会武功。正如世间所有的人一样,他并不完美。然而即使仅有魔法,只要用心,只要付出,也有完美的招式,也有以弱胜强的快意,也有四两拔千斤的巧妙。
  • 重刊汾阳和尚语录

    重刊汾阳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