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酝酿着用货币主义更替袭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凯恩斯主义。这时,在英国书市上出现了《凯恩斯经济学的危机》一书,并且立即被抢购一空。各界人士都渴望了解该书的作者为挽救危机能带给他们什么高明的见解。该书的作者就是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理查德·希克斯勋爵。
在英国中部的埃房河畔,有一个连接伦敦、牛津、伯明翰三大名城的交通枢纽——沃里克市。1904年4月8日,约翰·理查德·希克斯就出生在这里。希克斯沉默寡言,善于思考,在启蒙老师循循善诱之下,养成了注意观察,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1921年,他跳级考上了大学,来到了埃房河的出海口——布里斯特尔湾,在布里斯特尔市的克里夫顿学院攻读经济学。他身居闹市,志在求学,争分夺秒,发愤读书,仅用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需要三年读完的大学基础课程,随后转入牛津大学所属的巴利奥勒学院继续专修经济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对如何繁荣经济,保证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寻找着控制经济波动的良方。在牛津大学里,洛桑学派、马歇尔学派、伦敦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希克斯对各流派之间的辩论很感兴趣,可是由于他对经济学还了解不深,难以辨别论战的是非。为此,他决心进一步钻研经济学理论。这一举动固然带有年轻人争强好胜的心理,但在客观上起到了促使他飞速积累知识的作用。一年多里,他把全部时光用来读书,连晚饭的时间也压缩到了尽可能短的程度。他大量阅读,不断整理、分析所学到的知识,力求掌握各学派理论的精华。当他再走上旁听席时,就不像从前那样摸不到边际了,而是能从中吮吸知识的乳汁。到毕业前夕,他已成为全校有名的经济学评论员,并于1925年通过了“当代经济学学士”的学位考试。
大学毕业后,希克斯当上了伦敦经济学院的助教,1926年,他被提升为讲师。他一面教学,一面博览群书,准备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严密地注视着经济学的发展动态,以便选择最有前途的科研课题。经过五年的努力,他通过了牛津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学位的考试。翌年,由于他的长篇论文《工资理论》对当时盛行的边际生产力学说做了精辟的论述,并提出了迄今为止仍被普遍使用的经济分析工具——“代替弹性”学说,因而轰动一时,荣获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伦敦经济学院派的领袖、他的导师罗宾斯教授的提名下,他又晋升为经济学副教授。
希克斯的治学态度是博采众长,避免人云亦云。希克斯的名著《价值与资本》一书中的基本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从1934年10月9日开始,接连几个星期,在星期二的下午5点至6点,他以《资本与利息》为题进行了十次专题讲演。听课的人挤满了课堂和走廊。这次的讲稿就是他的另一部名著《资本的纯粹理论》的雏形。之后,1935年,他接到英国剑桥大学要他担任政治经济学教授的邀请。
1936年,希克斯潜心探究新理论。此后在《经济学季刊》的评论专栏里和《经济统计学评论》杂志上分别发表了题为《凯恩斯先生的就业理论》、《凯恩斯先生和经典学派》的论文,在肯定凯恩斯理论中合理成分的同时,注意吸收反凯恩斯的伦敦经济学院派的精髓,加以消化,形成自己的观点。
20世纪3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初期,希克斯在学术上成功地做了两件大事,即对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建立起他自己的理论体系,在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方面作出了贡献。这一研究为以后的一般均衡论制定了精确的数学公式,后来又被美国经济学者阿罗所发展。希克斯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1939年出版的名著《价值与资本》一书中。
1959年,希克斯将自己20多年来研究世界经济问题的13篇文章汇集在一起,出版了《世界经济论》一书。这本书的《跋》可以说是他对福利经济学的宣言。该书与1939年问世的《新福利经济学基础》构成了他的福利经济学的思想体系。他承认福利经济对国民收入的数量影响,主张排除价值判断,推进“卡尔多假象补偿原理”,完全推翻了庇古关于收入分配影响福利经济的问题。在1973年出版的《资本与时间》一书中,他对该问题又重新做了论述。
除了以上贡献外,希克斯在其他方面也成就显著。1938年,他来到曼彻斯特大学欧文斯学院,继丹尼尔教授之后,接任威廉·斯坦利·杰文斯政治经济学讲座教授。这期间,他将自己在伦敦经济学院时的10篇关于资本问题的演说稿加以汇集,出版了《资本的纯粹理论》一书。这部著作为我们分析资本主义各种生产现象,提供了既概括又现实的依据。
希克斯在对理论问题进行探讨的同时,仍未忘掉教学的本职,1942年,他将经济学入门《社会结构》一书献给有志研究经济学的青年学生们。
1946年,他被牛津大学接回来,出任纳菲尔德学院的院士。战后,各国都想振兴经济,为此,他写了《战后的世界经济复兴》一文,准备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经济学会上发表。但在会上,他认为自己的见解还欠斟酌,因此没有上台讲演。回国后,他几经修改,才将其刊登在1947年版的《经济学杂志》上,这是希克斯严肃治学精神的具体体现。
由于他在经济学方面的造诣和社会上的盛誉,他的母校于1953年授予他牛津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题为《长期美元问题》的论文就是他就职演说的讲稿。
希克斯还在利息理论、积累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和货币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
希克斯在学术上所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对凯恩斯主义做了卓有成效的修正。他把自己的均衡理论和凯恩斯《通论》中的消费函数、资本边际效率、灵活偏好、货币数量有机结合为一体,用收入支出分析代替凯恩斯的因果序列。为解释收入决定理论提出了更新、更为一般的均衡方法。他把瓦尔拉斯的微观分析用于凯恩斯的宏观理论中,被认为是一项重大发现,后来被美国经济学家汉森推广,形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说中的“希克斯—汉森综合”。
1950年,希克斯的另一著作《景气循环理论》出版。在书中他以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为基础,摄取了萨谬尔逊“撞球台式”的理论,使用定差方程为分析方法,用乘数和加速原理作为说明经济周期的重要工具,巧妙地加入滞后这一因素,对凯恩斯的乘数论进行修正和补充,并提出了说明经济危机的“乘数—加速数模型”,即“萨谬尔逊—希克斯模型”。
希克斯对凯恩斯理论的修正,是他在世界经济学界获得盛誉的重要因素。
1961年,希克斯被该年度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的与会者推举为会长。1964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封他为勋爵,同时他被牛津大学聘为经济学研究员。1971年他离职退休。197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鉴于他在动态的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方面开创性的研究,以及他建立起独特的价值理论、积累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利息理论、社会核算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福利理论授予他以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与美国经济学家阿罗共同分享这一荣誉。
获奖后,希克斯仍放不下终身从事的工作,当西方世界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危机逼得凯恩斯主义走投无路时,他在晚年写了《凯恩斯经济学的危机》一书。这样一来,使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评论凯恩斯理论时找到了权威性的理论依据,摆脱了为改变经济对策而犹豫的困境,从而下决心大胆地采用了货币主义。
希克斯站在前人的肩上进一步地探讨研究,以一种既吸收又剔除的博采众长的治学态度来创造自己的事业,避免人云亦云,终蹈窠臼。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只是借鉴而不是迷信,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大胆地创新,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著名的科学家培根曾经说过:“习惯这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未来的生活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它是千变万化的,它是日新月异的。我们作为接班人在学习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时,更应该在此基础上有新的突破,这样我们将来才适合做这个不断发展着的祖国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