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4月26日,理查森出生于英国约克郡的杜斯堡。他是乔舒亚·亨利和夏洛特·玛丽亚·理查森仅有的一个儿子。杜斯堡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小镇,整洁的街道,浓密的树荫,如茵的芳草,让生性活泼好动的小理查森充分享受了大自然的美丽。上学时,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学习非常地认真,常常是废寝忘食,埋头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1897年,理查森进入剑桥大学读书。他在自然科学考试中成绩优异,尤以物理和化学最为出色。他在那个学术气氛相当浓厚的环境里潜心攻读,给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剑桥大学毕业之后,理查斯来到卡文迪许实验室进行热体电发射的研究工作。他一向对自己从事的研究充满信心。他曾在剑桥大学讲授过电学,那个时候他对热离子学就有了独到的见解,可是青年学生对他的见解闻所未闻,对他那些奇特的设想感到莫名其妙,对于其中的奥秘不感兴趣,对他也不太尊重。后来,他授课的时间逐渐减少,别人或以为侮,而他却安之若素,对于自己的研究毫无松懈。他常对挚友表示,学术从萌芽到普及,往往不是在一个人的寿命里可见分晓的。他举例说:“当初哥伦布宣称发现了新大陆,谁信他的见解正确?”
美国夙负盛名的普林斯顿大学久仰理查森对热离子学有很深的造诣,便于1906年聘请他去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这是理查森生平第一次赴美。校方预知了他的到达日期,派人前往码头迎接,可船上的旅客都走光了,接待的人也没看见一位教授模样的英国人,只好扫兴回校。谁知理查森早已抵达学校,因为他看上去一点都不像个教授,倒像个实验室里打杂的工人,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他在普林斯顿工作七年之久,却几乎只去过两个地方:一个是他的研究所,另一个便是教室。他三度去纽约,三度在纽约市区里迷路,所以他发誓再也不去那个“迷魂阵”了。
理查森为人朴质,平易近人。青年时期,几乎一天到晚穿着电机实验室的工作服。只有星期天上教堂做礼拜,才穿得整齐些。后来做了大学教授,他上教堂穿的那件唯一的“礼服”,还是他入大学那年母亲送给他的礼物。他很爱惜东西,他的一件衣服能穿十几年,一点儿都没有破,只是颜色褪了,式样旧了而已。有一次,理查森听说皇家物理研究院一个工友的老母病重,他就把自己在研究院应得的年俸都赠给这个人去替老母医治。
理查森工作认真,勤勤恳恳,很少见他休息。当人们见到他在幽静的旷野散步的时候,多半是因为他在学术上遇到什么疑难问题,一时得不到解答的缘故。
理查森是热离子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做了大量的实验,证实在高温下的物质及受到紫外光作用的金属都能发出电子。他最先详细地研究了电子在真空里从热体逃逸的现象,并给以完整的说明。同时,他在光子发射方面的研究也有助于解释物质与辐射间的相互作用。他还研究了和化学作用有关的电子发射,对于填补紫外线光谱和X射线光谱之间的缺隙也有重要的贡献。他发现了热离子学的基本定律——理查森定律,从而获得了192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理查森先后被选为美国哲学学会、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曾任英国伦敦大学物理学教、担任过伦敦皇家物理学会主席。他的主要著作有:《物质的电子理论》、《热体的电发射》、《分子氢及其光谱》,等等。
他一生结过两次婚。1906年他与利莲·莫德·威尔逊结婚,她是理查森在剑桥时的同学,著名物理学家H·A·威尔逊的妹妹,他们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由于妻子在1945年去世,后来他又与物理学家亨利埃特·鲁普成婚。理查森于1959年逝世,终年80岁。
理查森的认真工作,勤勤恳恳并没有白费,成功的桂冠终于戴在了他的头上。
林绍良说:“勤俭奋发是华人的美德;方向、意志和策略是第一要素;不怕失败,奋斗不懈,运筹帷幄,出奇制胜和深思熟虑是成功的必备条件。”你如果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就去奋斗吧!你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