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赫尔巴特曾写了一本举世闻名的著作,名字叫做《普通教育学》,其中提到:“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课堂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搞好课堂管理十分重要,它不但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成功的课堂管理有利于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上一定要下苦功夫,不然课堂教学便无法顺利实现。而我国教育的普遍现状则是,大部分的课堂管理还只是停留在基本的“管学生”阶段,而不是将学生真正地当成一个发展中的人,课堂管理能力尚且有待提升。
除了以上所提,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教师作为具体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他的管理能力是由内外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
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内在制约因素
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内在制约主要来自于教师个人的成长经历、专业素质以及人格魅力。这是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基础,它是决定着教师能否胜任课堂管理的关键原因。
其中,教师的个人成长经历对教师课堂管理中所采取的决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教师将自己的成见和对课堂情境的判断互相结合起来,然后产生一个教学策略的。俄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卡普杰这样说:“从教师原先在自己家中受到的管束方式,就可以预测他们将选择什么样的课堂管理策略。”所以说,教师的个人成长经历是决定教师管理能力的根基。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确立在课堂管理中领导者地位的主要基础。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很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以及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与教师权威的确立紧密联系,对教师提高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也有着重大影响。优良的教师专业素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树立权威,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可以有效减少学生课堂违纪的行为。很多研究证明,学生只有在对教师讲授的课程感受不到兴趣的时候,才会发生课堂违纪行为。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课堂管理风格的形成。教师的人格魅力给学生所带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无比巨大而深远的,甚至会在一些方面影响学生的终生。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个人修养的外在体现,同时也是教师必要的教育机智。它包括教师的个性特征,品质修养以及为人处世的能力等等。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务必要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注重改革课堂管理思想,时刻注意培养自己的管理意识。
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外在影响因素
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是与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需要、学校文化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分不开的。
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需要对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各方面的不同,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所体现出的纪律行为也有所不同,同时也导致了学生个人需求的不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灵活地进行课堂管理。
首先,要知道学生的最根本的课堂需求就是获得教师的关注、鼓励、尊重、赞许和体谅。
其次,学校文化对教师的成长发展和课堂管理能力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一个学校的管理理念对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会产生内在的影响,让教师无意中形成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并将此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最后,社会意识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教师跟其他的社会人一样,也会受到社会上流行的观念和意识的影响,包括一些政治观念和意识的影响。社会意识形态对教师的影响又制约着教师课堂管理的发展趋势,制约着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形成。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发展途径
教师想要提高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首先一定要从自身出发,树立一种全面课堂管理思想,同时注意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加强专业素质修养,多花点时间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要能够并善于“发现他人”,及时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建造一种民主开放的管理风格。
第一,教师要转变管理观念,建立全面课堂管理的思想,崇尚以人为本,对学生实行人性化的管理。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考虑到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还有一点,教师要掌握课堂管理的技能和技巧。实际上,很多教师都喜欢在课堂上对学生选用简单的制止、批评或者不加理睬的方式,来处理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反而关爱和谈话的情况比较少,这会对学生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的成长。
第二,教师要经常对课堂管理进行反思。通过对技能型教师和对反思型教师的研究和对比发现,用反思建构的课堂管理方式的优点就在于:前者比后者更主动地将自己看成是课堂管理问题的解决者,从而能够提出更多的解决课堂问题的方法,并且能够对学生显现出更多的关心和包容,而作为教师本身,也能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所以,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总结自己的教学管理经验和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从而构建一种反思型课堂管理风格。
第三,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对性格各不相同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会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措施。差异的背后往往就是冲突,一旦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两者人际关系紧张;如果教师无法对这件事情进行很好的处理,那么,同一间教室里就会同时出现教师的“法定文化”与学生“亚文化”、整个班级团体规范同学生个体形成严重对立等现象。
这些关系其实都可以通过协调得到解决,但如果处理不得当或者不及时,将会同教学交往问题纠结在一起,制约教学交往的过程。这也就是说,教学交往总是要受到“班级授课制”的制约。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到能够与学生开诚布公地交流和谈心,双方建立一种和谐、自然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不要对学生心存偏见,而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公平、公正地去对待学生。总的来说,只有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教学。只有当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者,拥有很好的课堂管理能力的时候,才算得上成功。