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颁发了首次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是一位经常套马车送牛奶的牧场主人范特霍夫,后来人们称他为“牧场化学家”。
德国的柏林,冬天异常寒冷,到处白雪皑皑,滴水成冰。在郊区的斯提立兹大街上,每天清晨,当人们还在舒舒服服地酣睡的时候,总有一辆马车疾驶而过。赶马车的人歪戴着破皮帽,瑟缩着脖子,耳朵冻得通红,清水鼻涕淌在胡须上,结成了冰柱,嘴里呵出的气立即变成了一团团的白雾。他挨家挨户地把鲜牛奶送上门,不论严寒酷暑,从来都是不差分秒的。然而,一过了这个钟点,人们就再也不会看见他的踪影了。
这条大街上住着一位德国著名的女画家芙丽莎·班诺。一天清晨,她听见送奶车的马蹄声,便急忙打开了房门,上去一把抓住送奶人的衣袖非要给他画一张人物素描像不可。送奶人央求地说:“请不要耽误我送奶,等我送完了奶,再来让你画吧。”这样的话女画家已经不知听过多少遍了,但是这次,她决心不再错过机会,坚决地请求说:“你又来哄我了,你一送完奶,便一头钻进了化学实验室。亲爱的教授,我只耗费你几分钟就够了……”
结果,第二天的晨报上便以头版整个篇幅刊登了这一幅半身素描象并配以“范特霍夫荣获首届诺贝尔化学奖金”醒目的标题。人们看到这一消息,感到非常惊讶,原来天天早上驾着马车送奶的人,便是杰出的化学家范特霍夫。
范特霍夫,1852年8月30日生于荷兰鹿特丹一个医生的家庭里。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
早在上中学的时候,范特霍夫就爱上了化学,对变幻无穷的化学实验感兴趣。他常常设法从爸爸、妈妈或亲友那里要钱购买各种实验的器具来从事自己的“小实验”。
1869年,他17岁时便进入莱顿大学学习。他在数学和力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成绩很突出,但是他的父母并不想让他成为一个自然科学家,而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工程师。于是,不久,他就转入了荷兰的台夫特工业专科学校学习。在学习期间,范特霍夫却没按照父母对他的期望做。当时讲授化学课的奥德曼教授十分善于推理,论述问题井井有条,这唤起了范特霍夫对化学的不可抑制的兴趣和热情。1871年毕业后,他终于说服了父母,致力于化学研究。
为了使自己的基础知识更加扎实,从1872年起,他便不顾长途跋涉,开始拜师求教。他先赴波恩拜原子化学理论大师佛莱德·凯库勒为师,随后,又前往巴黎向医学化学家查理·A·武尔兹请教。1874年,他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荷兰,在乌特勒克大学吉雷德·穆尔德教授的指导下,写出了《对氧基己酸和丙二酸性质的新认识》及《发展三维化学结构式建议》两篇论文。23岁的范特霍夫因此一举获得了博士学位。
年轻的博士范特霍夫虽然才华出众,学有专长,但遭到了某些人的嫉妒和冷遇,他没有立即得到科学界及社会的重视,当时竟没有一家大学和研究机构聘请他。但他没有灰心气馁,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走自己科学研究的道路。他默默地来到一所兽医学校担任物理学教师,兢兢业业,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在继续前进。后来,由于他讲学的内容具有独到的见解,所以吸引了许多人,每天到兽医学校听他讲学的人络绎不绝,甚至一些年高德劭的学者也不顾远途的劳累,专程跑来听讲。
1875年,他的关于《发展三维化学结构的新认识》的论文,在有机化学家威丁·威利森努斯的推荐下,终于以《空间化学》为题公之于众。从此,范特霍夫更引起了科学界的瞩目,并被聘到阿姆斯特丹大学任教。1878年,他担任了该校的化学系、矿冶系、地质系主任。当时,他还仅仅是一个25岁的青年。
范特霍夫对化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说硕果累累。他首先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探讨,提出了碳原子的立体概念。这一理论无疑为立体化学、为研究所有的分子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直到现在,不论是最简单的甲烷分子,还是人们已经认识到的最复杂的蛋白质分子,如果要对它们进行结构分析,都离不开碳的正四面体构型的这一概念。
范特霍夫在前进的征途中是从不满足的,往往是一个课题刚刚结束,就立刻开始了新的探索。1884年,他的《化学动力学研究》一书问世了。这标志着他开始进入了物理化学领域,也正是由于在这个领域中的杰出贡献,他荣获了首届诺贝尔化学奖。范特霍夫就是这样急科学之所急,把毕生的精力用来造福人类,用发明创造推动历史前进的。
1885年,范特霍夫又发表了使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另一项研究成果——《气体体系或稀溶液中的化学平衡》。此外,他对史塔斯佛特盐矿所发现的盐类三氯化钾和氯化镁的水化物进行了研究,利用该盐矿形成的沉淀物来探索海洋沉淀物的起源。
范特霍夫不仅研究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还精心研究过科学的思维方法。在阿姆斯特丹大学任教期间,他曾作过题为《科学想象力》的演说,竭力推崇科学想象力。他认为大多数卓越的科学家都具有这种优秀的素质。的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科学的想象力,就不可能有所创造,但这种想象力又决不是什么空想,更不是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而是在科学实践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范特霍夫的兴趣非常广泛,他是一位大自然的爱好者。早在莱顿大学上学时,他就经常参加搜集植物标本的旅行。在波恩,他更喜爱郊区的群山,常与同伴一起进行长途步行。当受聘到美国芝加哥讲学时,他在百忙之中,还抽空到美国各地旅行,并作了详细的记述。这种对大自然的酷爱,成了他毕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巨大动力。
范特霍夫在科学上的杰出贡献使他获得了许多荣誉。1885年,他被任命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他还荣获了哈佛和耶鲁大学,曼彻斯特的维多利亚大学,海德堡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并得到过皇家科学院的大卫奖章和普鲁士科学院的赫尔姆霍兹奖章。但是,他在荣誉面前从不骄傲,一边埋头于科研,一边兼营牧场,每天清晨仍和以往一样为人们送鲜奶。
1911年3月1日,范特霍夫在柏林附近的斯特利茨逝世,终年59岁。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对科学所作的贡献,他那种坚忍不拔、勇攀高峰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荀子》中曾记载:“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要想知道登上高峰后会得到什么,会看到什么,就应该排除万险艰难,鼓足勇气攀上顶峰,那么,你想得到的自然就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