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中央高原的东北麓有一个偏僻的克拉姆西小镇。古老的尼淮内运河从镇内穿过,静静地流向远方。
1866年1月29日,在这运河畔的一座老屋里诞生了一个孱弱的婴儿,他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法国大作家、社会活动家和音乐家罗曼·罗兰。他的父亲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位激进共和党人的后裔,职业是公证人。母亲笃信天主教,酷爱音乐,她的信仰和癖好对罗兰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罗兰自幼体弱多病,但他聪明过人。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使他入迷,莎士比亚的作品对他具有奇异的魔力。童年时代他就显露了卓越的音乐才能,并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880年10月,罗曼·罗兰全家迁居巴黎。1882年他考入巴黎圣路易中学,攻读数理课程,为投考高等工业学校做准备。但他对数理不感兴趣,翌年又转学到路易大帝中学,打算投考高等师范学校。这期间他对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等文坛巨擘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立下了“不创作,毋宁死”的誓言。1888年,罗曼·罗兰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历史和地理课,如饥似渴地学习起来。在学校里他是最刻苦的学生,每天早晨,他都是第一个起床,紧张地学习,校园的林荫小道,绿色草地,都留下了他学习的身影,在那段日子里,他像一个饥饿的人一样,拼命地吸吮着人类长河中的精神食粮。毕业后,他作为官费生到设在罗马的法国考古学校当了两年研究生,研究历史。1892年回国至1912年他先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音乐史。
罗兰的文学创作活动始于19世纪末,早期主要集中于历史戏剧的创作。他以自己在高师积累的丰富历史资料为素材,先后写了《圣路易》和《阿哀尔》两出悲剧。构成这些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抽象、模糊的人道主义。他还以巨大的精力创作了反映19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戏剧,有《群狼》、《理智的胜利》、《丹东》和《七月十四日》。
罗曼·罗兰意识到即将到来的20世纪将是社会大动荡的时代。他尖锐抨击庸俗的资产阶级文化,主张“应当为新社会创造一种新的艺术”。因此,他在创作“革命戏剧”集的同时,还和法国文化界的进步人士一起酝酿创立“人民戏剧”。他写了许多论文,汇成《人民戏剧》一书。可是,他的这一主张非但没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反而遭到责难。这样,他满怀激愤地写成了贝多芬、米凯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传记,即《贝多芬传》、《米凯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罗兰写这些传记的宗旨是安慰和鼓励世上不幸的人们,使他们在苦难中振作起来,和命运作斗争,努力做一个“无愧于人的称号的人”。
几乎与创作名人传记同期,罗曼·罗兰用近十年的时间(1904—1912年)陆续在《双周刊》杂志上发表了构思已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一部长达十卷的巨著,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代表作。
1914年,罗曼·罗兰写成了中篇小说《柯拉·布勒尼翁》。他以活泼鲜明的笔调描写了16世纪木刻匠人柯拉·布勒尼的一生。小说笔调幽默,文字流利,显然承袭了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拉伯雷的风格及古典短篇故事诗的传统,可以说鲜明的人民性是这部小说最主要的特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罗曼·罗兰寄居在瑞士。从1914年8月起,他接连发表了一系列反战文章。在交战国知识界当中,他是奋起反对这场帝国主义大屠杀的首批知名人士之一。1914年9月,他发表了《致霍普特曼的公开信》,严厉斥责这位德国作家为帝国主义战争宣传效劳。后来他把他的反战文章汇编成著名的文集《超脱于混战之上》。1916年,瑞典文学院考虑到他的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广泛影响,授予他1915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金,以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及对真理的热爱”。同年11月,罗曼·罗兰在《致受屠杀的各国人民》中指出:各国的大资产阶级、金融巨头是这场大战的罪魁祸首,因此,要消灭战争,必须根除资本主义制度。罗曼·罗兰的反战观点还不同程度地反映在他于战争末期写成的讽刺剧《李柳丽》和中篇小说《皮埃尔和吕丝》里。1916年动笔到1920年才脱稿的长篇小说《格莱——战争时期一个自由良心的经历》描写了一个西方知识分子痛恨帝国主义残暴行为,但脱离了斗争中的人民的经历,他忠实地反映了大战时期的思想历程。
1917年5月,罗兰发表了《向自由的和带来自由的俄罗斯致敬》一文,热烈欢呼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认为这是“古老西方解放的起点”。1919年罗兰发表了“精神独立宣言”,号召知识界用思想和语言的力量声援进步人类,抵制未来的战争,但他又声明不直接参与政治。罗兰在反映法国大革命的《爱与死的搏斗》、《百花盛开的复活节》和《列昂尼德》等剧本里,确信革命变革是必要的,但又反对流血斗争。《圣雄甘地》、《拉马克里希那传》和《维佛迦南达传》所宣扬的同样是非暴力主义和不抵抗哲学。这位伟大的作家始终密切注视着苏联社会的进步与文化发展,他与高尔基、卢那察尔斯基的友谊进一步加深。《与过去告别》一文的发表,标志着罗兰终于发现了探索已久的真理,完成了从人道主义、和平主义到参加群众性政治斗争这一思想飞跃。
最能说明罗兰这一思想飞跃的是他的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全书共四卷,前三卷《安乃德和西尔薇》、《夏季》、《母与子》写于1921年至1926年间,主人公是富有的建筑师的女儿、一个新型的妇女安乃德。第四卷《女预言者》写于1929年至1934年,内容反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法国知识青年的苦闷、彷徨和探索。至此,罗兰的思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世纪30年代,罗兰一直站在反法西斯斗争的前列。他曾任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1935年夏天,罗兰第一次访问苏联,会见了斯大林和高尔基,广泛接触了各阶层人士。离苏后,他写文章广泛宣传自己的见闻,猛烈抨击资产阶级报刊对苏联的诽谤。这一年,他发表了《战斗十五年》和《以革命争取和平》两本论文集,高度评价知识分子在争取民主、反对战争中的作用。
1938年5月30日,这位已到垂暮之年的老作家告别了侨居多年的瑞士,回到距他出生地只有几公里路远的维兹莱镇。次年,罗兰写完悲剧《罗伯斯庇尔》,完成了《革命戏剧》集的创作。他端正了对具有彻底革命性的雅各宾党人的认识,满腔热情地塑造了罗伯斯庇尔、圣菊斯特、勒巴、古通等英雄人物的群像。戏剧演出终场时,《马赛曲》变成了《国际歌》,罗兰热情地颂扬伟大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希特勒军队对法国的入侵使罗兰精神上受到极大的震动。他是在维兹莱这一德寇占领区度过战争年代的。尽管他这时疾病缠身,与朋友隔绝,但他仍孜孜不倦地写作,不愿虚度时光。战争期间,他先后写下了回忆录《内心旅程》、《环游世界》、《门槛》和传记作品《贝吉传》,还写了卷帙浩繁的《伟大的贝多芬》。
1944年12月30日,这位著作等身的伟大作家离开了人世。他在《与过去告别》中曾经这样自豪地总结漫长而又坎坷的一生:“当我走到生命的尽头时,我将要说:祝福吧,安静地休息了!安眠吧,我的脑袋!安眠吧,我的双脚!你们都辛苦了。经过的道路是艰苦的,坎坷不平的。可是,无论如何,那是一条美好的道路。在那条路上,一步一个血迹,也是值得的。”
罗曼·罗兰这位伟大的作家为了寻求真理,向往光明与进步而毕生不停地探索,不停地读书学习,不停地写作,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他为自己的祖国和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异彩,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生贵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为真理而追求。社会是发展的,科技是进步的,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奋斗,不断地挖掘,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不会成为一个掉队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